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清,东暖阁。
康熙穿着常服,坐在炕上,望着地下跪着的曹颙,脸上神情莫测。过了好一会儿,方开口问道:“外放之事,你父亲并不知晓吧?”
因康熙没有叫起,所以曹颙只能跪着回道:“回万岁爷的话,是臣自作主张,臣父……臣父若是晓得,应是不依的!”
又是沉寂,曹颙觉得自己的腿都要跪麻了,方听到康熙叫起。
虽然这两年,曹颙也这般觐见过康熙几次,但是这次的气氛却是与之前大不相同。
“调你到户部,朕是想要栽培你的,想着你年纪尚幼,先让你学上几年。这一年来,你所做作为,朕都瞧在眼里,虽没有大成就,但贵在踏实谨慎,也算是没有给朕与你父亲丢脸!”康熙的声音有些寂寥。
曹颙听着心酸,康熙眼下的神容憔悴,与曹寅前两年的情形一般无二,都是累的,不只身累,而且心累。想到同样年迈的曹寅,曹颙对康熙不禁生出几分同情之心来。
顿了顿,康熙又道:“今夏时疫之事,四阿哥都对朕仔细报过了,你却是立了大功劳的!这有功不赏,你有没有因心里觉得委屈埋怨朕?”
虽然康熙问得温和,但是曹颙听着却是心里一颤,这老爷子因太子之事,正是狐疑不安之时,自己可不能犯了“怨望”的忌讳。这个时候讲究的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就算你正立下什么了不起的功劳,若是敢“心生怨尤”,那也得不到好去。反而是弥天大祸。
曹颙忙俯首道那些皆是自己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哦,不敢居功?”康熙沉吟着,望向曹颙的眼神中多了一分探究:“那照你这般说,这功劳都是四阿哥的?”
曹颙刚想应“是”,心下一动,回道:“雍王爷确实辛劳,但依小臣看来,这顺天府衙、步军衙门、内务府等几处地大人也恪尽职守、整日辛劳;诸衙门的衙役兵丁,全凭一分忠君爱国之心。不顾自己安危,奔波防疫,令人佩服得紧。”
康熙点点头,追问曹颙:“再没有旁人了?”
曹颙脑子里突然闪出德胜门前悬挂着的几颗人头,不假思索便开口道:“还有一人……”这话说一出口,他便觉得有些不对,这可不是自己能够口的!但是想起十三阿哥如今的落魄与萧索,曹颙还是忍不住继续说道:“其行雷霆手段,制住危局,使得这时疫遏制在京中。实是功在朝廷、功在社稷!”
曹颙一口气说完,心里舒坦不少。虽然想到接下来难免要受到几句斥责,甚至是康熙的怒火,但是他并不后悔。在他心中,是极为欣赏十三阿哥这种不使权谋手段的义气之人的,而这般能直抒臆,亦是许久没有的快事。
“呵呵!”康熙并没有如想像中的那般拉下脸来训斥,反而笑出声来:“这两年,你从不肯多行一步、多说一句,朕还当你没有锐气,眼下听你这般直言陈述。怎不知该赞你长进,还是斥责你多事!”
曹颙额头微微渗出汗来,不知道这老爷子说得是字面上地意思,还是另有所指。一时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康熙看出他的不安与为难,以为他是不放心十三阿哥,还要为十三阿哥求情。便摆了摆手,道:“十三阿哥之事,无需再多言。朕为皇父,自有思量!”说到这里,他的语调越发郑重:“你也不是外人,瞧着你与诸皇子亲近,朕心亦感宽慰,但你要谨记本分,不可想着去党附哪个阿哥,生出些其他心思!”
“党附”两字明晃晃的一出口,曹颙心里已经有数,这老爷子如今被太子结党之事刺激了,有些杯影蛇弓、疑神疑鬼了,自己可不能让他对号入座,忙俯首道惶恐,又道自幼受父亲教导,心中只有“忠君爱国”这四字,断不会学那些不忠不义之徒,辜负圣恩。
这一番“忠心”表下来,曹颙自己也要吐了,效果却是甚好。他偷偷看了眼康熙,脸上虽然说不出霾尽散,但是也依稀露出些笑模样,好像很欣慰的意思。
不知为何,曹颙突然生出一种很是荒唐的想法,那就是“老小孩、小小孩”这样的说法。康熙上了岁数,这言谈行事与前两年大有不同,是不是有点“老小孩”的意思?
只是寻常人家的老人,闹闹这“老小孩”地脾气,自然有儿子孙子敬着顺着,有老伴提点着。他身为九五之尊,不管是后妃嫔,还是皇子皇孙,都是他的臣民。就算其中,对他真心相待着不乏其人,又都是恭敬地多,亲近的少。
“这是你第一次为了自己个开口求朕,朕就依你,全当你时疫功劳的赏赐!”康熙道。
曹颙如闻天籁,连忙谢恩。
康熙下了炕,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写了两个字,然后对曹颙道:“都说孩子大了,做父母亲人的,不应在将他拢在羽翼下,应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方能成才。你自幼在家中,这两年在京城也有朕看护,往后却要多靠你自己了!你及冠时的字,朕早已经想好,这次你要去地方做长官,有了字在交际应酬上也方便一些!”说完,命魏珠将方才御笔亲书的那卷轴递给曹颙。
曹颙先是谢恩,而后双手接过,虽然满是好奇康熙到底给自己起了什么字,但是因御前规矩,没叫打开,就只能忍着。
康熙搁下笔,又道:“吏部那边的旨意朕已经下了,你安心准备赴任就是。”说到这里,像是突然蒙生出些许好奇
:“朕问你,你可想过,到任后最先想做的是何事?
曹颙顿时怔住,直到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黑,方小声地实话实说道:“臣想着。先请半个月假,带郡主回江宁探望双亲!”
这答案却是在康熙的意料之外,他原以为曹颙想要外任,又选了个与户部对口地缺,自然是想要建功立业,有番大作为。没想到,追溯源,只是这么个原由。
他摇了摇头,心中隐隐生出些妒意来,意兴阑珊地对曹颙道:“因天寒地冻地。朕还想着留你两月,让你开春再去赴任;既然你思乡心切,那就交代交代手头差事,先回江宁过年,年后再赴任去!”
除了谋到了想要的缺,这又多了探亲假,实在是意外之喜。直到出了门,曹颙的脸上仍是满满地笑意。
曹颙心里盘算着,今儿是十一月十五,户部的差事倒好说。直接由傅显功接手就好,一两日就能够完结。京城府中之事。因不是立时到任上,可以托付给庄先生与紫晶慢慢料理,自己带初瑜先行一步,回江宁去,年后再在州汇合。剩下的,就是京城这几处亲戚朋友了。
因心中急切,曹颙也没心情往户部去了,打发人去告假,自己快马回府,想要这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大家。
—
*
曹府。书房。
“成了?”庄先生端着杯子地手微微一抖,险些拿不稳,忙放到小几上,再次问道:“真成了?万岁爷怎么说?”
曹颙笑道:“说是全当时疫功劳的赏赐!还许我年后赴任。年前回江宁探亲!”
庄先生脸上也满是欣喜,着胡子,笑着说:“这样甚是妥当。颙儿要要赴外任,下面没人也不成,江宁大人那边,或许能够荐两个妥当的幕僚来!”
曹颙摇头道:“有先生在,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眼下到年底也不过四十余天,如今水路不同,陆路上颠簸了些,或许需要更多时日。这几日,我便将京城之事完结,与初瑜先回江宁去!”
庄先生点了点头:“早日上路也好,只是京城各处还要拜会到了,你终有回来之日,这些人情往来不能淡下来。再说,你既然要赴外任,需要他们在京城照拂地地方也多!”
曹颙知道庄先生说得在理,心里将要去拜会辞行的人家挨个数了,顿时觉得头疼,这样下去说不得也需要十天半月。看来,只能一日跑几个府邸,不留宴,大致打个照面罢了。
突然,他想起康熙赐下的字,因方才高兴,塞在腰间还没看,忙抽出来打开。
“‘孚若’,这两字出自《易经》‘而不荐,有孚顒若’。呵呵,看来万岁爷对颙儿还是却是恩宠不凡。本朝世家子弟,父子两代,或者祖孙三代同朝为官者不乏其人,像颙儿这般,让万岁爷这般照顾的又能有几人?”庄先生看着眼下的御笔手书,笑着说。
曹颙却是有些哭笑不得,来这世上十年,其中九年在读书,这《易经》也是通读过的,“而不荐,有孚顒若”并不算是好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对于祭祀这类的大事,虽然表现出虔诚,但只洗手而不上贡;对于那些信守承诺的人与事,好像很是仰慕,但是却不去学着去做。不过,若是反过来讲,也有处事谨慎,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之意。
不过多了字,曹颙还是心里有些怪怪的,时下人们应酬称呼都是称字,以后他就是“孚若兄”或者“孚若”弟、或“孚若贤侄”什么地。
接下来的几日,曹颙忙得马不停蹄,除了交代户部地差事,就是拜会亲戚朋友辞行。平郡王府、淳郡王府、觉罗家、兆佳家、完颜家、宁春家、马侍郎家、孙家这些自不必说,还有雍亲王府、十三府,辅国公鄂飞府,姑父富察家。当初在侍卫营的长官同僚与户部的长官同僚,也要拜会几家。
对于曹颙将要外放之事,各府反应不一,像七阿哥与平郡王,因先前就听曹颙提起,虽然并不反对,但是也没想到这么快。七阿哥原是舍不得女儿远嫁,才主要挑了曹颙的,很是舍不得,再三嘱咐了。弘曙兄弟几个听说了,也皆是恋恋不舍,往曹府跑得越发勤快。
平郡王这边,是赞成曹颙出京的,省得在京里束手束脚。倒是平王福晋曹佳氏,本来还舍不得兄弟外放,听说兄弟与弟媳妇要先回江宁探亲,立时准备给父母的年礼,便又想着催促他们早日离京,也好在父母身边多待些时日。大阿哥福彭已经四岁,开始拿着小弓箭玩了;四阿哥福秀也两岁多了,满地乱跑。
宝雅上个月被指婚给太后的娘家科尔沁部的一个郡王,明年要出嫁。如今轻易不出来见人了,与曹颙熟了的,没那些多避讳,到嫂子这边坐上一坐。虽然还是像过去那样带着笑,但是或是年岁大了的缘故,不再唧唧喳喳地,有点贵女典范了。
倒底是姊妹,曹颐的反应与平王福晋差不多,虽是舍不得哥哥嫂子,但是更为他们回乡探亲高兴。准备了不少给江宁府里众人的年礼,虽然不如平王府那边丰厚,但也是费了不少心力筹备的,其中孝心一般无二。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在线阅读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 肉文屋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清,东暖阁。
康熙穿着常服,坐在炕上,望着地下跪着的曹颙,脸上神情莫测。过了好一会儿,方开口问道:“外放之事,你父亲并不知晓吧?”
因康熙没有叫起,所以曹颙只能跪着回道:“回万岁爷的话,是臣自作主张,臣父……臣父若是晓得,应是不依的!”
又是沉寂,曹颙觉得自己的腿都要跪麻了,方听到康熙叫起。
虽然这两年,曹颙也这般觐见过康熙几次,但是这次的气氛却是与之前大不相同。
“调你到户部,朕是想要栽培你的,想着你年纪尚幼,先让你学上几年。这一年来,你所做作为,朕都瞧在眼里,虽没有大成就,但贵在踏实谨慎,也算是没有给朕与你父亲丢脸!”康熙的声音有些寂寥。
曹颙听着心酸,康熙眼下的神容憔悴,与曹寅前两年的情形一般无二,都是累的,不只身累,而且心累。想到同样年迈的曹寅,曹颙对康熙不禁生出几分同情之心来。
顿了顿,康熙又道:“今夏时疫之事,四阿哥都对朕仔细报过了,你却是立了大功劳的!这有功不赏,你有没有因心里觉得委屈埋怨朕?”
虽然康熙问得温和,但是曹颙听着却是心里一颤,这老爷子因太子之事,正是狐疑不安之时,自己可不能犯了“怨望”的忌讳。这个时候讲究的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就算你正立下什么了不起的功劳,若是敢“心生怨尤”,那也得不到好去。反而是弥天大祸。
曹颙忙俯首道那些皆是自己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哦,不敢居功?”康熙沉吟着,望向曹颙的眼神中多了一分探究:“那照你这般说,这功劳都是四阿哥的?”
曹颙刚想应“是”,心下一动,回道:“雍王爷确实辛劳,但依小臣看来,这顺天府衙、步军衙门、内务府等几处地大人也恪尽职守、整日辛劳;诸衙门的衙役兵丁,全凭一分忠君爱国之心。不顾自己安危,奔波防疫,令人佩服得紧。”
康熙点点头,追问曹颙:“再没有旁人了?”
曹颙脑子里突然闪出德胜门前悬挂着的几颗人头,不假思索便开口道:“还有一人……”这话说一出口,他便觉得有些不对,这可不是自己能够口的!但是想起十三阿哥如今的落魄与萧索,曹颙还是忍不住继续说道:“其行雷霆手段,制住危局,使得这时疫遏制在京中。实是功在朝廷、功在社稷!”
曹颙一口气说完,心里舒坦不少。虽然想到接下来难免要受到几句斥责,甚至是康熙的怒火,但是他并不后悔。在他心中,是极为欣赏十三阿哥这种不使权谋手段的义气之人的,而这般能直抒臆,亦是许久没有的快事。
“呵呵!”康熙并没有如想像中的那般拉下脸来训斥,反而笑出声来:“这两年,你从不肯多行一步、多说一句,朕还当你没有锐气,眼下听你这般直言陈述。怎不知该赞你长进,还是斥责你多事!”
曹颙额头微微渗出汗来,不知道这老爷子说得是字面上地意思,还是另有所指。一时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康熙看出他的不安与为难,以为他是不放心十三阿哥,还要为十三阿哥求情。便摆了摆手,道:“十三阿哥之事,无需再多言。朕为皇父,自有思量!”说到这里,他的语调越发郑重:“你也不是外人,瞧着你与诸皇子亲近,朕心亦感宽慰,但你要谨记本分,不可想着去党附哪个阿哥,生出些其他心思!”
“党附”两字明晃晃的一出口,曹颙心里已经有数,这老爷子如今被太子结党之事刺激了,有些杯影蛇弓、疑神疑鬼了,自己可不能让他对号入座,忙俯首道惶恐,又道自幼受父亲教导,心中只有“忠君爱国”这四字,断不会学那些不忠不义之徒,辜负圣恩。
这一番“忠心”表下来,曹颙自己也要吐了,效果却是甚好。他偷偷看了眼康熙,脸上虽然说不出霾尽散,但是也依稀露出些笑模样,好像很欣慰的意思。
不知为何,曹颙突然生出一种很是荒唐的想法,那就是“老小孩、小小孩”这样的说法。康熙上了岁数,这言谈行事与前两年大有不同,是不是有点“老小孩”的意思?
只是寻常人家的老人,闹闹这“老小孩”地脾气,自然有儿子孙子敬着顺着,有老伴提点着。他身为九五之尊,不管是后妃嫔,还是皇子皇孙,都是他的臣民。就算其中,对他真心相待着不乏其人,又都是恭敬地多,亲近的少。
“这是你第一次为了自己个开口求朕,朕就依你,全当你时疫功劳的赏赐!”康熙道。
曹颙如闻天籁,连忙谢恩。
康熙下了炕,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写了两个字,然后对曹颙道:“都说孩子大了,做父母亲人的,不应在将他拢在羽翼下,应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方能成才。你自幼在家中,这两年在京城也有朕看护,往后却要多靠你自己了!你及冠时的字,朕早已经想好,这次你要去地方做长官,有了字在交际应酬上也方便一些!”说完,命魏珠将方才御笔亲书的那卷轴递给曹颙。
曹颙先是谢恩,而后双手接过,虽然满是好奇康熙到底给自己起了什么字,但是因御前规矩,没叫打开,就只能忍着。
康熙搁下笔,又道:“吏部那边的旨意朕已经下了,你安心准备赴任就是。”说到这里,像是突然蒙生出些许好奇
:“朕问你,你可想过,到任后最先想做的是何事?
曹颙顿时怔住,直到康熙的脸色越来越黑,方小声地实话实说道:“臣想着。先请半个月假,带郡主回江宁探望双亲!”
这答案却是在康熙的意料之外,他原以为曹颙想要外任,又选了个与户部对口地缺,自然是想要建功立业,有番大作为。没想到,追溯源,只是这么个原由。
他摇了摇头,心中隐隐生出些妒意来,意兴阑珊地对曹颙道:“因天寒地冻地。朕还想着留你两月,让你开春再去赴任;既然你思乡心切,那就交代交代手头差事,先回江宁过年,年后再赴任去!”
除了谋到了想要的缺,这又多了探亲假,实在是意外之喜。直到出了门,曹颙的脸上仍是满满地笑意。
曹颙心里盘算着,今儿是十一月十五,户部的差事倒好说。直接由傅显功接手就好,一两日就能够完结。京城府中之事。因不是立时到任上,可以托付给庄先生与紫晶慢慢料理,自己带初瑜先行一步,回江宁去,年后再在州汇合。剩下的,就是京城这几处亲戚朋友了。
因心中急切,曹颙也没心情往户部去了,打发人去告假,自己快马回府,想要这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大家。
—
*
曹府。书房。
“成了?”庄先生端着杯子地手微微一抖,险些拿不稳,忙放到小几上,再次问道:“真成了?万岁爷怎么说?”
曹颙笑道:“说是全当时疫功劳的赏赐!还许我年后赴任。年前回江宁探亲!”
庄先生脸上也满是欣喜,着胡子,笑着说:“这样甚是妥当。颙儿要要赴外任,下面没人也不成,江宁大人那边,或许能够荐两个妥当的幕僚来!”
曹颙摇头道:“有先生在,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眼下到年底也不过四十余天,如今水路不同,陆路上颠簸了些,或许需要更多时日。这几日,我便将京城之事完结,与初瑜先回江宁去!”
庄先生点了点头:“早日上路也好,只是京城各处还要拜会到了,你终有回来之日,这些人情往来不能淡下来。再说,你既然要赴外任,需要他们在京城照拂地地方也多!”
曹颙知道庄先生说得在理,心里将要去拜会辞行的人家挨个数了,顿时觉得头疼,这样下去说不得也需要十天半月。看来,只能一日跑几个府邸,不留宴,大致打个照面罢了。
突然,他想起康熙赐下的字,因方才高兴,塞在腰间还没看,忙抽出来打开。
“‘孚若’,这两字出自《易经》‘而不荐,有孚顒若’。呵呵,看来万岁爷对颙儿还是却是恩宠不凡。本朝世家子弟,父子两代,或者祖孙三代同朝为官者不乏其人,像颙儿这般,让万岁爷这般照顾的又能有几人?”庄先生看着眼下的御笔手书,笑着说。
曹颙却是有些哭笑不得,来这世上十年,其中九年在读书,这《易经》也是通读过的,“而不荐,有孚顒若”并不算是好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对于祭祀这类的大事,虽然表现出虔诚,但只洗手而不上贡;对于那些信守承诺的人与事,好像很是仰慕,但是却不去学着去做。不过,若是反过来讲,也有处事谨慎,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之意。
不过多了字,曹颙还是心里有些怪怪的,时下人们应酬称呼都是称字,以后他就是“孚若兄”或者“孚若”弟、或“孚若贤侄”什么地。
接下来的几日,曹颙忙得马不停蹄,除了交代户部地差事,就是拜会亲戚朋友辞行。平郡王府、淳郡王府、觉罗家、兆佳家、完颜家、宁春家、马侍郎家、孙家这些自不必说,还有雍亲王府、十三府,辅国公鄂飞府,姑父富察家。当初在侍卫营的长官同僚与户部的长官同僚,也要拜会几家。
对于曹颙将要外放之事,各府反应不一,像七阿哥与平郡王,因先前就听曹颙提起,虽然并不反对,但是也没想到这么快。七阿哥原是舍不得女儿远嫁,才主要挑了曹颙的,很是舍不得,再三嘱咐了。弘曙兄弟几个听说了,也皆是恋恋不舍,往曹府跑得越发勤快。
平郡王这边,是赞成曹颙出京的,省得在京里束手束脚。倒是平王福晋曹佳氏,本来还舍不得兄弟外放,听说兄弟与弟媳妇要先回江宁探亲,立时准备给父母的年礼,便又想着催促他们早日离京,也好在父母身边多待些时日。大阿哥福彭已经四岁,开始拿着小弓箭玩了;四阿哥福秀也两岁多了,满地乱跑。
宝雅上个月被指婚给太后的娘家科尔沁部的一个郡王,明年要出嫁。如今轻易不出来见人了,与曹颙熟了的,没那些多避讳,到嫂子这边坐上一坐。虽然还是像过去那样带着笑,但是或是年岁大了的缘故,不再唧唧喳喳地,有点贵女典范了。
倒底是姊妹,曹颐的反应与平王福晋差不多,虽是舍不得哥哥嫂子,但是更为他们回乡探亲高兴。准备了不少给江宁府里众人的年礼,虽然不如平王府那边丰厚,但也是费了不少心力筹备的,其中孝心一般无二。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在线阅读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 肉文屋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