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她出门,此刻她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焦急。
郑景逸很理解苏满满对动物们的热情,虽然她嘴上不说,可心里的焦急他能感觉的到。
对苏满满郑重作出了承诺,他也跟随大部队走了。
如今家里头也加紧了准备柴火,稻杆之类全部留了下来,没有沤肥,再有多的也送人了。山上许多干枯的树木被拾了回来,树上的树枝也打了不少下来。
苏远山是个有远见的,不准民众伐木,对于树木的枯枝倒不作计较。今年眼看着要比去年冬天冷,不让大伙拾柴不是要冻死人吗?
苏满满天天都能看见上山捡柴的人,下山的时候背着沉重的木柴下山。
苏正礼已经去镇子上让苏承禄联系了一批炭,至少要保证冬天的地龙一直烧着才行,光靠木材也不够烧的。
儿子们都能独当一面,二老也不操心,准备安心窝着了。
家中的棉衣都是新的,刚搬家时陆陆续续做的,李氏跟王氏商量,把这些年攒的皮子拿出来做了衣裳,再放该糟践了,王氏咬牙同意了。
王氏也让人给入京的大女儿捎了些皮子去,京城偏北只有更冷的,而且她也听说了京城物价比较贵,喝口水都要钱,能省几个省几个吧!
勤劳的人们是没有闲着的时候的,苏满满去了自己的庄子上看着他们把白菜、红薯收了,今年的红薯没有全部做粉丝,而是留下一大部分做口粮,许多蔬菜也晒成了一部分菜干,冬天的蔬菜是不担心的。
苏家的庄子上的鸡也陆陆续续的都卖了,不长的功夫,小鸡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五百只,还有壮大的趋势。
留下几十只下蛋和自家杀着吃,余下的一只也没剩下都卖了。鸡是个好东西,到了年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需要它,客栈、酒楼和大集上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今年粮食充足,肉类蔬菜众多,柴火也够,看来可以过个好年了。
到了腊月,果然寒冷非常,接连下了几场大雪,由于苏家是新居倒也没事,可村里许多的老宅子就遭了秧,都被雪压塌了。
村中就组织了青壮,一但雪下的稍微厚一点儿,就给家中没有劳动力的老弱妇孺去扫雪,这样雪下得再大也不至于压垮房子。
苏家的庄子上也有类似的情况,苏正礼让人搬去别处,勤加打扫,这才好了一些。
苏满满是个运气好的,刘大富是个勤快的人,让人扫雪扫的很及时,没有塌房的现象。
如今天寒地冻,外面的雪下的有小腿高,谁都不愿意出门,女人们就凑在炕上做针线,男人们就窝在别的屋打牌,苏二柱可赢了不少铜子了,乐得合不拢嘴。
壮壮让爷爷给买好吃的,他也乐呵呵地应了。
正当一家子猫冬的时候,苏家的大门被敲响了。
有婆子去开了门:“请问几位找谁呀?”
外面有个穿着灰棉袄上面还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老婆子,开口问道:“这是不是王桂琴家呀?”
地方对呀,可是房子怎么不一样了?大姐家没有这么气派呀!难不成是搬家了?
“王桂琴,没听说过这么个人,不过我们老太太倒是姓王,你还认识别人不?”那婆子问道。
“苏二柱有吧,他是我姐夫。”
“哎呦,是姨奶奶吧,咱家老爷子就叫苏二柱。我这就给您叫人去,您在外头稍等一会儿。”老婆子也没见过这帮人,哪敢往屋里带?
留下这个穿灰棉袄的老婆子在原地跺跺脚:“我的个乖乖,还真是我大姐家啊,了不得啦!”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姨奶奶一家子
王氏听说是找自己的,穿上鞋下了炕,李氏不放心也跟着下了地,到门口一看,还真是自己的三堂妹,二叔家的闺女。
“桂芳,你咋来了?”
“大姐,真是大姐!你看着真年轻,这皮子比我还细肤呢,我都不敢认了。”王桂芳又惊又喜。
“快进来吧,在门口冻坏了吧,你说你大冷天的过来干啥?天好的时候咋不来?”王氏拉住她就往门里带。
那王桂芳却没有回答她的话,看着眼前的大宅子说不出话来,最后才感叹一句:“天爷啊,大姐,你过上地主家的日子了?”
王氏“扑哧”一笑:“快进屋吧,看把孩子小脸冻的。”
听到孙子,对方赶快加紧走了几步,怕冻坏了孩子。
领着人进了屋,一屋子的女人都赶紧下地,叫三姨的叫三姨,叫三姨奶奶的叫三姨奶奶。
吓得老太太直摆手,这一屋子女人穿金戴银的,那皮坎肩儿见都没见过,她话都不会说了。
“上炕,冻坏了吧!”王氏热情的招呼道,又抱起地上那个小的放到炕上,“这是你家的孙子吧,长得真机灵,给孩子拿点吃的。”
地上的人倒水的倒水,拿点心的拿点心,小孩子见了点心狼吞虎咽的吃着,噎得半死,也不舍得放下。
苏满满看着来的这一屋子人,这三姨奶奶领着一个中年妇女,底下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和自己差不多的姑娘外加一个五六岁的小子,怎么一个当家的男人也没有啊?难道是遭了灾了?
苏正礼他们听说亲戚来了,赶快过来拜见,一个不大的屋子挤了个满满当当。
“听说正礼是秀才啦!姐姐好福气。”王桂芳夸道。
“那都是老黄历了,正礼如今已经是举人老爷啦,他是个没出息的,和他儿子一届考出来的。”虽然话是贬低,可语气里的炫耀却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举人老爷?我的乖乖,我们村的举人老爷和县太爷坐一桌呢,正礼了不得啊!”
苏正礼就笑道:“难得三姨来一趟,可有些年没见着您了,我下去吩咐一声,今晚给您老洗尘。”
“不用麻烦,不用麻烦。”王桂芳摆摆手,怪不好意思的。
“娘,你陪着唠唠嗑,我们下去预备了,三姨稍坐。”李氏领着一众人也走了,给老太太们留点儿空间。
苏满满从小灰的嘴里知道,这个家里头还真是个没男人的,三姨奶奶的村里头地势高,就没有被水淹,可边上的村子都被淹了,家里也没吃的。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寻吃的,结果就再没回来。
三姨奶奶的子嗣也不丰,就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闺女,两个闺女嫁的还远,如今身无分文,只能来投奔这个近一点儿的大姐了。其实说起来也不近,近的话,逢年过节也能来看看的。
那个妇人就是她大儿媳妇儿,挺木纳的一个人,姓沈,其余的都是孙子辈儿。
大孙子叫蒋海,小的叫蒋河,女孩子叫蒋梅,三个人都老老实实的窝着,他们长这么大也没有见过这么富裕的人家,有些缩手缩脚的。
“小河,少吃点,晚上做肉给你吃,吃饱了该没
郑景逸很理解苏满满对动物们的热情,虽然她嘴上不说,可心里的焦急他能感觉的到。
对苏满满郑重作出了承诺,他也跟随大部队走了。
如今家里头也加紧了准备柴火,稻杆之类全部留了下来,没有沤肥,再有多的也送人了。山上许多干枯的树木被拾了回来,树上的树枝也打了不少下来。
苏远山是个有远见的,不准民众伐木,对于树木的枯枝倒不作计较。今年眼看着要比去年冬天冷,不让大伙拾柴不是要冻死人吗?
苏满满天天都能看见上山捡柴的人,下山的时候背着沉重的木柴下山。
苏正礼已经去镇子上让苏承禄联系了一批炭,至少要保证冬天的地龙一直烧着才行,光靠木材也不够烧的。
儿子们都能独当一面,二老也不操心,准备安心窝着了。
家中的棉衣都是新的,刚搬家时陆陆续续做的,李氏跟王氏商量,把这些年攒的皮子拿出来做了衣裳,再放该糟践了,王氏咬牙同意了。
王氏也让人给入京的大女儿捎了些皮子去,京城偏北只有更冷的,而且她也听说了京城物价比较贵,喝口水都要钱,能省几个省几个吧!
勤劳的人们是没有闲着的时候的,苏满满去了自己的庄子上看着他们把白菜、红薯收了,今年的红薯没有全部做粉丝,而是留下一大部分做口粮,许多蔬菜也晒成了一部分菜干,冬天的蔬菜是不担心的。
苏家的庄子上的鸡也陆陆续续的都卖了,不长的功夫,小鸡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五百只,还有壮大的趋势。
留下几十只下蛋和自家杀着吃,余下的一只也没剩下都卖了。鸡是个好东西,到了年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需要它,客栈、酒楼和大集上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今年粮食充足,肉类蔬菜众多,柴火也够,看来可以过个好年了。
到了腊月,果然寒冷非常,接连下了几场大雪,由于苏家是新居倒也没事,可村里许多的老宅子就遭了秧,都被雪压塌了。
村中就组织了青壮,一但雪下的稍微厚一点儿,就给家中没有劳动力的老弱妇孺去扫雪,这样雪下得再大也不至于压垮房子。
苏家的庄子上也有类似的情况,苏正礼让人搬去别处,勤加打扫,这才好了一些。
苏满满是个运气好的,刘大富是个勤快的人,让人扫雪扫的很及时,没有塌房的现象。
如今天寒地冻,外面的雪下的有小腿高,谁都不愿意出门,女人们就凑在炕上做针线,男人们就窝在别的屋打牌,苏二柱可赢了不少铜子了,乐得合不拢嘴。
壮壮让爷爷给买好吃的,他也乐呵呵地应了。
正当一家子猫冬的时候,苏家的大门被敲响了。
有婆子去开了门:“请问几位找谁呀?”
外面有个穿着灰棉袄上面还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老婆子,开口问道:“这是不是王桂琴家呀?”
地方对呀,可是房子怎么不一样了?大姐家没有这么气派呀!难不成是搬家了?
“王桂琴,没听说过这么个人,不过我们老太太倒是姓王,你还认识别人不?”那婆子问道。
“苏二柱有吧,他是我姐夫。”
“哎呦,是姨奶奶吧,咱家老爷子就叫苏二柱。我这就给您叫人去,您在外头稍等一会儿。”老婆子也没见过这帮人,哪敢往屋里带?
留下这个穿灰棉袄的老婆子在原地跺跺脚:“我的个乖乖,还真是我大姐家啊,了不得啦!”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姨奶奶一家子
王氏听说是找自己的,穿上鞋下了炕,李氏不放心也跟着下了地,到门口一看,还真是自己的三堂妹,二叔家的闺女。
“桂芳,你咋来了?”
“大姐,真是大姐!你看着真年轻,这皮子比我还细肤呢,我都不敢认了。”王桂芳又惊又喜。
“快进来吧,在门口冻坏了吧,你说你大冷天的过来干啥?天好的时候咋不来?”王氏拉住她就往门里带。
那王桂芳却没有回答她的话,看着眼前的大宅子说不出话来,最后才感叹一句:“天爷啊,大姐,你过上地主家的日子了?”
王氏“扑哧”一笑:“快进屋吧,看把孩子小脸冻的。”
听到孙子,对方赶快加紧走了几步,怕冻坏了孩子。
领着人进了屋,一屋子的女人都赶紧下地,叫三姨的叫三姨,叫三姨奶奶的叫三姨奶奶。
吓得老太太直摆手,这一屋子女人穿金戴银的,那皮坎肩儿见都没见过,她话都不会说了。
“上炕,冻坏了吧!”王氏热情的招呼道,又抱起地上那个小的放到炕上,“这是你家的孙子吧,长得真机灵,给孩子拿点吃的。”
地上的人倒水的倒水,拿点心的拿点心,小孩子见了点心狼吞虎咽的吃着,噎得半死,也不舍得放下。
苏满满看着来的这一屋子人,这三姨奶奶领着一个中年妇女,底下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和自己差不多的姑娘外加一个五六岁的小子,怎么一个当家的男人也没有啊?难道是遭了灾了?
苏正礼他们听说亲戚来了,赶快过来拜见,一个不大的屋子挤了个满满当当。
“听说正礼是秀才啦!姐姐好福气。”王桂芳夸道。
“那都是老黄历了,正礼如今已经是举人老爷啦,他是个没出息的,和他儿子一届考出来的。”虽然话是贬低,可语气里的炫耀却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举人老爷?我的乖乖,我们村的举人老爷和县太爷坐一桌呢,正礼了不得啊!”
苏正礼就笑道:“难得三姨来一趟,可有些年没见着您了,我下去吩咐一声,今晚给您老洗尘。”
“不用麻烦,不用麻烦。”王桂芳摆摆手,怪不好意思的。
“娘,你陪着唠唠嗑,我们下去预备了,三姨稍坐。”李氏领着一众人也走了,给老太太们留点儿空间。
苏满满从小灰的嘴里知道,这个家里头还真是个没男人的,三姨奶奶的村里头地势高,就没有被水淹,可边上的村子都被淹了,家里也没吃的。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寻吃的,结果就再没回来。
三姨奶奶的子嗣也不丰,就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闺女,两个闺女嫁的还远,如今身无分文,只能来投奔这个近一点儿的大姐了。其实说起来也不近,近的话,逢年过节也能来看看的。
那个妇人就是她大儿媳妇儿,挺木纳的一个人,姓沈,其余的都是孙子辈儿。
大孙子叫蒋海,小的叫蒋河,女孩子叫蒋梅,三个人都老老实实的窝着,他们长这么大也没有见过这么富裕的人家,有些缩手缩脚的。
“小河,少吃点,晚上做肉给你吃,吃饱了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