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0
郑重其事地向谨欢行礼说道。
“讲。”谨欢几乎是从牙缝里把声音给挤出来的。
“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江南诸孽业已伏诛,只剩闵地尚且苟延残喘,以前些日子传回的军报来看,平闵也只是月余之事,既然天下已安,不知陛下何时立太子稳固国本,以安江山社稷?”那些在朝堂上上蹦下跳的,不就是觉得自己这会投资李建成已经来不及了,想换个路线嘛。
屎者见屎,在这些人心里,就算立了太子又如何,只要陛下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李建成这个兄长的儿子还不是分分钟被踢开?更别提现在还没立太子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上进的机会啊!
对于这样的同僚,王珪只想发自内心地喊一句,“滚!”
自从高颎养老之后,王珪就成了谨欢身边呆的最久的老臣,要说谁最能揣摩上意,那还真是非他莫属,要不然他那个不成器的孽徒回回都把他给拱出来呢。以王珪对谨欢那点微末了解,这位对啥都没什么特别喜好,就连这如画江山在她眼中都不过是件好玩的事情,男人什么呢,能引起她的欲/望?那还不如相信天下会下红雨呢。
故而王珪就名正言顺的将立太子这件事给提了出来,也算是警告那些试图动手脚的人,少动歪心思。
“建成乃我李家长子嫡孙,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既然天下将安,那就着礼部负责此事,待到建成自江南归来之后就行大典。”
唔嗯,先立太子,然后再等上这么一段时间就能传位了吧,然后她就可以……
嘿嘿嘿,很好,很好。
正在江南清理东西,挑选礼物的李建成突然手一滑,厚重的青铜器皿就掉在了厚实的地毯之上。
怎么突然觉得大事不妙了呢?
第322章 大唐番外
谨欢到底还是狠狠发了一通火, 甭管是冒头的还是没冒头的,除了王珪, 甚至连房杜这样的近臣都没例外,那叫一个公平对待, 一视同仁啊。
要说这位祖宗从前嘴就不笨,这么多年了,更是坏到不能更坏了。毕竟她那些个兄弟平常擎把她当树洞用了,能说的不能说的就没有个保留的,这听啊听得,别的锻炼没锻炼出来倒是不知道,倒是骂人的本事一等一的高杆。半个脏字儿听不到吧, 偏生就把人从头给扒拉到了脚, 甭说是面子了,连里子都没给留半分。
随伺的小黄门宫女侍卫们恨不得把头给埋进袖子了,再把耳朵给堵个严严实实的,他们都是没文化的人, 可听不懂陛下说的是啥意思哦。
只是这骂归骂, 心惊胆战之后,一个个的倒也把心给放回了肚子里。哪个当臣下的没被骂过,被骂才好呢,骂了是还准备用你,所以才要骂,要是连骂都不骂了,等着收拾自己洗干净脖子完蛋吧。至于说在他们弯腰完成了孙子的时候还挺着腰杆子的王相, 人家不一样啊,人家效忠陛下多少年了,老高大人亲自定下来继承衣钵的,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论起摸陛下的脉来,可再没有比这一位准的了。
骂了个尽兴,谨欢才算是消了气儿,回到后宫里陪亲娘吃饭顺便尽孝。
从前没当皇帝的时候,那自然是怎么顺心怎么来,如今当了皇帝嘛,谨欢还是怎么顺心怎么来。开什么玩笑,从来只有她让人吃瘪的,谁敢让她守规矩,要不要命了还?再者说了,这江山都让她给坐了,还有什么规矩可讲的?
只是谨欢不讲规矩没关系,她是皇帝啊,李渊就不得不讲规矩了。独孤氏住皇宫里没关系,她是皇帝亲妈啊,虽说有儿子还让女儿奉养听起来有点不正常,但是太后不住宫里住王府,这是要向天下表明新皇不孝不成?给李渊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的。还有那一干小的,对着谨欢历来比对着亲爹妈都亲,正赶着窦氏如今忙得脚打后脑勺,李渊也没个安生时候,就通通全踹进宫,让谨欢继续养着了。
是以如今除了李渊窦氏夫妻俩,和征战在外的建成李琛,一大家子倒还都在一起,每日里一起用饭,倒也跟从前没什么二样。
“我姐今天进宫来了?”谨欢大马金刀坐下,她向来不高兴穿龙袍,觉得那衣服死重死重的,但是穿鲜嫩的衣裳吧,好像又有点不那么对劲儿。她就干脆让尚服局比照着她前世里当长公主时的衣服样式,比照着如今的规制赶制了一堆衣服出来,一身黑裳倒也压得住。
要说从前李家还是唐国公府的时候,李谨安还吃了些委屈,基本也都是因为她自己作的,如今亲妹妹成了皇帝,王家上下对李谨安的态度也足够了好了。怎么说也是五姓七望的人家,太原王氏呢,要是逼迫太过,就是结仇了不是。谨欢是想搞这些世家大族,但是如今这天下还没一统呢,哪能继续搞内乱呢。
只是李谨安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姐姐,没得封了哥哥王位不封姐姐个公主的,瞧着也不像样儿不是。要谨欢说吧,该给了也全都给了,王家上下现在也毕恭毕敬的,丈夫也把庶子给赶得远远的,要是觉得日子能过呢,那就继续过,要是不能过呢,她也给撑腰让她休夫,就是嫁去杜家的王采言,她也没忘了施恩不是。谨欢自觉当妹妹的做到她这份儿上,基本也没啥可说的了。
可偏偏李谨安不乐意啊。
她觉得自己是皇帝的亲姐姐,想想从前那些个皇帝亲姐姐,再比起她来,这才哪到哪儿啊。
谨欢忙着前朝的事情没空见她,这不,见天儿赶着就到亲妈这儿“哭诉”来了。
“算了算了,回去我就下道旨意,让王裕去隋州当刺史去,我姐要是愿意去最好,不愿意拉倒。”谨欢最讨厌这些仗着身份拎不清的,采言可是个好姑娘,她还准备用呢,被亲妈带累了可太不值得了,索性一竿子支得远远的最好。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都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要说独孤氏偏疼小女儿是事实,可这也不代表她不疼大女儿不是。但是这情分是处出来的,可偏偏李谨安只会做减法,作啊作的,可不就作的越来越淡了嘛。
“你姐是左了性子了,你自己看着办吧。”独孤氏先前也改了口,可还没等她自己习惯呢,谨欢就先不习惯了,包括几个熊孩子,现在也还是满口“姑姑,姑姑”的叫,除非有大臣们在,才会老老实实地叫声“陛下”。
说完了李谨安的事情,几个熊孩子也都下了课来了,吃完了饭,独孤氏也有一摊子事情要打理,毕竟谨欢没皇后也没皇夫,前朝的事情且还忙不够呢,后宫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太后的头上。还好他们家人口少,之前借着各种名义又一气儿放了一大批人出宫,人少了,事情自然也少了。再等段时间,等到建成成了婚,事情也就顺顺当当地交托到
“讲。”谨欢几乎是从牙缝里把声音给挤出来的。
“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江南诸孽业已伏诛,只剩闵地尚且苟延残喘,以前些日子传回的军报来看,平闵也只是月余之事,既然天下已安,不知陛下何时立太子稳固国本,以安江山社稷?”那些在朝堂上上蹦下跳的,不就是觉得自己这会投资李建成已经来不及了,想换个路线嘛。
屎者见屎,在这些人心里,就算立了太子又如何,只要陛下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李建成这个兄长的儿子还不是分分钟被踢开?更别提现在还没立太子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上进的机会啊!
对于这样的同僚,王珪只想发自内心地喊一句,“滚!”
自从高颎养老之后,王珪就成了谨欢身边呆的最久的老臣,要说谁最能揣摩上意,那还真是非他莫属,要不然他那个不成器的孽徒回回都把他给拱出来呢。以王珪对谨欢那点微末了解,这位对啥都没什么特别喜好,就连这如画江山在她眼中都不过是件好玩的事情,男人什么呢,能引起她的欲/望?那还不如相信天下会下红雨呢。
故而王珪就名正言顺的将立太子这件事给提了出来,也算是警告那些试图动手脚的人,少动歪心思。
“建成乃我李家长子嫡孙,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既然天下将安,那就着礼部负责此事,待到建成自江南归来之后就行大典。”
唔嗯,先立太子,然后再等上这么一段时间就能传位了吧,然后她就可以……
嘿嘿嘿,很好,很好。
正在江南清理东西,挑选礼物的李建成突然手一滑,厚重的青铜器皿就掉在了厚实的地毯之上。
怎么突然觉得大事不妙了呢?
第322章 大唐番外
谨欢到底还是狠狠发了一通火, 甭管是冒头的还是没冒头的,除了王珪, 甚至连房杜这样的近臣都没例外,那叫一个公平对待, 一视同仁啊。
要说这位祖宗从前嘴就不笨,这么多年了,更是坏到不能更坏了。毕竟她那些个兄弟平常擎把她当树洞用了,能说的不能说的就没有个保留的,这听啊听得,别的锻炼没锻炼出来倒是不知道,倒是骂人的本事一等一的高杆。半个脏字儿听不到吧, 偏生就把人从头给扒拉到了脚, 甭说是面子了,连里子都没给留半分。
随伺的小黄门宫女侍卫们恨不得把头给埋进袖子了,再把耳朵给堵个严严实实的,他们都是没文化的人, 可听不懂陛下说的是啥意思哦。
只是这骂归骂, 心惊胆战之后,一个个的倒也把心给放回了肚子里。哪个当臣下的没被骂过,被骂才好呢,骂了是还准备用你,所以才要骂,要是连骂都不骂了,等着收拾自己洗干净脖子完蛋吧。至于说在他们弯腰完成了孙子的时候还挺着腰杆子的王相, 人家不一样啊,人家效忠陛下多少年了,老高大人亲自定下来继承衣钵的,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论起摸陛下的脉来,可再没有比这一位准的了。
骂了个尽兴,谨欢才算是消了气儿,回到后宫里陪亲娘吃饭顺便尽孝。
从前没当皇帝的时候,那自然是怎么顺心怎么来,如今当了皇帝嘛,谨欢还是怎么顺心怎么来。开什么玩笑,从来只有她让人吃瘪的,谁敢让她守规矩,要不要命了还?再者说了,这江山都让她给坐了,还有什么规矩可讲的?
只是谨欢不讲规矩没关系,她是皇帝啊,李渊就不得不讲规矩了。独孤氏住皇宫里没关系,她是皇帝亲妈啊,虽说有儿子还让女儿奉养听起来有点不正常,但是太后不住宫里住王府,这是要向天下表明新皇不孝不成?给李渊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的。还有那一干小的,对着谨欢历来比对着亲爹妈都亲,正赶着窦氏如今忙得脚打后脑勺,李渊也没个安生时候,就通通全踹进宫,让谨欢继续养着了。
是以如今除了李渊窦氏夫妻俩,和征战在外的建成李琛,一大家子倒还都在一起,每日里一起用饭,倒也跟从前没什么二样。
“我姐今天进宫来了?”谨欢大马金刀坐下,她向来不高兴穿龙袍,觉得那衣服死重死重的,但是穿鲜嫩的衣裳吧,好像又有点不那么对劲儿。她就干脆让尚服局比照着她前世里当长公主时的衣服样式,比照着如今的规制赶制了一堆衣服出来,一身黑裳倒也压得住。
要说从前李家还是唐国公府的时候,李谨安还吃了些委屈,基本也都是因为她自己作的,如今亲妹妹成了皇帝,王家上下对李谨安的态度也足够了好了。怎么说也是五姓七望的人家,太原王氏呢,要是逼迫太过,就是结仇了不是。谨欢是想搞这些世家大族,但是如今这天下还没一统呢,哪能继续搞内乱呢。
只是李谨安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姐姐,没得封了哥哥王位不封姐姐个公主的,瞧着也不像样儿不是。要谨欢说吧,该给了也全都给了,王家上下现在也毕恭毕敬的,丈夫也把庶子给赶得远远的,要是觉得日子能过呢,那就继续过,要是不能过呢,她也给撑腰让她休夫,就是嫁去杜家的王采言,她也没忘了施恩不是。谨欢自觉当妹妹的做到她这份儿上,基本也没啥可说的了。
可偏偏李谨安不乐意啊。
她觉得自己是皇帝的亲姐姐,想想从前那些个皇帝亲姐姐,再比起她来,这才哪到哪儿啊。
谨欢忙着前朝的事情没空见她,这不,见天儿赶着就到亲妈这儿“哭诉”来了。
“算了算了,回去我就下道旨意,让王裕去隋州当刺史去,我姐要是愿意去最好,不愿意拉倒。”谨欢最讨厌这些仗着身份拎不清的,采言可是个好姑娘,她还准备用呢,被亲妈带累了可太不值得了,索性一竿子支得远远的最好。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都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要说独孤氏偏疼小女儿是事实,可这也不代表她不疼大女儿不是。但是这情分是处出来的,可偏偏李谨安只会做减法,作啊作的,可不就作的越来越淡了嘛。
“你姐是左了性子了,你自己看着办吧。”独孤氏先前也改了口,可还没等她自己习惯呢,谨欢就先不习惯了,包括几个熊孩子,现在也还是满口“姑姑,姑姑”的叫,除非有大臣们在,才会老老实实地叫声“陛下”。
说完了李谨安的事情,几个熊孩子也都下了课来了,吃完了饭,独孤氏也有一摊子事情要打理,毕竟谨欢没皇后也没皇夫,前朝的事情且还忙不够呢,后宫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太后的头上。还好他们家人口少,之前借着各种名义又一气儿放了一大批人出宫,人少了,事情自然也少了。再等段时间,等到建成成了婚,事情也就顺顺当当地交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