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等着消息。
石舜华听到四人心里都担心太子活不长,很是无语:“太累了,歇两天就好了,你们别去打搅爷。”
太子是东宫女人的依靠,太子有个好歹,生再多孩子出来也是跟着遭罪。以致于唐氏很想找太子睡一觉,此时也不敢乱来,忍不住又往前面看一眼,才回屋歇着。
至于有没有睡着,石舜华不关心,也没工夫关心。她正吩咐阿阮把她的燕窝全找出来,打明儿起,每天给太子炖两碗燕窝,早晚各一份。
时隔多年,太子又天天喝燕子的口水,纵然他如今不讨厌燕窝,连着喝两个月也很烦。偏偏他喝进肚子里的燕窝都是石舜华珍藏的,太子不好辜负她一番好意,只能捏着鼻子喝进去。
十一月初,陕北的贫穷户挑出来,户部向康熙奏明,康熙命四贝勒胤禛和十三皇子胤祥总理百姓迁徙一事。
前往陕北的路上,遇到一场大雪,胤祥望着满天茫茫一片,很是担心:“四哥,这么冷的天,百姓愿意迁去蒙古吗?”
“朝廷虽然会发放一些救济粮,可那些粮食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胤禛道,“他们不愿意去,在家里窝着也会被冻死。
“早点到草原,领到朝廷准备的粮食,住进四额驸使人建的土坯房里,天晴了就去开荒,下雨下雪就窝在房里猫冬,熬几个月苦日子就彻底到头了,他们愿意去的。”
胤祥:“咱们上次去的时候,当地百姓说冬日里取暖全靠抖,陕北离归化城那么远,会冻死吧?”
“不下暴雪就不会。穿上麦秸编的衣裳鞋,一天有两顿热汤,他们能熬过去。”胤禛说着,顿了顿,“这次迁移有两三万人,前前后后得用掉两三百万两银子,年后还有一批前往漠北,还得再用掉一大笔,朝廷也不容易。”
“户部去年拢账不是说有四五千万两?”胤祥问。
胤禛:“军饷不能动,用来赈灾的银子也不能动,你们出宫的安家银子不能动,天下官吏俸禄也不能动,除去这些还有多少银子可用?”
胤祥哑口无言。
十一月中旬,两兄弟抵达陕北,当地的将军已把要迁徙的贫苦百姓聚到军营附近,就等着两位皇子过来把人接过去。
百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穿暖。以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朝廷不管不问,百姓也认为自己命苦投生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几乎没想过反抗。
如今朝廷大发善心,百姓心里只有感激。胤禛来的时候担心这么多百姓聚在一块会借机生事,亲眼看到一个个露出感激的目光,胤禛心口发闷,在聚集地稍稍待一会儿就出去了。
到达驿站,胤禛远远看到个十分眼熟的人:“小崔掌柜?”
“四哥认识?”胤祥问。
胤禛:“崔掌柜的侄子,二嫂的宫女阿箫的男人。”走到跟前就问,“你来这边做什么?收货。”
“不是,是送货。”小崔掌柜递给胤禛一张纸,“东西太多,守门的士兵不准进城,如今东西都堆在城外。”
胤禛接过来:“棉衣棉裤?三万件?给我的。”
小崔掌柜:“九月下旬太子妃命奴才们尽快置办出三万套棉衣,然后送到陕北亲自交到您手上。至于用处,太子妃没跟奴才说,奴才觉得可能是给要迁去蒙古的百姓准备的。”
“二嫂怎么知道我们这时候过来?”胤祥很好奇。
小崔掌柜:“太子妃不知道。奴才十月底就到这边,一直等您。”
“大概是太子二哥跟二嫂说的。”胤祥说出来,又觉得不对,“如果我和四哥再晚些日子过来,你岂不是得一直等下去?”
小崔掌柜:“那些棉衣是运通八方的伙计送来的,百姓都知道运通八方的主子是十一爷和十二爷,地痞无赖不敢捣乱,当地官员不敢找麻烦,也会帮衬一二。就算不留人看着,棉衣也不会少。等你出京,奴才再过来也不会耽误。”
“怪不得。”胤祥道,“走,我跟你去看看。有了这些棉衣,明儿就能上路。”
胤禛和胤祥到城外一户农院里,掰开一点线头,发现里面全是白花花的棉絮:“这么多棉衣不好弄吧?”
“还行。”小崔掌柜道,“奴才请山东、安徽、河南三地的掌柜帮忙找人做的。四爷,东西您收到了,奴才就回去了。”
胤禛:“这么急?”
小崔掌柜不好意思道:“奴才的妻子快生了。”
“阿箫快生了?”胤祥道,“那你快回家吧。”
小崔掌柜前脚走,胤禛就向康熙禀报此事。
康熙收到胤禛的来信,京城迎来入冬后第一场大雪。看到儿子信上写到太子妃准备的棉衣很厚,穿在身上走一里路就出一身汗,望着窗外的雪花,康熙把信递给梁九功。
梁九功捧在手里,想看不敢看,颤巍巍问:“皇上,您这是,这是几个意思?”
“太子妃太精明了。”康熙道,“弘晅小人儿藏不住话,肯定跟他额娘说朕问太子妃有没有银子。太子妃不声不响就弄出三万件棉衣,把朕堵得哑口无言,还得谢她。”
梁九功苦笑:“这事好事啊。”顿了顿,“太子妃不精明,也没银子置办这么多棉衣。您十几个儿子,有十一个儿媳妇,行事如此大方的也只有太子妃。”
康熙叹气:“你不懂。”
“您是怕太子妃以后干政?”梁九功问,“奴才觉得不会。太子妃如果是这个性子,咱们在塞外的时候,她也不会整天呆在帐中,连大公主和二公主都不见。”
康熙仔细回想一番:“好像也是。”
梁九功心想,什么叫好像,本来就是:“东宫的几个阿哥虽然大了,两个格格和五阿哥还小,太子妃整天照看他们,也抽不出工夫管别的啊。”
砰!
康熙心头一跳,脸色骤变:“地龙翻身?!梁九功,快,快去东宫喊太子赶紧出来。”
“皇上,不是地龙翻身。”梁九功跟着跑出来,发现脚下没动,“不是地龙翻身。”转身对宫女说,“赶紧把皇上的大氅——”
砰!砰!
石舜华走到院里:“怎么回事?爷,是不是地龙翻身?”
太子拍拍石舜华的手:“别担心,不是。张起麟,去宣九门提督,太子妃,照看好弘晅,孤去乾清宫看看。”
第154章 钮钴禄氏
太子急匆匆跑出东宫, 看到康熙出了日精门正往他这边来,大步走过去:“汗阿玛,没事吧?”
“朕没事。”康熙见太子连个斗篷和帽子都没带,皱眉道, “怎么不多穿件衣裳?”
太子一边拍身上的雪花一边说:“儿臣已使张起麟去宣九门提督,外面冷, 您去殿内,儿臣去南边等他。”
康熙:“不是地龙翻身, 应该没大事。朕刚刚觉
石舜华听到四人心里都担心太子活不长,很是无语:“太累了,歇两天就好了,你们别去打搅爷。”
太子是东宫女人的依靠,太子有个好歹,生再多孩子出来也是跟着遭罪。以致于唐氏很想找太子睡一觉,此时也不敢乱来,忍不住又往前面看一眼,才回屋歇着。
至于有没有睡着,石舜华不关心,也没工夫关心。她正吩咐阿阮把她的燕窝全找出来,打明儿起,每天给太子炖两碗燕窝,早晚各一份。
时隔多年,太子又天天喝燕子的口水,纵然他如今不讨厌燕窝,连着喝两个月也很烦。偏偏他喝进肚子里的燕窝都是石舜华珍藏的,太子不好辜负她一番好意,只能捏着鼻子喝进去。
十一月初,陕北的贫穷户挑出来,户部向康熙奏明,康熙命四贝勒胤禛和十三皇子胤祥总理百姓迁徙一事。
前往陕北的路上,遇到一场大雪,胤祥望着满天茫茫一片,很是担心:“四哥,这么冷的天,百姓愿意迁去蒙古吗?”
“朝廷虽然会发放一些救济粮,可那些粮食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胤禛道,“他们不愿意去,在家里窝着也会被冻死。
“早点到草原,领到朝廷准备的粮食,住进四额驸使人建的土坯房里,天晴了就去开荒,下雨下雪就窝在房里猫冬,熬几个月苦日子就彻底到头了,他们愿意去的。”
胤祥:“咱们上次去的时候,当地百姓说冬日里取暖全靠抖,陕北离归化城那么远,会冻死吧?”
“不下暴雪就不会。穿上麦秸编的衣裳鞋,一天有两顿热汤,他们能熬过去。”胤禛说着,顿了顿,“这次迁移有两三万人,前前后后得用掉两三百万两银子,年后还有一批前往漠北,还得再用掉一大笔,朝廷也不容易。”
“户部去年拢账不是说有四五千万两?”胤祥问。
胤禛:“军饷不能动,用来赈灾的银子也不能动,你们出宫的安家银子不能动,天下官吏俸禄也不能动,除去这些还有多少银子可用?”
胤祥哑口无言。
十一月中旬,两兄弟抵达陕北,当地的将军已把要迁徙的贫苦百姓聚到军营附近,就等着两位皇子过来把人接过去。
百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穿暖。以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朝廷不管不问,百姓也认为自己命苦投生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几乎没想过反抗。
如今朝廷大发善心,百姓心里只有感激。胤禛来的时候担心这么多百姓聚在一块会借机生事,亲眼看到一个个露出感激的目光,胤禛心口发闷,在聚集地稍稍待一会儿就出去了。
到达驿站,胤禛远远看到个十分眼熟的人:“小崔掌柜?”
“四哥认识?”胤祥问。
胤禛:“崔掌柜的侄子,二嫂的宫女阿箫的男人。”走到跟前就问,“你来这边做什么?收货。”
“不是,是送货。”小崔掌柜递给胤禛一张纸,“东西太多,守门的士兵不准进城,如今东西都堆在城外。”
胤禛接过来:“棉衣棉裤?三万件?给我的。”
小崔掌柜:“九月下旬太子妃命奴才们尽快置办出三万套棉衣,然后送到陕北亲自交到您手上。至于用处,太子妃没跟奴才说,奴才觉得可能是给要迁去蒙古的百姓准备的。”
“二嫂怎么知道我们这时候过来?”胤祥很好奇。
小崔掌柜:“太子妃不知道。奴才十月底就到这边,一直等您。”
“大概是太子二哥跟二嫂说的。”胤祥说出来,又觉得不对,“如果我和四哥再晚些日子过来,你岂不是得一直等下去?”
小崔掌柜:“那些棉衣是运通八方的伙计送来的,百姓都知道运通八方的主子是十一爷和十二爷,地痞无赖不敢捣乱,当地官员不敢找麻烦,也会帮衬一二。就算不留人看着,棉衣也不会少。等你出京,奴才再过来也不会耽误。”
“怪不得。”胤祥道,“走,我跟你去看看。有了这些棉衣,明儿就能上路。”
胤禛和胤祥到城外一户农院里,掰开一点线头,发现里面全是白花花的棉絮:“这么多棉衣不好弄吧?”
“还行。”小崔掌柜道,“奴才请山东、安徽、河南三地的掌柜帮忙找人做的。四爷,东西您收到了,奴才就回去了。”
胤禛:“这么急?”
小崔掌柜不好意思道:“奴才的妻子快生了。”
“阿箫快生了?”胤祥道,“那你快回家吧。”
小崔掌柜前脚走,胤禛就向康熙禀报此事。
康熙收到胤禛的来信,京城迎来入冬后第一场大雪。看到儿子信上写到太子妃准备的棉衣很厚,穿在身上走一里路就出一身汗,望着窗外的雪花,康熙把信递给梁九功。
梁九功捧在手里,想看不敢看,颤巍巍问:“皇上,您这是,这是几个意思?”
“太子妃太精明了。”康熙道,“弘晅小人儿藏不住话,肯定跟他额娘说朕问太子妃有没有银子。太子妃不声不响就弄出三万件棉衣,把朕堵得哑口无言,还得谢她。”
梁九功苦笑:“这事好事啊。”顿了顿,“太子妃不精明,也没银子置办这么多棉衣。您十几个儿子,有十一个儿媳妇,行事如此大方的也只有太子妃。”
康熙叹气:“你不懂。”
“您是怕太子妃以后干政?”梁九功问,“奴才觉得不会。太子妃如果是这个性子,咱们在塞外的时候,她也不会整天呆在帐中,连大公主和二公主都不见。”
康熙仔细回想一番:“好像也是。”
梁九功心想,什么叫好像,本来就是:“东宫的几个阿哥虽然大了,两个格格和五阿哥还小,太子妃整天照看他们,也抽不出工夫管别的啊。”
砰!
康熙心头一跳,脸色骤变:“地龙翻身?!梁九功,快,快去东宫喊太子赶紧出来。”
“皇上,不是地龙翻身。”梁九功跟着跑出来,发现脚下没动,“不是地龙翻身。”转身对宫女说,“赶紧把皇上的大氅——”
砰!砰!
石舜华走到院里:“怎么回事?爷,是不是地龙翻身?”
太子拍拍石舜华的手:“别担心,不是。张起麟,去宣九门提督,太子妃,照看好弘晅,孤去乾清宫看看。”
第154章 钮钴禄氏
太子急匆匆跑出东宫, 看到康熙出了日精门正往他这边来,大步走过去:“汗阿玛,没事吧?”
“朕没事。”康熙见太子连个斗篷和帽子都没带,皱眉道, “怎么不多穿件衣裳?”
太子一边拍身上的雪花一边说:“儿臣已使张起麟去宣九门提督,外面冷, 您去殿内,儿臣去南边等他。”
康熙:“不是地龙翻身, 应该没大事。朕刚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