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销,利润才能累积到客观的量。”
“再下一步,就是打响名头。无论是在哪里售卖的话本,只要是出自我们书铺的,就要打上专属的标记,就像当初你在翰墨斋做的一样。但只是标记还不够,还要有拥趸,拥趸从何而来?从话本作者而来。所以我们还要有意捧出一些出色的话本作者,培养他们的拥趸,同时也是培养我们书铺的拥趸……”
“只是卖书还是单一了些,若是有需要,还可以找些戏班子合作,话本故事曲折离奇,最适合改成戏,普通百姓大多不识字,也买不起书,但戏却是人人爱看,也容易看到,所以若将话本故事排成戏,影响力必然更大,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就等于钱。”
……
沈问秋一条条地说着,宜生却已经听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开一家小书铺,这分明是一个古代版书籍出版发行帝国的雏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我光想着周六了可以正大光明码字了……却没想到,周六待在家也能有工作从天而降/(ㄒoㄒ)/~~下午才有空码字,一打开电脑,又故障!wps都打不开,码字软件全乱码!最后,这章是在晋江后台码的[滑稽]
所以三更要晚些了……委屈地抱住我的小肚子求营养液[乖巧]
第117章 8.05
宜生很心动。
沈问秋是从商人角度出发,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创造更多利润, 但宜生所看重的, 却是其他的东西。
按照沈问秋的描述,他要做的就不再是她原本设想的一个小书铺, 而是一个能够辐射整个国家,影响整个国家的系统,用未来的话说, 它兼具出版、发行和传播的功能。而且不仅局限于识字的人群,如果真的能够做成, 那么受它影响最深的, 反而是底层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因为话本、戏曲的乃至说书的主要受众是普通百姓。
这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宜生很清楚。
孔子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周游六国, 历朝帝王的传奇故事往往变成民间流传的戏文桥段,思想只有传播开来才具有统治力, 而沈问秋描述中的那个系统, 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思想传播工具。
有了这个工具, 许多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
这意味着,那些她想要传播的思想,完全不必等到红巾军推翻王朝, 罗钰坐稳政权,而是从现在开始,随着这个庞大的出版系统的成长而铺展开来,而她相信, 以沈问秋的人脉、能力和积累,是有可能让这个系统顺利铺开的。
相比起红巾军成功,罗钰登基,这是一条更快捷也更具有可行性的路,当然,若她想传播那些挑战如今道德伦理的观点,最后还是要有政权的支持。
所以,开书铺和造反缺一不可!
宜生的眼睛亮了起来。
她看着沈问秋,眼里有掩不住的激动,然而,忽然间,她又心头一冷,瞬间冷静下来。
是的,沈问秋的设想很好,但是,如今她是站在红巾军这边的,他这样帮她,难道是准备也站在红巾军这边了么?
她虽然相信他不会害她和红巾军,却也不觉得他会与红巾军“同流合污”,毕竟他在京城还有亲人,自己又已经坐拥大笔财富,完全没必要冒着送命的危险跟一群“反贼”合作。
而且,宜生想起了那本《女诫》……
若是她写个“不守妇道”的话本故事,然后让他拿去刊发传播,那他岂不是要送她一屋子《女诫》?
她想要的是传播思想的工具,但若这个工具的持有者与她三观不合,那么分道扬镳乃至翻脸都是迟早的事。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做。
沈问秋就见她神色先是激动,明显对他所说的很感兴趣的样子,然而忽然脸色又冷下来,眼里的亮光也倏然消失。
脸色变化之快,简直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然后,他就听宜生笑着道:“不用劳烦三爷了,不过是个小铺子。”
虽然脸上笑着,但语气和话里的意思,却再客气疏离不过,完全看不出她方才还还很动心的模样。
短短时间内被拒绝两次。
沈问秋摸着胸口,默默咽下一口老血。
正想再开口,红绡清脆的声音响起,“开饭了!”
***
蹭了顿饭,又东拉西扯闲聊许久,实在找不着借口再留下了,沈问秋一行才告辞。
送走那几人,宜生不由松了一口气。
太反常了。
这次重逢,虽说关系不同了,她不再是伯府少夫人,与沈问秋也不再是叔叔和侄媳妇的关系,但沈问秋的变化也太大了些。
他变得……似乎有些太热情了,热情地她有些吃不消。
若不是以前的固有印象和好感还在,她几乎觉得如今的沈问秋就像个追求女人的狂蜂浪蝶,而她,则就是那个被追求的女人。
当然,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或许是她多想了,也或许……沈问秋这人脑子有些问题吧。
——毕竟之前就有精分的前科。
嗯,一定是这样。
得出结论后,宜生就不再想沈问秋的事。
如今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写作上。
她想开书铺,赚钱其实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想要传播那些她从未来世界学到的东西,对罗钰说的办书院,也是基于此目的。
如今书院还远,但书铺可以先开起来。
她依旧准备找些书生来写话本,但更重要的是她自己想写,想捡起“晋江先生”这个化名,写一些以前想写但不能写不敢写的东西。
而除了写话本外,她还在为典籍作注。
为典籍作注,这是许多大儒才敢做的事,比如宜生的父亲渠易崧,渠易崧虽然早有才名,但也是直到五十岁才开始尝试为先人经典做注本。
这一来是因为注书本就艰难,如宋人洪迈所言:“注书至难,虽孔安国、马融、郑康成、王弼之解经,杜元凯之解《左传》,颜师古之注《汉书》,亦不能无失。”,如孔安国等人这般大儒,尚且不能保证注书不出差错,寻常学问不到家的,强行注书恐怕只会错漏百出,贻笑大方。
而第二
“再下一步,就是打响名头。无论是在哪里售卖的话本,只要是出自我们书铺的,就要打上专属的标记,就像当初你在翰墨斋做的一样。但只是标记还不够,还要有拥趸,拥趸从何而来?从话本作者而来。所以我们还要有意捧出一些出色的话本作者,培养他们的拥趸,同时也是培养我们书铺的拥趸……”
“只是卖书还是单一了些,若是有需要,还可以找些戏班子合作,话本故事曲折离奇,最适合改成戏,普通百姓大多不识字,也买不起书,但戏却是人人爱看,也容易看到,所以若将话本故事排成戏,影响力必然更大,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就等于钱。”
……
沈问秋一条条地说着,宜生却已经听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开一家小书铺,这分明是一个古代版书籍出版发行帝国的雏形!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我光想着周六了可以正大光明码字了……却没想到,周六待在家也能有工作从天而降/(ㄒoㄒ)/~~下午才有空码字,一打开电脑,又故障!wps都打不开,码字软件全乱码!最后,这章是在晋江后台码的[滑稽]
所以三更要晚些了……委屈地抱住我的小肚子求营养液[乖巧]
第117章 8.05
宜生很心动。
沈问秋是从商人角度出发,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创造更多利润, 但宜生所看重的, 却是其他的东西。
按照沈问秋的描述,他要做的就不再是她原本设想的一个小书铺, 而是一个能够辐射整个国家,影响整个国家的系统,用未来的话说, 它兼具出版、发行和传播的功能。而且不仅局限于识字的人群,如果真的能够做成, 那么受它影响最深的, 反而是底层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因为话本、戏曲的乃至说书的主要受众是普通百姓。
这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宜生很清楚。
孔子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周游六国, 历朝帝王的传奇故事往往变成民间流传的戏文桥段,思想只有传播开来才具有统治力, 而沈问秋描述中的那个系统, 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思想传播工具。
有了这个工具, 许多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
这意味着,那些她想要传播的思想,完全不必等到红巾军推翻王朝, 罗钰坐稳政权,而是从现在开始,随着这个庞大的出版系统的成长而铺展开来,而她相信, 以沈问秋的人脉、能力和积累,是有可能让这个系统顺利铺开的。
相比起红巾军成功,罗钰登基,这是一条更快捷也更具有可行性的路,当然,若她想传播那些挑战如今道德伦理的观点,最后还是要有政权的支持。
所以,开书铺和造反缺一不可!
宜生的眼睛亮了起来。
她看着沈问秋,眼里有掩不住的激动,然而,忽然间,她又心头一冷,瞬间冷静下来。
是的,沈问秋的设想很好,但是,如今她是站在红巾军这边的,他这样帮她,难道是准备也站在红巾军这边了么?
她虽然相信他不会害她和红巾军,却也不觉得他会与红巾军“同流合污”,毕竟他在京城还有亲人,自己又已经坐拥大笔财富,完全没必要冒着送命的危险跟一群“反贼”合作。
而且,宜生想起了那本《女诫》……
若是她写个“不守妇道”的话本故事,然后让他拿去刊发传播,那他岂不是要送她一屋子《女诫》?
她想要的是传播思想的工具,但若这个工具的持有者与她三观不合,那么分道扬镳乃至翻脸都是迟早的事。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做。
沈问秋就见她神色先是激动,明显对他所说的很感兴趣的样子,然而忽然脸色又冷下来,眼里的亮光也倏然消失。
脸色变化之快,简直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然后,他就听宜生笑着道:“不用劳烦三爷了,不过是个小铺子。”
虽然脸上笑着,但语气和话里的意思,却再客气疏离不过,完全看不出她方才还还很动心的模样。
短短时间内被拒绝两次。
沈问秋摸着胸口,默默咽下一口老血。
正想再开口,红绡清脆的声音响起,“开饭了!”
***
蹭了顿饭,又东拉西扯闲聊许久,实在找不着借口再留下了,沈问秋一行才告辞。
送走那几人,宜生不由松了一口气。
太反常了。
这次重逢,虽说关系不同了,她不再是伯府少夫人,与沈问秋也不再是叔叔和侄媳妇的关系,但沈问秋的变化也太大了些。
他变得……似乎有些太热情了,热情地她有些吃不消。
若不是以前的固有印象和好感还在,她几乎觉得如今的沈问秋就像个追求女人的狂蜂浪蝶,而她,则就是那个被追求的女人。
当然,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或许是她多想了,也或许……沈问秋这人脑子有些问题吧。
——毕竟之前就有精分的前科。
嗯,一定是这样。
得出结论后,宜生就不再想沈问秋的事。
如今她的时间几乎都花在写作上。
她想开书铺,赚钱其实还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想要传播那些她从未来世界学到的东西,对罗钰说的办书院,也是基于此目的。
如今书院还远,但书铺可以先开起来。
她依旧准备找些书生来写话本,但更重要的是她自己想写,想捡起“晋江先生”这个化名,写一些以前想写但不能写不敢写的东西。
而除了写话本外,她还在为典籍作注。
为典籍作注,这是许多大儒才敢做的事,比如宜生的父亲渠易崧,渠易崧虽然早有才名,但也是直到五十岁才开始尝试为先人经典做注本。
这一来是因为注书本就艰难,如宋人洪迈所言:“注书至难,虽孔安国、马融、郑康成、王弼之解经,杜元凯之解《左传》,颜师古之注《汉书》,亦不能无失。”,如孔安国等人这般大儒,尚且不能保证注书不出差错,寻常学问不到家的,强行注书恐怕只会错漏百出,贻笑大方。
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