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吃过饭,就进浣纱坞去了。
杨家也不是没有别的通房,但大老爷这小半年来,居然只是专宠浣纱坞里的三姐妹。连大太太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到底是闽越王的人,怎么好宠成这个样子。”她和七娘子抱怨。
大太太吃过饭,就和七娘子坐到了西稍间说话。
西稍间是待客的地方。
不比东稍间,是大太太的卧室,透着亲热与信任。
大太太恐怕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
七娘子微微一笑。
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会贸然就把一个七岁小孩,当成自己的心腹。
“父亲年纪大了,恐怕有时候,只是想和年轻人呆在一起。”
到了这把年纪,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正因为自己不再年轻,能看着年轻人在周围走动说话,肆无忌惮地散发着一股青春活力……也都是一种享受……
大太太不禁笑了笑。
“你倒是个小机灵。”
随便一个小孩子,哪懂得这么多。
七娘子垂下头,有些拘谨地应和着大太太,微笑了起来。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单独谈话。
大太太的性子,她还没有摸得很透。
“你三姐的婚事,恐怕要出变数了。”大太太也没有在意七娘子的拘束,而是自顾自地沉吟了起来。
咦?
世家大族之间,讲的就是一诺千金,两边已经达成了默契,除非杨家想和王家交恶,否则怎么会出尔反尔?
七娘子就抬起头疑惑又关切地注视着大太太。
大太太叹了口气,“王家和大皇子走得有点近了!”
七娘子顿时恍然。
虽然生活在深宅大院,对宅门外的事,她都并不太清楚。
但许家姑奶奶和太子的关系,她却从五娘子口中听说过。
大太太再来了这么一句话,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像父亲这样的位置,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异常。”她附和着大太太的说法,“王家身为世家,作风本该更稳健些,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早就表明了立场。这门婚事不结也罢,否则将来若是牵连到我们杨家,那就是三姐的罪过了。”
大太太唇角微翘。
这孩子倒真有几分难得。
当年初娘子在她这个年纪,还只会为宅门里的小事给大太太出主意,宅门外的大事,她就不懂了。
或许是小小年纪,就从走过了宝鸡到苏州的漫漫长路,让她的眼界也比常人开阔吧!才点拨了一句,就想透了个中关节。
她起了几分兴致。
“虽说亲事是暂时不能成了,但总要等王家上门提亲,我们才好意思说回绝的话,不然贸贸然写信去拒绝,反而有自作多情的嫌疑。”
派人来问大老爷对这门亲事的意思,和真个上门提亲,到底还是两码事。
大太太说的上门提亲,是请了官媒进二门,大媒在外院,带了四色礼物上门提亲。
一般像王、杨这样的人家,总是在正式提亲之前,就摸准了对方的意思。谁也没那么大的脸,贸贸然就拎起礼物上门来。
不过,亲事在官媒上门之前,有些变数,也是很自然的事。谁知道王家问了大老爷的意思,是不是就真的会上门来。如果他们改了主意,杨家又去信解释,反而会沦为笑柄。也只好等王家真的派人上门,再说回绝的话了。
“王家虽然和大皇子走得近,但毕竟是福建的名门世家。”七娘子很快就捕捉到了大太太的意思。“若是这样下他们的脸面,难免王家会对我们心怀怨恨。”
王家在福建经营多年,就算是大老爷总督江南,也不得不倚重王老爷。这样根深蒂固的世家,在政治风波中或许会元气大伤,但总不会转眼覆灭。既然如此,那就要留一线见面的余地。
大太太就露出了愁容。
“你说四姨娘办的这叫什么事啊!”在七娘子面前,她肆无忌惮地抱怨了起来。“祸是她闯的,烂摊子却是我来收拾!”
七娘子心中却是在思忖着,大太太到底有没有预设好的应对方案。
大户人家说亲,礼节又多,变数又大,一门亲事有变,虽然不说是常有的事,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按理说来,大太太拿出主母的威风,给王家太太写一封信,这事说不定也就作罢了。
借口倒也很好找,就说自己在京里也给三娘子相看了人家……难道王家还上赶着要问是哪户?
这样一来,再拖个一两年,真个给三娘子找一户京里的人家,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大太太就算再单纯,也能想到这个连消带打,把三娘子的亲事重新握进手心的办法吧?
她当然也可以走这条思路,不过这样,大太太只会觉得她聪明,却并不会觉得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太太最恨的人,现在只怕是四姨娘吧?
七娘子微微笑了笑。
“母亲。”她抬起头恳切地望着大太太,“四姨娘当时既然能蛊惑得了父亲,现在要她来收拾后续,倒也不能说是有错吧?”
大太太有些惊讶,“这可不是姨娘该做的事!”
四姨娘当时是僭越非分,大太太却不可能在这时候还让她非分下去。
七娘子弯了弯嘴角。
“四姨娘所求的,无非是三娘子有一门好的归宿。”她心中一喟。
若不是自己真的需要在正院立足下来,她也不想在三娘子的婚事上和四姨娘作对。
“还有什么事,比亲自想办法回了这门亲,更能让她心痛?”
这个主意纯粹就是为了折磨四姨娘,说不上稳妥大气。
大太太心底却一下舒坦开来了。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
四姨娘搅风搅雨,图的不就是把三娘子说到个妥当的人家里去?
就偏要让她亲手搅碎这门亲事!
区区一个姨娘,也想和当家主母斗?
多的是办法折腾你。
大太太唇边含笑。
“胡闹。”嘴上却笑吟吟地嗔了一句,“这样的事,哪里是四姨娘
杨家也不是没有别的通房,但大老爷这小半年来,居然只是专宠浣纱坞里的三姐妹。连大太太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到底是闽越王的人,怎么好宠成这个样子。”她和七娘子抱怨。
大太太吃过饭,就和七娘子坐到了西稍间说话。
西稍间是待客的地方。
不比东稍间,是大太太的卧室,透着亲热与信任。
大太太恐怕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
七娘子微微一笑。
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没有谁会贸然就把一个七岁小孩,当成自己的心腹。
“父亲年纪大了,恐怕有时候,只是想和年轻人呆在一起。”
到了这把年纪,谁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正因为自己不再年轻,能看着年轻人在周围走动说话,肆无忌惮地散发着一股青春活力……也都是一种享受……
大太太不禁笑了笑。
“你倒是个小机灵。”
随便一个小孩子,哪懂得这么多。
七娘子垂下头,有些拘谨地应和着大太太,微笑了起来。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单独谈话。
大太太的性子,她还没有摸得很透。
“你三姐的婚事,恐怕要出变数了。”大太太也没有在意七娘子的拘束,而是自顾自地沉吟了起来。
咦?
世家大族之间,讲的就是一诺千金,两边已经达成了默契,除非杨家想和王家交恶,否则怎么会出尔反尔?
七娘子就抬起头疑惑又关切地注视着大太太。
大太太叹了口气,“王家和大皇子走得有点近了!”
七娘子顿时恍然。
虽然生活在深宅大院,对宅门外的事,她都并不太清楚。
但许家姑奶奶和太子的关系,她却从五娘子口中听说过。
大太太再来了这么一句话,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像父亲这样的位置,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异常。”她附和着大太太的说法,“王家身为世家,作风本该更稳健些,没想到居然会这么早就表明了立场。这门婚事不结也罢,否则将来若是牵连到我们杨家,那就是三姐的罪过了。”
大太太唇角微翘。
这孩子倒真有几分难得。
当年初娘子在她这个年纪,还只会为宅门里的小事给大太太出主意,宅门外的大事,她就不懂了。
或许是小小年纪,就从走过了宝鸡到苏州的漫漫长路,让她的眼界也比常人开阔吧!才点拨了一句,就想透了个中关节。
她起了几分兴致。
“虽说亲事是暂时不能成了,但总要等王家上门提亲,我们才好意思说回绝的话,不然贸贸然写信去拒绝,反而有自作多情的嫌疑。”
派人来问大老爷对这门亲事的意思,和真个上门提亲,到底还是两码事。
大太太说的上门提亲,是请了官媒进二门,大媒在外院,带了四色礼物上门提亲。
一般像王、杨这样的人家,总是在正式提亲之前,就摸准了对方的意思。谁也没那么大的脸,贸贸然就拎起礼物上门来。
不过,亲事在官媒上门之前,有些变数,也是很自然的事。谁知道王家问了大老爷的意思,是不是就真的会上门来。如果他们改了主意,杨家又去信解释,反而会沦为笑柄。也只好等王家真的派人上门,再说回绝的话了。
“王家虽然和大皇子走得近,但毕竟是福建的名门世家。”七娘子很快就捕捉到了大太太的意思。“若是这样下他们的脸面,难免王家会对我们心怀怨恨。”
王家在福建经营多年,就算是大老爷总督江南,也不得不倚重王老爷。这样根深蒂固的世家,在政治风波中或许会元气大伤,但总不会转眼覆灭。既然如此,那就要留一线见面的余地。
大太太就露出了愁容。
“你说四姨娘办的这叫什么事啊!”在七娘子面前,她肆无忌惮地抱怨了起来。“祸是她闯的,烂摊子却是我来收拾!”
七娘子心中却是在思忖着,大太太到底有没有预设好的应对方案。
大户人家说亲,礼节又多,变数又大,一门亲事有变,虽然不说是常有的事,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按理说来,大太太拿出主母的威风,给王家太太写一封信,这事说不定也就作罢了。
借口倒也很好找,就说自己在京里也给三娘子相看了人家……难道王家还上赶着要问是哪户?
这样一来,再拖个一两年,真个给三娘子找一户京里的人家,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大太太就算再单纯,也能想到这个连消带打,把三娘子的亲事重新握进手心的办法吧?
她当然也可以走这条思路,不过这样,大太太只会觉得她聪明,却并不会觉得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太太最恨的人,现在只怕是四姨娘吧?
七娘子微微笑了笑。
“母亲。”她抬起头恳切地望着大太太,“四姨娘当时既然能蛊惑得了父亲,现在要她来收拾后续,倒也不能说是有错吧?”
大太太有些惊讶,“这可不是姨娘该做的事!”
四姨娘当时是僭越非分,大太太却不可能在这时候还让她非分下去。
七娘子弯了弯嘴角。
“四姨娘所求的,无非是三娘子有一门好的归宿。”她心中一喟。
若不是自己真的需要在正院立足下来,她也不想在三娘子的婚事上和四姨娘作对。
“还有什么事,比亲自想办法回了这门亲,更能让她心痛?”
这个主意纯粹就是为了折磨四姨娘,说不上稳妥大气。
大太太心底却一下舒坦开来了。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
四姨娘搅风搅雨,图的不就是把三娘子说到个妥当的人家里去?
就偏要让她亲手搅碎这门亲事!
区区一个姨娘,也想和当家主母斗?
多的是办法折腾你。
大太太唇边含笑。
“胡闹。”嘴上却笑吟吟地嗔了一句,“这样的事,哪里是四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