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大肚子的忙活,我实在不放心。”
“哪里有做闺女的自己置办嫁妆的?”沈氏想都没想就反对。
何子衿道,“反正就是置办了,以后也是我们用么。我们买,岂不比你买的更合我们的心。”
何子衿劝着她娘,她娘也就同意了,沈氏拿了五百两银子给闺女,道,“这个是置办嫁妆家什的,压箱底儿的还好,先不给你。”
何子衿道,“这已是不少了,哪里用得掉这些个!”拿着银子跟阿念出去采买去了。
主要是,何子衿成亲后就得搬阿念院里去了,故此,阿念的院子得重新布置。说到这布置院子的事,何老娘的事儿就来了,指指点点,一会儿说屋子不够宽敞,一会儿说这院子风水不适合住夫妻。阿念道,“要不,我们跟祖母一道住,就怕祖母嫌烦哩。”
何老娘极是高兴,“成!这就搬吧!”
何子衿瞪阿念,阿念立刻舌头被猫叼起一般,不敢说话了。何老娘眼睛也看直了,没敢再提让小夫妻搬她院里的事,私下同余嬷嬷道,“丫头片子平日里对阿念总是笑眯眯的,这要成亲了,怎么倒厉害起来?”
余嬷嬷笑,“这样以后才能管住家。”
何老娘心下很赞同余嬷嬷话,只是一想到丫头片子要搬走,心里怪不舍地,于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余嬷嬷笑,“老太太怎么忘了俊哥儿,大姑娘要成亲,正好叫俊哥儿搬进来,岂不好?”
何老娘一拍巴掌,笑道,“很是!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唉哟,唉哟,我的俊哥儿!可不是么!”由于马上就能把乖孙搬过来同住了,何老娘立刻喜新厌旧的不怀念丫头片子了,还着丫头片子屋里的好东西道,“这笔洗不错,留给俊哥儿使吧。这个瓶儿也好,留给俊哥儿插花儿吧……”你说把何子衿气的……
何子衿私下同她爹道,“世上再没有比我祖母更势利眼的啦!”
何恭很是一通笑。
何子衿与阿念没有买太贵重的家俱,在何子衿看来,松木就很不错了。家俱铺子原就有现成的,俩人无非就是再添置些日常得用的,还有一些书桌啊书架什么的,当然,床也要新的,自然不是什么讲究的千工拔步床,只是普通的架子床罢了。床头床帷雕的花样是阿念选的喜鹊登梅的花样,也不是繁复雕工,而是寥寥几笔的那种。
事实上,因在西山寺上上签的缘故,他们新房的家俱凡是要雕花的地方,全部是喜鹊登梅的花样。
这也是阿念的执念啦。
阿念还跟子衿姐姐商量,把他给子衿姐姐收着的银子取出来,给义母帮他置办聘礼。
子衿姐姐道,“这也是应当的。只是,怕舅舅不会收。”
“那咱们也不能当不知道,更不能当理所当然。”阿念还是很有原则的孩子滴。他亲爹亲娘都不肯养他,他却能顺利长大念书科举,全赖义父和岳家恩情,报恩什么的阿念没想过,在他的想法里,本就是一家人,亲人对彼此好是应当的。他也一直当岳父母和义父是至亲之人。
阿念拿银子过去,沈素倒没立刻给他退回去,而是检查了下阿念的存款,见竟也有五百两,道,“私房还不少么?”
“先时那银子置了百来亩地,后来都是子衿姐姐帮我管,老家还有二百亩地,这五百两是渐渐积攒下的。”阿念很自豪的表示,“子衿姐姐很会过日子。”
沈素感慨道,“你们这一代日子都好过,我成亲时,拢共家当也就五十两。”
阿念拍他义父马屁,“都是义父你们把日子过起来了,我们才有现下的日子呢。”
沈素笑,“收起来吧,我已经让你义母预备了。你的这个,就留着以后过日子用。”
阿念还想再客套两句,沈素笑道,“别跟我来那客气腔调。”
阿念只得把银子收了起来。
沈素指点他些成亲时的事儿,又让阿念写帖子,当天请的都是什么人。沈素于帝都这些年,颇有交际,既是让阿念写,到时阿念这新郎倌儿难道要跟着沈素认一认人的。
何家在帝都认识的人少,这成亲的热闹事,便把四邻街坊都请来了,请他们一并过来热闹一二。是这么个热闹时候,街坊四邻也很给面子,主要是,何家既是高邻,这回成亲的还是今科探花郎,自然要过来凑个热闹。何老娘还是头一回不嫌梅家人多,主要是他家在帝都相熟也就是沈家、小唐大人、孙御史、夏院长,这回阿念的亲事要在沈家办,而后三位中的前两位,跟沈素交情明显更深啊,人家肯定是到沈家吃酒,夏院长,嗯,夏院长是何老娘的朋友,所以,何老娘强烈要求夏院长一家子过来何家吃酒,热闹热闹嘛。
大喜的日子,家里来人少也不好。
故此,何老娘这回大手笔的把梅家上上下下一大家子都请到了,连向来迂腐的梅员外郎也到了,但,梅员外郎却是去沈家吃的酒,无他,沈家来的官儿多,梅员外郎,嗯,虽然清高不爱铜臭,但同僚之间来往,他是很愿意的。其他街坊也是如此,一半儿来何家吃酒,一半儿去沈家吃酒。
好在,梅家人多,撑起半边天。
每逢此时此刻,何老娘就感慨,“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啊!”
何家还给纪将军纪太太江氏下了帖子,连带何涵,都一并请了来。还有在禁卫军当差的小瑞哥,也找人换班,回来帮着张罗,当然,小瑞哥帮着张罗也是在沈家。
何老娘觉着最荣耀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家丫头晒嫁妆的时候了,何子衿的嫁妆在大户人家眼里看来自然不算什么,但何家也是尽了全力,何老娘给诸街坊太太介绍,“原也没料到在帝都成亲,老家预备了好些东西,都没带来。衣裳首饰、家什用具,都是现成置办的,你们也知道我家,小户人家罢了。亲家给的聘礼,都给丫头放里头了。还有老家的田地一千亩,再有一千两的压箱底银子。”这压箱底银子,何老娘出了私房五百两哩。想到这银子,何老娘既心疼又心酸,虽然一直安慰自己这银子也不是给外人,可是,何老娘还是很想替丫头片子保管啦。可恨丫头片子,接了银子就高高兴兴藏私房啦!一点儿没有让老娘帮着保管的意思!
哎,养丫头有什么用哩。
胳膊肘往外拐哩。
何老娘伤感以后不能再替丫头片子保管银子的事,街坊们已是夸赞起她老人家来,连宋学士家的宋太太都说,“唉哟,这嫁妆可不薄了,就是我家里嫁闺女,也就是这样了。”
“宋太太可别笑话我啦,我们乡下人家,有多大力出多大力罢了。”何老娘见宋太太赞她,复又觉着体面起来。可不就是么,给丫头片子陪嫁这许多,这也就是在帝都不大显,要是在碧水县,这也是一等一的好嫁妆啦。
“哪里有做闺女的自己置办嫁妆的?”沈氏想都没想就反对。
何子衿道,“反正就是置办了,以后也是我们用么。我们买,岂不比你买的更合我们的心。”
何子衿劝着她娘,她娘也就同意了,沈氏拿了五百两银子给闺女,道,“这个是置办嫁妆家什的,压箱底儿的还好,先不给你。”
何子衿道,“这已是不少了,哪里用得掉这些个!”拿着银子跟阿念出去采买去了。
主要是,何子衿成亲后就得搬阿念院里去了,故此,阿念的院子得重新布置。说到这布置院子的事,何老娘的事儿就来了,指指点点,一会儿说屋子不够宽敞,一会儿说这院子风水不适合住夫妻。阿念道,“要不,我们跟祖母一道住,就怕祖母嫌烦哩。”
何老娘极是高兴,“成!这就搬吧!”
何子衿瞪阿念,阿念立刻舌头被猫叼起一般,不敢说话了。何老娘眼睛也看直了,没敢再提让小夫妻搬她院里的事,私下同余嬷嬷道,“丫头片子平日里对阿念总是笑眯眯的,这要成亲了,怎么倒厉害起来?”
余嬷嬷笑,“这样以后才能管住家。”
何老娘心下很赞同余嬷嬷话,只是一想到丫头片子要搬走,心里怪不舍地,于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余嬷嬷笑,“老太太怎么忘了俊哥儿,大姑娘要成亲,正好叫俊哥儿搬进来,岂不好?”
何老娘一拍巴掌,笑道,“很是!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唉哟,唉哟,我的俊哥儿!可不是么!”由于马上就能把乖孙搬过来同住了,何老娘立刻喜新厌旧的不怀念丫头片子了,还着丫头片子屋里的好东西道,“这笔洗不错,留给俊哥儿使吧。这个瓶儿也好,留给俊哥儿插花儿吧……”你说把何子衿气的……
何子衿私下同她爹道,“世上再没有比我祖母更势利眼的啦!”
何恭很是一通笑。
何子衿与阿念没有买太贵重的家俱,在何子衿看来,松木就很不错了。家俱铺子原就有现成的,俩人无非就是再添置些日常得用的,还有一些书桌啊书架什么的,当然,床也要新的,自然不是什么讲究的千工拔步床,只是普通的架子床罢了。床头床帷雕的花样是阿念选的喜鹊登梅的花样,也不是繁复雕工,而是寥寥几笔的那种。
事实上,因在西山寺上上签的缘故,他们新房的家俱凡是要雕花的地方,全部是喜鹊登梅的花样。
这也是阿念的执念啦。
阿念还跟子衿姐姐商量,把他给子衿姐姐收着的银子取出来,给义母帮他置办聘礼。
子衿姐姐道,“这也是应当的。只是,怕舅舅不会收。”
“那咱们也不能当不知道,更不能当理所当然。”阿念还是很有原则的孩子滴。他亲爹亲娘都不肯养他,他却能顺利长大念书科举,全赖义父和岳家恩情,报恩什么的阿念没想过,在他的想法里,本就是一家人,亲人对彼此好是应当的。他也一直当岳父母和义父是至亲之人。
阿念拿银子过去,沈素倒没立刻给他退回去,而是检查了下阿念的存款,见竟也有五百两,道,“私房还不少么?”
“先时那银子置了百来亩地,后来都是子衿姐姐帮我管,老家还有二百亩地,这五百两是渐渐积攒下的。”阿念很自豪的表示,“子衿姐姐很会过日子。”
沈素感慨道,“你们这一代日子都好过,我成亲时,拢共家当也就五十两。”
阿念拍他义父马屁,“都是义父你们把日子过起来了,我们才有现下的日子呢。”
沈素笑,“收起来吧,我已经让你义母预备了。你的这个,就留着以后过日子用。”
阿念还想再客套两句,沈素笑道,“别跟我来那客气腔调。”
阿念只得把银子收了起来。
沈素指点他些成亲时的事儿,又让阿念写帖子,当天请的都是什么人。沈素于帝都这些年,颇有交际,既是让阿念写,到时阿念这新郎倌儿难道要跟着沈素认一认人的。
何家在帝都认识的人少,这成亲的热闹事,便把四邻街坊都请来了,请他们一并过来热闹一二。是这么个热闹时候,街坊四邻也很给面子,主要是,何家既是高邻,这回成亲的还是今科探花郎,自然要过来凑个热闹。何老娘还是头一回不嫌梅家人多,主要是他家在帝都相熟也就是沈家、小唐大人、孙御史、夏院长,这回阿念的亲事要在沈家办,而后三位中的前两位,跟沈素交情明显更深啊,人家肯定是到沈家吃酒,夏院长,嗯,夏院长是何老娘的朋友,所以,何老娘强烈要求夏院长一家子过来何家吃酒,热闹热闹嘛。
大喜的日子,家里来人少也不好。
故此,何老娘这回大手笔的把梅家上上下下一大家子都请到了,连向来迂腐的梅员外郎也到了,但,梅员外郎却是去沈家吃的酒,无他,沈家来的官儿多,梅员外郎,嗯,虽然清高不爱铜臭,但同僚之间来往,他是很愿意的。其他街坊也是如此,一半儿来何家吃酒,一半儿去沈家吃酒。
好在,梅家人多,撑起半边天。
每逢此时此刻,何老娘就感慨,“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啊!”
何家还给纪将军纪太太江氏下了帖子,连带何涵,都一并请了来。还有在禁卫军当差的小瑞哥,也找人换班,回来帮着张罗,当然,小瑞哥帮着张罗也是在沈家。
何老娘觉着最荣耀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家丫头晒嫁妆的时候了,何子衿的嫁妆在大户人家眼里看来自然不算什么,但何家也是尽了全力,何老娘给诸街坊太太介绍,“原也没料到在帝都成亲,老家预备了好些东西,都没带来。衣裳首饰、家什用具,都是现成置办的,你们也知道我家,小户人家罢了。亲家给的聘礼,都给丫头放里头了。还有老家的田地一千亩,再有一千两的压箱底银子。”这压箱底银子,何老娘出了私房五百两哩。想到这银子,何老娘既心疼又心酸,虽然一直安慰自己这银子也不是给外人,可是,何老娘还是很想替丫头片子保管啦。可恨丫头片子,接了银子就高高兴兴藏私房啦!一点儿没有让老娘帮着保管的意思!
哎,养丫头有什么用哩。
胳膊肘往外拐哩。
何老娘伤感以后不能再替丫头片子保管银子的事,街坊们已是夸赞起她老人家来,连宋学士家的宋太太都说,“唉哟,这嫁妆可不薄了,就是我家里嫁闺女,也就是这样了。”
“宋太太可别笑话我啦,我们乡下人家,有多大力出多大力罢了。”何老娘见宋太太赞她,复又觉着体面起来。可不就是么,给丫头片子陪嫁这许多,这也就是在帝都不大显,要是在碧水县,这也是一等一的好嫁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