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 作者:野狼獾
604 阴损的招数
黄德兴下令部队稍微后退,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敌人应该陷入错乱当中;接下来,他的另一个连将从西面展开一次攻击,让敌人彻底乱了方寸。同时小型无人机的侦察也将继续展开,他希望残余的敌人能够聚集起来,以利于空中打击一次收拾干净。
简而言之,敌人的山毛榉导弹,对付小型无人机是无效的,如果他们愿意用上百万美元这些导弹来击落一架不值钱的小侦察机,中**队手上这种无人机多的是。
王镇北在战争最初的一个小时内,就投入几百架无人机,大部分都是准备一去不回的小型,甚至投掷型的无人机,有些是为了看看敌人的动静,有些纯粹就是故意招惹敌人反应。如同在阿克赛钦作战时的经验,投入的的无人机中有一部分根本没有光学传感器,也没有武器,只是作为了刺激敌人反制,或者掩护真正负有侦察/攻击使命无人机的手段,这些廉价飞行器可以很好地执行上级赋予其的欺敌的任务,有一些还能交换一两枚导弹,对于大量武器依赖进口的印度而言,这种中国施加给她的总体战。
在徐景哲的案头,有一项印度人至今不知道的统计数字,列城周围印方阵地发射的防空导弹,有一半击中了这种东西,其中有一些导弹,还是从中**队没有掌握的隐蔽阵地上发射的,印度方面的损失,几乎是不可估算的,而解放军的无人机使用策略与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
中**队在本次作战中投入的无人机数量,是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侦察和其他战术效能当然也无可估量。
虽然中国并不是最早使用军用无人机的军队,不过新的战术确实是具有中国特赦以及创造性的。当美军还在阿富汗利用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无人机进行侦察以及暗杀行动时,解放军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这种新的作战样式,不但看到美军的优势,也看到其隐藏的问题。
与西方军队对于无人机认知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方面更强调如何应付一场正规的战争,而非仅仅立足于特种作战。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中,无人机的损失犹如弹药的损耗一样平常,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被击落的武器,但是同时它又是各种防空系统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最终的结论是,无人机可以做的很贵,让它可以隔着大洋,通过卫星通讯接受指令,也可以做的很便宜,效能却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搭配完成不同任务需求。而绝对的数量和成本控制,将超越传感器的精度或者其他战术指标,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有时候林淮生的军队,简直就是故意用小型无人机在交换敌人的防空导弹,或者牺
牲自己,将其雷达暴露出来。在敌人的雷达显示器上,大量抵近的飞行器会成为最优先处理的目标,一些超过雷达处理负荷的,较远、较高的目标,很容易就被放弃,利用防空系统的这些漏洞,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大型无人机,一直静静地躲在高空待命。
此刻,正有一架无人机从6000米高空,飞跃混乱的敌人坦克群上空。它必须靠着大量低空无人机的掩护,来混乱道尔m1防空火力的视线;实战中,这种高低搭配的方式总是能有效欺骗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当然,下面的敌人虽然狼狈,却还拥有比较完整的防空体系。
那些巨大的坦克在热成像设备的视野中变得清晰可见,从空中可以看到它们正如同无头苍蝇般聚集起来。从低空飞过,使用微光夜视仪的无人机,还可以看到一些鼬鼠装甲车上的人在不停地挥舞小旗子,由此可以判断通讯干扰是有效的。
早在几十年前,中**队就曾经引进过英国的坦克电台,对其抗干扰设计的思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一段时间的侦察以后,对战场电磁环境的分析和适应更加完善,可以对敌人坦克和指挥车电台,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复合干扰,这些手段使得敌人装甲兵的通讯能力,进一步跌落到了一战时代,使用旗语通讯的水平。
西面的中国坦克群,也在悄悄地接近,这些没有充分协调的动作(林淮生的指挥部实行一定程度的委托指挥,并不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太多命令),使得第二轮空中打击时间只能延后。携带炸弹的轰炸机已经起飞,但是必须到空中加油区进行一次加油。同时展开的,对于敌人萨姆11导弹阵地的攻击,则由携带反辐射导弹的4架歼轰7型战斗机来进行。
由于敌人阵地终于有一部远程警戒雷达露面,似乎可以确定为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对于空军来说,这种防空阵地的核心不是发射架或者警戒雷达,而是制导雷达,敲掉它才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第一轮70公里外展开的反辐射导弹攻击之后,敌人主要雷达迅速采取了关机措施。2分钟后,那部勇敢的制导雷达竟然又恢复过来,显然没有打中。对于飞行员而言,迅速地再次开机,意味着强势地求战表态,那里有一批老资格的操作人员,绝对不是初出茅庐的家伙。
对付这种有老家伙们操作的不易受干扰的相控阵雷达,显然不能仅仅使用武器的基本投射方式来进行,战场已经无数次证明了,高端的的对抗,最终不是武器的较量,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拼。
对于数量占优的飞豹战机来说,眼下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
敌人经验里找不到答案的方式,碰巧中**队有了一些新的技术,以及衍生出来的战术。
这些装载在履带底盘上的雷达具备相当的机动能力,其次是开机预热时间很短,可以迅速投入作战。
当然,这种相控阵雷达的缺点是视野有限,单独作战破绽很多,虽然它的天线仍然具备低速旋转的能力。必须将其注意力吸引到错误的方向上,然后偷袭者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丢下反辐射导弹,才可以防止它一次又一次地关机逃跑,把空中力量耍着玩。当然,萨姆11大约有40公里的射程,这将是一条不可过多逾越的红线。
对于发射车和导弹的打击,现在变成了一件其次的事情,在林淮生在指示中,只要求消灭制导雷达,以此来瘫痪其他部分。他甚至有了一些贪得无厌的想法,如果能够俘获成套装备的话,可以用来装备挑肥拣瘦的巴基斯坦军队。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刚刚越过边界,总算有了一点机械化部队的样子,但是其指挥官一直在抱怨没有可以随同坦克部队行进的防空武器,印度部队多样化的武器库或者是一种就近的选择。
2架歼轰7向南方佯动,在敌人的包线边缘时时做攻击状,迫使敌人制导雷达对准他们,印度导弹操作人员当然知道,在没有警戒雷达的情况下,单独开机跟踪有多大的风险,但是他们存在一些侥幸的想法,首先雷达附近仍然有道尔系统防护;其次,如果对手有一些携带反辐射武器的战机躲在雷达视野外,那他们也很难截获到雷达特征进行锁定,对于发射这种武器而言,战机必须处于雷达主瓣波束内一段时间,这似乎是一种常识。
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确实有2架歼轰7战机,在北方山区移动,他们利用印度北方军区的防空武器避战,暂时可以避开这一带避开萨姆11的3坐标雷达视线内。
新型的反辐射导弹具备多种发射模式,其中一种是印度人还不知道的,载机未必需要进入雷达的照射范围内,导弹可以通过数据链方式,将其余飞机截获的雷达波束特征,进行引头初始化后的设定,
利用这种锁定方式,其发射条件与常规也有所不同。导弹可以按照既定航线,进行惯性导航,然后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突然进入其辐射范围,根据对照雷达信号特征截获之前锁定的目标,如果此时敌人迅速关掉雷达,导弹将按照记忆中的目标位置,直接砸下去。
这种新的发射模式,是根据以往空地对抗中的一些教训而改进的,可以尽量避免敌人雷达在远距离上看到反辐射导弹。
如果在100公里
外发射反辐射导弹,意味着敌人至少有2分钟的时间采取关机和转移的措施,但是如果敌人在20公里处看到这枚导弹,或者在同样距离上,使得导弹处于雷达的旁瓣波束内,敌人的反制时间将压缩五分之四,几乎没有任何反制的可能性。
诱敌的歼轰7一直在分析记录敌人的波束特征,并通过数据链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北方待机的同型战机上。在地面敌人看来,中国战机沿着导弹包线外延做圆弧形飞行,完全像是在寻找破绽,所以这会儿虽然情势危急,却绝对不能松劲,必须死死卯上。
空地对抗中,空军总是占优一些先天的便宜,何况这次还有数量上的优势。待机而动的另2架飞豹,则将敌人波束特征输入导弹,同时飞机本身仍然在偷偷接近目标,并积攒高度,做一次理想的发射。
时机成熟后,双机偷偷发射了反辐射导弹,然后转弯离开。2枚沉重的导弹径直飞向目标的位置,如不出意外,将在很近的距离内发现雷达波,并转向敌人雷达,给那些印度老兵们一个惊喜。
地面上的印度指挥官,一直拿捏着发射导弹的时机,但是那些飞豹总是不太靠近,又不远离,这让他有些担心可能中了什么计策。
警戒雷达仍然没有行驶到地势较高的区域,无法开机探测整片空域。他倒是不太担心敌人的无人机会偷偷绕到头上扔下激光制导炸弹,因为他四周方圆10公里内,还有4辆道尔m1系统护卫着,那些东西顶部的战场监控雷达虽然功率薄弱,看不太远,但是聊胜于无,至少可以吓退无人机。他倒是担心敌人又在玩什么新的把戏,中国人打仗从来不死脑筋,总有一些阴招,让人防不慎防,这些他在阿萨姆就领教过了。
突然间,两个新的目标出现在雷达视野内,距离只有30公里,指挥官在第一时间里判断为滑翔炸弹,下令紧急处置。
中国人扔卫星制导炸弹,就如同扔纸飞机一样随意。当然,这个判断也意味着他还有大把时间来逃脱这种速度不够快的无动力炸弹的打击。在紧急处置命令下达后,操作手几乎同步关掉了雷达,这使得无从对目标完成测速。
履带底盘早就处于怠速状态,驾驶员故意停在了一个下坡上,并且直接挂3档起步。在最近的对抗中,他重复这套动作已经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最惊险的一次,敌人的导弹落到了雷达车后面150米的地方,现在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已经凌驾于系统对抗的肤浅经验之上了,敌人再重复那套,接近/发射的老战术,毫无意义。
载车启动时,巨大的雷达天线仍然没
有放下,指挥官预备着离开一段距离,接着开机,继续玩儿这场刺激的游戏,虽然知道迟早会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但是他已经沉迷于这场游戏无法自拔了,他预料敌人会被激怒并冒险靠得更近,那样那些埋伏在丛林里的导弹就有机会打上目标了。
履带在肮脏的残雪和烂泥上打滑,然后速度迅速从零提升起来。一种刺耳且越发尖锐的呼啸声透过装甲,传到雷达车内部,如果不是巨大的转弯迫使导弹减至音速以下,车内的人本无从听到这一声死神的尖叫。
反辐射导弹的巨大战斗部在战车一侧爆炸,另一枚掉得远一些,虽然没有直接击中雷达车,但是气浪硬是将沉重的车辆掀翻,上面的雷达天线阵面砸到地面上,落得个七零八落。
躲在500米外的防空部队通讯车,立即开始发报,向指挥部报告雷达车已经损毁,要求躲在各处的指挥车和发射车进一步机动规避。
由于电磁干扰,这份完全没有加密处置的命令,并没有被所有发射车接受到,不过却被空中监听的中国无人机截获。王镇北由此判断出敌人的萨姆11应该被干掉了,他犹豫是否让前面停止进攻,直接由空军来解决问题。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604 阴损的招数在线阅读
604 阴损的招数
-
604 阴损的招数
黄德兴下令部队稍微后退,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敌人应该陷入错乱当中;接下来,他的另一个连将从西面展开一次攻击,让敌人彻底乱了方寸。同时小型无人机的侦察也将继续展开,他希望残余的敌人能够聚集起来,以利于空中打击一次收拾干净。
简而言之,敌人的山毛榉导弹,对付小型无人机是无效的,如果他们愿意用上百万美元这些导弹来击落一架不值钱的小侦察机,中**队手上这种无人机多的是。
王镇北在战争最初的一个小时内,就投入几百架无人机,大部分都是准备一去不回的小型,甚至投掷型的无人机,有些是为了看看敌人的动静,有些纯粹就是故意招惹敌人反应。如同在阿克赛钦作战时的经验,投入的的无人机中有一部分根本没有光学传感器,也没有武器,只是作为了刺激敌人反制,或者掩护真正负有侦察/攻击使命无人机的手段,这些廉价飞行器可以很好地执行上级赋予其的欺敌的任务,有一些还能交换一两枚导弹,对于大量武器依赖进口的印度而言,这种中国施加给她的总体战。
在徐景哲的案头,有一项印度人至今不知道的统计数字,列城周围印方阵地发射的防空导弹,有一半击中了这种东西,其中有一些导弹,还是从中**队没有掌握的隐蔽阵地上发射的,印度方面的损失,几乎是不可估算的,而解放军的无人机使用策略与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
中**队在本次作战中投入的无人机数量,是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侦察和其他战术效能当然也无可估量。
虽然中国并不是最早使用军用无人机的军队,不过新的战术确实是具有中国特赦以及创造性的。当美军还在阿富汗利用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无人机进行侦察以及暗杀行动时,解放军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这种新的作战样式,不但看到美军的优势,也看到其隐藏的问题。
与西方军队对于无人机认知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方面更强调如何应付一场正规的战争,而非仅仅立足于特种作战。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中,无人机的损失犹如弹药的损耗一样平常,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被击落的武器,但是同时它又是各种防空系统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最终的结论是,无人机可以做的很贵,让它可以隔着大洋,通过卫星通讯接受指令,也可以做的很便宜,效能却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搭配完成不同任务需求。而绝对的数量和成本控制,将超越传感器的精度或者其他战术指标,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有时候林淮生的军队,简直就是故意用小型无人机在交换敌人的防空导弹,或者牺
牲自己,将其雷达暴露出来。在敌人的雷达显示器上,大量抵近的飞行器会成为最优先处理的目标,一些超过雷达处理负荷的,较远、较高的目标,很容易就被放弃,利用防空系统的这些漏洞,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大型无人机,一直静静地躲在高空待命。
此刻,正有一架无人机从6000米高空,飞跃混乱的敌人坦克群上空。它必须靠着大量低空无人机的掩护,来混乱道尔m1防空火力的视线;实战中,这种高低搭配的方式总是能有效欺骗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当然,下面的敌人虽然狼狈,却还拥有比较完整的防空体系。
那些巨大的坦克在热成像设备的视野中变得清晰可见,从空中可以看到它们正如同无头苍蝇般聚集起来。从低空飞过,使用微光夜视仪的无人机,还可以看到一些鼬鼠装甲车上的人在不停地挥舞小旗子,由此可以判断通讯干扰是有效的。
早在几十年前,中**队就曾经引进过英国的坦克电台,对其抗干扰设计的思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一段时间的侦察以后,对战场电磁环境的分析和适应更加完善,可以对敌人坦克和指挥车电台,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复合干扰,这些手段使得敌人装甲兵的通讯能力,进一步跌落到了一战时代,使用旗语通讯的水平。
西面的中国坦克群,也在悄悄地接近,这些没有充分协调的动作(林淮生的指挥部实行一定程度的委托指挥,并不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太多命令),使得第二轮空中打击时间只能延后。携带炸弹的轰炸机已经起飞,但是必须到空中加油区进行一次加油。同时展开的,对于敌人萨姆11导弹阵地的攻击,则由携带反辐射导弹的4架歼轰7型战斗机来进行。
由于敌人阵地终于有一部远程警戒雷达露面,似乎可以确定为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对于空军来说,这种防空阵地的核心不是发射架或者警戒雷达,而是制导雷达,敲掉它才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第一轮70公里外展开的反辐射导弹攻击之后,敌人主要雷达迅速采取了关机措施。2分钟后,那部勇敢的制导雷达竟然又恢复过来,显然没有打中。对于飞行员而言,迅速地再次开机,意味着强势地求战表态,那里有一批老资格的操作人员,绝对不是初出茅庐的家伙。
对付这种有老家伙们操作的不易受干扰的相控阵雷达,显然不能仅仅使用武器的基本投射方式来进行,战场已经无数次证明了,高端的的对抗,最终不是武器的较量,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比拼。
对于数量占优的飞豹战机来说,眼下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
敌人经验里找不到答案的方式,碰巧中**队有了一些新的技术,以及衍生出来的战术。
这些装载在履带底盘上的雷达具备相当的机动能力,其次是开机预热时间很短,可以迅速投入作战。
当然,这种相控阵雷达的缺点是视野有限,单独作战破绽很多,虽然它的天线仍然具备低速旋转的能力。必须将其注意力吸引到错误的方向上,然后偷袭者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丢下反辐射导弹,才可以防止它一次又一次地关机逃跑,把空中力量耍着玩。当然,萨姆11大约有40公里的射程,这将是一条不可过多逾越的红线。
对于发射车和导弹的打击,现在变成了一件其次的事情,在林淮生在指示中,只要求消灭制导雷达,以此来瘫痪其他部分。他甚至有了一些贪得无厌的想法,如果能够俘获成套装备的话,可以用来装备挑肥拣瘦的巴基斯坦军队。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刚刚越过边界,总算有了一点机械化部队的样子,但是其指挥官一直在抱怨没有可以随同坦克部队行进的防空武器,印度部队多样化的武器库或者是一种就近的选择。
2架歼轰7向南方佯动,在敌人的包线边缘时时做攻击状,迫使敌人制导雷达对准他们,印度导弹操作人员当然知道,在没有警戒雷达的情况下,单独开机跟踪有多大的风险,但是他们存在一些侥幸的想法,首先雷达附近仍然有道尔系统防护;其次,如果对手有一些携带反辐射武器的战机躲在雷达视野外,那他们也很难截获到雷达特征进行锁定,对于发射这种武器而言,战机必须处于雷达主瓣波束内一段时间,这似乎是一种常识。
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确实有2架歼轰7战机,在北方山区移动,他们利用印度北方军区的防空武器避战,暂时可以避开这一带避开萨姆11的3坐标雷达视线内。
新型的反辐射导弹具备多种发射模式,其中一种是印度人还不知道的,载机未必需要进入雷达的照射范围内,导弹可以通过数据链方式,将其余飞机截获的雷达波束特征,进行引头初始化后的设定,
利用这种锁定方式,其发射条件与常规也有所不同。导弹可以按照既定航线,进行惯性导航,然后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突然进入其辐射范围,根据对照雷达信号特征截获之前锁定的目标,如果此时敌人迅速关掉雷达,导弹将按照记忆中的目标位置,直接砸下去。
这种新的发射模式,是根据以往空地对抗中的一些教训而改进的,可以尽量避免敌人雷达在远距离上看到反辐射导弹。
如果在100公里
外发射反辐射导弹,意味着敌人至少有2分钟的时间采取关机和转移的措施,但是如果敌人在20公里处看到这枚导弹,或者在同样距离上,使得导弹处于雷达的旁瓣波束内,敌人的反制时间将压缩五分之四,几乎没有任何反制的可能性。
诱敌的歼轰7一直在分析记录敌人的波束特征,并通过数据链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北方待机的同型战机上。在地面敌人看来,中国战机沿着导弹包线外延做圆弧形飞行,完全像是在寻找破绽,所以这会儿虽然情势危急,却绝对不能松劲,必须死死卯上。
空地对抗中,空军总是占优一些先天的便宜,何况这次还有数量上的优势。待机而动的另2架飞豹,则将敌人波束特征输入导弹,同时飞机本身仍然在偷偷接近目标,并积攒高度,做一次理想的发射。
时机成熟后,双机偷偷发射了反辐射导弹,然后转弯离开。2枚沉重的导弹径直飞向目标的位置,如不出意外,将在很近的距离内发现雷达波,并转向敌人雷达,给那些印度老兵们一个惊喜。
地面上的印度指挥官,一直拿捏着发射导弹的时机,但是那些飞豹总是不太靠近,又不远离,这让他有些担心可能中了什么计策。
警戒雷达仍然没有行驶到地势较高的区域,无法开机探测整片空域。他倒是不太担心敌人的无人机会偷偷绕到头上扔下激光制导炸弹,因为他四周方圆10公里内,还有4辆道尔m1系统护卫着,那些东西顶部的战场监控雷达虽然功率薄弱,看不太远,但是聊胜于无,至少可以吓退无人机。他倒是担心敌人又在玩什么新的把戏,中国人打仗从来不死脑筋,总有一些阴招,让人防不慎防,这些他在阿萨姆就领教过了。
突然间,两个新的目标出现在雷达视野内,距离只有30公里,指挥官在第一时间里判断为滑翔炸弹,下令紧急处置。
中国人扔卫星制导炸弹,就如同扔纸飞机一样随意。当然,这个判断也意味着他还有大把时间来逃脱这种速度不够快的无动力炸弹的打击。在紧急处置命令下达后,操作手几乎同步关掉了雷达,这使得无从对目标完成测速。
履带底盘早就处于怠速状态,驾驶员故意停在了一个下坡上,并且直接挂3档起步。在最近的对抗中,他重复这套动作已经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最惊险的一次,敌人的导弹落到了雷达车后面150米的地方,现在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已经凌驾于系统对抗的肤浅经验之上了,敌人再重复那套,接近/发射的老战术,毫无意义。
载车启动时,巨大的雷达天线仍然没
有放下,指挥官预备着离开一段距离,接着开机,继续玩儿这场刺激的游戏,虽然知道迟早会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但是他已经沉迷于这场游戏无法自拔了,他预料敌人会被激怒并冒险靠得更近,那样那些埋伏在丛林里的导弹就有机会打上目标了。
履带在肮脏的残雪和烂泥上打滑,然后速度迅速从零提升起来。一种刺耳且越发尖锐的呼啸声透过装甲,传到雷达车内部,如果不是巨大的转弯迫使导弹减至音速以下,车内的人本无从听到这一声死神的尖叫。
反辐射导弹的巨大战斗部在战车一侧爆炸,另一枚掉得远一些,虽然没有直接击中雷达车,但是气浪硬是将沉重的车辆掀翻,上面的雷达天线阵面砸到地面上,落得个七零八落。
躲在500米外的防空部队通讯车,立即开始发报,向指挥部报告雷达车已经损毁,要求躲在各处的指挥车和发射车进一步机动规避。
由于电磁干扰,这份完全没有加密处置的命令,并没有被所有发射车接受到,不过却被空中监听的中国无人机截获。王镇北由此判断出敌人的萨姆11应该被干掉了,他犹豫是否让前面停止进攻,直接由空军来解决问题。
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
604 阴损的招数在线阅读
604 阴损的招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