今天我没让他上来,估计这会儿在养殖场呢。”于守广见许成厚一脸担忧,只能安慰他。
    于守广倒是没猜错,许世彦真的在养殖场呢。
    这么大的雨,他肯定得去养殖场坐镇啊。
    当初养殖场选址的时候,许世彦就想过洪涝的问题。
    所以把饲草种植区放到了平坦开阔地上,而把动物圈舍放在了窝风向阳的山坡。
    那养鱼的大泡子,当时在修的时候就预留了几个排水沟,只是平常不用,都堵上的。
    中午的时候,许世彦就带着几个盲流子挖开了一个排水沟,下午看事不好,又把另一条挖开。
    到晚上,许世安看着还不行,就跟许世彦商议,再把最后那一条也挖开。
    “嗯,挖开吧,别怕跑了几条鱼,鱼没了咱还可以再养,这养殖场要是淹了,好几年的心血就得白费。”
    许世彦看着外头还在下的雨,点点头,于是一行人来到最后一处排水口,挥动铁锹,将排水口挖开。
    最后这一个排水沟地势最低,水渠也宽,所以当这一处水沟挖开后,泡子的水面便不再上涨。
    众人总算松口气,又在这边盯了一阵子,确定没危险了,这才回去休息。
    这一晚,不知道多少人彻夜无眠,全都盯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中祈祷老天爷开眼,别再下了。
    然而事实让所有人都失望了,雨还在下,这一场雨从二十六号一直下到二十八号。
    这一场雨,平均降雨量在二百一十毫米以上,漫江、东岗、泉阳地区平均降雨量超过二百二十三毫米。
    头道松花江、松江河水位都猛涨,洪峰期每小时上涨三十多公分,高峰流量每秒四千八百立方米。
    地势低洼地带的房屋、庄稼全都泡在水里,损失惨重。
    好在县里及时采取措施,组织群众提前撤离,人员没有伤亡,也算是万幸了。
    雨停,大水慢慢退去,处处狼藉。
    公社和大队赶紧号召众人,清理水淹过的地块,扶起被水冲倒的庄稼。
    还要重新修桥修路,过水的房屋也要重新修缮。
    这一忙,十天半个月转眼就过。等这些忙完,该秋收了。
    庄稼分地块,过水的暂时不收割,没过水的按成熟度分批收割。
    九月十六号,小黑河参地开始起参做货。
    今年一共四千五百多丈棒槌,全都用的底肥,去年还追的肥,那棒槌从地里一起出来,大家伙儿都惊呆了。
    头路、二路栽子下地的那些,三四两的棒槌比比皆是。
    最沉一棵半斤多,直接被于守广拿走刷洗干净泡在酒里,送到了陈建章的办公室去。
    这可是二大队参业发展的里程碑,必须留下来当标本,可不能做货卖掉了。
    等人参全部起出来,总产量一统计,施用肥料后每丈人参,产量可提高百分之五十还多。
    二大队四千五百丈人参的产量,能赶上以前七千丈,这绝对是巨大的飞跃。
    消息上报到县里,县领导商议决定,今年的先进集体,还给东岗公社二大队。
    当然,与荣誉比起来,二大队的社员,更在乎的是工分。
    今年棒槌产量这么高,每家都能多挣不少钱呢。
    第二百二十六章 担忧
    “小许啊,我跟咱队几个队长都商议好了,等今年的棒槌卖了钱,单独给你发奖金。
    没有你带头搞这个参地用肥,咱队哪能有现在这产量?你这居功至伟。
    别处咱不管,反正队里必须表示表示。”
    二大队开会的时候,于守广当着几个队长、小队长、会计等人的面,公开表示,要给许世彦发奖励。
    要知道,以前一丈参地产十六七斤就算高产了。
    如今呢?好的地块儿一丈参地能起二十六七斤,差的也能起二十二三斤。
    二大队四千五百丈做货,增产多少?
    而且这个可不是简单的增加百分之几十,要知道人参个头越大,做货出来的等级就越高。
    等级高了,价钱也跟着水涨船高,获得收益绝对比产量增长还要高出很多。
    “于叔,奖金不奖金的都好说。
    我刚才去加工厂转悠了一圈,那个大货的加工方式不对。”
    奖金啥的,许世彦真没往心里去。
    这年月给个人的奖励能有多少?顶多一百块钱,他在乎那点儿?
    “啊?怎么不对了?”
    于守广等人一听都愣了,做货不都是那样么?蒸出来晒干,还有啥办法?
    “叔,那些大货不一样,三四两的棒槌太大,蒸熟容易打瓣子。
    棒槌一旦打瓣子,就做不出好货,卖不上价钱了。”
    棒槌大,浆气足,含淀粉等物质也高,一旦蒸熟,就很容易纵向裂开,也就是许世彦说的打瓣子。
    棒槌要是打瓣子了,就算晒干也会留下痕迹,验等级的时候就验不上,好好的货卖不上价钱。
    “哎呀,那可怎么办?”打瓣子,大家都知道咋回事儿。
    以前参地产量低,偶尔出来几棵大的蒸熟了,就犯这个毛病。
    但以前少啊,混在一起也就那么回事儿谁也不在乎。
    如今产量这么高,大的那么多,要是全都蒸打瓣子,那就太可惜了。
    “用布条,一指宽的布条,把棒槌主体结结实实缠住,然后上锅蒸。
    蒸熟凉透了,再把布条解开晾晒,就不容易打瓣子了。”
    这一招,前世他家大闺女想出来的。
    那时候棒槌产量高,为了防止棒槌打瓣子,许金萍就想办法往棒槌上缠布条,紧紧捆住,果然不打瓣子了。
    就是费事,太费工夫,但是没辙啊,为了多卖钱,费功夫也得这么弄。
    “布条缠?那得多少布条,多少人啊?能忙的开么?”旁边的人问。
    “那能怎么办?挨家挨户找呗,旧衣服旧被单啥都行,只要别掉色就可以。
    发动全队的男女老少去干活,也得把这活抢出来。”
    许世彦一摊手,想要挣钱,就得付出时间和精力。
    又想多挣钱,又不想费事,天底下没那么好的事情。
    于守广一听有道理,想挣钱还怕什么麻烦啊?于是立即在大喇叭里面喊。
    号召各家各户奉献旧衣服旧被单,出工出力,到加工厂干活。
    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干活好,工分肯定不少。
    这下,倒是真喊来了不少人。
    大家伙儿都拿着自家穿旧的衣裳,或者是中间都蹬破了的被单,按照许世彦的要求,撕成一指宽的布条。
    然后用布条把那些三四两沉的棒槌,尽量结结实实捆起来,再装上笼屉蒸熟。
    一锅参蒸熟抬出来,放到一旁凉透,然后一边解开布条,一边往叉子上摆。
    还别说,这一招果然好使,真就没有打瓣子的了。
    “小许啊,你可真行,得亏咱大队有你,你说自打你搬过来,咱大家伙儿跟着沾了多少光儿?
    小伙子好好干,叔看好你。
    可惜现在没有工农兵大学生了,不然叔非得推荐你去农大读两年书不可,屈才了啊。”
    于守广一边鼓励许世彦,一边感慨着。
    “叔,我倒是想去念书呢,可惜没赶上好时候不是?
    现在都恢复高考了,我这点儿墨水早都就饭吃了,我考不上啊。”许世彦惋惜。
    其实,他倒是很想去学习学习,主要学畜牧养殖、兽医一类。
    以后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疫病防治这一块儿更得严格才行。
    这些他还是外行,要是有机会,最好找个地方学习一下。
    其实要学习的东西挺多,不光是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药材活性成分提取等等,许世彦都挺想学的。
    抚松地区虽然盛产人参,但一直都是原材料出口状态。
    这个说实话,真的就等于是被外人卡着脖子,价格完全由国外收购商来制定。
    这几年依旧是统购统销,而且产量不高,还看不出什么来。
    等着过几年,承包到户后各家的人参发展起来,再加上各个企业办参场也都纷纷冒头。
    人参种植行业进入野蛮生长期,而市场调控不及时,造成参农互相压价。
    到最后只能是国外客户赚了便宜,参农赔死。
    以前吧,许世彦没多大野心,就想着发展点儿自家的参地,栽上几百上千丈棒槌。
    利用上辈子的经验,避开一些坑,过自己美滋滋小日子就行。
    可是这几年发生的事,尤其是这个参业用肥的推广,给许世彦提了个醒儿。
    没有相应措施,可能人参价格暴跌,会比上辈子提前。
    如果只是二大队,或者说东岗公社掌握参地用肥技术,即便增产,对于整体大局影响不会很大。
    可现在是整个儿县里开始推广,三年后,产量会增加到多少?
    --

章节目录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参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参娃并收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