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所以他俩家的田就需要有人帮忙,他们自己只在农忙时下地去干活。平时都不怎么管。
菜园子两个女孩子会种,但下地干活,却差了很多,毕竟是女孩子家,而且她俩身体素质差,就算学了两年的功夫,依旧比不得其他女孩子身体强壮有力。而且春梅原本年纪就不大,她实际上一直是跟着姐姐在干活,两姐妹也就相当一个人在干活。
老陈头爷孙俩,分的田少,但劳动力也少,而且陈小猫又要念书又要练功夫,他家也是需要劳动力的。好在老陈头会一门手艺,他会阉割猪啊鸡啊,这些家畜。还有修补农具,干些杂活。现在村子里养的鸡鸭,猪都多了起来,人人都找他忙活,他也不收钱,干其他的活也一样,就是请大家帮忙干点活来抵这份工钱。
辛湖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找她学的人,就得帮她家干活,因此陈家也不缺劳动力了。另外,春梅秋菊都还在陈家住,只是白天不在家,去照顾两位夫子的日常生活,毕竟他们是读书人,很多活不会干,也干不了。
只不过现在陈家多搭了一间房给春梅秋菊住。不要说辛湖与她们同睡别扭,她俩也一样觉得别扭。两位夫子也是自己单独住一套小院子了。老陈头和孙子也单独盖了房子去住了。
因此,现在的芦苇村,虽然人数没增加几个,但户数却多了不少。比如阿信,阿志就与胡家两口子分家了,吴春妮的两个表兄弟也一样与他们家分了家,这四个年青男子都各自盖了房子要单过了。
他们都大的有十七岁了,小的也有十五岁了,都算是成年人了。刚自己成家立业,自己撑门户了。毕竟他们都算是独子,是要继承自己家的香火的。胡氏夫妻也好,吴氏夫妻也好,都是赞同的。所以,在村里的主持下,大家友好和平的分了家。
不过,因为关系亲近,就算分了家,他们依旧是亲人,平时有什么事也会互相帮忙。
正好阿信又与张禾,阿志又与吴春妮看对了眼,马上秋收后,就得给他们办婚事了。
另外,吴春妮的两个表兄弟,也与春梅秋菊有点意思。村子里就这么些年青人,自然而然的就凑作一团了。大家也乐见其事。虽然春梅秋菊的年纪还小,这事儿还没有说穿,但大家都是明眼人,再过个两三年,他们自然也会组成新家庭。
就是谢五也娶了张家村的姨表妹为妻呢。王树也娶了张家的村的一位姑娘,比江大山还早一点成亲,现也他家也快要添小宝宝了。这些年青人,年纪都不小了,能早点成家的都成了家。实在找不到的对象的,就只能单着了。谁让村子里男多女少,其实张家村也一样。
搞得和现代一样,剩男多着呢。还有一点就是,古代更讲究身份地位,虽然现在是乱世,讲究比平时少,但不能逾越的事情还是不能做的。比如江昊,吴凡就不可能随便娶个村姑。再比如,江大山能娶谢姝儿,也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也不差。谢姝儿就不可能嫁给谢五,谢七之类的,曾经是他们家下人的男人。
所以现在的芦苇,一眼看去,房子可真不少,原先湖边那条都盖满了,只得往田边那头继续盖了。现在的芦苇村,看上去就象是由三个小村子组成的大村子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还是比吃大锅饭要好得多,大家干活就更有劲儿了。
因此这回大郎说要出去买东西,要跟着去的人可不少。大家都想弄些野物去换东西回来。有了新家,家里什么东西都缺。特别是两个快要成亲的年青人。
然后,大郎就带着平儿,小石头,与阿信阿志,吴家的两个子侄一起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六点钟就起来码字了。
第112章 历练
三年时间, 足以让大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不仅仅只是大郎和辛湖有了很大的进度。诸如阿信阿志也一样。他俩算是跟着江大山学功夫时候最长的年青人了。身手都非常不错。
但是他们毕竟不能象大郎这样,可是一直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和练功夫上,大半的时候,他们得用在干活上。而且他们也不象大郎是打小就练, 基础也好些。因此, 现在除了农闲时,能有时间练功夫和读书之外,农忙时就没时间了。
反正他们也没打算练成象江大山,谢五这样的高手,也没有去科考的野心。毕竟他们年纪大了, 基础又差,不敢做这样的梦, 还是老老实实下地种田,成亲后,再把主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 才是正事。
女孩子们也会和辛湖结伴出去打猎, 但如今谢姝儿成亲怀孕了, 无法出门了, 辛湖都懒得出门了, 因为其他的女孩子们无论胆色, 功夫都差太远了。跟着她们出门,也一般就是弄些野兔子就,或者是为了去集市上买什么东西。
大郎倒是经常与小伙子结伴而出。如今江大山,谢公子他们这些成年人已经不怎么出去打猎了, 安安逸逸的呆在家里,当个农夫,教教更小的孩子,生活的悠悠哉哉。
芦苇村的人,除了建设芦苇村之外,还办了不少大事。
当初谢老夫人提过的要沿途搭建驿站的事情,也真正实施了。当然了,他们这是民间行为,搭建的供来往人歇脚的住处,不叫驿站也没有名字,所以每处他们都留了个“芦“字做标记。
芦苇村有两条出入口,一条是北边,过了当初救江大山的小山坡,就是个三岔道口。所以他们在这个三岔道口,靠水源近的地方,搭建了第一座院落。现在,大家就把这里称三岔口了。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弄得很正式,反正地方够大,劳动力充足。十多号大男人花了几天的功夫,整地基,砍树木,盖起了一栋高大结实的三间大房子,一间灶房两间住房。房子前后左右都留有平整的空地,前面还搭有凉棚,可以歇马,四周还随意种了一些菜。灶房里还放了些沙锅竹碗筷子等日用品。后来他们每次经过这里,都可以进屋里好好歇歇。
本来呢,他们最开始做这些,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人出行。因为芦苇村的人出入极不方便,为了买点盐,往往就要花好几天的功夫,路上有房子可以歇脚,就不用风餐露宿了,也能挡风遮雨。这样大家出门买东西,就更加方便了。
反正他们得时不时的出门去买东西,芦苇村虽然粮食能自给自足了,但有些东西却非得出去买,比如油盐,草纸,针线,甚至坛坛罐罐,锅碗等物,都不
菜园子两个女孩子会种,但下地干活,却差了很多,毕竟是女孩子家,而且她俩身体素质差,就算学了两年的功夫,依旧比不得其他女孩子身体强壮有力。而且春梅原本年纪就不大,她实际上一直是跟着姐姐在干活,两姐妹也就相当一个人在干活。
老陈头爷孙俩,分的田少,但劳动力也少,而且陈小猫又要念书又要练功夫,他家也是需要劳动力的。好在老陈头会一门手艺,他会阉割猪啊鸡啊,这些家畜。还有修补农具,干些杂活。现在村子里养的鸡鸭,猪都多了起来,人人都找他忙活,他也不收钱,干其他的活也一样,就是请大家帮忙干点活来抵这份工钱。
辛湖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找她学的人,就得帮她家干活,因此陈家也不缺劳动力了。另外,春梅秋菊都还在陈家住,只是白天不在家,去照顾两位夫子的日常生活,毕竟他们是读书人,很多活不会干,也干不了。
只不过现在陈家多搭了一间房给春梅秋菊住。不要说辛湖与她们同睡别扭,她俩也一样觉得别扭。两位夫子也是自己单独住一套小院子了。老陈头和孙子也单独盖了房子去住了。
因此,现在的芦苇村,虽然人数没增加几个,但户数却多了不少。比如阿信,阿志就与胡家两口子分家了,吴春妮的两个表兄弟也一样与他们家分了家,这四个年青男子都各自盖了房子要单过了。
他们都大的有十七岁了,小的也有十五岁了,都算是成年人了。刚自己成家立业,自己撑门户了。毕竟他们都算是独子,是要继承自己家的香火的。胡氏夫妻也好,吴氏夫妻也好,都是赞同的。所以,在村里的主持下,大家友好和平的分了家。
不过,因为关系亲近,就算分了家,他们依旧是亲人,平时有什么事也会互相帮忙。
正好阿信又与张禾,阿志又与吴春妮看对了眼,马上秋收后,就得给他们办婚事了。
另外,吴春妮的两个表兄弟,也与春梅秋菊有点意思。村子里就这么些年青人,自然而然的就凑作一团了。大家也乐见其事。虽然春梅秋菊的年纪还小,这事儿还没有说穿,但大家都是明眼人,再过个两三年,他们自然也会组成新家庭。
就是谢五也娶了张家村的姨表妹为妻呢。王树也娶了张家的村的一位姑娘,比江大山还早一点成亲,现也他家也快要添小宝宝了。这些年青人,年纪都不小了,能早点成家的都成了家。实在找不到的对象的,就只能单着了。谁让村子里男多女少,其实张家村也一样。
搞得和现代一样,剩男多着呢。还有一点就是,古代更讲究身份地位,虽然现在是乱世,讲究比平时少,但不能逾越的事情还是不能做的。比如江昊,吴凡就不可能随便娶个村姑。再比如,江大山能娶谢姝儿,也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也不差。谢姝儿就不可能嫁给谢五,谢七之类的,曾经是他们家下人的男人。
所以现在的芦苇,一眼看去,房子可真不少,原先湖边那条都盖满了,只得往田边那头继续盖了。现在的芦苇村,看上去就象是由三个小村子组成的大村子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还是比吃大锅饭要好得多,大家干活就更有劲儿了。
因此这回大郎说要出去买东西,要跟着去的人可不少。大家都想弄些野物去换东西回来。有了新家,家里什么东西都缺。特别是两个快要成亲的年青人。
然后,大郎就带着平儿,小石头,与阿信阿志,吴家的两个子侄一起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六点钟就起来码字了。
第112章 历练
三年时间, 足以让大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不仅仅只是大郎和辛湖有了很大的进度。诸如阿信阿志也一样。他俩算是跟着江大山学功夫时候最长的年青人了。身手都非常不错。
但是他们毕竟不能象大郎这样,可是一直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和练功夫上,大半的时候,他们得用在干活上。而且他们也不象大郎是打小就练, 基础也好些。因此, 现在除了农闲时,能有时间练功夫和读书之外,农忙时就没时间了。
反正他们也没打算练成象江大山,谢五这样的高手,也没有去科考的野心。毕竟他们年纪大了, 基础又差,不敢做这样的梦, 还是老老实实下地种田,成亲后,再把主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 才是正事。
女孩子们也会和辛湖结伴出去打猎, 但如今谢姝儿成亲怀孕了, 无法出门了, 辛湖都懒得出门了, 因为其他的女孩子们无论胆色, 功夫都差太远了。跟着她们出门,也一般就是弄些野兔子就,或者是为了去集市上买什么东西。
大郎倒是经常与小伙子结伴而出。如今江大山,谢公子他们这些成年人已经不怎么出去打猎了, 安安逸逸的呆在家里,当个农夫,教教更小的孩子,生活的悠悠哉哉。
芦苇村的人,除了建设芦苇村之外,还办了不少大事。
当初谢老夫人提过的要沿途搭建驿站的事情,也真正实施了。当然了,他们这是民间行为,搭建的供来往人歇脚的住处,不叫驿站也没有名字,所以每处他们都留了个“芦“字做标记。
芦苇村有两条出入口,一条是北边,过了当初救江大山的小山坡,就是个三岔道口。所以他们在这个三岔道口,靠水源近的地方,搭建了第一座院落。现在,大家就把这里称三岔口了。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弄得很正式,反正地方够大,劳动力充足。十多号大男人花了几天的功夫,整地基,砍树木,盖起了一栋高大结实的三间大房子,一间灶房两间住房。房子前后左右都留有平整的空地,前面还搭有凉棚,可以歇马,四周还随意种了一些菜。灶房里还放了些沙锅竹碗筷子等日用品。后来他们每次经过这里,都可以进屋里好好歇歇。
本来呢,他们最开始做这些,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人出行。因为芦苇村的人出入极不方便,为了买点盐,往往就要花好几天的功夫,路上有房子可以歇脚,就不用风餐露宿了,也能挡风遮雨。这样大家出门买东西,就更加方便了。
反正他们得时不时的出门去买东西,芦苇村虽然粮食能自给自足了,但有些东西却非得出去买,比如油盐,草纸,针线,甚至坛坛罐罐,锅碗等物,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