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一起?”
一直宿在一起,和民间寻常夫妇,好像并无区别。
“为什么不可以?”秦珣挑眉,“难道我连决定把龙床放在哪里的权力都没有?”
秦珩听到“龙床”二字,面上一热,随口道:“有有有,你是皇帝,你说了算。”
她白玉般的脸颊显现出朝霞之色,昳丽无双。秦珣心口一烫,倾身吻向她的脸颊。
秦珩轻轻“唔”了一声,再要躲避,已然来不及。她偏了头,他火热的唇刚好亲上她的莹润的耳垂。
这意外教秦珣心中一荡,身体紧绷。梦中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如同梦里那样,含住了她白皙的耳垂。
耳垂上湿热的触感,教她身体发烫。她伸手去抵:“哥哥,你……”
秦珣握住她的手,过得片刻,才松开她的耳垂,身子微微向后。他眸色幽深,脸上也有一丝不正常的红。他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我先回去。”
他行得极快,头也不回。
而秦珩则用半合的书,掩住了自己的脸颊。
方才他亲她耳朵的时候,她心里竟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情愫和隐隐的期待感。
真是,太羞耻了。
次日武安侯进宫,正式提出想接了女儿瑶瑶回家里去。
秦珣挑眉:“这个不急。朕倒是有件事,想求得师父的同意。”
“什么?”武安侯哑声问道。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预感。
“朕想娶瑶瑶为妻。”秦珣一字一字道,“希望师父能够同意。”
他是皇帝,这种事情原本无需同武安侯商量,但武安侯既是他师父,又是瑶瑶的父亲。他想拿出诚意来。
武安侯已经想到会这样。果然听皇帝表达提亲之意,他并不意外。想起女儿昨天说的话,他心里一酸,他还记得自己的来意,哑声道:“请恕臣不能同意。”
“为什么?”
“皇上也知道,老臣膝下只有瑶瑶这一个女儿。臣希望她以后的日子,可以过得顺遂一些。皇上以后会有三宫六院,瑶瑶老实胆小,不适合皇宫。”武安侯声音嘶哑,“臣是个父亲,不一样女儿将来太苦。”
“师父放心,不会的。”秦珣摇头,“师父,朕今日给你一个承诺。朕这一生,除却瑶瑶,不会再有其他人。”
武安侯心神一震。
秦珣笑了笑,继续道:“师父不信?师父能一生等一个人,为什么觉得朕做不到?”
武安侯神色微微一变:“朝廷里的大臣……”
“朝廷里的大臣不足为惧,朕是皇帝,这些事情,还能做得了主。”秦珣沉声道。
“希望皇上能记着今日的话。”武安侯半晌方道。
“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说过的话,不但记得,也能做得。”
话已至此,武安侯没再坚持反对,而是低声道:“那瑶瑶?臣能接她回去了吗?”
“当然,只要瑶瑶同意。”秦珣笑笑,“皇帝大婚,皇后是要从皇宫正门进宫的。”
武安侯一噎,所以说,他接了女儿回去,过不了多久,还要再送进宫?
他哑声道:“这事,以后再说吧。臣记得,皇上刚登基时,可是说过要为先皇守孝的。”
秦珣笑容微敛:“这就不劳师父操心了。”
武安侯来接自己回家,秦珩见他神情殷切,心中颇觉酸涩。
怕女儿不同意,武安侯忙道:“皇上也同意了的。”
“嗯。”秦珩点了点头,“我教人收拾东西。”
“不用收拾。”武安侯忙道,“家里什么都有,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去呢。”
秦珩没有忽视他眼中的紧张。她轻轻点头:“好。”
同皇兄告别时,秦珩心底竟生出了一些不舍来。
秦珣更不舍得她离开,但是他心知为了将来两人能更好的在一起,她暂时回家是必须的。
他在她耳畔,轻声道:“真想把你锁在身边。”
“什么?”他声音太低,秦珩没听清楚。
秦珣笑了笑,目光幽深:“没什么。武安侯府离皇宫不远。”他顿了一顿,又道:“师父已经同意了咱们的婚事。”
“嗯。”秦珩点头一笑。她就知道,皇兄不会就这么轻易地让她出宫。果然是为了让她以后永留宫中。
先帝原有四个儿子,如今只剩下当今圣上一个。皇室人员稀少,新帝至今后宫里头连一个妃嫔都没有,更别说有子嗣了。
朝中不少大臣都上书请求皇帝广纳妃嫔。大家都知道皇上孝顺,一心为先帝守孝。可是孝顺不是这么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祖宗基业,为了皇嗣,皇上身边也该添个人啊。
但是皇帝态度坚决,这一类的折子全都留中不发。
新帝十九岁了,登基半年。先帝在他这个年纪,可都有一儿一女了。新帝身边竟一个女人都没有。
皇帝不急,他们急啊。不求他像先帝那样妃嫔众多,好歹得有吧。哪怕一个也行啊!江山万里,需要继承人。皇帝一个人生不出孩子的。
请求皇帝身边添人的大臣越来越多,新帝似乎不胜其烦,“勉为其难”同意立后。
他在朝堂上,神色淡淡:“朕听闻武安侯有个女儿,蕙心兰质,能当后宫之主,就立她为皇后吧。”
皇帝终于点头同意,众大臣喜出望外。等等,谁的女儿?武安侯孟越,他也有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今天提前更新了,沙发肯定是我的。
教师节啊,大家节日快乐。
进入完结倒计时阶段。
么么哒~(^з^)-☆
第97章 婚期
朝廷内外, 谁不知道武安侯半生孤苦, 无儿无女?他连娶妻都不曾, 让他从哪里变出一个女儿来?
没想到,武安侯还真有了一个女儿。
据说武安侯年轻时候,曾娶过一房妻室, 两人恩爱有加。可惜后来武安侯去战场,与妻子失散,音讯不通。他也以为自己妻儿俱亡, 不想十多年后, 女儿拿了当年的信物上京寻父, 这才父女相认。
皇帝不知怎么竟知道了此事
一直宿在一起,和民间寻常夫妇,好像并无区别。
“为什么不可以?”秦珣挑眉,“难道我连决定把龙床放在哪里的权力都没有?”
秦珩听到“龙床”二字,面上一热,随口道:“有有有,你是皇帝,你说了算。”
她白玉般的脸颊显现出朝霞之色,昳丽无双。秦珣心口一烫,倾身吻向她的脸颊。
秦珩轻轻“唔”了一声,再要躲避,已然来不及。她偏了头,他火热的唇刚好亲上她的莹润的耳垂。
这意外教秦珣心中一荡,身体紧绷。梦中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如同梦里那样,含住了她白皙的耳垂。
耳垂上湿热的触感,教她身体发烫。她伸手去抵:“哥哥,你……”
秦珣握住她的手,过得片刻,才松开她的耳垂,身子微微向后。他眸色幽深,脸上也有一丝不正常的红。他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我先回去。”
他行得极快,头也不回。
而秦珩则用半合的书,掩住了自己的脸颊。
方才他亲她耳朵的时候,她心里竟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情愫和隐隐的期待感。
真是,太羞耻了。
次日武安侯进宫,正式提出想接了女儿瑶瑶回家里去。
秦珣挑眉:“这个不急。朕倒是有件事,想求得师父的同意。”
“什么?”武安侯哑声问道。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预感。
“朕想娶瑶瑶为妻。”秦珣一字一字道,“希望师父能够同意。”
他是皇帝,这种事情原本无需同武安侯商量,但武安侯既是他师父,又是瑶瑶的父亲。他想拿出诚意来。
武安侯已经想到会这样。果然听皇帝表达提亲之意,他并不意外。想起女儿昨天说的话,他心里一酸,他还记得自己的来意,哑声道:“请恕臣不能同意。”
“为什么?”
“皇上也知道,老臣膝下只有瑶瑶这一个女儿。臣希望她以后的日子,可以过得顺遂一些。皇上以后会有三宫六院,瑶瑶老实胆小,不适合皇宫。”武安侯声音嘶哑,“臣是个父亲,不一样女儿将来太苦。”
“师父放心,不会的。”秦珣摇头,“师父,朕今日给你一个承诺。朕这一生,除却瑶瑶,不会再有其他人。”
武安侯心神一震。
秦珣笑了笑,继续道:“师父不信?师父能一生等一个人,为什么觉得朕做不到?”
武安侯神色微微一变:“朝廷里的大臣……”
“朝廷里的大臣不足为惧,朕是皇帝,这些事情,还能做得了主。”秦珣沉声道。
“希望皇上能记着今日的话。”武安侯半晌方道。
“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说过的话,不但记得,也能做得。”
话已至此,武安侯没再坚持反对,而是低声道:“那瑶瑶?臣能接她回去了吗?”
“当然,只要瑶瑶同意。”秦珣笑笑,“皇帝大婚,皇后是要从皇宫正门进宫的。”
武安侯一噎,所以说,他接了女儿回去,过不了多久,还要再送进宫?
他哑声道:“这事,以后再说吧。臣记得,皇上刚登基时,可是说过要为先皇守孝的。”
秦珣笑容微敛:“这就不劳师父操心了。”
武安侯来接自己回家,秦珩见他神情殷切,心中颇觉酸涩。
怕女儿不同意,武安侯忙道:“皇上也同意了的。”
“嗯。”秦珩点了点头,“我教人收拾东西。”
“不用收拾。”武安侯忙道,“家里什么都有,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回去呢。”
秦珩没有忽视他眼中的紧张。她轻轻点头:“好。”
同皇兄告别时,秦珩心底竟生出了一些不舍来。
秦珣更不舍得她离开,但是他心知为了将来两人能更好的在一起,她暂时回家是必须的。
他在她耳畔,轻声道:“真想把你锁在身边。”
“什么?”他声音太低,秦珩没听清楚。
秦珣笑了笑,目光幽深:“没什么。武安侯府离皇宫不远。”他顿了一顿,又道:“师父已经同意了咱们的婚事。”
“嗯。”秦珩点头一笑。她就知道,皇兄不会就这么轻易地让她出宫。果然是为了让她以后永留宫中。
先帝原有四个儿子,如今只剩下当今圣上一个。皇室人员稀少,新帝至今后宫里头连一个妃嫔都没有,更别说有子嗣了。
朝中不少大臣都上书请求皇帝广纳妃嫔。大家都知道皇上孝顺,一心为先帝守孝。可是孝顺不是这么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祖宗基业,为了皇嗣,皇上身边也该添个人啊。
但是皇帝态度坚决,这一类的折子全都留中不发。
新帝十九岁了,登基半年。先帝在他这个年纪,可都有一儿一女了。新帝身边竟一个女人都没有。
皇帝不急,他们急啊。不求他像先帝那样妃嫔众多,好歹得有吧。哪怕一个也行啊!江山万里,需要继承人。皇帝一个人生不出孩子的。
请求皇帝身边添人的大臣越来越多,新帝似乎不胜其烦,“勉为其难”同意立后。
他在朝堂上,神色淡淡:“朕听闻武安侯有个女儿,蕙心兰质,能当后宫之主,就立她为皇后吧。”
皇帝终于点头同意,众大臣喜出望外。等等,谁的女儿?武安侯孟越,他也有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今天提前更新了,沙发肯定是我的。
教师节啊,大家节日快乐。
进入完结倒计时阶段。
么么哒~(^з^)-☆
第97章 婚期
朝廷内外, 谁不知道武安侯半生孤苦, 无儿无女?他连娶妻都不曾, 让他从哪里变出一个女儿来?
没想到,武安侯还真有了一个女儿。
据说武安侯年轻时候,曾娶过一房妻室, 两人恩爱有加。可惜后来武安侯去战场,与妻子失散,音讯不通。他也以为自己妻儿俱亡, 不想十多年后, 女儿拿了当年的信物上京寻父, 这才父女相认。
皇帝不知怎么竟知道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