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

    曹颙从养心殿退出来,神色不变,心里却隐隐地为顾纳欢喜。

    顾纳虽升知府之事,早就传出来,可是本来补的是山东的缺。

    山东虽也算富饶,可哪里不得上江南。杭州人杰地灵,又是浙江省府,杭州知府可算是肥缺中的肥缺。

    换做其他人任督抚,曹颙少不得还得担心下江南水深、官场倾轧之类的,可现下浙江督抚一身的是李卫。

    李卫自己读书不多,可对读书人却十分敬重礼遇。

    顾纳是名儒之后,进士出身,又没有贪墨枉法的劣迹,再加上与曹家的关系,李卫只有照拂,没有挑剔的道理……

    想到这里,曹颙一愣,似乎有些晓得雍正点顾纳为杭州知府的用意。

    清朝“***”并非从雍正朝开始,却在雍正朝越演越烈,现下不过是开头罢了。

    曹颙的那点喜悦心情,立时被冲散。

    可他无力去改变雍正的敏感多疑,也想不起来是哪个官员粗心,将“陛下”的“陛”写成了犬字旁的“狴”;也不能阻止哪个不去西北岳钟麒轿前投书。

    其他的***曹颙知之不详,记得最深的就是几件。

    一件是已经发生的,导致海宁望族查家抄家破族,浙江停了乡试的“维民所止”案,还有两件就是上面所提的两件事。

    第二件是一个别字引发的悲剧,因这笔误,雍正对那官员起了疑心,使人抄家,结果抄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句,结果被定罪斩立决。

    第三件事,引出了曾静、吕留良案。后世各种演义,什么吕四娘杀雍正什么的,因此曹颙记得深些。

    第一件事,曹颙是耳闻目睹的。

    “***”只是罪名而已,根本缘由还是因查家早年站队,站在太子一边;即便太子二废后,他们也支持弘皙。

    说来,这不过是儒者信奉礼教,拥护嫡长承继那一套而已。

    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查氏一门,浙江文风开放,各种消息就多,所以雍正才恼羞成怒,停了浙江士子乡试。

    第二件事,即便遇到的不是雍正,怕那粗心的官员也落不得好。

    “狴”虽牵强附会有龙子之意,可在这个时候实不是好字,古人用“狴犴之灾”指代牢狱之灾。

    用这个字来指代“陛下”,浅了说是大不敬,深了说就是“诅咒”,雍正哪里能受得了?

    至于第三件事,是以满汉之别,撺掇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造反,更是触了龙之逆鳞。

    满人入关,因人数与汉人比例悬殊,本就对汉人严防死守。

    你这边造反的口号意思都摆出来,不诛九族还能跑了?

    曹颙摸了摸额头,不由自嘲地摇摇头,户部就户部吧,到底比刑部强的多。

    就是礼部,遇到“***”的时候,也要参详定罪。可以预见的是,为了讨好皇上,众人议罪都是重罪。

    这也是惯例,要是皇上从轻发落,就是“法外开恩”;要是皇上有重罚之意,他们也没有违了圣意。

    户部平素虽繁琐些,可管的多是赋税田亩,倒是不必牵扯其中。

    户部轮职堂官都回衙门,只有曹颙被留在御前,蒋坚与左成都有些担心。

    见曹颙回来,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两人虽在户部挂职,一个文书,一个笔帖式,可实际上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曹颙处理政务。

    蒋坚会将公文标明侧重,需要参考的文书档案,则是由左成负责整理出来。

    因此,就不需要曹颙太废精力与心思。

    顾纳外放杭州知府之事,过几日就会出现在朝廷邸报上,并不需要可以隐瞒。可衙署里人多眼杂,实不是说话的地界。

    要是因曹颙多嘴一句,引得什么传言,传到御前,倒显得他肚子浅,藏不住话。

    等到落衙后,三人出了衙署,曹颙才对蒋坚与左成说了此事。

    实在是顾纳与曹家往来的次数有限,顾家与曹家的渊源又埋的太深,两人听了只当顾纳是曹家寻常远亲,倒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他们关注的,是皇上正式点顾纳为知府前,先问曹颙其为人,才决定是否用此人。

    其中,颇有深意。

    说明什么?

    说明皇上对曹颙的看重与信任。

    两人说得滋滋有味,曹颙听了,只是一笑而过,并不记在心上。

    若说雍正的信任,谁能比得上十三阿哥?

    可后世历史上,十三阿哥即便夭折了嫡长子,也没有立嫡次子为世子,而是选择还是孩童的嫡幼子为继承人,为了什么?

    为了消弭他执掌朝政十余年的影响力,最关键是为了安皇帝的心……

    过了几日,在朝廷新一期邸报上,顾纳补杭州知府的消息终于见之于报端。

    曹颙便叫初瑜预备了一份礼,让天佑代自己去顾宅走一遭。

    对于 “表兄”这个名儒后人,天佑并不像长生那样感兴趣。

    即便晓得亲曾祖母出自顾氏,并非他本以为的孙家,可是他对顾家人并无亲近之意。

    与其说他将顾纳当成是曾祖母远亲,还不若说是将其视为父亲故交。

    与曹家关系疏离二十年,还能让父亲称赞不出恶言,唯一使得天佑好奇的只有这个。

    既到了顾家,除了顾纳夫妇之外,少不得还见到顾纳几个孩子。

    顾伯平的年岁,比天佑小一岁,可辈分却是侄儿辈,还得依照规矩叩头请安。

    天佑哪个好受这个连忙扶住:“你我年岁相仿,我哪里好受的这个?虽说长幼有别,可也不必计较这个。”

    顾伯平笑着听了,并未出声反驳,可还是关注着父亲神色,见他微微点头,从从谏如流不再叩拜,而是口称“表叔”,作揖到底。

    天佑这才受了,并且叫人送上见面礼,连带着顾伯平两个弟妹的份也没落下。

    天佑是御前侍卫,又定了个郡主格格为妻,又与顾纳平辈。顾伯平以为父亲定会像那日对曹颙那样,如对大宾,激动中带着几分敬重。

    没想到,顾纳自是慈爱地看着天佑,如同长兄待幼弟般,除了问及的天佑等小一辈安好外,就是询问曹颙先前得病经过。

    连曹颙的食补方子,顾纳都没有忘记过问。

    天佑并非心无城府之人,不过在脑子里转了一个弯,还是实话实说。

    不说别的,就凭父亲让他传话,邀请顾纳阖家去曹府赴宴;还有之前提过的,有意照顾即将留京入国子监的顾伯平,天佑就晓得,父亲没有拿顾纳一家当外人。

    即是如此,就没甚隐瞒。

    顾纳越听,心里越沉重,精神恍然,脸上的担忧已经掩不住。

    天佑见状,倒是不忍心,安慰道:“表兄不必太过担忧,陈太医说了,好生调理,父亲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顾纳想要挤出几分笑,却是挤不出来,只一本正经地看着天佑,道:“承益,我晓得我担忧也是白担忧罢了,与颙叔身体无益,真正能为颙叔分忧的,只有你。颙叔至情至性,权势金银都入不了他的心,他心里最牵挂的,还是你们这些骨肉家人。自打少年开始,颙叔最操心的就是家族之事,就开始为家族筹划,只有你能支撑起门户那日,颙叔才能真正安下心来休养。”

    听了这一番话,天佑就晓得眼前这个远方表哥不仅仅是父亲故交,还是父亲至交。

    天佑已经站起来,对顾纳郑重谢道:“小弟谢过表兄教训,小弟定尽力为父分忧,不让父亲再因这些琐事分心劳神。”

    见天佑能听见自己的话,顾纳颇为欣慰,点了点头。

    天佑说了曹颙相请之事,顾纳立时应了。

    虽说曹颙之前就吩咐过一次,让他带妻儿到曹府,可顾纳始终带了小心,不敢轻动,怕因自己的缘故给曹颙带来麻烦。

    现下,升官之事尘埃落定,还补了杭州这个繁华之地的大府,说明皇上并未厌他,自然也不会迁怒与之相交的曹颙。

    毕竟是头一次上门,虽说顾纳留饭,可天佑还是婉拒,又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顾纳父子二人,亲自将天佑送到大门外。

    顾伯平有满腹疑问要询问,可又赶上相继来了两个客人,都是顾纳的同年。

    直到晚饭后,顾伯平得了空,对父亲提起自己心中疑问:“父亲,为何您提及表叔公时如同卑幼对尊长,那表叔公比父亲还年轻几岁么?”

    若真是辈分约束,那面对天佑的时候,顾纳也不会将其当成子侄晚辈,而是兄弟叙谊。

    顾纳没想到儿子迷惑了半天,问得是个问题。

    他目光迷离,像是陷入遥远的回忆。

    直到过了许久,他才叹了一口,道:“尽管颙叔比我还小上几岁,可打小时开始,就是他照顾我庇护我。你不晓得,曹家与顾氏族人不亲近,不仅仅是因当年奉圣夫人当家作主的缘故,还因顾氏族人险些断送了颙叔性命。颙叔是曹家长房长孙,诸位长辈自是视若心肝……”

    他没有修饰,直接讲了当年曹颙被拐之事。

    顾伯平听了,瞪目结舌,喃喃道:“既受了这么大罪,表叔公怎么不记仇,还能照拂父亲多年……”

    他原本还想问一句,父亲有没有怀疑过父亲溺亡是曹家的手笔。

    可又一想,才发现自己小人了。

    若是曹家父子手段那般狠辣,也不会让父亲平平安安地长大……

    *

    泪,***还是第九,恳求***,咱们奔第八使劲行么?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在线阅读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

    - 肉文屋  /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代贺

    -

章节目录


重生于康熙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九并收藏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