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施粥,自然是要征求舒修和的意见,不出意外,舒修和根本不会反对。
谁让他是个“喜欢”原配、“疼爱”子女的好丈夫、好父亲呢?
梅氏神色如常,甚至还问舒嫣华要不要她帮忙,自然是被舒嫣华婉拒了。
要是梅氏来帮忙,她宁愿不施粥了,相信娘亲也会跟她一样,不会想看到梅氏。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舒修和与梅氏都以为舒嫣华的施粥是小打小闹,也就没有怎么管这件事,只有听到风声来到百雨金轩的江映蓉才明白大姑子这一回还真不是小打小闹。
江映蓉是来“兴师问罪”的。
舒嫣华要为生母施粥祈祷攒福气,这是好事,可她却没有将哥哥和嫂子算进去,于是江映蓉就来兴师问罪了。
“嫂嫂,我错了,我事先没有跟哥哥与你商量,是我的错。”舒嫣华满脸讨好的看着江映蓉,信誓旦旦的道:“我原本的打算是先跟父亲他们商量过后,得到他们的允许了,再来找你和哥哥的,要是父亲不准,我事先就说出来可不就不好了吗?”
江映蓉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大姑子。她已经知道公爹和婆婆梅氏是个怎样的人,更明白严氏对公爹和婆婆意味着什么,心知大姑子绕过她和舒鸿煊自己去问公爹,是想着万一此举惹恼了公爹,公爹也不敢怎么呵斥她——再过几个月,她就是名正言顺的五皇子妃了,公爹管不了五皇子,所以不敢怎么大姑子,可公爹是夫君的父亲,父亲呵斥儿子,任是谁都阻止不了的。
江映蓉当然也没有真的生气,她很清楚大姑子在夫君心中的地位,为了她,夫君宁愿忍着暂时不报杀母之仇,她更记得夫君说的,华娘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他们好,她自然不会跟大姑子计较。
她来这里,是表明态度的。
她如今是舒鸿煊的妻,夫君每日要上早朝,家中的一切事宜,自然是她这个做妻子打理,要给严氏施粥祈祷,哪里能少得了他们夫妻的份。
江映蓉看着苏妈妈,轻声道:“妈妈,将小匣子给我。”
苏妈妈将手中捧着的小匣子拿给江映蓉。
江映蓉将小匣子放在桌子上,往舒嫣华那边推,“华娘,这是我和你哥哥为娘亲的一点心意,你万不能推辞。”
舒嫣华毫不客气的接过小匣子,并不跟江映蓉客套,“自然不会推辞,娘亲也是哥哥和嫂子的娘亲呀!”
江映蓉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没错,严氏才是他们夫妻的娘亲,他们做子女的,为娘亲尽一份心意是理所应当之事。
舒嫣华打开盖子,就见里面装着十张银票,第一张银票面值就是一百两银子,她笑嘻嘻的,“有两千两银子,这回不仅可以给娘亲施粥,还可以义诊了。”
江映蓉却惊讶了,因不知道华娘准备如何施粥,她和夫君商量过后,就拿出了一千两银子给她,想不到华娘自己也准备了一千两银子。
要知道两千两银子,就是在上京之中好些小富之家一年的营生银子了。
江映蓉有些踌躇,“华娘,可需要嫂子帮忙?”
施粥是华娘自己提出来的,她不知道贸然插手,华娘会不会生气,更重要的是,她一来没有施粥的经验,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二来,她从娘家带来的人手也不多,不清楚有什么事是她能帮得上忙的。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是华娘要她帮忙,无论如何都会完成华娘交给她的事,要是华娘不需要,她也不会心生不满。
舒嫣华眨巴了一下眼睛,“自然是要嫂子帮忙的,又要施粥,又要义诊,我一个人哪里做得了这么多?就是嫂子不想帮忙,我也要抓住嫂子来干活呢。”
江映蓉一口就应了,面上笑意盈盈,“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出声。”
舒嫣华微微一笑,“那嫂子就等等,等我将粮食那些物资给准备好,嫂子就来帮忙。”
江映蓉也明白华娘此话的意思,采购粮食药材这种事,她还真的没有办法可以帮得上忙,她陪嫁过来的两个铺子还是家中在她出嫁之前给她买的,现在她还拿着账本正在梳理铺子里的产业,也没有心腹人手知道应该怎么采买粮食、药材,也不敢将两千两银子的账目交给她自己的人手,听华娘话中含义,是她会负责派人采买粮食和药材,江映蓉也松了一口气。
两姑嫂又说了一会儿话,江映蓉才带着人离去。
舒嫣华将江映蓉带来的银票收好,吩咐道:“让奶兄来见我,我有事吩咐他。”
齐大力很快就来到侯府,半个时辰之后,他又带着舒嫣华交给他的任务离去。
约莫过了五天,齐大力再一次来到侯府,这次他除了将账本交给小姐之外,也是来禀报粮食和药材已经采买好了,随时可以准备施粥和义诊。
然而当舒嫣华漫不经心的打开账本,看到上面的账目之后,目光一凝,偏厅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383章 账本上的数目,不对劲!
在这个凝重的气氛之下,齐大力的身子站得笔直笔直的。
舒嫣华皱着眉头,“奶兄,你用一千两银子,只是买到了四千石大米?”
有了嫂子给的那一千两银子,再加上她自己准备出的一千两,加起来就有两千两银子。
她打算用一千两银子买大米回来施粥,余下的一千两大米,大头用来买药材,小头用来请医馆的大夫来义诊。
齐大力送来的账本,就是此次专门采买大米和药材的账本。
舒嫣华之所以会神色凝重,是因为前两年休沐之时,马车行经街上,曾经听到过两个妇人的谈话,她记得清清楚楚,当时那个妇人说的是“家里最近的米快吃完了,我家那个用月银去买了五石米回来。”
而另一个妇人用艳羡的语气说道“五石米只需一两银子,你家能这么轻易的买五石米,看来你家那个做学徒的月银不少呀。”
当时马车很快就从两妇人身边经过,余下的话,她也就没有听见了。
虽然只是前两年无意中听到的一耳朵,她还是记在了心中。
前两年,一两银子可以买五石米,现在账本上,一两银子只能买四石米。
她给了一千两银子,如果是前两年,可以买五千石大米,如今只能买四千
谁让他是个“喜欢”原配、“疼爱”子女的好丈夫、好父亲呢?
梅氏神色如常,甚至还问舒嫣华要不要她帮忙,自然是被舒嫣华婉拒了。
要是梅氏来帮忙,她宁愿不施粥了,相信娘亲也会跟她一样,不会想看到梅氏。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舒修和与梅氏都以为舒嫣华的施粥是小打小闹,也就没有怎么管这件事,只有听到风声来到百雨金轩的江映蓉才明白大姑子这一回还真不是小打小闹。
江映蓉是来“兴师问罪”的。
舒嫣华要为生母施粥祈祷攒福气,这是好事,可她却没有将哥哥和嫂子算进去,于是江映蓉就来兴师问罪了。
“嫂嫂,我错了,我事先没有跟哥哥与你商量,是我的错。”舒嫣华满脸讨好的看着江映蓉,信誓旦旦的道:“我原本的打算是先跟父亲他们商量过后,得到他们的允许了,再来找你和哥哥的,要是父亲不准,我事先就说出来可不就不好了吗?”
江映蓉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大姑子。她已经知道公爹和婆婆梅氏是个怎样的人,更明白严氏对公爹和婆婆意味着什么,心知大姑子绕过她和舒鸿煊自己去问公爹,是想着万一此举惹恼了公爹,公爹也不敢怎么呵斥她——再过几个月,她就是名正言顺的五皇子妃了,公爹管不了五皇子,所以不敢怎么大姑子,可公爹是夫君的父亲,父亲呵斥儿子,任是谁都阻止不了的。
江映蓉当然也没有真的生气,她很清楚大姑子在夫君心中的地位,为了她,夫君宁愿忍着暂时不报杀母之仇,她更记得夫君说的,华娘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他们好,她自然不会跟大姑子计较。
她来这里,是表明态度的。
她如今是舒鸿煊的妻,夫君每日要上早朝,家中的一切事宜,自然是她这个做妻子打理,要给严氏施粥祈祷,哪里能少得了他们夫妻的份。
江映蓉看着苏妈妈,轻声道:“妈妈,将小匣子给我。”
苏妈妈将手中捧着的小匣子拿给江映蓉。
江映蓉将小匣子放在桌子上,往舒嫣华那边推,“华娘,这是我和你哥哥为娘亲的一点心意,你万不能推辞。”
舒嫣华毫不客气的接过小匣子,并不跟江映蓉客套,“自然不会推辞,娘亲也是哥哥和嫂子的娘亲呀!”
江映蓉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没错,严氏才是他们夫妻的娘亲,他们做子女的,为娘亲尽一份心意是理所应当之事。
舒嫣华打开盖子,就见里面装着十张银票,第一张银票面值就是一百两银子,她笑嘻嘻的,“有两千两银子,这回不仅可以给娘亲施粥,还可以义诊了。”
江映蓉却惊讶了,因不知道华娘准备如何施粥,她和夫君商量过后,就拿出了一千两银子给她,想不到华娘自己也准备了一千两银子。
要知道两千两银子,就是在上京之中好些小富之家一年的营生银子了。
江映蓉有些踌躇,“华娘,可需要嫂子帮忙?”
施粥是华娘自己提出来的,她不知道贸然插手,华娘会不会生气,更重要的是,她一来没有施粥的经验,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二来,她从娘家带来的人手也不多,不清楚有什么事是她能帮得上忙的。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是华娘要她帮忙,无论如何都会完成华娘交给她的事,要是华娘不需要,她也不会心生不满。
舒嫣华眨巴了一下眼睛,“自然是要嫂子帮忙的,又要施粥,又要义诊,我一个人哪里做得了这么多?就是嫂子不想帮忙,我也要抓住嫂子来干活呢。”
江映蓉一口就应了,面上笑意盈盈,“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出声。”
舒嫣华微微一笑,“那嫂子就等等,等我将粮食那些物资给准备好,嫂子就来帮忙。”
江映蓉也明白华娘此话的意思,采购粮食药材这种事,她还真的没有办法可以帮得上忙,她陪嫁过来的两个铺子还是家中在她出嫁之前给她买的,现在她还拿着账本正在梳理铺子里的产业,也没有心腹人手知道应该怎么采买粮食、药材,也不敢将两千两银子的账目交给她自己的人手,听华娘话中含义,是她会负责派人采买粮食和药材,江映蓉也松了一口气。
两姑嫂又说了一会儿话,江映蓉才带着人离去。
舒嫣华将江映蓉带来的银票收好,吩咐道:“让奶兄来见我,我有事吩咐他。”
齐大力很快就来到侯府,半个时辰之后,他又带着舒嫣华交给他的任务离去。
约莫过了五天,齐大力再一次来到侯府,这次他除了将账本交给小姐之外,也是来禀报粮食和药材已经采买好了,随时可以准备施粥和义诊。
然而当舒嫣华漫不经心的打开账本,看到上面的账目之后,目光一凝,偏厅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第383章 账本上的数目,不对劲!
在这个凝重的气氛之下,齐大力的身子站得笔直笔直的。
舒嫣华皱着眉头,“奶兄,你用一千两银子,只是买到了四千石大米?”
有了嫂子给的那一千两银子,再加上她自己准备出的一千两,加起来就有两千两银子。
她打算用一千两银子买大米回来施粥,余下的一千两大米,大头用来买药材,小头用来请医馆的大夫来义诊。
齐大力送来的账本,就是此次专门采买大米和药材的账本。
舒嫣华之所以会神色凝重,是因为前两年休沐之时,马车行经街上,曾经听到过两个妇人的谈话,她记得清清楚楚,当时那个妇人说的是“家里最近的米快吃完了,我家那个用月银去买了五石米回来。”
而另一个妇人用艳羡的语气说道“五石米只需一两银子,你家能这么轻易的买五石米,看来你家那个做学徒的月银不少呀。”
当时马车很快就从两妇人身边经过,余下的话,她也就没有听见了。
虽然只是前两年无意中听到的一耳朵,她还是记在了心中。
前两年,一两银子可以买五石米,现在账本上,一两银子只能买四石米。
她给了一千两银子,如果是前两年,可以买五千石大米,如今只能买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