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熙站在灵堂一侧,神色肃穆,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若澄进了香,看了朱正熙一眼,就同其它宗妇一起出了灵堂。她们所能做的事情有限, 何况生死有命, 人力在天命面前, 本就十分渺小。
她们在东宫坐了会儿, 安静地喝了茶, 然后便出了东宫。一个妇人一身素服, 扶着丫鬟仆妇哭天抢地地赶来, 好像是太子妃的母亲。等她进去了, 前面两个宗妇小声议论:“听说太子妃这病十分蹊跷, 好像是被克死的。”
“你可别胡说八道。”
“怎么是我胡说?大家都在传呢。太子妃年纪轻轻嫁到东宫,这还没两年光景,憔悴成那般模样。都说她的八字跟皇宫不和,不该嫁进来的。当时家里也给她和太子合过八字,说会被克,但是知道来当太子妃,舍不得那尊荣。可这富贵还没享两年,先把命送了。”
“你快别说了,我听得浑身发冷。”另一个人抱着手臂,低头匆匆往前走。
经过花园,若澄忽然肚子疼,就告诉引路的太监在原地稍候,她找了一处偏僻的茅厕进去。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人往来,若澄能舒舒服服地解决问题,谁知她刚解了裙子,就听见外面有说话声。
“你胆子越来越大了,怎么敢约我到这里来?”一个柔媚的女声。
“心肝,快给我亲一亲,我想死你了。”接着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衣服细细索索的,两人似乎在那亲热。
若澄听得面红耳赤,也不敢吭声,只是捂住口鼻。只希望那对野鸳鸯完事了快点走,不然她要在这里憋死了。
“你说咱们这个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男人问道。
女人轻笑:“这我如何知道?反正那老东西整天炼丹药,也没心思管别的事。据说昨夜太子妃没了,东宫派人去仁寿宫禀报,他只交代了一句‘好好安排后事’就没下文了。太子可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尚且如此,我这个孩子算什么。”
若澄听这女人说话的口气,隐隐觉得不对。她口中的老东西,莫非是指皇上?皇帝的女人与人私通,还有了孩子?太医都没发现?这可是混淆皇室血统的大罪啊。若澄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额头上开始冒汗,原先的几分好奇心一下子都收起来了。
“你别拉我裙子,你……”女人嗔了一声,然后响起呻/吟声,“别伤了孩子……”
他们似乎很快完事,男人意犹未尽道:“你说皇上现在整天沉迷于炼丹,身子却一日不如一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不想做皇帝,当初夺皇位做什么?”
若澄听到这里,忽然浑身打了个寒颤,这个人在说什么?
那女人跟她似有同样的疑问,追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皇上不是奉先帝的遗诏登基的吗?”
男人似乎懊恼自己说漏了嘴,声音更小:“什么遗诏,那遗诏谁都没看到过,包括三位阁老!当时先帝身边只有大太监刘瑛和宸妃两人,有没有遗诏,他们心中最清楚!不过,皇上登基之后,宸妃被逼殉葬,刘瑛早就没影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而且皇帝一直忌惮晋王,多次想要下杀手,但都没找到机会。他已经是皇帝了,他在怕什么?”
若澄心跳得飞快,身上仿佛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候,外面的人说:“好像有人往这边来了,我们快走!”然后一串脚步声远去。
过了会儿,好像是引路太监来寻若澄,若澄双腿发软地从茅厕出去,心里一片乱糟糟的。刚才男女那番对话给她的冲击太大,以至于她都没办法好好思考。回府的马车上,她仔细回忆娘娘当时听到要殉葬时的表情,好像很意外,又仿佛早就猜到。那个时候,若澄年纪还小,参不透其中的玄机。
如果娘娘一直呆在先帝身边,她也许知道有没有传位遗诏。会不会就是因为这样,她才需要“殉葬”呢?
若澄又想到了朱翊深。
先皇病重的时候,朱翊深恰好不在京中,是后来才从外地赶回来的。她几乎本能地做出一种猜测,大太监刘瑛和娘娘都知道,先皇本来要传位给朱翊深,当时还是鲁王的端和帝不甘心,提前进京,控制了刘瑛。他请出的那道遗诏,根本就是假的。而后为了毁灭证据,他将两个人证全都以名目杀死。世间再也没有人知道真正的遗诏是什么。
这么一想,若澄觉得浑身发抖,后背阵阵发凉。她一直认为先皇薄情,狠心要了娘娘的性命,他生前的宠爱都是假象。可若是先皇根本就没有下过那道殉葬的遗诏,这一切都是端和帝的阴谋呢?那么端和帝不仅夺走了原本应该属于朱翊深的皇位,还杀死了娘娘。若澄不敢想象,若是朱翊深知道了真相,结果会如何。
她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素云和碧云见她脸色很差,还以为她生病了,要去请大夫。
“我没事。想一个人静一静。”若澄说道,她们便都出去了。
她又把朱翊深的信拿出来看了一遍,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他在战场杀敌,此时不能为别的事情分心。而且只凭两个人的片面之言和她的推测,不足以下定论。如果能找到那份遗诏,证明真假,才是最有利的证据。先皇的传位遗诏大概不容易弄到手,或者端和帝都销毁了。但赐死娘娘的遗诏,应该收在司礼监里头。只要让她看到上面的笔迹,就可以推断出是不是先皇亲笔所书。
她虽然是亲王妃,但司礼监那样的地方也不是她想进就能进的。她几乎一下就想到了在翰林院当庶吉士的沈安序。
殿试结束以后,叶明修入翰林院任修撰,其余表现优异的进士,也都进了翰林院,分别在各个部门观政。叶明修的教习是苏濂,沈安序的教习则是李士济。三位阁老里面,苏濂以学问见长,李士济为人小心谨慎,在说话做事上十分圆滑。而且二人都是世家出身,底蕴十分深厚。大部分进士也愿意跟着他们。
而杨勉相对出身较低,乃端和帝一手提拔,最为亲近皇帝。端和帝沉迷于炼丹,他不像苏濂和李士济一样频频上书规劝,反而觉得不如让皇帝禅位,由太子接掌大权。他现在兼任太子师,太子登基之后,他的地位只会更加尊崇。
沈安序从翰林院出来,抽空去东宫看望朱正熙。朱正熙的精神很不好,声音嘶哑,只与沈安序简单说了几句话。他人生一直都很平顺,还没有遭遇过这么重大的变故。一夜之间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好像瞬间沧桑了许多。虽然太子妃的病,太医早就下了结论,是太子妃自己要生下这个孩子的。可他连孩子都没有保住。
沈安序见他精神不佳,也不敢过多打扰,告退出宫了。
昨日素云到家里来,请他今日到王府一趟,说若澄有事找他商量
她们在东宫坐了会儿, 安静地喝了茶, 然后便出了东宫。一个妇人一身素服, 扶着丫鬟仆妇哭天抢地地赶来, 好像是太子妃的母亲。等她进去了, 前面两个宗妇小声议论:“听说太子妃这病十分蹊跷, 好像是被克死的。”
“你可别胡说八道。”
“怎么是我胡说?大家都在传呢。太子妃年纪轻轻嫁到东宫,这还没两年光景,憔悴成那般模样。都说她的八字跟皇宫不和,不该嫁进来的。当时家里也给她和太子合过八字,说会被克,但是知道来当太子妃,舍不得那尊荣。可这富贵还没享两年,先把命送了。”
“你快别说了,我听得浑身发冷。”另一个人抱着手臂,低头匆匆往前走。
经过花园,若澄忽然肚子疼,就告诉引路的太监在原地稍候,她找了一处偏僻的茅厕进去。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人往来,若澄能舒舒服服地解决问题,谁知她刚解了裙子,就听见外面有说话声。
“你胆子越来越大了,怎么敢约我到这里来?”一个柔媚的女声。
“心肝,快给我亲一亲,我想死你了。”接着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衣服细细索索的,两人似乎在那亲热。
若澄听得面红耳赤,也不敢吭声,只是捂住口鼻。只希望那对野鸳鸯完事了快点走,不然她要在这里憋死了。
“你说咱们这个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男人问道。
女人轻笑:“这我如何知道?反正那老东西整天炼丹药,也没心思管别的事。据说昨夜太子妃没了,东宫派人去仁寿宫禀报,他只交代了一句‘好好安排后事’就没下文了。太子可是他最看重的儿子,尚且如此,我这个孩子算什么。”
若澄听这女人说话的口气,隐隐觉得不对。她口中的老东西,莫非是指皇上?皇帝的女人与人私通,还有了孩子?太医都没发现?这可是混淆皇室血统的大罪啊。若澄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额头上开始冒汗,原先的几分好奇心一下子都收起来了。
“你别拉我裙子,你……”女人嗔了一声,然后响起呻/吟声,“别伤了孩子……”
他们似乎很快完事,男人意犹未尽道:“你说皇上现在整天沉迷于炼丹,身子却一日不如一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不想做皇帝,当初夺皇位做什么?”
若澄听到这里,忽然浑身打了个寒颤,这个人在说什么?
那女人跟她似有同样的疑问,追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皇上不是奉先帝的遗诏登基的吗?”
男人似乎懊恼自己说漏了嘴,声音更小:“什么遗诏,那遗诏谁都没看到过,包括三位阁老!当时先帝身边只有大太监刘瑛和宸妃两人,有没有遗诏,他们心中最清楚!不过,皇上登基之后,宸妃被逼殉葬,刘瑛早就没影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而且皇帝一直忌惮晋王,多次想要下杀手,但都没找到机会。他已经是皇帝了,他在怕什么?”
若澄心跳得飞快,身上仿佛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大气都不敢出。
这时候,外面的人说:“好像有人往这边来了,我们快走!”然后一串脚步声远去。
过了会儿,好像是引路太监来寻若澄,若澄双腿发软地从茅厕出去,心里一片乱糟糟的。刚才男女那番对话给她的冲击太大,以至于她都没办法好好思考。回府的马车上,她仔细回忆娘娘当时听到要殉葬时的表情,好像很意外,又仿佛早就猜到。那个时候,若澄年纪还小,参不透其中的玄机。
如果娘娘一直呆在先帝身边,她也许知道有没有传位遗诏。会不会就是因为这样,她才需要“殉葬”呢?
若澄又想到了朱翊深。
先皇病重的时候,朱翊深恰好不在京中,是后来才从外地赶回来的。她几乎本能地做出一种猜测,大太监刘瑛和娘娘都知道,先皇本来要传位给朱翊深,当时还是鲁王的端和帝不甘心,提前进京,控制了刘瑛。他请出的那道遗诏,根本就是假的。而后为了毁灭证据,他将两个人证全都以名目杀死。世间再也没有人知道真正的遗诏是什么。
这么一想,若澄觉得浑身发抖,后背阵阵发凉。她一直认为先皇薄情,狠心要了娘娘的性命,他生前的宠爱都是假象。可若是先皇根本就没有下过那道殉葬的遗诏,这一切都是端和帝的阴谋呢?那么端和帝不仅夺走了原本应该属于朱翊深的皇位,还杀死了娘娘。若澄不敢想象,若是朱翊深知道了真相,结果会如何。
她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素云和碧云见她脸色很差,还以为她生病了,要去请大夫。
“我没事。想一个人静一静。”若澄说道,她们便都出去了。
她又把朱翊深的信拿出来看了一遍,心情慢慢平复下来。他在战场杀敌,此时不能为别的事情分心。而且只凭两个人的片面之言和她的推测,不足以下定论。如果能找到那份遗诏,证明真假,才是最有利的证据。先皇的传位遗诏大概不容易弄到手,或者端和帝都销毁了。但赐死娘娘的遗诏,应该收在司礼监里头。只要让她看到上面的笔迹,就可以推断出是不是先皇亲笔所书。
她虽然是亲王妃,但司礼监那样的地方也不是她想进就能进的。她几乎一下就想到了在翰林院当庶吉士的沈安序。
殿试结束以后,叶明修入翰林院任修撰,其余表现优异的进士,也都进了翰林院,分别在各个部门观政。叶明修的教习是苏濂,沈安序的教习则是李士济。三位阁老里面,苏濂以学问见长,李士济为人小心谨慎,在说话做事上十分圆滑。而且二人都是世家出身,底蕴十分深厚。大部分进士也愿意跟着他们。
而杨勉相对出身较低,乃端和帝一手提拔,最为亲近皇帝。端和帝沉迷于炼丹,他不像苏濂和李士济一样频频上书规劝,反而觉得不如让皇帝禅位,由太子接掌大权。他现在兼任太子师,太子登基之后,他的地位只会更加尊崇。
沈安序从翰林院出来,抽空去东宫看望朱正熙。朱正熙的精神很不好,声音嘶哑,只与沈安序简单说了几句话。他人生一直都很平顺,还没有遭遇过这么重大的变故。一夜之间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好像瞬间沧桑了许多。虽然太子妃的病,太医早就下了结论,是太子妃自己要生下这个孩子的。可他连孩子都没有保住。
沈安序见他精神不佳,也不敢过多打扰,告退出宫了。
昨日素云到家里来,请他今日到王府一趟,说若澄有事找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