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是君子如玉、坦坦荡荡,与苏苏也清清白白的,但苏苏不出府,她们姑娘看着心理还能没有疙瘩?
赵兰子芷沉默了半响才到,摸摸下去休息吧。
画面转到三姑娘身上,三姑娘边走边想,不知想到了什么,待回了自己屋子,脸色才一下子就沉了下去,越发的不好了。
想了想,招了心腹大丫鬟私语了几声,大丫鬟弯弯点头,出了门。
三姑娘暗暗发呆,叹道:只盼她不要做死才好!
随安堂,苏苏见老夫人一副“你不说我也知道”的模样,有点好笑又有点心酸。
虽说老夫人对两个儿媳妇早就失望透顶,但是有这样两个得点机会就使劲给婆婆添堵的儿媳妇也是有够糟心!
“先前查抄大库房时结识了大夫人院子的一个婆子,她家的姑娘后来被奴婢安排在院子里洒扫,往常并没有什么来往,只昨天送来了几句口信,关于奴婢的这些流言,推泼助澜的少不了两位夫人手笔。”
苏苏说起这个,倒没什么心虚的,因为光她知道的大夫人想要收买随安堂的丫鬟婆子,就有不下十回!
老夫人对那个婆子也不甚在意,只是听说关于苏苏的流言,少不了两位夫人推波助澜,半响不语。
苏苏见此忙道:“背后那人也就是算准了两位夫人的性子,才着实可恨。虽说奴婢既不会少吃一碗饭,也不会少了一块肉,只是身后有这样一个人物,到底叫人不放心。”
“阿湘(秦嬷嬷)这事儿就交给你,一定要给我好好查查。就先从两个夫人的院子里查,既然还有心思看热闹,就怪不得我斩断她们的尾巴,顺藤摸瓜,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本事!”
老夫人说完,神色又暗了暗,道:“随安堂的下人,你们都是有数的,若是真有吃里扒外的,先打了板子再说。再仔细盯着点儿姑娘们那边儿。”
其实,苏苏心里有个人选。只到底无凭无据,不好说。
苏苏都要出府了,如今还有人要来为难她,秦嬷嬷也是暗恨这样搞风搞雨的人物,便在府里大张旗鼓的摆开声势,摆明了老妇人就是如此偏心苏苏,私底下又派人暗暗查探。
只说苏苏这边,刚服侍老夫人吃了午饭,待老夫人睡下,便有小丫鬟通传,“三姑娘那边儿的姐姐过来有事要找姑娘。”
苏苏出门一看,是三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弯弯。这个姑娘有一双柳叶弯眉,长得虽只是清秀,但一笑起来,却难得有一股风情,三姑娘便给改了个名,唤弯弯,和香茗一样,是三姑娘身边最得用的。
弯弯提着一个竹编的精致小篮子,见了苏苏笑道:“这是白姨娘亲手熬的川贝枇杷膏,三姑娘想着老夫人最近有些咳嗽,便叫我送过来,孝敬老夫人。”
“姐姐进来坐坐,老夫人正睡着,等老夫人醒了,我再回了老夫人。”老夫人对地下的人最是大方,又是这样的巧宗,苏苏原想着给弯弯一个荷包,只一想到如今府里传的“拿着主子东西假大方”的话,苏苏到底歇了心思,便请弯弯进来坐。
弯弯却道:“姑娘那还有事儿,老夫人既正睡着,我就不进去了。”
“哦,对啦,听说有一阵子五姑娘总是咳嗽,碧纱便常常往药房那跑,请赵老先生(在扬州时的府医)熬了好几回的川贝枇杷膏,喝了很是管用。今个这川贝枇杷膏就是白姨娘当初特意向赵老先生请教过得。”
苏苏一怔,然后看了看弯弯,见她好似无意说出,但能当上姑娘身边大丫鬟,以后跟着姑娘陪嫁的,或是通房或是管家娘子,又有几个不伶俐的!
这话不可能是随意说的,苏苏心里一突,面上却道:“若是老夫人喝着管用,那我可要去白姨娘那学一手了。”
弯弯见苏苏言笑晏晏,也不知道她听没听懂。
刚说了,能当上大丫鬟的就没有几个不伶俐的,弯弯虽不知三姑娘为何要她向苏苏传这几句话,但是想想五姑娘的人品也猜是不是这五姑娘又开始作了。
而如今只有关苏苏的流言蜚语闹得满府不安宁,弯弯心里一跳,不会是和五姑娘有关吧?
且不说弯弯如何咋舌,回去向三姑娘复命,苏苏在心里转了大半天,也搞不明白,五姑娘为何非要和自己过不去。
难道说,不招人妒是庸才?
这事,既然牵扯到主子身上,也容不得苏苏自己暗查了,便是五姑娘再不好,她也是老夫人的孙女,当初五姑娘差点把宋家卖了,最后不也是闭门思过罢了!
这事也不好直接和老夫人提,苏苏便私底下和秦嬷嬷说了说,只秦嬷嬷似乎并不惊讶,见苏苏还有点摸不着头脑,秦嬷嬷似笑非笑道:“这有的人啊,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这事你不用管了,嬷嬷知道怎么办!”
第二十一章 事败
秦嬷嬷虽得了三姑娘叫人传来的信儿,面上还是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仅斩了大夫人、二夫人的许多尾巴,再一次敲山震虎、顺藤摸瓜,找出了有关这次流言蜚语的关键人物——一个叫香怜的二等丫鬟。
这丫鬟在先前出现过,正是老夫人在府里第一次摆宴时,管给姑娘们上菜的二等丫鬟之一。
这香怜原是二姑娘身边的丫鬟,但因为她姐姐的缘故,私底下和苏苏呛声,被二姑娘厌弃,寻了个错处,调离了身边。
一个好好的二等丫鬟,就因为主子不喜,居然被调到二房小花园里打理花木,只叫香怜恨得牙痒痒,她不敢说二姑娘不好,便把怨恨都宣泄到苏苏身上。
此次有关苏苏的流言蜚语,倒有大半都是经过她的口传出来的。
秦嬷嬷直接叫人困了香怜,打了二十板子,压到随安堂关了起来。香怜一家是二房夫人的陪房,只也是早就跟着二夫人上京,她根本不可能知道苏苏喝药宫寒之事。
但是秦嬷嬷仔细审问,香怜也只说是她太恨苏苏,随口瞎说的,并不知道是真的。
再查香怜的父母,竟是在她姐姐被发卖之后,就被二夫人放出府去,只她当时是二姑娘身边的二等丫鬟,二姑娘怕底下的人说她不念旧情,这才把香怜留下来。
而她的父母却是在顺安伯府流言迭起时返乡,这香怜居然没有一点弱点和把柄。
这事一时之间就陷入了僵局。
但背后的主使者却低估了老夫人的决心,也
赵兰子芷沉默了半响才到,摸摸下去休息吧。
画面转到三姑娘身上,三姑娘边走边想,不知想到了什么,待回了自己屋子,脸色才一下子就沉了下去,越发的不好了。
想了想,招了心腹大丫鬟私语了几声,大丫鬟弯弯点头,出了门。
三姑娘暗暗发呆,叹道:只盼她不要做死才好!
随安堂,苏苏见老夫人一副“你不说我也知道”的模样,有点好笑又有点心酸。
虽说老夫人对两个儿媳妇早就失望透顶,但是有这样两个得点机会就使劲给婆婆添堵的儿媳妇也是有够糟心!
“先前查抄大库房时结识了大夫人院子的一个婆子,她家的姑娘后来被奴婢安排在院子里洒扫,往常并没有什么来往,只昨天送来了几句口信,关于奴婢的这些流言,推泼助澜的少不了两位夫人手笔。”
苏苏说起这个,倒没什么心虚的,因为光她知道的大夫人想要收买随安堂的丫鬟婆子,就有不下十回!
老夫人对那个婆子也不甚在意,只是听说关于苏苏的流言,少不了两位夫人推波助澜,半响不语。
苏苏见此忙道:“背后那人也就是算准了两位夫人的性子,才着实可恨。虽说奴婢既不会少吃一碗饭,也不会少了一块肉,只是身后有这样一个人物,到底叫人不放心。”
“阿湘(秦嬷嬷)这事儿就交给你,一定要给我好好查查。就先从两个夫人的院子里查,既然还有心思看热闹,就怪不得我斩断她们的尾巴,顺藤摸瓜,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本事!”
老夫人说完,神色又暗了暗,道:“随安堂的下人,你们都是有数的,若是真有吃里扒外的,先打了板子再说。再仔细盯着点儿姑娘们那边儿。”
其实,苏苏心里有个人选。只到底无凭无据,不好说。
苏苏都要出府了,如今还有人要来为难她,秦嬷嬷也是暗恨这样搞风搞雨的人物,便在府里大张旗鼓的摆开声势,摆明了老妇人就是如此偏心苏苏,私底下又派人暗暗查探。
只说苏苏这边,刚服侍老夫人吃了午饭,待老夫人睡下,便有小丫鬟通传,“三姑娘那边儿的姐姐过来有事要找姑娘。”
苏苏出门一看,是三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弯弯。这个姑娘有一双柳叶弯眉,长得虽只是清秀,但一笑起来,却难得有一股风情,三姑娘便给改了个名,唤弯弯,和香茗一样,是三姑娘身边最得用的。
弯弯提着一个竹编的精致小篮子,见了苏苏笑道:“这是白姨娘亲手熬的川贝枇杷膏,三姑娘想着老夫人最近有些咳嗽,便叫我送过来,孝敬老夫人。”
“姐姐进来坐坐,老夫人正睡着,等老夫人醒了,我再回了老夫人。”老夫人对地下的人最是大方,又是这样的巧宗,苏苏原想着给弯弯一个荷包,只一想到如今府里传的“拿着主子东西假大方”的话,苏苏到底歇了心思,便请弯弯进来坐。
弯弯却道:“姑娘那还有事儿,老夫人既正睡着,我就不进去了。”
“哦,对啦,听说有一阵子五姑娘总是咳嗽,碧纱便常常往药房那跑,请赵老先生(在扬州时的府医)熬了好几回的川贝枇杷膏,喝了很是管用。今个这川贝枇杷膏就是白姨娘当初特意向赵老先生请教过得。”
苏苏一怔,然后看了看弯弯,见她好似无意说出,但能当上姑娘身边大丫鬟,以后跟着姑娘陪嫁的,或是通房或是管家娘子,又有几个不伶俐的!
这话不可能是随意说的,苏苏心里一突,面上却道:“若是老夫人喝着管用,那我可要去白姨娘那学一手了。”
弯弯见苏苏言笑晏晏,也不知道她听没听懂。
刚说了,能当上大丫鬟的就没有几个不伶俐的,弯弯虽不知三姑娘为何要她向苏苏传这几句话,但是想想五姑娘的人品也猜是不是这五姑娘又开始作了。
而如今只有关苏苏的流言蜚语闹得满府不安宁,弯弯心里一跳,不会是和五姑娘有关吧?
且不说弯弯如何咋舌,回去向三姑娘复命,苏苏在心里转了大半天,也搞不明白,五姑娘为何非要和自己过不去。
难道说,不招人妒是庸才?
这事,既然牵扯到主子身上,也容不得苏苏自己暗查了,便是五姑娘再不好,她也是老夫人的孙女,当初五姑娘差点把宋家卖了,最后不也是闭门思过罢了!
这事也不好直接和老夫人提,苏苏便私底下和秦嬷嬷说了说,只秦嬷嬷似乎并不惊讶,见苏苏还有点摸不着头脑,秦嬷嬷似笑非笑道:“这有的人啊,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这事你不用管了,嬷嬷知道怎么办!”
第二十一章 事败
秦嬷嬷虽得了三姑娘叫人传来的信儿,面上还是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仅斩了大夫人、二夫人的许多尾巴,再一次敲山震虎、顺藤摸瓜,找出了有关这次流言蜚语的关键人物——一个叫香怜的二等丫鬟。
这丫鬟在先前出现过,正是老夫人在府里第一次摆宴时,管给姑娘们上菜的二等丫鬟之一。
这香怜原是二姑娘身边的丫鬟,但因为她姐姐的缘故,私底下和苏苏呛声,被二姑娘厌弃,寻了个错处,调离了身边。
一个好好的二等丫鬟,就因为主子不喜,居然被调到二房小花园里打理花木,只叫香怜恨得牙痒痒,她不敢说二姑娘不好,便把怨恨都宣泄到苏苏身上。
此次有关苏苏的流言蜚语,倒有大半都是经过她的口传出来的。
秦嬷嬷直接叫人困了香怜,打了二十板子,压到随安堂关了起来。香怜一家是二房夫人的陪房,只也是早就跟着二夫人上京,她根本不可能知道苏苏喝药宫寒之事。
但是秦嬷嬷仔细审问,香怜也只说是她太恨苏苏,随口瞎说的,并不知道是真的。
再查香怜的父母,竟是在她姐姐被发卖之后,就被二夫人放出府去,只她当时是二姑娘身边的二等丫鬟,二姑娘怕底下的人说她不念旧情,这才把香怜留下来。
而她的父母却是在顺安伯府流言迭起时返乡,这香怜居然没有一点弱点和把柄。
这事一时之间就陷入了僵局。
但背后的主使者却低估了老夫人的决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