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们的压力开始渐渐的变得大了起来。不过,这样的压力变大,却让成王越来越兴奋。因为他发现,自己赌对了。
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自觉跟着太子,没有问题。此刻梁王府的种种迹象都向他表明。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自从太子向他展示了袁章从西戎搜集的那些证据以后,这几天他几乎都是彻夜难眠的。
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而他的良心让他没有办法做出第二个选择。
即便他装作不知情,由着梁王继续在西北作乱,那将来他的位置也未必能够保得住。
而且眼见着边地百姓年年受苦,始作俑者却还以保护国家的英雄自居。这实在是天大的讽刺。
太子跟他仔细分析过了目前的情势。现在太子即便拿出了那些证据,皇上身体不好,太后把持后宫,又一向不待见太子。必然会,全心护着自己的小儿子,从而太子陷入更深的泥潭。
甚至是反咬一口,说是太子在诬陷梁王也不一定。
而且上次宫中梁王府的护卫公然进出,就可见太后对于梁王的态度。
皇帝现在身体,已经在强弩之末。一旦皇帝驾崩,这清平世界恐怕立刻就会陷入地狱!
所以,成王几乎不用想,就选择了站在太子身后。
他今天带人过来梁王府,其实一开始是不无试探之意。若是梁王府的人可以过了他这一关。他到是也未必会将梁王府怎么样。恐怕会跟太子商议如何从长计议。
现在却根本就不容商榷了。梁王府有反意,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他目前要做实的就是这件事情。到时候太子再让袁章亲自出面,揭露十多年前梁王对付袁大将军的卑鄙手段,就足可以将梁王一举掰倒。
这样太子就可以坐稳了地位。他成王不仅可以继续安享自己的爵位,只怕还可以因为拥立之功,而地位更加牢固。
他选择太子,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太子的身后,还站了当今文官的首领李相爷。
皇帝病重,朝中的事情可以一直得以正常运转,可以说这位李相爷居功至伟。
读书人手中的笔就相当于战士手中的刀和剑。
太子有了李相爷的支持,那些,文官们在朝堂上口诛笔伐,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梁王即便杀死了当今,成为了天子,也架不住朝堂上无人能用。
况且李相爷的影响力,并不光光是在朝堂。他甚至还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那么多的读书人崇拜他。参加科举,虽然许多都是追求名利富贵。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是为了追求名垂青史。
不然哪来那一句文死谏,武死战?
可以千古留名,读书人们的最高的追求。
梁王以谋反起家,必然不能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认可。
这是因为考虑的这么清楚,所以成王在站队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太子。
此刻,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境地。
不知道是谁,在梁王府内烧起了一把火,顿时火光冲天!
府里面响起妇孺们的哭声,尖叫声,让闻者心酸。
而夜风凛凛,火势有扩大的趋势!
梁王府位于京城的繁华地带。这一把火烧起来不谛于将毁灭半个京城。
这把火来的蹊跷。而且给了梁王一线生机。
成王还在心里暗中叹息。眼见着他就可以落实梁王的罪名。偏偏起了这么一场大火。将梁王府
中有可能的罪证都毁于一旦。
梁王果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象。
而此刻,成王已经没有心思去追究这把火究竟怎么回事了。他一心想着,要把梁王府的这些侍卫拿下。然后尽量抓住梁王世子。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坐实
梁王府的大火和打杀,很快引起了五城兵马司和京畿卫戍营的注意。也引起了京中的骚乱。
一大早,芍药屋子里的小丫头就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姑娘,了不得了,了不得了!京里面出现暴动了!半个京城都要烧起来了!大太太正跟二太太在商量,要收拾了细软去乡下庄子上避祸呢!”
“别慌,有什么话慢慢说!”看着一脸惊慌,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小丫头,芍药安抚她。
京里面出现问题,八成是太子殿下出手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她已经得出了梁王府绝不简单的结论。
而看着他们接二连三地对着王若雪出手,还有对着她家背后的那家人家施压,显然,他们也是等不得了。
现在的这场打杀,梁王府必然会卷入其中。
这些结论,有一半是芍药自己分析的,还有一半,却是在跟纪氏私底下商量后得出的。
现在京城果然就大乱了,看来应该是太子出手了。
因为研习医术,她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所以,小丫头过来报信,她已经起来用过早膳了。
“这消息,你是听谁说的?”她镇定地问小丫头。
芍药镇定自若的态度,显然起了很好的安抚作用,也让屋子里一下子暴涨的恐慌情绪在霎那间平息了下来。
“是,是我听大太太那里的佩香姐姐说的,她让我通知姑娘,尽快赶到大太太那里去,咱们这个院落太偏了,大太太怕到时候有什么凶徒闯了进来,照料不到你。”小丫头抬头说道。
这个是纪氏会做出的安排。
芍药相信,就算自己没有跟李菱叶换了身份,纪氏也是不会落下三房的人不管的。
所以,她听了对连翘和素琴点点头:“赶紧收拾一些要紧的东西,我们也去大太太那里。”
于是连翘和素琴一道,七手八脚地很快就收好了东西。随着芍药往纪氏那里去了。
看到芍药,纪氏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外面兵荒马乱的,我就担心你那里。你过来了就好了,先在我这里待着吧。等你大伯回来,有了定论,我们再一起走。”纪氏当着齐氏和牡丹的面,也不好跟芍药太过于亲近。想说的话,也不好说出口。
“是,大伯母!”芍药乖巧应了,便在纪氏正房里坐下了。
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自觉跟着太子,没有问题。此刻梁王府的种种迹象都向他表明。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自从太子向他展示了袁章从西戎搜集的那些证据以后,这几天他几乎都是彻夜难眠的。
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而他的良心让他没有办法做出第二个选择。
即便他装作不知情,由着梁王继续在西北作乱,那将来他的位置也未必能够保得住。
而且眼见着边地百姓年年受苦,始作俑者却还以保护国家的英雄自居。这实在是天大的讽刺。
太子跟他仔细分析过了目前的情势。现在太子即便拿出了那些证据,皇上身体不好,太后把持后宫,又一向不待见太子。必然会,全心护着自己的小儿子,从而太子陷入更深的泥潭。
甚至是反咬一口,说是太子在诬陷梁王也不一定。
而且上次宫中梁王府的护卫公然进出,就可见太后对于梁王的态度。
皇帝现在身体,已经在强弩之末。一旦皇帝驾崩,这清平世界恐怕立刻就会陷入地狱!
所以,成王几乎不用想,就选择了站在太子身后。
他今天带人过来梁王府,其实一开始是不无试探之意。若是梁王府的人可以过了他这一关。他到是也未必会将梁王府怎么样。恐怕会跟太子商议如何从长计议。
现在却根本就不容商榷了。梁王府有反意,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他目前要做实的就是这件事情。到时候太子再让袁章亲自出面,揭露十多年前梁王对付袁大将军的卑鄙手段,就足可以将梁王一举掰倒。
这样太子就可以坐稳了地位。他成王不仅可以继续安享自己的爵位,只怕还可以因为拥立之功,而地位更加牢固。
他选择太子,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太子的身后,还站了当今文官的首领李相爷。
皇帝病重,朝中的事情可以一直得以正常运转,可以说这位李相爷居功至伟。
读书人手中的笔就相当于战士手中的刀和剑。
太子有了李相爷的支持,那些,文官们在朝堂上口诛笔伐,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梁王即便杀死了当今,成为了天子,也架不住朝堂上无人能用。
况且李相爷的影响力,并不光光是在朝堂。他甚至还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那么多的读书人崇拜他。参加科举,虽然许多都是追求名利富贵。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是为了追求名垂青史。
不然哪来那一句文死谏,武死战?
可以千古留名,读书人们的最高的追求。
梁王以谋反起家,必然不能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认可。
这是因为考虑的这么清楚,所以成王在站队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太子。
此刻,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境地。
不知道是谁,在梁王府内烧起了一把火,顿时火光冲天!
府里面响起妇孺们的哭声,尖叫声,让闻者心酸。
而夜风凛凛,火势有扩大的趋势!
梁王府位于京城的繁华地带。这一把火烧起来不谛于将毁灭半个京城。
这把火来的蹊跷。而且给了梁王一线生机。
成王还在心里暗中叹息。眼见着他就可以落实梁王的罪名。偏偏起了这么一场大火。将梁王府
中有可能的罪证都毁于一旦。
梁王果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象。
而此刻,成王已经没有心思去追究这把火究竟怎么回事了。他一心想着,要把梁王府的这些侍卫拿下。然后尽量抓住梁王世子。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坐实
梁王府的大火和打杀,很快引起了五城兵马司和京畿卫戍营的注意。也引起了京中的骚乱。
一大早,芍药屋子里的小丫头就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姑娘,了不得了,了不得了!京里面出现暴动了!半个京城都要烧起来了!大太太正跟二太太在商量,要收拾了细软去乡下庄子上避祸呢!”
“别慌,有什么话慢慢说!”看着一脸惊慌,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小丫头,芍药安抚她。
京里面出现问题,八成是太子殿下出手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她已经得出了梁王府绝不简单的结论。
而看着他们接二连三地对着王若雪出手,还有对着她家背后的那家人家施压,显然,他们也是等不得了。
现在的这场打杀,梁王府必然会卷入其中。
这些结论,有一半是芍药自己分析的,还有一半,却是在跟纪氏私底下商量后得出的。
现在京城果然就大乱了,看来应该是太子出手了。
因为研习医术,她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所以,小丫头过来报信,她已经起来用过早膳了。
“这消息,你是听谁说的?”她镇定地问小丫头。
芍药镇定自若的态度,显然起了很好的安抚作用,也让屋子里一下子暴涨的恐慌情绪在霎那间平息了下来。
“是,是我听大太太那里的佩香姐姐说的,她让我通知姑娘,尽快赶到大太太那里去,咱们这个院落太偏了,大太太怕到时候有什么凶徒闯了进来,照料不到你。”小丫头抬头说道。
这个是纪氏会做出的安排。
芍药相信,就算自己没有跟李菱叶换了身份,纪氏也是不会落下三房的人不管的。
所以,她听了对连翘和素琴点点头:“赶紧收拾一些要紧的东西,我们也去大太太那里。”
于是连翘和素琴一道,七手八脚地很快就收好了东西。随着芍药往纪氏那里去了。
看到芍药,纪氏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外面兵荒马乱的,我就担心你那里。你过来了就好了,先在我这里待着吧。等你大伯回来,有了定论,我们再一起走。”纪氏当着齐氏和牡丹的面,也不好跟芍药太过于亲近。想说的话,也不好说出口。
“是,大伯母!”芍药乖巧应了,便在纪氏正房里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