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流传阅,一共有二百三十张。二十六日要决出名次,相当于每人要在二十五日前就得看完两百多张卷子。
他们看完后会在卷子上写下各种记号,分为五等,有圈,尖,点,直,叉等五种符号,再写下评语,盖上属于自己的官印。其中得圆圈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在所有试卷中,选圆圈最多的十份进呈给皇帝,由他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注1]
因为身边有几名内侍在旁,几位主考官很少聊天,即使有话说也不涉及到考卷的内容,不发表对某张试卷的看法,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
于是,在装饰低调奢华的宫殿里,只有翻阅试卷的声音。
等到了二十五日晚上,他们终于改完卷子,就把其中画圈最多的卷子挑拣出来,这十份卷子都是要呈给皇帝看的。
四月二十六日,顾青云等一干贡士早早就进宫,此时正按照春闱的名次分成两列排队站着,身上都穿着朝廷统一发的进士服。
太和殿里的皇帝和四品以上的大臣正在议事,今天早上的重点就在于新科进士的排名情况,尤其是前十名的排列更是由皇帝亲自指定。
顾青云颇为忐忑,待会他们就会进到殿内,皇帝会宣布一甲三人的名字,其他人的名次就由二甲第一名传胪宣读,这就是所谓的“传胪大典”。
接着就是读书人激动不已的金榜题名了,因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用皇帝之宝。等举行传胪大典后,就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所以考中进士者称之为金榜题名。[注2]
发榜他们不用去看,那是给别人看的,他们会在传胪后,直接从皇宫出去跨马游街。
这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天底下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从昨天开始,顾青云就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在新科进士经过的地方事先预定位置准备观看了,简薇和连氏也是如此,两人早已在一间茶楼定好位置,准备和夏氏一起去看他们游街。
这让顾青云心里不安,也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如何?
他看向其他人,因为是按照成绩排的,他的前面只有六人,左边有一人,大家都在安静地站着,没有人敢说什么话,可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人在频频擦汗。
只有站在第一排的楚瑜镇定自若,站他左上角的庞喜林似乎也颇为忐忑,大脑袋左右张望了下。
至于谭子礼,他们中间隔了一个人,看不清他的动作。
此时的宫殿内,等读卷官把十份卷子都读完后,永安帝面前就放着十份已经拆封的试卷,他们的名字和籍贯等可以看着清清楚楚。
永平帝抬手示意,问:“诸位爱卿,哪三份最为出众你们说说。”
群臣面面相觑,半响没说话。卷子都读过,的确是一时瑜亮,不好做决定,而且如何决定一甲三人是陛下的权力,其余人的名次就由他们这些大臣决定。
“陛下圣明,这十份卷子都是一时佳作,臣难以分高下,请陛下定夺。”左丞相率先站起来,一如之前,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
永安帝见状,眼睛微微眯起来,他眼睛带着一丝笑意,看向第一份卷子,道:“这楚瑜答得不错,只可惜乡试只得亚元,否则就是连中三元的佳话了。”
下面的大理寺卿白烨等会试主考官一惊,难不成陛下觉得他们徇私不成?一个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孙还不足以让他们丢掉节操,没见其他高官家的孩子都被他们丢到后面去吗?现在谁敢作弊?
“孔繁忠可点为状元,楚瑜为榜眼,至于探花……”永安帝的眼睛从后面几张试卷上扫过,沉吟不语。
先前考试内容改革,让很多自称儒家的人暗自反抗,这孔繁忠会试能排在第三,说明不是死读书之人,可堪一用。
“这顾青云如何?”永安帝把目光放在第九份卷子上,看在他救了陆泽一命的份上,使得陆泽平安地从南蛮带回消息,让国家多出一座银矿,朕就稍微照顾一下好了。
“陛下,这名考生的卷子的确答得不错,可后面的内容有些不符合实际,这样贴出去别人恐会不服。”礼部尚书忙出列反对。到时可是要把这些内容印刷出来的,有个什么不好都是他们礼部背锅。
“回禀陛下,臣等认为顾青云写得好,往外开疆辟土又是一条出路。”白烨出来反驳。昨晚选出十份卷子拆封后,刚开始这篇策论也引起他们的注意,还想着是不是换一篇,可后来一想到他会试的名次,就没换。
人家答得有理有据,写的字好看,会试排名又靠前,尤其是户部的一名读卷官,更是力求放在前十。
而且白烨知道皇帝对顾青云有一定的了解。
果然,他猜对了。
“朕倒是觉得这策论写得颇有新意。”永安帝看了下面坐着的群臣一眼,不容置疑道,“那就排在二甲第一吧。”终究是年轻了点。
第95章 传胪
群臣听到永安帝这么一说, 有一种无语凝噎的感觉。您的语气都这么斩钉截铁了,我们还能怎么样?
不过还是有大臣站起来反对:“陛下, 顾青云的卷子排在第九名, 这样对其他贡士不公平。”说话的是左副都御史。
众人都转身过去看他,特别是那些勋贵和武官,个个兴味盎然, 反正进士科一般都不关他们的事,只有武进士才和他们有关,因此每次殿试都是他们在旁边看热闹的时候。
那大臣被众人的瞩目吓了一跳,他只是习惯性地想反对一下,而且也看不惯皇帝那么护着顾青云。
“何爱卿, 刚才丞相都说这十份卷子都难分高下,既然你反对, 那你说说顾青云的卷子不好在哪里?”永安帝脸色不变, 语气和煦。
何御史知道自己骑虎难下,幸亏他刚才有认真听,就忙道:“海权论不好,这不是胡乱说的吗?不符合实际。我朝是天朝上国, 其他蛮夷哪有资格称之为对手?”这是中国中心论的坚定支持者。
礼部尚书斜睨了他一眼,哼, 捡自己的话说。
“何大人, 现在都上百年过去了,海外的世界发生何种变化大家都不知,你怎么知道顾青云说的是错误的?不是亲身看到就不要想当然。”白烨很是看不惯他, 自己的一点小错误都被他喷了好几次,就是看他不顺眼。
尤其顾青云这名考生是他在会试录取的,又是他选进前十名的。哼哼,昨晚他送试卷给陛下的时候,陛下可是把十份卷子都看完了,还让他找来其中几个人写的草稿,一一读完。
虽说陛下一向比较重视新科进士,但他
他们看完后会在卷子上写下各种记号,分为五等,有圈,尖,点,直,叉等五种符号,再写下评语,盖上属于自己的官印。其中得圆圈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在所有试卷中,选圆圈最多的十份进呈给皇帝,由他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注1]
因为身边有几名内侍在旁,几位主考官很少聊天,即使有话说也不涉及到考卷的内容,不发表对某张试卷的看法,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
于是,在装饰低调奢华的宫殿里,只有翻阅试卷的声音。
等到了二十五日晚上,他们终于改完卷子,就把其中画圈最多的卷子挑拣出来,这十份卷子都是要呈给皇帝看的。
四月二十六日,顾青云等一干贡士早早就进宫,此时正按照春闱的名次分成两列排队站着,身上都穿着朝廷统一发的进士服。
太和殿里的皇帝和四品以上的大臣正在议事,今天早上的重点就在于新科进士的排名情况,尤其是前十名的排列更是由皇帝亲自指定。
顾青云颇为忐忑,待会他们就会进到殿内,皇帝会宣布一甲三人的名字,其他人的名次就由二甲第一名传胪宣读,这就是所谓的“传胪大典”。
接着就是读书人激动不已的金榜题名了,因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用皇帝之宝。等举行传胪大典后,就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所以考中进士者称之为金榜题名。[注2]
发榜他们不用去看,那是给别人看的,他们会在传胪后,直接从皇宫出去跨马游街。
这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天底下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从昨天开始,顾青云就知道已经有很多人在新科进士经过的地方事先预定位置准备观看了,简薇和连氏也是如此,两人早已在一间茶楼定好位置,准备和夏氏一起去看他们游街。
这让顾青云心里不安,也不知道自己的名次如何?
他看向其他人,因为是按照成绩排的,他的前面只有六人,左边有一人,大家都在安静地站着,没有人敢说什么话,可他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人在频频擦汗。
只有站在第一排的楚瑜镇定自若,站他左上角的庞喜林似乎也颇为忐忑,大脑袋左右张望了下。
至于谭子礼,他们中间隔了一个人,看不清他的动作。
此时的宫殿内,等读卷官把十份卷子都读完后,永安帝面前就放着十份已经拆封的试卷,他们的名字和籍贯等可以看着清清楚楚。
永平帝抬手示意,问:“诸位爱卿,哪三份最为出众你们说说。”
群臣面面相觑,半响没说话。卷子都读过,的确是一时瑜亮,不好做决定,而且如何决定一甲三人是陛下的权力,其余人的名次就由他们这些大臣决定。
“陛下圣明,这十份卷子都是一时佳作,臣难以分高下,请陛下定夺。”左丞相率先站起来,一如之前,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
永安帝见状,眼睛微微眯起来,他眼睛带着一丝笑意,看向第一份卷子,道:“这楚瑜答得不错,只可惜乡试只得亚元,否则就是连中三元的佳话了。”
下面的大理寺卿白烨等会试主考官一惊,难不成陛下觉得他们徇私不成?一个吏部左侍郎的嫡长孙还不足以让他们丢掉节操,没见其他高官家的孩子都被他们丢到后面去吗?现在谁敢作弊?
“孔繁忠可点为状元,楚瑜为榜眼,至于探花……”永安帝的眼睛从后面几张试卷上扫过,沉吟不语。
先前考试内容改革,让很多自称儒家的人暗自反抗,这孔繁忠会试能排在第三,说明不是死读书之人,可堪一用。
“这顾青云如何?”永安帝把目光放在第九份卷子上,看在他救了陆泽一命的份上,使得陆泽平安地从南蛮带回消息,让国家多出一座银矿,朕就稍微照顾一下好了。
“陛下,这名考生的卷子的确答得不错,可后面的内容有些不符合实际,这样贴出去别人恐会不服。”礼部尚书忙出列反对。到时可是要把这些内容印刷出来的,有个什么不好都是他们礼部背锅。
“回禀陛下,臣等认为顾青云写得好,往外开疆辟土又是一条出路。”白烨出来反驳。昨晚选出十份卷子拆封后,刚开始这篇策论也引起他们的注意,还想着是不是换一篇,可后来一想到他会试的名次,就没换。
人家答得有理有据,写的字好看,会试排名又靠前,尤其是户部的一名读卷官,更是力求放在前十。
而且白烨知道皇帝对顾青云有一定的了解。
果然,他猜对了。
“朕倒是觉得这策论写得颇有新意。”永安帝看了下面坐着的群臣一眼,不容置疑道,“那就排在二甲第一吧。”终究是年轻了点。
第95章 传胪
群臣听到永安帝这么一说, 有一种无语凝噎的感觉。您的语气都这么斩钉截铁了,我们还能怎么样?
不过还是有大臣站起来反对:“陛下, 顾青云的卷子排在第九名, 这样对其他贡士不公平。”说话的是左副都御史。
众人都转身过去看他,特别是那些勋贵和武官,个个兴味盎然, 反正进士科一般都不关他们的事,只有武进士才和他们有关,因此每次殿试都是他们在旁边看热闹的时候。
那大臣被众人的瞩目吓了一跳,他只是习惯性地想反对一下,而且也看不惯皇帝那么护着顾青云。
“何爱卿, 刚才丞相都说这十份卷子都难分高下,既然你反对, 那你说说顾青云的卷子不好在哪里?”永安帝脸色不变, 语气和煦。
何御史知道自己骑虎难下,幸亏他刚才有认真听,就忙道:“海权论不好,这不是胡乱说的吗?不符合实际。我朝是天朝上国, 其他蛮夷哪有资格称之为对手?”这是中国中心论的坚定支持者。
礼部尚书斜睨了他一眼,哼, 捡自己的话说。
“何大人, 现在都上百年过去了,海外的世界发生何种变化大家都不知,你怎么知道顾青云说的是错误的?不是亲身看到就不要想当然。”白烨很是看不惯他, 自己的一点小错误都被他喷了好几次,就是看他不顺眼。
尤其顾青云这名考生是他在会试录取的,又是他选进前十名的。哼哼,昨晚他送试卷给陛下的时候,陛下可是把十份卷子都看完了,还让他找来其中几个人写的草稿,一一读完。
虽说陛下一向比较重视新科进士,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