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演,做了艺术加工。诙谐幽默、形象生动是这个小短篇的特点,与《小私心》的推理揭秘也有所不同。
她想尝试多种风格,这样思路才能更加开阔一些。
这次去场部领取稿费的事情,得提前给田爸爸和王妈妈说一声。
邮局应该可以让父母代领吧?
不过,她还是想亲自跑一趟。写文章的,就得多出去跑一跑,接触一下外界事务,这样才能找到灵感,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
*
吃过晚饭,黎元元把田爸爸和王妈妈叫进了里间。
她压低嗓门,一本正经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田根宝和王慧珍听了,惊讶得简直说不出话来。
小元元的文章快发表了?还得了八毛钱的稿费?还要把稿费交给爸爸妈妈,好攒下钱来,去买照相机?
田根宝和王慧珍感动得差点落泪。
这孩子,咋就这么懂事?
难怪这一阵子,天天躲在屋子里写东西,原来是为了给爸爸买相机?
俩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买收音机的钱拿出来买照相机。
既然元元希望爸爸学会拍照,还说照相能挣好多钱,那就先紧着这个来吧?再说,他们也不想元元这么辛苦。
她才六岁多一点,虽然比别的孩子聪明,可也不能累着了。小娃娃就得多活动,多睡觉,这样才能长得高高的,身体才能发育得好。
黎元元听到田爸爸和王妈妈的决定,也很感动。
她怕他们担心,就赶紧说道:“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好了,每天我睡得可好了,一点都没受到影响……”
“那就好,不过元元还得多运动,不能老坐着……”田根宝和王慧珍又叮嘱了几句。听到元元说,这事要先保密,也点头答应了。
小孩子聪明,学习好,做父母的脸上也有光彩。看连队里,像小龙港爸爸那样爱耍宝的可不少,恨不得把自家孩子的优点天天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可看到自家孩子不想出这个风头,也是好事。元元的来历本来就有点奇怪,太超群了恐怕会惹来议论。与其那样,不如低调一点好。
伟民他们几个,也暂时先保密。小孩子的嘴巴不牢靠,一高兴就说出去了。田根宝和王慧珍稳了稳情绪,这才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收拾家务去了。
黎元元放下了一桩心事,倍感轻松。
她想,田爸爸和王妈妈都是开朗的人,希望他们能一直保持着这份心境,过得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的。
*
转眼到了星期天。
这天上午,王慧珍穿着棉大衣,打算骑车带着元元去营部。
临出门前,她对三个儿子笑着说道:“妈妈带元元去营部一趟,听说代销点里在卖柿饼子,妈妈也去买一点,回来了就给你们几个吃……”
“好的,妈妈,你快点去吧!”田伟民赶紧说道,心想着别去晚了,又被人家抢光了。
田根宝也没出门,手里拿着那本照相的书,倚着沙发,翻看着。见慧珍带着元元出门,就挥了挥手,笑着说道:“慧珍啊,你们赶紧出发吧,早去早回。”
王慧珍见老田又在看书,也很高兴。
自从他开始学习摄像技术,出去打牌就少了一点。虽然,小木匠来喊时跑得还是很快,可其他情况下,去外面扎摊子就少了一点。
这就是一大进步。
看来,还是学点东西,分散一下精力比较好。
母女二人到了营部,王慧珍把元元送到了邓医生家。
听说邓萧和元元一起过去,还能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室里。邓医生也给同去拉货的几个大人做了安排,这才放下心来。
本来,她想陪着一起过去的。
可元元不想妈妈跟着受冻,就拍着胸脯让妈妈放心,她能照顾好自己,再说还有邓萧哥哥呢。
王慧珍这才点头答应了。
她和邓医生、肖医生一起把孩子们送上了拖拉机。三个人站在路边,看着拖拉机远去了,才回屋。
又坐了一会儿,王慧珍就告辞离开了。
*
黎元元和邓萧一起坐在驾驶室里。
里面虽然有一股子机油味,可总比坐在车斗里,吹着西北风要好吧?一路上,看着茫茫原野,碧蓝的天空,心境十分开阔。
到了场部,拖拉机师傅把他俩特意送到邮政所门口。
约好就在邮政所里等着,才开车离开。
邓萧带着元元进了邮政所。
星期天,来所里办事的人很多。排了一会儿队,才轮到他俩。取款过程十分顺利,黎元元紧紧攥着那八毛钱,恨不得立刻去代销点里买点东西。
可忍了忍,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
这是要买照相机的,吃光了可怎么办?
她赶紧在钱塞进了棉衣夹袋里,还用拉锁拉上。
邓萧在一边看着,直抿着嘴笑。
他本想和元元一起去书店里逛逛,可又怕拖拉机来了,找不到他们。只好,拉着元元坐在墙边的椅子上等着。
俩人对着窗户,朝外看着。
邮政所的对面就是代销点和照相馆,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这时,一个年轻女子走了过来。
她穿着一件灰色风雪大衣,头上戴着一顶红毛线绒绒帽,脚上穿着一双黑棉靴。最醒目的是,她脖子上的那条狐狸皮红围脖,毛绒绒的,散发着光泽,衬得人非常鲜活漂亮。
过往行人也不由得侧目相看,甚至还有回头张望的。
“香香姐姐!”
黎元元一眼就认出了那人,正是李秋媛。只见她进了照相馆,看样子是拍照片去了。邓萧也认出了来人,是文工团的一位女队员。听元元一说,原来她家是三连的,名气还很大。
俩人又等了一会儿,拖拉机终于来到了。
进了驾驶室,黎元元看到对面的照相馆前,有一位身穿军绿色棉大衣的年轻男子,正在和李秋媛说话。
远远看着,俩人十分般配。
她正想着,这位年轻男子是谁?
拖拉机就开动了。车子转弯的时候,她看到了那人的侧面。
原来,那位年轻男子是许干事。
这俩人看着很熟识,不会是一对吧?
黎元元不由得八卦起来。
邓萧裹着棉大衣,看到元元抿着嘴巴,笑眯眯的,像在想什么有趣的事情,也跟着笑了起来。
*
回到营部时,已近中午。
黎元元在邓医生家吃了饭,和邓原、邓虹说了几句话,就和邓萧哥哥一起往连队走去。邓萧穿着棉大衣,戴着手套,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大卷旧报纸。
这些都是《绿洲日报》的副刊。
本来想做成剪报后,再送给元元。可元元说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把报纸带上好了。其
她想尝试多种风格,这样思路才能更加开阔一些。
这次去场部领取稿费的事情,得提前给田爸爸和王妈妈说一声。
邮局应该可以让父母代领吧?
不过,她还是想亲自跑一趟。写文章的,就得多出去跑一跑,接触一下外界事务,这样才能找到灵感,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
*
吃过晚饭,黎元元把田爸爸和王妈妈叫进了里间。
她压低嗓门,一本正经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田根宝和王慧珍听了,惊讶得简直说不出话来。
小元元的文章快发表了?还得了八毛钱的稿费?还要把稿费交给爸爸妈妈,好攒下钱来,去买照相机?
田根宝和王慧珍感动得差点落泪。
这孩子,咋就这么懂事?
难怪这一阵子,天天躲在屋子里写东西,原来是为了给爸爸买相机?
俩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买收音机的钱拿出来买照相机。
既然元元希望爸爸学会拍照,还说照相能挣好多钱,那就先紧着这个来吧?再说,他们也不想元元这么辛苦。
她才六岁多一点,虽然比别的孩子聪明,可也不能累着了。小娃娃就得多活动,多睡觉,这样才能长得高高的,身体才能发育得好。
黎元元听到田爸爸和王妈妈的决定,也很感动。
她怕他们担心,就赶紧说道:“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好了,每天我睡得可好了,一点都没受到影响……”
“那就好,不过元元还得多运动,不能老坐着……”田根宝和王慧珍又叮嘱了几句。听到元元说,这事要先保密,也点头答应了。
小孩子聪明,学习好,做父母的脸上也有光彩。看连队里,像小龙港爸爸那样爱耍宝的可不少,恨不得把自家孩子的优点天天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可看到自家孩子不想出这个风头,也是好事。元元的来历本来就有点奇怪,太超群了恐怕会惹来议论。与其那样,不如低调一点好。
伟民他们几个,也暂时先保密。小孩子的嘴巴不牢靠,一高兴就说出去了。田根宝和王慧珍稳了稳情绪,这才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收拾家务去了。
黎元元放下了一桩心事,倍感轻松。
她想,田爸爸和王妈妈都是开朗的人,希望他们能一直保持着这份心境,过得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的。
*
转眼到了星期天。
这天上午,王慧珍穿着棉大衣,打算骑车带着元元去营部。
临出门前,她对三个儿子笑着说道:“妈妈带元元去营部一趟,听说代销点里在卖柿饼子,妈妈也去买一点,回来了就给你们几个吃……”
“好的,妈妈,你快点去吧!”田伟民赶紧说道,心想着别去晚了,又被人家抢光了。
田根宝也没出门,手里拿着那本照相的书,倚着沙发,翻看着。见慧珍带着元元出门,就挥了挥手,笑着说道:“慧珍啊,你们赶紧出发吧,早去早回。”
王慧珍见老田又在看书,也很高兴。
自从他开始学习摄像技术,出去打牌就少了一点。虽然,小木匠来喊时跑得还是很快,可其他情况下,去外面扎摊子就少了一点。
这就是一大进步。
看来,还是学点东西,分散一下精力比较好。
母女二人到了营部,王慧珍把元元送到了邓医生家。
听说邓萧和元元一起过去,还能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室里。邓医生也给同去拉货的几个大人做了安排,这才放下心来。
本来,她想陪着一起过去的。
可元元不想妈妈跟着受冻,就拍着胸脯让妈妈放心,她能照顾好自己,再说还有邓萧哥哥呢。
王慧珍这才点头答应了。
她和邓医生、肖医生一起把孩子们送上了拖拉机。三个人站在路边,看着拖拉机远去了,才回屋。
又坐了一会儿,王慧珍就告辞离开了。
*
黎元元和邓萧一起坐在驾驶室里。
里面虽然有一股子机油味,可总比坐在车斗里,吹着西北风要好吧?一路上,看着茫茫原野,碧蓝的天空,心境十分开阔。
到了场部,拖拉机师傅把他俩特意送到邮政所门口。
约好就在邮政所里等着,才开车离开。
邓萧带着元元进了邮政所。
星期天,来所里办事的人很多。排了一会儿队,才轮到他俩。取款过程十分顺利,黎元元紧紧攥着那八毛钱,恨不得立刻去代销点里买点东西。
可忍了忍,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
这是要买照相机的,吃光了可怎么办?
她赶紧在钱塞进了棉衣夹袋里,还用拉锁拉上。
邓萧在一边看着,直抿着嘴笑。
他本想和元元一起去书店里逛逛,可又怕拖拉机来了,找不到他们。只好,拉着元元坐在墙边的椅子上等着。
俩人对着窗户,朝外看着。
邮政所的对面就是代销点和照相馆,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这时,一个年轻女子走了过来。
她穿着一件灰色风雪大衣,头上戴着一顶红毛线绒绒帽,脚上穿着一双黑棉靴。最醒目的是,她脖子上的那条狐狸皮红围脖,毛绒绒的,散发着光泽,衬得人非常鲜活漂亮。
过往行人也不由得侧目相看,甚至还有回头张望的。
“香香姐姐!”
黎元元一眼就认出了那人,正是李秋媛。只见她进了照相馆,看样子是拍照片去了。邓萧也认出了来人,是文工团的一位女队员。听元元一说,原来她家是三连的,名气还很大。
俩人又等了一会儿,拖拉机终于来到了。
进了驾驶室,黎元元看到对面的照相馆前,有一位身穿军绿色棉大衣的年轻男子,正在和李秋媛说话。
远远看着,俩人十分般配。
她正想着,这位年轻男子是谁?
拖拉机就开动了。车子转弯的时候,她看到了那人的侧面。
原来,那位年轻男子是许干事。
这俩人看着很熟识,不会是一对吧?
黎元元不由得八卦起来。
邓萧裹着棉大衣,看到元元抿着嘴巴,笑眯眯的,像在想什么有趣的事情,也跟着笑了起来。
*
回到营部时,已近中午。
黎元元在邓医生家吃了饭,和邓原、邓虹说了几句话,就和邓萧哥哥一起往连队走去。邓萧穿着棉大衣,戴着手套,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大卷旧报纸。
这些都是《绿洲日报》的副刊。
本来想做成剪报后,再送给元元。可元元说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把报纸带上好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