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时不时还要再提几个自己的问题,看的一边的苏玉秀又是好笑又是感动。
温向平前世到最后也是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一口气有了两个孩子,温向平确实把朝阳甜宝当自己孩子疼,但并没有切身参与或朝阳和甜宝小时候的成长。
如今,再过几个月,他就要迎来一个小生命,一个从巴掌大小开始,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背着书包像甜宝一样去上幼儿园,再到像朝阳一样去上小学,然后中学、大学,直至结婚生子……
温向平只要一想到这些,心里就软的一塌糊涂,恨不得再跟老医生探讨探讨育儿经,或者干脆修个第二专业去。
等甜宝和朝阳知道自己马上要迎来一个香香软软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时,也是开心的不得了,每天跟江家兄弟在一起玩,话不出三句也必然要提到未出生的小弟弟妹妹才行。
自从知道妻子有孕,温向平当真是就差把苏玉秀供起来了。
苏玉秀坚持要去店里,温向平不好阻拦,只能一下课就跑回店里,坐在苏玉秀身边抱着书读。至于店里的活儿能让胡嫂子小何干,绝对不让苏玉秀碰,后来招了苏玉秀好几次瞪才算收敛。
但眼见着越来越多的人挤在店里看电视不走人,本来五点就能关店门,好几次都被硬生生的拖到了六点。温向平本想冷着脸赶人走,却被苏玉秀一顿好捶,
“我们是做生意又不是结仇,干嘛呀。”
温向平只好让放了暑假的孩子们和胡嫂子李芝龄每天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多看顾着苏玉秀些,同时又修改了门口的小黑板。
一个男娃牵着妹妹坐在满树繁花下,挺着肚子的少妇和身材颀长的男人站在一边,一家五口笑得再灿烂不过。
温向平一手q版小人画的栩栩如生,极抓特点,来吃饭蹭电视的人一看就知道男娃女娃是店主家的一双儿女。再看腰腹鼓出的少妇,便纷纷心领神会,从此不仅不再坐着不走,还主动收拾自己的碗筷送到后厨的一个小窗口,就像平素在学校食堂吃一般。
温向平见了,干脆就在后厨又开了一个窗口,专门给食客主动送碗筷用的。
做生意做到温向平这份儿上的,温苏记也算独一家了。
黑板照样每周一换,但在温向平和一心期待小弟弟妹妹的温家江家孩子手里,往往是换汤不换药,不是一家五口坐在繁花漫天的树下笑,就是再加上江家的三个小子一起在郊游路上叽叽喳喳,偶尔画个童话里的可爱形象,也非要给人家画只牵着的手,再画双水灵灵看向上面的大眼,孺慕之情呼之欲出。
没了以前各式各样的画风,这些也意外的受食客们的好评,纷纷开口打趣温向平夫妻。其中不少是温向平的同学,在学校一传播,几乎人人都知道中文系有个温向平,不仅开了家温苏记,还每天在门口小黑板表现父爱。
不仅如此,每天对老板娘小心翼翼,就怕磕着摔着的样子也是让不少女学生暗自制定了新的择偶标准。
要是再来几个未婚的温向平,只怕沽大的女生就都要名花有主了。
调侃是调侃,但大多都是善意的调侃。
一个热爱家庭的男人,谁会去恶意抨击他呢。
何况温向平还是中文系的知名人物,平时在讲师教授面前也是挂了牌的。
学习又好,家里开着温苏记也不缺钱,娇妻在侧,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即将还要迎来一个新生命,一时间,温向平成了多少人眼里的人生赢家。
借着这股东风,温向平自然连忙写信回大河村,向苏承祖和李红枝报告这个好消息,在苏玉秀巴巴的眼神下,又提笔写了店里如何如何忙,玉秀如何如何忙不过来,身边又没有个有经验的,夫妻俩都心里发慌。
远在晋省的李红枝一看,顿时也顾不上老伴儿还在生气的事儿,收拾了个几件衣服,又想了想,又把装着酸菜的瓮也背上,就和苏承祖坐上了来沽市的火车。
正好如今工分制也取消了,家家户户都按着户口本上的人头分了地,种多种少,盈亏都是自家负责,再也不用像原先一样强制着做。除此之外,出入各省也不用受限制,因此没用两天,苏承祖和李红枝就踩上了沽市的土地。
眼见着人海茫茫的沽市火车站,李红枝忍不住心中一颤。
这――可比晋省人多多了哪。
第66章
李红枝本来是提了东西就要往沽市跑, 好在还有个冷静的苏承祖知道要提前给温向平写封信,不然等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沽市,可就真成了没头苍蝇乱撞。
温向平只知道苏承祖老俩是今天到,却不知道坐的是哪班车,干脆一大早就守在了火车站门口,饿了就随便啃了个饼子对付过去。等到火辣辣的阳光直射而下, 温向平不住的拿帕子拭着汗, 这才看见提了个大提包的苏承祖老俩。
这会儿还没有出租车,温向平只能和二老坐公交回家,一路上又是两个小时。
温向平本来还想让老俩吃口饭,歇歇再走, 结果苏承祖一扬手,
“走吧, 老胳膊老腿还没废呢。”
于是一行三人便坐上了前往沽大的公交。
温向平提重物时脚会吃不住劲, 行走间难免就要带跛, 可一路上都笑眯眯的跟二老说着家里的事, 完全不在意周围时不时瞧过来的眼神,苏承祖也就把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好不容易到了家中,苏玉秀和两个小外孙已经在家里等着他们了。
苏承祖看着自己唯一的女儿,面上虽然还带着沉意,心里却早就想通了。
这次苏玉秀开店,女婿和两个小外孙还大力支持, 连老婆子最后也倒戈相向, 搞来搞去, 反而就剩他一个里外不是人。苏承祖生了许多时日的闷气。
村里有人听说了消息,来串门的话里话外都是劝诫,什么“个体户是投机倒把”、“要被抓进去蹲号子”、“不正经的出路”啥啥的,苏承祖心中就听得满是冒火。他闺女他骂就算了,这群人瞎操什么心。
尤其是到了后来,苏承祖经常能在温向平寄来的信里看见苏玉秀给店起了个“温苏记”的名字,在店里卖晋省菜,门口还放了块小黑板的点点滴滴,渐渐的也就不再对苏玉秀开店心有抵触,反倒是自豪不已。
他闺女算是个体户,可这些自诩比他闺女强的、正经的,哪个有他闺女有本事,能挣这么多的钱,他闺女每天来来往往打招呼的可都是大学生!
知道闺女儿身子重了不方便,苏承祖和李红枝每天就泡在店里,帮着择菜招呼人,苏玉秀只要偶尔去店里看看就行。
次年四月,温向平和苏玉秀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是个七斤八两的大胖姑娘,温向平给起了个
温向平前世到最后也是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一口气有了两个孩子,温向平确实把朝阳甜宝当自己孩子疼,但并没有切身参与或朝阳和甜宝小时候的成长。
如今,再过几个月,他就要迎来一个小生命,一个从巴掌大小开始,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背着书包像甜宝一样去上幼儿园,再到像朝阳一样去上小学,然后中学、大学,直至结婚生子……
温向平只要一想到这些,心里就软的一塌糊涂,恨不得再跟老医生探讨探讨育儿经,或者干脆修个第二专业去。
等甜宝和朝阳知道自己马上要迎来一个香香软软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时,也是开心的不得了,每天跟江家兄弟在一起玩,话不出三句也必然要提到未出生的小弟弟妹妹才行。
自从知道妻子有孕,温向平当真是就差把苏玉秀供起来了。
苏玉秀坚持要去店里,温向平不好阻拦,只能一下课就跑回店里,坐在苏玉秀身边抱着书读。至于店里的活儿能让胡嫂子小何干,绝对不让苏玉秀碰,后来招了苏玉秀好几次瞪才算收敛。
但眼见着越来越多的人挤在店里看电视不走人,本来五点就能关店门,好几次都被硬生生的拖到了六点。温向平本想冷着脸赶人走,却被苏玉秀一顿好捶,
“我们是做生意又不是结仇,干嘛呀。”
温向平只好让放了暑假的孩子们和胡嫂子李芝龄每天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多看顾着苏玉秀些,同时又修改了门口的小黑板。
一个男娃牵着妹妹坐在满树繁花下,挺着肚子的少妇和身材颀长的男人站在一边,一家五口笑得再灿烂不过。
温向平一手q版小人画的栩栩如生,极抓特点,来吃饭蹭电视的人一看就知道男娃女娃是店主家的一双儿女。再看腰腹鼓出的少妇,便纷纷心领神会,从此不仅不再坐着不走,还主动收拾自己的碗筷送到后厨的一个小窗口,就像平素在学校食堂吃一般。
温向平见了,干脆就在后厨又开了一个窗口,专门给食客主动送碗筷用的。
做生意做到温向平这份儿上的,温苏记也算独一家了。
黑板照样每周一换,但在温向平和一心期待小弟弟妹妹的温家江家孩子手里,往往是换汤不换药,不是一家五口坐在繁花漫天的树下笑,就是再加上江家的三个小子一起在郊游路上叽叽喳喳,偶尔画个童话里的可爱形象,也非要给人家画只牵着的手,再画双水灵灵看向上面的大眼,孺慕之情呼之欲出。
没了以前各式各样的画风,这些也意外的受食客们的好评,纷纷开口打趣温向平夫妻。其中不少是温向平的同学,在学校一传播,几乎人人都知道中文系有个温向平,不仅开了家温苏记,还每天在门口小黑板表现父爱。
不仅如此,每天对老板娘小心翼翼,就怕磕着摔着的样子也是让不少女学生暗自制定了新的择偶标准。
要是再来几个未婚的温向平,只怕沽大的女生就都要名花有主了。
调侃是调侃,但大多都是善意的调侃。
一个热爱家庭的男人,谁会去恶意抨击他呢。
何况温向平还是中文系的知名人物,平时在讲师教授面前也是挂了牌的。
学习又好,家里开着温苏记也不缺钱,娇妻在侧,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即将还要迎来一个新生命,一时间,温向平成了多少人眼里的人生赢家。
借着这股东风,温向平自然连忙写信回大河村,向苏承祖和李红枝报告这个好消息,在苏玉秀巴巴的眼神下,又提笔写了店里如何如何忙,玉秀如何如何忙不过来,身边又没有个有经验的,夫妻俩都心里发慌。
远在晋省的李红枝一看,顿时也顾不上老伴儿还在生气的事儿,收拾了个几件衣服,又想了想,又把装着酸菜的瓮也背上,就和苏承祖坐上了来沽市的火车。
正好如今工分制也取消了,家家户户都按着户口本上的人头分了地,种多种少,盈亏都是自家负责,再也不用像原先一样强制着做。除此之外,出入各省也不用受限制,因此没用两天,苏承祖和李红枝就踩上了沽市的土地。
眼见着人海茫茫的沽市火车站,李红枝忍不住心中一颤。
这――可比晋省人多多了哪。
第66章
李红枝本来是提了东西就要往沽市跑, 好在还有个冷静的苏承祖知道要提前给温向平写封信,不然等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沽市,可就真成了没头苍蝇乱撞。
温向平只知道苏承祖老俩是今天到,却不知道坐的是哪班车,干脆一大早就守在了火车站门口,饿了就随便啃了个饼子对付过去。等到火辣辣的阳光直射而下, 温向平不住的拿帕子拭着汗, 这才看见提了个大提包的苏承祖老俩。
这会儿还没有出租车,温向平只能和二老坐公交回家,一路上又是两个小时。
温向平本来还想让老俩吃口饭,歇歇再走, 结果苏承祖一扬手,
“走吧, 老胳膊老腿还没废呢。”
于是一行三人便坐上了前往沽大的公交。
温向平提重物时脚会吃不住劲, 行走间难免就要带跛, 可一路上都笑眯眯的跟二老说着家里的事, 完全不在意周围时不时瞧过来的眼神,苏承祖也就把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好不容易到了家中,苏玉秀和两个小外孙已经在家里等着他们了。
苏承祖看着自己唯一的女儿,面上虽然还带着沉意,心里却早就想通了。
这次苏玉秀开店,女婿和两个小外孙还大力支持, 连老婆子最后也倒戈相向, 搞来搞去, 反而就剩他一个里外不是人。苏承祖生了许多时日的闷气。
村里有人听说了消息,来串门的话里话外都是劝诫,什么“个体户是投机倒把”、“要被抓进去蹲号子”、“不正经的出路”啥啥的,苏承祖心中就听得满是冒火。他闺女他骂就算了,这群人瞎操什么心。
尤其是到了后来,苏承祖经常能在温向平寄来的信里看见苏玉秀给店起了个“温苏记”的名字,在店里卖晋省菜,门口还放了块小黑板的点点滴滴,渐渐的也就不再对苏玉秀开店心有抵触,反倒是自豪不已。
他闺女算是个体户,可这些自诩比他闺女强的、正经的,哪个有他闺女有本事,能挣这么多的钱,他闺女每天来来往往打招呼的可都是大学生!
知道闺女儿身子重了不方便,苏承祖和李红枝每天就泡在店里,帮着择菜招呼人,苏玉秀只要偶尔去店里看看就行。
次年四月,温向平和苏玉秀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是个七斤八两的大胖姑娘,温向平给起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