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可是很清楚,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风气大变。
以前乱搞男女关系,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可以后呢,那风气是越来越坏,
“婚外恋”也冒了出来。
这窗户一打开,真是蚊子苍蝇乱飞。
再说,妞妞是要考大学的。
等毕业了,可就不一样了,现在着啥急啊?
几个孩子里,她唯一担心的就是春娃。
这娃娃嗓子好,现在已经是文工团的台柱子了。
每次参加演出,他的独唱歌曲都是保留曲目,颇受首长和战士们的欢迎。
文工团里的女孩子多,花枝招展的,很是热闹。而春娃唱得好,长得又高又
帅,自然吸引了不少眼球。
这娃娃也是,和谁都近乎,和谁都不来真的
还偷偷跟她说,团里的女孩子大多爱慕虚荣,一心二心只想着攀高枝儿呢!像
他这样的,就是相互之间打趣一下,没人肯来真的。
再说,他还年轻着呢。
听到春娃这么说,她是又好笑又好气。
这娃脑子好使,就是心思太活泛。
她一再告诫他,可不能在感情问题上栽跟头啊!
因为这个,抒文和春娃也好好谈了谈。
春娃倒是听爹的,他说他希望找个可心的,就像哥那样,还希望自己能像爹和
娘那样,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听了这话,她和抒文颇感欣慰。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可真大啊!
好在,他们给孩子们带来的都是正面影响,也做出了榜样。可孩子们的未来,
还得靠他们自己。做家长的,只能在关键时刻引导一下。
从年初开始,她就盯着春娃复习。
她知道再过一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到时候可是五百七十万大军闯独木桥啊。她
提前知道了消息,如果不能牢牢抓住岂不是个笨蛋?
于是,死死地盯着春娃学习。
妞妞那边倒是不用操心,跟她一讲,她就上心了。再说这两年,她都快把课本
翻烂了,就差全部都背下来了。
作为大哥,冬娃待弟弟妹妹很是尽心。
见他俩开始复习了,就专门抽出时间来,给他俩辅导。
每次来到爹这边,见春娃坐不住,就拿出大哥的威势来。可他生来是个笑模
样,即便板着脸,那嘴角依然带着一丝笑意。
春娃也不怕他,可心里敬着他。
只要哥一发话,立马纠正过来。
还一本正经地说道:“报告营长,叶俊宁同志知道错了!”
现在,冬娃已经升到了营级,手下也管着几个人了。
抒文跟她说,可别小看了冬娃,比他管得人还多呢。
言语间,也是满满地自豪。
第113章
*
时光飞逝, 转眼到了一九七七年。
政策面也愈发明朗起来。
全国各级部门,随着老干部们重返岗位、恢复工作,机关单位的人员也迅速膨
胀起来。
就拿商业局来说吧,廖书记还是一把手, 可副书记和副局长就有十多位, 处级
干部更是层层摞。一到开会时间, 会议室里都坐不下, 等挪到小礼堂里开。
而关于席位的安排, 也颇费脑筋。
都是老同志了, 对这个排名先后可是计较得很。
也许是多年来蒙受了不白之冤, 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把那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在
会上发言可是积极得很,那会也就开得格外得长。
局里上下更是热火朝天, 加班加点。
廖书记百忙之中, 牵挂着离退休的干部们,还特意来家里看望了叶茂才和陈黛娴。
而叶茂才也敢出门了。
他今年七十五岁了, 最喜欢拉着老伴四处走走。
关门闭户了那么年, 终于能松快一下了。
这一年, 叶抒文四十八岁了。
他本想提前转业, 可瞅着这个情况也犹豫了。
甜甜劝他,再等几年吧?
反正, 这么多年下来早就习惯了。
再说, 孩子们都大了,到了星期天她也可以来驻地啊?
于是, 就按下了转业的心思。
徐甜甜也被抽到局里,当起了审计师。
对自己的进步,多少有点沾沾自喜。
在局里上班,离家可近多了。她一高兴,就进了理发店,想把头发剪了。可在
里面晃悠了一圈,又出来了。
心说,再等等吧?
等到改革开发的春风吹起来时,再剪也不迟。
她发质好,还是自来卷,不用烫,就是弯弯曲曲的大波浪。
到时候,得好好选个发型,洋气一把。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九月下旬,教育部在京城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自当年
起恢复高考。
由于大运动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得以恢复,全国各地也迎来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这届高考不同于以往,就定在了今年冬天。
消息一出,大江南北掀起了学习热潮。
新华书店的专业辅导书立马脱销了。广大知青、工人、学生、军人开始积极备
考,准备迎接考试。
到了十月下旬,省里的考试时间也出来了,就在十二月十号和十一号。
这时,距离开考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
春娃和妞妞向组织上提交了申请,想以现役军人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
妞妞这边还算顺利。
她向后勤部做了保证,一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回军区,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妞妞的报名申请很快就批了下来。
可春娃这边却遇到了一点波折。
文工团开始不同意他报考,说你一个文艺兵考啥子大学?后来,还是抒文亲自
找到张团长做思想工作,才勉强答应下来。
不过,春娃也向组织上写了书面保证。
保证说,如果考上了,等大学毕业后还回团里。
一番紧张复习之后,高考如期而至。
考试前三天,春娃和妞妞请了假,准备回家备考。
这次考场设在城区里。由于考生太多,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设下了考点,有
一种“全民皆考”的热烈氛围。
孩子们都回来了。
徐甜甜忙着做好吃的,给孩子们增加营养。
还跟秋娃说,“瞧瞧你哥和你姐都在挑灯夜战,准备参加高考呢!”这时,秋娃
已经十四岁了,正在读初三,对高考也有了最初的印象。
娘说,再过三年他也要上考场了。
到了十号这天。
一大早,春娃和妞妞进了考场。一连考了
她可是很清楚,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风气大变。
以前乱搞男女关系,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可以后呢,那风气是越来越坏,
“婚外恋”也冒了出来。
这窗户一打开,真是蚊子苍蝇乱飞。
再说,妞妞是要考大学的。
等毕业了,可就不一样了,现在着啥急啊?
几个孩子里,她唯一担心的就是春娃。
这娃娃嗓子好,现在已经是文工团的台柱子了。
每次参加演出,他的独唱歌曲都是保留曲目,颇受首长和战士们的欢迎。
文工团里的女孩子多,花枝招展的,很是热闹。而春娃唱得好,长得又高又
帅,自然吸引了不少眼球。
这娃娃也是,和谁都近乎,和谁都不来真的
还偷偷跟她说,团里的女孩子大多爱慕虚荣,一心二心只想着攀高枝儿呢!像
他这样的,就是相互之间打趣一下,没人肯来真的。
再说,他还年轻着呢。
听到春娃这么说,她是又好笑又好气。
这娃脑子好使,就是心思太活泛。
她一再告诫他,可不能在感情问题上栽跟头啊!
因为这个,抒文和春娃也好好谈了谈。
春娃倒是听爹的,他说他希望找个可心的,就像哥那样,还希望自己能像爹和
娘那样,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听了这话,她和抒文颇感欣慰。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可真大啊!
好在,他们给孩子们带来的都是正面影响,也做出了榜样。可孩子们的未来,
还得靠他们自己。做家长的,只能在关键时刻引导一下。
从年初开始,她就盯着春娃复习。
她知道再过一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到时候可是五百七十万大军闯独木桥啊。她
提前知道了消息,如果不能牢牢抓住岂不是个笨蛋?
于是,死死地盯着春娃学习。
妞妞那边倒是不用操心,跟她一讲,她就上心了。再说这两年,她都快把课本
翻烂了,就差全部都背下来了。
作为大哥,冬娃待弟弟妹妹很是尽心。
见他俩开始复习了,就专门抽出时间来,给他俩辅导。
每次来到爹这边,见春娃坐不住,就拿出大哥的威势来。可他生来是个笑模
样,即便板着脸,那嘴角依然带着一丝笑意。
春娃也不怕他,可心里敬着他。
只要哥一发话,立马纠正过来。
还一本正经地说道:“报告营长,叶俊宁同志知道错了!”
现在,冬娃已经升到了营级,手下也管着几个人了。
抒文跟她说,可别小看了冬娃,比他管得人还多呢。
言语间,也是满满地自豪。
第113章
*
时光飞逝, 转眼到了一九七七年。
政策面也愈发明朗起来。
全国各级部门,随着老干部们重返岗位、恢复工作,机关单位的人员也迅速膨
胀起来。
就拿商业局来说吧,廖书记还是一把手, 可副书记和副局长就有十多位, 处级
干部更是层层摞。一到开会时间, 会议室里都坐不下, 等挪到小礼堂里开。
而关于席位的安排, 也颇费脑筋。
都是老同志了, 对这个排名先后可是计较得很。
也许是多年来蒙受了不白之冤, 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把那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在
会上发言可是积极得很,那会也就开得格外得长。
局里上下更是热火朝天, 加班加点。
廖书记百忙之中, 牵挂着离退休的干部们,还特意来家里看望了叶茂才和陈黛娴。
而叶茂才也敢出门了。
他今年七十五岁了, 最喜欢拉着老伴四处走走。
关门闭户了那么年, 终于能松快一下了。
这一年, 叶抒文四十八岁了。
他本想提前转业, 可瞅着这个情况也犹豫了。
甜甜劝他,再等几年吧?
反正, 这么多年下来早就习惯了。
再说, 孩子们都大了,到了星期天她也可以来驻地啊?
于是, 就按下了转业的心思。
徐甜甜也被抽到局里,当起了审计师。
对自己的进步,多少有点沾沾自喜。
在局里上班,离家可近多了。她一高兴,就进了理发店,想把头发剪了。可在
里面晃悠了一圈,又出来了。
心说,再等等吧?
等到改革开发的春风吹起来时,再剪也不迟。
她发质好,还是自来卷,不用烫,就是弯弯曲曲的大波浪。
到时候,得好好选个发型,洋气一把。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九月下旬,教育部在京城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自当年
起恢复高考。
由于大运动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得以恢复,全国各地也迎来了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这届高考不同于以往,就定在了今年冬天。
消息一出,大江南北掀起了学习热潮。
新华书店的专业辅导书立马脱销了。广大知青、工人、学生、军人开始积极备
考,准备迎接考试。
到了十月下旬,省里的考试时间也出来了,就在十二月十号和十一号。
这时,距离开考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
春娃和妞妞向组织上提交了申请,想以现役军人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
妞妞这边还算顺利。
她向后勤部做了保证,一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回军区,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妞妞的报名申请很快就批了下来。
可春娃这边却遇到了一点波折。
文工团开始不同意他报考,说你一个文艺兵考啥子大学?后来,还是抒文亲自
找到张团长做思想工作,才勉强答应下来。
不过,春娃也向组织上写了书面保证。
保证说,如果考上了,等大学毕业后还回团里。
一番紧张复习之后,高考如期而至。
考试前三天,春娃和妞妞请了假,准备回家备考。
这次考场设在城区里。由于考生太多,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设下了考点,有
一种“全民皆考”的热烈氛围。
孩子们都回来了。
徐甜甜忙着做好吃的,给孩子们增加营养。
还跟秋娃说,“瞧瞧你哥和你姐都在挑灯夜战,准备参加高考呢!”这时,秋娃
已经十四岁了,正在读初三,对高考也有了最初的印象。
娘说,再过三年他也要上考场了。
到了十号这天。
一大早,春娃和妞妞进了考场。一连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