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作者:雾十
分卷阅读290
结的他们,索性就脱离了控制,打着为刘聪报仇的名义,正式与晋朝宣战。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宣战后,匈奴人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烧杀抢掠、轻举妄动,晋朝也只是关了北地的互市,在边境集结大军,秣马厉兵,却没有急着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双方都在观望、等待,至于观什么、等什么,那就是只有双方的高层知道的事情了。
其余暗中结盟的几族,也因为突然转变的局势,而有了各种明显的躁动。由于“拓跋六脩”迟迟没再传来消息,他们还有点不太敢正面对上晋朝,哪怕抱团也是底气不足。
一直犹豫到了拓跋六修能下地行走的第三天。
慕容一族终于有了决断,他们对晋朝请求尚公主。
表面上,说的是慕容一族对天朝上国的文化崇拜已久,如今首领之子正值适龄,希望能够娶得晋朝公主为妻,帮助他教化族内臣民。
这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你们与我们和亲,我们就不帮着匈奴打你们。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谁也没有打算掩饰,就像是历史上的那些和亲一样,他们连冠冕堂皇的虚伪外衣都懒得披上。
“和亲”,一个历朝历代的公主,都谈之色变的可怕存在。因为她们嫁过去,是真的会有生命危险。缺医少药就不说了,只说那些根本没把公主当人的蛮族首领,就已经足够不是东西了。在深宫内苑长大的金枝玉叶们,再彪悍的性格,嫁入蛮夷之地,真正能活下来也没几个。不是被折磨的不堪受辱而自杀,就是干脆被折磨致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首领都是如此,也有真心想要求娶公主,与公主锦瑟和弦的。但那些毕竟还是少数,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和亲公主是长命百岁的呢?
没有哪个养尊处优的公主,有勇气去赌自己是不是那个少数。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和亲却好像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只是嫁给公主,就能换得边疆最少几年的安宁。反正嫁的又不是他们的女儿,为什么不嫁呢?
当慕容一族的使者提出来的时候,朝堂上的大老爷们果然心动了。
不过,这次他们大概是没办法得偿所愿了。
因为阳平公主也在朝堂之上。
说起来,阳平公主已经参政有些年头了,三天小朝会,五天大朝会,每次都少不了她的身影。朝臣们从一开始的万分不适应,变成了如今根本没把公主当女人看,总感觉那就是个官职名为“公主”的与他们一样的老谋深算的存在。
阳平公主身边,同样稀稀疏疏的站着几个公主,有晋惠帝的妹妹,也有晋惠帝的姑姑,更有晋惠帝的姑祖。
这些公主大多都是曾经参与了为晋武帝祈福而派出了替身僧事件的人,当年也曾借着太子二婚事件,进宫哭诉“害怕老无所依”而大闹特闹了一场。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这些公主还有两个鲜明的共同点,她们都有着不输给男子的政治远见,却没有丈夫。
阳平公主在太后生辰上,反手就是一剑,干脆利落的捅死了自己的驸马,这件事至今还是不少大臣心中的噩梦。想想枕边人能够这般说下手就下手,真的让人背后一寒。
其他几位公主或早年丧夫,或后天和离,也都是没有夫家的拖累。
这便是晋武帝死前最隐秘的一道圣旨了。晋武帝不仅给公主们加了亲卫、部曲,也下了遗诏,若有公主满足“没有夫家拖累,并承诺不会再嫁,死后会把身家归还皇室”等等等条件,便可以享受亲王待遇,入朝参政,辅佐帝王。
也就是说,公主们若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在她们生前,就能够享受到与王爷无异的地位与权力。甚至如果有公主想要领兵打仗,只有本事足够,就可以去重镇驻守。
虽然公主们参政的条件严苛了一些,却也是一个极大的改变了。
拜晋朝男女大防还没有那个严重所赐,晋武帝的遗诏虽然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却也还是在几经争吵、妥协、再争吵后,顺利得到了实施。
也有人曾希望晋惠帝能够收回成命,说了一些牝(pin)鸡司晨的难听话,但晋惠帝却以“三年不改父志”的孝道堵住了对方的嘴。不仅如此,这位傻皇帝还进化出了天然黑的倾向,他直接当堂一脸天真的问那位大臣:“卿母可知卿之言?”
你妈知道你这么瞧不起女性吗?
若放在别的朝代,指不定这位大臣的母亲自己就会先跳出来表示,女人要三从四德什么的。但这是在晋朝,世家女一个比一个彪悍的时代,这位大臣不幸也有一个凶残的母亲。据说那大臣回家后,被他母亲拿着擀面杖追出去快三里地,祖母就在一旁帮着母亲追打他。街坊邻居都在指指点点的看笑话,觉得这大臣简直是活该。
公主怎么就不能参政了?公主没有婆家,皇室这个娘家就是她们的唯一,是她们会倾尽全力想要它变得更好的存在,有这样的公主参政,比野心勃勃的王爷们可靠谱多了。
这便是当年阳平公主对卫玠说的,若我嫁给你,你都不知道我要为此放弃什么。
卫玠不会娶阳平公主,也不好奇她到底放弃了什么。因为卫玠很快就知道了,阳平公主带头入朝为官,用几个条理分明又出事圆滑的政策,打了所有觉得女子不如男的老臣的脸。
阳平公主有次醉酒,曾与卫玠说:“你知道我当初最伤心的是什么吗?我当驸马是兄弟,为了不让别人笑话他,宁可放弃唾手可得的、可以说是我毕生愿望的政治地位,也不愿意提出与他和离。可他却在知道了父皇的遗诏后,害怕我真的与他和离,索性站到了我的对立面,去博一个不知道的未来。说到底,他根本不曾信过我。既然如此,君既无情我便休,他想杀了我兄长,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
第171章 古代一百七十点都不友好:
如今几个已经入朝为官的公主,大多都是因为阳平公和阳平驸马当初撕的太惨烈,这才痛下决心,咬了咬牙,直接选择了和离。她们本就与自己的驸马不甚亲密,又有阳平驸马当前例,与其过着被防备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捅上一刀子的日子,不如干脆不过,自己潇洒。
至于儿女……
朝廷只要公主的身家(公主的一切本就是皇室给的,和离后的吃穿用度也会由皇室买单),却不会收回公主的爵位。若公主想把爵位留给儿女,自然是可以的。大家谁也不吃亏。
卫玠的四叔母繁昌公主也曾心动过,但也就仅限于心动了。
四叔卫宣乐的就
分卷阅读290
-
分卷阅读290
结的他们,索性就脱离了控制,打着为刘聪报仇的名义,正式与晋朝宣战。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宣战后,匈奴人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烧杀抢掠、轻举妄动,晋朝也只是关了北地的互市,在边境集结大军,秣马厉兵,却没有急着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双方都在观望、等待,至于观什么、等什么,那就是只有双方的高层知道的事情了。
其余暗中结盟的几族,也因为突然转变的局势,而有了各种明显的躁动。由于“拓跋六脩”迟迟没再传来消息,他们还有点不太敢正面对上晋朝,哪怕抱团也是底气不足。
一直犹豫到了拓跋六修能下地行走的第三天。
慕容一族终于有了决断,他们对晋朝请求尚公主。
表面上,说的是慕容一族对天朝上国的文化崇拜已久,如今首领之子正值适龄,希望能够娶得晋朝公主为妻,帮助他教化族内臣民。
这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你们与我们和亲,我们就不帮着匈奴打你们。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谁也没有打算掩饰,就像是历史上的那些和亲一样,他们连冠冕堂皇的虚伪外衣都懒得披上。
“和亲”,一个历朝历代的公主,都谈之色变的可怕存在。因为她们嫁过去,是真的会有生命危险。缺医少药就不说了,只说那些根本没把公主当人的蛮族首领,就已经足够不是东西了。在深宫内苑长大的金枝玉叶们,再彪悍的性格,嫁入蛮夷之地,真正能活下来也没几个。不是被折磨的不堪受辱而自杀,就是干脆被折磨致死。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首领都是如此,也有真心想要求娶公主,与公主锦瑟和弦的。但那些毕竟还是少数,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和亲公主是长命百岁的呢?
没有哪个养尊处优的公主,有勇气去赌自己是不是那个少数。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和亲却好像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只是嫁给公主,就能换得边疆最少几年的安宁。反正嫁的又不是他们的女儿,为什么不嫁呢?
当慕容一族的使者提出来的时候,朝堂上的大老爷们果然心动了。
不过,这次他们大概是没办法得偿所愿了。
因为阳平公主也在朝堂之上。
说起来,阳平公主已经参政有些年头了,三天小朝会,五天大朝会,每次都少不了她的身影。朝臣们从一开始的万分不适应,变成了如今根本没把公主当女人看,总感觉那就是个官职名为“公主”的与他们一样的老谋深算的存在。
阳平公主身边,同样稀稀疏疏的站着几个公主,有晋惠帝的妹妹,也有晋惠帝的姑姑,更有晋惠帝的姑祖。
这些公主大多都是曾经参与了为晋武帝祈福而派出了替身僧事件的人,当年也曾借着太子二婚事件,进宫哭诉“害怕老无所依”而大闹特闹了一场。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这些公主还有两个鲜明的共同点,她们都有着不输给男子的政治远见,却没有丈夫。
阳平公主在太后生辰上,反手就是一剑,干脆利落的捅死了自己的驸马,这件事至今还是不少大臣心中的噩梦。想想枕边人能够这般说下手就下手,真的让人背后一寒。
其他几位公主或早年丧夫,或后天和离,也都是没有夫家的拖累。
这便是晋武帝死前最隐秘的一道圣旨了。晋武帝不仅给公主们加了亲卫、部曲,也下了遗诏,若有公主满足“没有夫家拖累,并承诺不会再嫁,死后会把身家归还皇室”等等等条件,便可以享受亲王待遇,入朝参政,辅佐帝王。
也就是说,公主们若选择了这条道路,那在她们生前,就能够享受到与王爷无异的地位与权力。甚至如果有公主想要领兵打仗,只有本事足够,就可以去重镇驻守。
虽然公主们参政的条件严苛了一些,却也是一个极大的改变了。
拜晋朝男女大防还没有那个严重所赐,晋武帝的遗诏虽然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却也还是在几经争吵、妥协、再争吵后,顺利得到了实施。
也有人曾希望晋惠帝能够收回成命,说了一些牝(pin)鸡司晨的难听话,但晋惠帝却以“三年不改父志”的孝道堵住了对方的嘴。不仅如此,这位傻皇帝还进化出了天然黑的倾向,他直接当堂一脸天真的问那位大臣:“卿母可知卿之言?”
你妈知道你这么瞧不起女性吗?
若放在别的朝代,指不定这位大臣的母亲自己就会先跳出来表示,女人要三从四德什么的。但这是在晋朝,世家女一个比一个彪悍的时代,这位大臣不幸也有一个凶残的母亲。据说那大臣回家后,被他母亲拿着擀面杖追出去快三里地,祖母就在一旁帮着母亲追打他。街坊邻居都在指指点点的看笑话,觉得这大臣简直是活该。
公主怎么就不能参政了?公主没有婆家,皇室这个娘家就是她们的唯一,是她们会倾尽全力想要它变得更好的存在,有这样的公主参政,比野心勃勃的王爷们可靠谱多了。
这便是当年阳平公主对卫玠说的,若我嫁给你,你都不知道我要为此放弃什么。
卫玠不会娶阳平公主,也不好奇她到底放弃了什么。因为卫玠很快就知道了,阳平公主带头入朝为官,用几个条理分明又出事圆滑的政策,打了所有觉得女子不如男的老臣的脸。
阳平公主有次醉酒,曾与卫玠说:“你知道我当初最伤心的是什么吗?我当驸马是兄弟,为了不让别人笑话他,宁可放弃唾手可得的、可以说是我毕生愿望的政治地位,也不愿意提出与他和离。可他却在知道了父皇的遗诏后,害怕我真的与他和离,索性站到了我的对立面,去博一个不知道的未来。说到底,他根本不曾信过我。既然如此,君既无情我便休,他想杀了我兄长,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
第171章 古代一百七十点都不友好:
如今几个已经入朝为官的公主,大多都是因为阳平公和阳平驸马当初撕的太惨烈,这才痛下决心,咬了咬牙,直接选择了和离。她们本就与自己的驸马不甚亲密,又有阳平驸马当前例,与其过着被防备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捅上一刀子的日子,不如干脆不过,自己潇洒。
至于儿女……
朝廷只要公主的身家(公主的一切本就是皇室给的,和离后的吃穿用度也会由皇室买单),却不会收回公主的爵位。若公主想把爵位留给儿女,自然是可以的。大家谁也不吃亏。
卫玠的四叔母繁昌公主也曾心动过,但也就仅限于心动了。
四叔卫宣乐的就
分卷阅读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