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张强哼一声,“你还笑我,难道你不高兴?”
皮小三摸摸鼻子,“高兴,怎么不高兴?能再次回到战场,怎么说也比在宫里看人脸色的好。”
他们这些做侍卫的看着高级,说到底也不过是伺候人的,宫里的主子,还有一些皇亲贵族们,哪一个不是对他们呼来喝去的。
再加上他们四个人也没什么身份背景,仗着和皇后有交情,勉强混了个一官半职的,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只是日子虽是越过越好,却找不到往日的开心肆意了,也是因为此,路唯新说要打仗带着他们,他们才毫不犹豫的跟着出来了。
尤其是在这儿能见到郭文莺,可以重温往日的情怀,倒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的。
次日一早,等郭文莺起来,已经是将近中午了。
她一出营帐,就瞧见封玉儿身上穿着一身军服,掐着腰在那儿等她,在她旁边还站着张明长,也是一身的军服,还顶盔贯甲了。
看见这两人,郭文莺差点笑了出来,封玉儿身上的那衣服并不合身,大的都拖了地了,也亏她还能高傲的昂着头,一副高贵小勇士的模样。
至于张明长,他该是第一次穿军服吧,他整体气质过于文气,说起来并不适合这身军服,很有种穿错衣服的感觉。
封玉儿走过去招了招手让她蹲下,郭文莺照做了,只见她上前抱住她的脖子,笑眯眯道:“娘亲,我都听路师父说了,他说你是带兵带过仗的,可厉害了。我想看娘亲点兵。”
郭文莺笑着在她那张笑脸上亲了一下,“好,那就点兵。”
她让人找了剪子把封玉儿的衣服裁剪了一下,虽然穿着依旧不合身,好歹没那么哐当的厉害了,扎上腰带,勉强还能穿下去。
她牵着封玉儿的手去找路唯新,这会儿路唯新正带着士兵们在教场练兵呢,这些兵丁的阵法演练的并不熟练,也难怪在战场上活动不开了。
因着这里山地多,许多重型武器都运不过来,军中弓弩和火铳数量还好,但一些强弓和战车几乎没有,那运过来的二十几门大炮,还是没炮弹的。一想起这个,郭文莺便开始头疼起来,当务之急,还是得把这炮弹造出来,否则他们除了人数多之外,别的根本不占优势嘛。
路唯新一时兴起,也下场活动了一下筋骨,找了几个人练练拳脚。他身手不错,力气又大,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连续几脚踢出去,那几个兵丁都连滚带爬的,不一会儿便躺了一地。
他瞧见郭文莺,忙小步跑着过来,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文莺,你来了。”
郭文莺点点头,“既然我初次掌将军印,那就点兵吧。”
“好嘞。”路唯新脆脆的应了一声,屁颠屁颠的跑了,倒好像从前那个军营里跑前跑后的校尉一样,一点没有个将军样。
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鼓
寒冬的天气,一大早便刮起了西北风。暴风雪愈来愈猛,刺骨的寒风带来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风不住呼啸着,好像尖石子似的刮着路人的脸,叫他们透不过气,说不出话来。
在风雪中,一个小丫头背着一捆柴,紧抿着嘴,蹒跚的向这边走。风雪太大,吹得她东倒西歪的,几乎站立不稳。
那小丫头不过十三四岁,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袄,一张小脸却很是纯净,她五官轮廓分明,唇红而润,眸光清透潋滟,如蔚蓝天空一缕红霞,小小年纪便透着一种冰肌玉骨的清丽之美。只是她长得太过瘦小,身子又单薄,看着倒比实际年龄还小些。
进了村子,有房屋挡着,风雪略小了些。她背着柴晃晃悠悠地走着,路过一间民居,一个老妇过来拿柴火做饭,抬眼看见她,和善地叫道:“牡丹,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出去砍柴啊?”
“家里柴火没了,烧不了饭。”牡丹低声回着,声音甜甜糯糯的,好像糯米团子里浸了蜜汁。
那老妇看着她,不禁一叹,可怜啊,这么好的孩子,偏生命这么苦,怎么就给秦家做了童养媳了?可怜那秦家老大,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小小年纪便做了寡妇了。
老妇的儿媳从屋里端着鸡盆子出来,见婆婆站在门口,不由道:“娘,你看什么呢?”
老妇叹一声,“看秦家那个小丫头,真是命苦啊。”
“你说白牡丹啊。”儿媳妇张氏不由撇撇嘴,“那丫头可不是个善茬,才十三四岁就是个勾人的,你看她生的那模样,妖妖娆娆的,将来长大了还不定怎么勾搭男人呢。她又是个寡妇,以后秦家的日子安生不了。”
老妇叹道:“你别这么说,那秦家的大儿子不是还没死吗?”
张氏哼一声,“一走就是八年,战场上刀剑无眼,谁知道死没死啊?不过也是怪了,这丫头半年前还是个傻子呢,忽然摔了一跤,倒把脑子给摔好了。一身的灵气,看起来倒比先前好看的多了,也难怪村里的野汉子都爱盯着她瞧,隔三差五的就上秦家门口转悠去。”
说起这白牡丹,还真是个奇迹,她九岁时就被秦家主母秦李氏买回来给自己儿子冲喜。李氏的大儿子在外当兵打仗,几年未归,别人都说是死了,可李氏偏偏不信,非要弄个童养媳回来,说要给儿子冲喜,保佑大儿子在战场上能保住一条命。
白牡丹刚进秦家的时候,也才九岁,鼻端挂着两条清鼻涕,又瘦又小,人还是傻的。
你问她:“你叫什么?”她摇头。
再问:“今年几岁了?”“我叫牡丹。”
“你从哪儿来啊?”“我今年九岁了。”
合着完全不对茬,就是反应也慢半拍。
李氏当初也是图便宜,买了这么一个傻丫头,模样倒是长得挺好,也能干点活,缝缝补补,喂猪喂鸡的都能搭把手。平日里也就当成个丫头一样使唤了。
本来她对牡丹还算满意,谁知就在一个月前,牡丹出门的时候叫石头给绊倒,摔了一跤,脑袋上破了好大个口子。等再醒来时,活脱脱变了个人似得,不仅不傻了,脑子还特灵活,牙尖嘴利的。
这事早在村子里传遍了,人人都说是奇事一件。说牡丹丫头不仅聪明了,人也比从前漂亮多了,那与众不同的风情根本不像是十三岁的小丫头能有的,倒把一些村里的闲汉都勾住了。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在
张强哼一声,“你还笑我,难道你不高兴?”
皮小三摸摸鼻子,“高兴,怎么不高兴?能再次回到战场,怎么说也比在宫里看人脸色的好。”
他们这些做侍卫的看着高级,说到底也不过是伺候人的,宫里的主子,还有一些皇亲贵族们,哪一个不是对他们呼来喝去的。
再加上他们四个人也没什么身份背景,仗着和皇后有交情,勉强混了个一官半职的,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只是日子虽是越过越好,却找不到往日的开心肆意了,也是因为此,路唯新说要打仗带着他们,他们才毫不犹豫的跟着出来了。
尤其是在这儿能见到郭文莺,可以重温往日的情怀,倒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的。
次日一早,等郭文莺起来,已经是将近中午了。
她一出营帐,就瞧见封玉儿身上穿着一身军服,掐着腰在那儿等她,在她旁边还站着张明长,也是一身的军服,还顶盔贯甲了。
看见这两人,郭文莺差点笑了出来,封玉儿身上的那衣服并不合身,大的都拖了地了,也亏她还能高傲的昂着头,一副高贵小勇士的模样。
至于张明长,他该是第一次穿军服吧,他整体气质过于文气,说起来并不适合这身军服,很有种穿错衣服的感觉。
封玉儿走过去招了招手让她蹲下,郭文莺照做了,只见她上前抱住她的脖子,笑眯眯道:“娘亲,我都听路师父说了,他说你是带兵带过仗的,可厉害了。我想看娘亲点兵。”
郭文莺笑着在她那张笑脸上亲了一下,“好,那就点兵。”
她让人找了剪子把封玉儿的衣服裁剪了一下,虽然穿着依旧不合身,好歹没那么哐当的厉害了,扎上腰带,勉强还能穿下去。
她牵着封玉儿的手去找路唯新,这会儿路唯新正带着士兵们在教场练兵呢,这些兵丁的阵法演练的并不熟练,也难怪在战场上活动不开了。
因着这里山地多,许多重型武器都运不过来,军中弓弩和火铳数量还好,但一些强弓和战车几乎没有,那运过来的二十几门大炮,还是没炮弹的。一想起这个,郭文莺便开始头疼起来,当务之急,还是得把这炮弹造出来,否则他们除了人数多之外,别的根本不占优势嘛。
路唯新一时兴起,也下场活动了一下筋骨,找了几个人练练拳脚。他身手不错,力气又大,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连续几脚踢出去,那几个兵丁都连滚带爬的,不一会儿便躺了一地。
他瞧见郭文莺,忙小步跑着过来,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文莺,你来了。”
郭文莺点点头,“既然我初次掌将军印,那就点兵吧。”
“好嘞。”路唯新脆脆的应了一声,屁颠屁颠的跑了,倒好像从前那个军营里跑前跑后的校尉一样,一点没有个将军样。
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鼓
寒冬的天气,一大早便刮起了西北风。暴风雪愈来愈猛,刺骨的寒风带来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风不住呼啸着,好像尖石子似的刮着路人的脸,叫他们透不过气,说不出话来。
在风雪中,一个小丫头背着一捆柴,紧抿着嘴,蹒跚的向这边走。风雪太大,吹得她东倒西歪的,几乎站立不稳。
那小丫头不过十三四岁,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袄,一张小脸却很是纯净,她五官轮廓分明,唇红而润,眸光清透潋滟,如蔚蓝天空一缕红霞,小小年纪便透着一种冰肌玉骨的清丽之美。只是她长得太过瘦小,身子又单薄,看着倒比实际年龄还小些。
进了村子,有房屋挡着,风雪略小了些。她背着柴晃晃悠悠地走着,路过一间民居,一个老妇过来拿柴火做饭,抬眼看见她,和善地叫道:“牡丹,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出去砍柴啊?”
“家里柴火没了,烧不了饭。”牡丹低声回着,声音甜甜糯糯的,好像糯米团子里浸了蜜汁。
那老妇看着她,不禁一叹,可怜啊,这么好的孩子,偏生命这么苦,怎么就给秦家做了童养媳了?可怜那秦家老大,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小小年纪便做了寡妇了。
老妇的儿媳从屋里端着鸡盆子出来,见婆婆站在门口,不由道:“娘,你看什么呢?”
老妇叹一声,“看秦家那个小丫头,真是命苦啊。”
“你说白牡丹啊。”儿媳妇张氏不由撇撇嘴,“那丫头可不是个善茬,才十三四岁就是个勾人的,你看她生的那模样,妖妖娆娆的,将来长大了还不定怎么勾搭男人呢。她又是个寡妇,以后秦家的日子安生不了。”
老妇叹道:“你别这么说,那秦家的大儿子不是还没死吗?”
张氏哼一声,“一走就是八年,战场上刀剑无眼,谁知道死没死啊?不过也是怪了,这丫头半年前还是个傻子呢,忽然摔了一跤,倒把脑子给摔好了。一身的灵气,看起来倒比先前好看的多了,也难怪村里的野汉子都爱盯着她瞧,隔三差五的就上秦家门口转悠去。”
说起这白牡丹,还真是个奇迹,她九岁时就被秦家主母秦李氏买回来给自己儿子冲喜。李氏的大儿子在外当兵打仗,几年未归,别人都说是死了,可李氏偏偏不信,非要弄个童养媳回来,说要给儿子冲喜,保佑大儿子在战场上能保住一条命。
白牡丹刚进秦家的时候,也才九岁,鼻端挂着两条清鼻涕,又瘦又小,人还是傻的。
你问她:“你叫什么?”她摇头。
再问:“今年几岁了?”“我叫牡丹。”
“你从哪儿来啊?”“我今年九岁了。”
合着完全不对茬,就是反应也慢半拍。
李氏当初也是图便宜,买了这么一个傻丫头,模样倒是长得挺好,也能干点活,缝缝补补,喂猪喂鸡的都能搭把手。平日里也就当成个丫头一样使唤了。
本来她对牡丹还算满意,谁知就在一个月前,牡丹出门的时候叫石头给绊倒,摔了一跤,脑袋上破了好大个口子。等再醒来时,活脱脱变了个人似得,不仅不傻了,脑子还特灵活,牙尖嘴利的。
这事早在村子里传遍了,人人都说是奇事一件。说牡丹丫头不仅聪明了,人也比从前漂亮多了,那与众不同的风情根本不像是十三岁的小丫头能有的,倒把一些村里的闲汉都勾住了。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