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则是机要文献,什么算是机要文献,李仕明并不清楚,御书院里也没有人清楚。大家只知道想看后堂里有什么,除非有熠王的御笔朱批。
自从熠王将一部分下旨的权利转给了西砚之后,便只有西砚同意方能进去一看,并且不可带走。话虽这样说,但据说除了西砚本人,再没第二个人进去过。
后堂常年有人把守,并且建在离前堂和中堂相距颇远的地方。李仕明曾经尝试走近打探,结果刚一靠近,便被守卫拦住,李仕明只好谎称自己刚来御书院,走错了地方。
不过由此得知,御书院的后堂是个禁忌之地,但他也莫名生出一种感觉:这里面藏着的东西,与他想知道的事情有关。
不过今夜,李仕明只是想找与边地、鴱两族相关的文献。
他先来到前堂找到两族历史,研读了一番后,发现其中描述西陵渊源的内容并不多。于是又来到中堂,这里平时是上锁的,钥匙在御书院的管事和修撰手中各有一把,因此李仕明手中有钥匙。
他打开锁,走进中堂,先是把平时修撰的文稿放在桌子上,佯装修稿。随后他将圣祖520年至今的皇家编年文献都找了出来,坐在桌前,一一翻看。
李仕明越看越快,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原来多年前,西陵国与边地游牧民族族和鴱族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交战。
圣祖520年,西陵国南部的大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游牧氏族部落割据着。
当时这些部落之间的情况是“有大有小,分散不均”,遇到战事或者部落冲突,有时会形成联盟,但联盟的状态也并不稳定,基本还是以氏族为单位,分布在草原东南流域以及赢山西南地带。
后来,这些氏族中的族和鴱族联手,以黑鸟为图腾,一路向西,征服了上述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期间两族内部也多番易主,互相内耗。但经过多次联姻、结盟,最终还是于圣祖545年共同统一了西陵南部的大草原。
圣祖546年,族和鴱族骚扰西陵国边地百姓,他们抢粮圈地,霸占民女,绑架人口,强迫为奴,搅得当地百姓终日人心惶惶。
当时马军都侯谷泰和步军都侯杨玄一起请旨,建议出兵镇压,讨伐鴱两族。
谷泰上书道:“鴱两族刚刚统一南原不久,前期征服草原各氏族部落消耗的元气尚未恢复。如今他们粮草不足,才来骚扰我西陵边地。这时候趁机镇压他们,获胜的机会极大。”但上书后,熠王迟迟未准。
步军都侯杨玄无奈之下,也上书道:“鴱两族骚扰边地百姓,正是对我们的试探,如果我们此时退让,便给了他们养精蓄锐的机会,他日等两族恢复元气,只会变本加厉,对我西陵是一大隐患。”
两军统帅同时上书,国师及下元卿也力劝熠王出兵,但熠王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以和亲的方式稳定边地局势。
于是圣祖547年,熠王将自己的妹妹昱炀公主下嫁族大族长,但这场和亲仅维持了一年的边地安宁。
圣祖548年,鴱两族所在的南部草原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族人食不果腹,在人畜饥疫的境况下,两族背弃和亲约定,再次进攻西陵。
这次熠王无计可施,准许了下元卿院恳请出兵的上书。
圣祖548年立秋,立马军都侯谷泰为征讨将军,统领两军,谷泰、马军副都侯时寅虎、步军都侯杨玄、步军副都侯褚云飞四个人各自率领一军,兵分四路讨伐鴱两族。
这一战从秋天打到了深冬。
杨玄和褚云飞率领的四万步军大胜,迎敌五万,杀敌四万,西陵步军死伤不到一万,以少胜多立军功。
同时,谷泰和时寅虎各率三万马军在五蛮溪围剿敌军,按战后军报:敌军四万尽数剿灭,但马军合计死伤近五万人,此战虽胜尤败。
虽然将敌军四万全部剿灭,但西陵死亡将士近五万,但凡是出兵多年、戎马生涯的老将看来,马军这一场仗实则是输了。
按军规,功过相抵,谷泰虽不能按战败论处,但赏赐肯定是没有了。
两军险胜鴱两族的捷报传回皇城后,杨玄率两万步军先行返回西陵。三个月后,马军也抵达了皇城。
谁知浩浩一万马军,竟只回来了三千人不到。
朝廷追问那七千士兵去了哪里,时寅虎奏报说,战后由于谷泰统领不力,军队在山中迷了路,进入隆冬又遇风雪,士兵没有吃的,死的死,跑的跑,最后只剩下三千余人。谷泰自认失职,在刀口山畏罪自杀。
下元卿院曾经意欲立案彻查此事,但时寅虎上书曰:“众将为国离家奔赴战场,浴血奋战。如今朝廷却不信任得胜归来的人,叫众将再如何为国尽忠?”
紧接着随时寅虎回到皇城这些兵卒联名上书,众口一词,与时寅虎所述无二。
战后朝廷军队人数锐减,下元卿院迫于压力,处于无奈只好作罢。但因马军此战是险胜,因此并没有给时寅虎提为马军正都侯,这马军统帅的正位自从那时候起,便一直虚位以待。
这一战让西陵国军力消耗巨大,再经不起大战。熠王为防止族和鴱族卷土重来,决定再度和亲,将一名宗室之女下嫁鴱族大族长,并同意互市。
鴱两族自此未曾入侵西陵边地至今,直到前几日边地再报发现鴱两族行踪。
李仕明看到这里,眉头紧锁,“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中的卷宗,站起身走出中堂,来到院中,站在那里屏气凝思,心中充满疑云。
那七千名士兵定是全都死在了从五蛮溪战场回皇城的路上,包括谷泰在内。
活下来的三千人都是时寅虎的亲信随从,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在朝廷决定彻查此事时,不会如此多人众口一词地反对。
但是这些士兵是否真如时寅虎所说均是因为天气恶劣、饿死逃跑?还有谷泰,他真的是否是畏罪自杀,还是其中另有蹊跷?
李仕明心里隐隐有种直觉,无论个中原因为何,都跟时寅虎脱不了干系。
就在这时,正德殿的上空忽然炸开了一朵绚烂的烟花,接着一朵接一朵,绚丽缤纷,照亮了整个夜空。
李仕明静静地看着,他的心却忽然不平静起来:这举国同庆、欢度除夕的景象,曾经对他来说就是个梦。
他想起自己出生的地方,时逢战乱,无处安身。他本生于于富贵人家,但父母惨死,船厂也关闭了。他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小小年纪,流离失所,所到之处,看见的尽是哀鸿遍野。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任人宰割,那是怎样一个时代?
李仕明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知不觉眼眶微红:这西陵国到底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又亦或是他的一个梦?
烟花散尽,夜空已经寂静许久了,
自从熠王将一部分下旨的权利转给了西砚之后,便只有西砚同意方能进去一看,并且不可带走。话虽这样说,但据说除了西砚本人,再没第二个人进去过。
后堂常年有人把守,并且建在离前堂和中堂相距颇远的地方。李仕明曾经尝试走近打探,结果刚一靠近,便被守卫拦住,李仕明只好谎称自己刚来御书院,走错了地方。
不过由此得知,御书院的后堂是个禁忌之地,但他也莫名生出一种感觉:这里面藏着的东西,与他想知道的事情有关。
不过今夜,李仕明只是想找与边地、鴱两族相关的文献。
他先来到前堂找到两族历史,研读了一番后,发现其中描述西陵渊源的内容并不多。于是又来到中堂,这里平时是上锁的,钥匙在御书院的管事和修撰手中各有一把,因此李仕明手中有钥匙。
他打开锁,走进中堂,先是把平时修撰的文稿放在桌子上,佯装修稿。随后他将圣祖520年至今的皇家编年文献都找了出来,坐在桌前,一一翻看。
李仕明越看越快,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原来多年前,西陵国与边地游牧民族族和鴱族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交战。
圣祖520年,西陵国南部的大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游牧氏族部落割据着。
当时这些部落之间的情况是“有大有小,分散不均”,遇到战事或者部落冲突,有时会形成联盟,但联盟的状态也并不稳定,基本还是以氏族为单位,分布在草原东南流域以及赢山西南地带。
后来,这些氏族中的族和鴱族联手,以黑鸟为图腾,一路向西,征服了上述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期间两族内部也多番易主,互相内耗。但经过多次联姻、结盟,最终还是于圣祖545年共同统一了西陵南部的大草原。
圣祖546年,族和鴱族骚扰西陵国边地百姓,他们抢粮圈地,霸占民女,绑架人口,强迫为奴,搅得当地百姓终日人心惶惶。
当时马军都侯谷泰和步军都侯杨玄一起请旨,建议出兵镇压,讨伐鴱两族。
谷泰上书道:“鴱两族刚刚统一南原不久,前期征服草原各氏族部落消耗的元气尚未恢复。如今他们粮草不足,才来骚扰我西陵边地。这时候趁机镇压他们,获胜的机会极大。”但上书后,熠王迟迟未准。
步军都侯杨玄无奈之下,也上书道:“鴱两族骚扰边地百姓,正是对我们的试探,如果我们此时退让,便给了他们养精蓄锐的机会,他日等两族恢复元气,只会变本加厉,对我西陵是一大隐患。”
两军统帅同时上书,国师及下元卿也力劝熠王出兵,但熠王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以和亲的方式稳定边地局势。
于是圣祖547年,熠王将自己的妹妹昱炀公主下嫁族大族长,但这场和亲仅维持了一年的边地安宁。
圣祖548年,鴱两族所在的南部草原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族人食不果腹,在人畜饥疫的境况下,两族背弃和亲约定,再次进攻西陵。
这次熠王无计可施,准许了下元卿院恳请出兵的上书。
圣祖548年立秋,立马军都侯谷泰为征讨将军,统领两军,谷泰、马军副都侯时寅虎、步军都侯杨玄、步军副都侯褚云飞四个人各自率领一军,兵分四路讨伐鴱两族。
这一战从秋天打到了深冬。
杨玄和褚云飞率领的四万步军大胜,迎敌五万,杀敌四万,西陵步军死伤不到一万,以少胜多立军功。
同时,谷泰和时寅虎各率三万马军在五蛮溪围剿敌军,按战后军报:敌军四万尽数剿灭,但马军合计死伤近五万人,此战虽胜尤败。
虽然将敌军四万全部剿灭,但西陵死亡将士近五万,但凡是出兵多年、戎马生涯的老将看来,马军这一场仗实则是输了。
按军规,功过相抵,谷泰虽不能按战败论处,但赏赐肯定是没有了。
两军险胜鴱两族的捷报传回皇城后,杨玄率两万步军先行返回西陵。三个月后,马军也抵达了皇城。
谁知浩浩一万马军,竟只回来了三千人不到。
朝廷追问那七千士兵去了哪里,时寅虎奏报说,战后由于谷泰统领不力,军队在山中迷了路,进入隆冬又遇风雪,士兵没有吃的,死的死,跑的跑,最后只剩下三千余人。谷泰自认失职,在刀口山畏罪自杀。
下元卿院曾经意欲立案彻查此事,但时寅虎上书曰:“众将为国离家奔赴战场,浴血奋战。如今朝廷却不信任得胜归来的人,叫众将再如何为国尽忠?”
紧接着随时寅虎回到皇城这些兵卒联名上书,众口一词,与时寅虎所述无二。
战后朝廷军队人数锐减,下元卿院迫于压力,处于无奈只好作罢。但因马军此战是险胜,因此并没有给时寅虎提为马军正都侯,这马军统帅的正位自从那时候起,便一直虚位以待。
这一战让西陵国军力消耗巨大,再经不起大战。熠王为防止族和鴱族卷土重来,决定再度和亲,将一名宗室之女下嫁鴱族大族长,并同意互市。
鴱两族自此未曾入侵西陵边地至今,直到前几日边地再报发现鴱两族行踪。
李仕明看到这里,眉头紧锁,“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中的卷宗,站起身走出中堂,来到院中,站在那里屏气凝思,心中充满疑云。
那七千名士兵定是全都死在了从五蛮溪战场回皇城的路上,包括谷泰在内。
活下来的三千人都是时寅虎的亲信随从,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在朝廷决定彻查此事时,不会如此多人众口一词地反对。
但是这些士兵是否真如时寅虎所说均是因为天气恶劣、饿死逃跑?还有谷泰,他真的是否是畏罪自杀,还是其中另有蹊跷?
李仕明心里隐隐有种直觉,无论个中原因为何,都跟时寅虎脱不了干系。
就在这时,正德殿的上空忽然炸开了一朵绚烂的烟花,接着一朵接一朵,绚丽缤纷,照亮了整个夜空。
李仕明静静地看着,他的心却忽然不平静起来:这举国同庆、欢度除夕的景象,曾经对他来说就是个梦。
他想起自己出生的地方,时逢战乱,无处安身。他本生于于富贵人家,但父母惨死,船厂也关闭了。他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小小年纪,流离失所,所到之处,看见的尽是哀鸿遍野。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任人宰割,那是怎样一个时代?
李仕明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知不觉眼眶微红:这西陵国到底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又亦或是他的一个梦?
烟花散尽,夜空已经寂静许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