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万重山 作者:MO忘了
分卷阅读66
手顺道捏捏他的鼻子,感觉身上的不适也好了很多。
“皇兄,我陪你上朝。”阜远舟无可奈何道,他早就知道自己劝不动人了,已经叫宫人准备好了他的朝服侯在外面。
“别捣乱就随你。”天仪帝随便叮嘱一句,果然又看到了那人小动物般露出无辜的表情,于是又淡淡笑了,片刻后,才问:“为什么要常安亲自去熬药?”
阜远舟眨了眨眼睛,“我不放心。”
“不放心什么?”阜怀尧抬起双眸看他。
“怕……怕有人下毒。”青年顿了顿,歪头回看他,这般道。
“谁会下毒?”阜怀尧像是不经意地问。
“不知道……远舟只是不放心……”他的脸色中流露出有些恍惚的冷意,而他自己毫无所察,目光也变得朦胧起来,仿佛陷入迷雾般真假难辨的回忆里。
是因为当日那杯毒酒吗……
阜怀尧一蹙眉,“远舟。”
阜远舟像是突然惊醒一样,望向他时眼神又恢复成明澈的清明。
常安恰好在此时走了进来,举着托盘,托盘上是一碗散发着浓浓药味的中药和一碟软糯的枣泥甜糕。
阜远舟好像忘记了刚才的失神,起身接了过来,放在旁边的案几上,手指一动,指间便多了一枚银针,在药和甜点里试了试,确定没有什么特别的“佐料”,才端起那碗温度适宜的中药给天仪帝。
常安微微皱眉,就见阜怀尧冲他使了一个眼色,他瞬间心领神会,立刻告退,去寻薛定之重新布置了一下天仪帝身边的各类人手。
阜远舟的动作倒是提醒了他,虽说恭肃王死了,永宁王疯了,博安王走了,但是新帝年初刚登基,难免有内内外外的人不安本分。
这帝位之上,最不缺的就是阴谋算计,踏错一步都可能生死难料。
……
天色微明,雨也慢慢地停了,太和殿大殿前静静排列着上百名等候上朝的文武官员,几株笔直的青松和盘曲的古榕立在道路两侧,乍冷的春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
楚故和燕舞在人群中穿过,不少人都或尊敬或友好地让开路给两个年轻有为的重臣,他们一个个回了笑容,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那个一身雪青官袍、温柔秀雅如江南烟雨的男子。
两人站到甄侦旁边,使劲甩眼色——苏大才子怎么样了?
甄侦冲他们柔柔一笑——能怎么样?
燕舞眼巴巴望着他——小侦你别辣手摧才啊!
甄侦挑眉——我自是有分寸的。
楚故抽抽嘴角——你居然知道分寸这个东西?
甄侦睨眼,煞是温雅地笑。
燕舞和楚故同时后退一步——好吓人!
不一时,到了早朝的时辰,就听见朝鼓咚咚沉响起来,同时殿门大开,百官迅速地整一整衣冠,楚故和燕舞也不例外,按次序鱼贯进入大殿,分立两排。
群臣虽是人数众多,但这期间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太和殿内极为空旷辽广,两旁各是九根矗立着的沥金蟠龙高柱,更见天威肃穆,斑斓堂皇,极为气派,地面上是一块块三尺见方的大青石砖,打磨得光可鉴人,琢出恍如云雾的纹路。
金九龙御座上龙见五爪腾空,脚下腾云,口吐龙珠与日月争辉,明黄帝袍十二旒珠金冠的年轻帝王走出八扇玉石贴片牡丹屏风,落座在帝位上,步履平稳,身姿峻拔朗毅。
令众人惊奇的是,久未出现的永宁王身着亲王朝服,容色高峻,无声无息地站在了他原本的位置——九层玉石台阶下,离帝最近的地方。
不过他们没说什么,垂目观心,整衣肃容,山呼叩拜。
隔着纹理光滑的扶手,一角明黄衣袂从上面略略垂下,遮住了些许椅身上雕琢出的龙翔天际图案,天仪帝沉声道:“众卿平身。”
旒珠下长目狭雍,朱砂血红,冷极魅极,惊心动魄,那嗓音是一贯的清冷寒凛,但明显沙哑,一下就让众臣听出端倪——皇上病了?
再觑觑永宁王的神色,果然不太好看——这位殿下倒是如传闻一样,和皇上关系亲密……
好奇归好奇,担忧归担忧,政事还是要处理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启奏,天仪帝和平常一样,时不时开口处理各种事务。
偶尔有些问题争论不休,几个脾气不好的文官吵得脸红鼻子粗,个个捋袖磨拳恨不得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没等阜怀尧发话,阜远舟一个阴森森的目光瞪过去,那群人一个激灵,就通通安分了。
右相庄德治笑眯眯地看着在自己对面的阜远舟,被后者毫不客气瞪了回来。
“臣有事启奏。”兵部尚书庄若虚出列,“武举将近,臣蒙恩主持并监考这次会试,但另一位主监考官一职一直空悬,还请陛下圣裁,早日决定,好筹备武举一众事宜。”
阜怀尧微微蹙眉,这个他也思索了几天,但都没有比较好的人选,别说连晋赶回来的时候时间晚了点,就是他趁早回来了,筹备会试这种琐碎的事也不是他那个大大咧咧的性格适合干的。
武举最开始应该是由兵部主持,不过玉衡皇朝前面几位皇帝都不怎么注重武举,断断续续办了几次——不然更喜欢武艺的阜远舟就以此扬名了——都随意让兵部和礼部一起办了。
先帝时期,七王爷阜徵死后玉衡就一直在休养生息,多少有重文轻武之意,太子摄政时因为战乱也无暇顾及此举,二七宫变里刘家和以兵部为代表的阜崇临的势力覆灭,这两部被牵连得最厉害,人才急减,导致现在主持武举的兵部对这件事的筹备流程什么的也是不甚熟练,于是,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现象——人到用时方恨少。
“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监考官此职甚是重要,是科举公平的保证之一,都是由有能力的重臣担当,而且,武举和文试不同,没有那么多繁复的考试,除了关于谋略的简单笔试外,凭着实力打一场架就是了,主监考官也相当于评审官,对考生的评价也是他们能否中举的标准之一,眼力武力什么都要好,考中的大部分考生会默认自己是两位主监考官的门生,这也是拉拢人才的一个途径。
第三十七章臣服
有大臣陆陆续续举荐了几个人。
“刑部商卿,皇城军擎威将军,礼部侍郎布卿,枢密院韩枢密使,”阜怀尧点了点这些人名,“诸位卿家举荐了你们,你们觉得如何?”
商洛程举步踏前,实话实说:“臣惭愧,臣不善武艺,并不适宜担任此等重职。”
擎威将军方逅也推辞:“皇城军事务繁忙,连元帅主持春耕事宜未归,恕臣无能力任职。”
礼部侍郎布罄叹口气,尴尬:“臣亦不善武艺……”
枢密使韩谷无奈:“臣对武举一事并不精通,恐怕有负陛下
分卷阅读66
-
分卷阅读66
手顺道捏捏他的鼻子,感觉身上的不适也好了很多。
“皇兄,我陪你上朝。”阜远舟无可奈何道,他早就知道自己劝不动人了,已经叫宫人准备好了他的朝服侯在外面。
“别捣乱就随你。”天仪帝随便叮嘱一句,果然又看到了那人小动物般露出无辜的表情,于是又淡淡笑了,片刻后,才问:“为什么要常安亲自去熬药?”
阜远舟眨了眨眼睛,“我不放心。”
“不放心什么?”阜怀尧抬起双眸看他。
“怕……怕有人下毒。”青年顿了顿,歪头回看他,这般道。
“谁会下毒?”阜怀尧像是不经意地问。
“不知道……远舟只是不放心……”他的脸色中流露出有些恍惚的冷意,而他自己毫无所察,目光也变得朦胧起来,仿佛陷入迷雾般真假难辨的回忆里。
是因为当日那杯毒酒吗……
阜怀尧一蹙眉,“远舟。”
阜远舟像是突然惊醒一样,望向他时眼神又恢复成明澈的清明。
常安恰好在此时走了进来,举着托盘,托盘上是一碗散发着浓浓药味的中药和一碟软糯的枣泥甜糕。
阜远舟好像忘记了刚才的失神,起身接了过来,放在旁边的案几上,手指一动,指间便多了一枚银针,在药和甜点里试了试,确定没有什么特别的“佐料”,才端起那碗温度适宜的中药给天仪帝。
常安微微皱眉,就见阜怀尧冲他使了一个眼色,他瞬间心领神会,立刻告退,去寻薛定之重新布置了一下天仪帝身边的各类人手。
阜远舟的动作倒是提醒了他,虽说恭肃王死了,永宁王疯了,博安王走了,但是新帝年初刚登基,难免有内内外外的人不安本分。
这帝位之上,最不缺的就是阴谋算计,踏错一步都可能生死难料。
……
天色微明,雨也慢慢地停了,太和殿大殿前静静排列着上百名等候上朝的文武官员,几株笔直的青松和盘曲的古榕立在道路两侧,乍冷的春风吹得树叶哗哗作响。
楚故和燕舞在人群中穿过,不少人都或尊敬或友好地让开路给两个年轻有为的重臣,他们一个个回了笑容,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那个一身雪青官袍、温柔秀雅如江南烟雨的男子。
两人站到甄侦旁边,使劲甩眼色——苏大才子怎么样了?
甄侦冲他们柔柔一笑——能怎么样?
燕舞眼巴巴望着他——小侦你别辣手摧才啊!
甄侦挑眉——我自是有分寸的。
楚故抽抽嘴角——你居然知道分寸这个东西?
甄侦睨眼,煞是温雅地笑。
燕舞和楚故同时后退一步——好吓人!
不一时,到了早朝的时辰,就听见朝鼓咚咚沉响起来,同时殿门大开,百官迅速地整一整衣冠,楚故和燕舞也不例外,按次序鱼贯进入大殿,分立两排。
群臣虽是人数众多,但这期间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太和殿内极为空旷辽广,两旁各是九根矗立着的沥金蟠龙高柱,更见天威肃穆,斑斓堂皇,极为气派,地面上是一块块三尺见方的大青石砖,打磨得光可鉴人,琢出恍如云雾的纹路。
金九龙御座上龙见五爪腾空,脚下腾云,口吐龙珠与日月争辉,明黄帝袍十二旒珠金冠的年轻帝王走出八扇玉石贴片牡丹屏风,落座在帝位上,步履平稳,身姿峻拔朗毅。
令众人惊奇的是,久未出现的永宁王身着亲王朝服,容色高峻,无声无息地站在了他原本的位置——九层玉石台阶下,离帝最近的地方。
不过他们没说什么,垂目观心,整衣肃容,山呼叩拜。
隔着纹理光滑的扶手,一角明黄衣袂从上面略略垂下,遮住了些许椅身上雕琢出的龙翔天际图案,天仪帝沉声道:“众卿平身。”
旒珠下长目狭雍,朱砂血红,冷极魅极,惊心动魄,那嗓音是一贯的清冷寒凛,但明显沙哑,一下就让众臣听出端倪——皇上病了?
再觑觑永宁王的神色,果然不太好看——这位殿下倒是如传闻一样,和皇上关系亲密……
好奇归好奇,担忧归担忧,政事还是要处理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启奏,天仪帝和平常一样,时不时开口处理各种事务。
偶尔有些问题争论不休,几个脾气不好的文官吵得脸红鼻子粗,个个捋袖磨拳恨不得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没等阜怀尧发话,阜远舟一个阴森森的目光瞪过去,那群人一个激灵,就通通安分了。
右相庄德治笑眯眯地看着在自己对面的阜远舟,被后者毫不客气瞪了回来。
“臣有事启奏。”兵部尚书庄若虚出列,“武举将近,臣蒙恩主持并监考这次会试,但另一位主监考官一职一直空悬,还请陛下圣裁,早日决定,好筹备武举一众事宜。”
阜怀尧微微蹙眉,这个他也思索了几天,但都没有比较好的人选,别说连晋赶回来的时候时间晚了点,就是他趁早回来了,筹备会试这种琐碎的事也不是他那个大大咧咧的性格适合干的。
武举最开始应该是由兵部主持,不过玉衡皇朝前面几位皇帝都不怎么注重武举,断断续续办了几次——不然更喜欢武艺的阜远舟就以此扬名了——都随意让兵部和礼部一起办了。
先帝时期,七王爷阜徵死后玉衡就一直在休养生息,多少有重文轻武之意,太子摄政时因为战乱也无暇顾及此举,二七宫变里刘家和以兵部为代表的阜崇临的势力覆灭,这两部被牵连得最厉害,人才急减,导致现在主持武举的兵部对这件事的筹备流程什么的也是不甚熟练,于是,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现象——人到用时方恨少。
“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监考官此职甚是重要,是科举公平的保证之一,都是由有能力的重臣担当,而且,武举和文试不同,没有那么多繁复的考试,除了关于谋略的简单笔试外,凭着实力打一场架就是了,主监考官也相当于评审官,对考生的评价也是他们能否中举的标准之一,眼力武力什么都要好,考中的大部分考生会默认自己是两位主监考官的门生,这也是拉拢人才的一个途径。
第三十七章臣服
有大臣陆陆续续举荐了几个人。
“刑部商卿,皇城军擎威将军,礼部侍郎布卿,枢密院韩枢密使,”阜怀尧点了点这些人名,“诸位卿家举荐了你们,你们觉得如何?”
商洛程举步踏前,实话实说:“臣惭愧,臣不善武艺,并不适宜担任此等重职。”
擎威将军方逅也推辞:“皇城军事务繁忙,连元帅主持春耕事宜未归,恕臣无能力任职。”
礼部侍郎布罄叹口气,尴尬:“臣亦不善武艺……”
枢密使韩谷无奈:“臣对武举一事并不精通,恐怕有负陛下
分卷阅读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