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有,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不许告诉任何人。要是让别人知道了,我就不给你了。”
王贵勇点点头。
王晓华-梅从衣兜里掏出三块糖果——这是王晓叶给的,换衣服时她特意放到了这世的衣兜里,为了给弟弟妹妹还有自己联络感情,她计划衣兜里再不断糖果。
“给你一颗。这一颗给你小妹妹,这一颗给你姐姐,你藏好喽,别让别人看到。”
“给大姐姐还是二姐姐?”
“二姐姐。”
“大姐姐和哥哥呢?”
“他们都大了,不给他们了。”
“给二姐姐和小妹妹说不?”
“给她们糖果了,当然要给她们说了。”
“娘呢?”
“现在不要说。”
“好唻,吃饭去唻!”
王贵勇把三颗糖果放到衣兜里,用手捂着跑出去了。
晚饭还是玉米面粥、馒头,凉拌了一个黄瓜。每张饭桌上还有一盘煮黄豆拌小葱。
当大家都排好队领饭的时候,队长王贵兰站在王晓华-梅晒碎馒头的窗台底下,高声制止住人们的说笑声,然后说道:
“大家晚吃一会儿饭,都往这里看看,这一窗台馒头块儿,是傻梅中午当泥球晒在这里的。一中午就晒了这么多,合在一起,得有十多个大馒头。
“咱们吃食堂定的有规矩:随便吃,能吃多少吃多少,但不能吃到肚子外面去、不能往回带。
“这里所说的吃到肚子外面,其实就是指糟蹋,指浪费,指吃不了到处扔。你们看看这一窗台馒头块儿,就是吃到肚子外面的那一部分。
“已经‘吃’过的馒头了,谁还再拿起来吃?只好收到泔水桶里喂猪。这可是上好的麦子面干粮啊,要是各人单过,你们谁舍得这样糟蹋?!
“咱们是在吃食堂,吃伙里不假,可吃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下灾难时我们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逃了。
“我们大多数都是从贫穷中过来的,现在吃食堂了,每顿饭都吃的大饱二撑,就糟蹋起粮食来了。你们回忆回忆,过去有这样糟蹋的吗?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个《麦穗》的故事:
“传说,从前大地上的庄稼长的很少,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一年,而收的粮食极少,饿死人的事时常发生。
“天上的玉帝看到了,觉得人们很可怜,就用法术将一棵小麦上长出十个麦穗。
“从此,粮食丰收了,人们也富裕了。便不把粮食当做好东西,随便浪费,随便糟蹋。有的人竟然用白面做成饼,给孩子当尿布。
“后来,玉帝听说了,不相信,派太白金星下凡看个究竟。
“太白金星化成一个乞丐来到人间,果然见与说的一样。拿了一张人们扔掉的饼带回天庭,向玉帝汇报了此事,并让玉帝看那张饼。
“玉帝很生气,一气之下,又用法术让一棵麦子上只长一个麦穗,一直到现在,一棵麦子仍然只长一个麦穗。
“再想想你们,这样随便糟蹋白面馒头,与远古的人们把白面做成饼给小孩子当尿布有什么区别!
“远古的人们激怒了玉帝,把十个麦穗变成了一个;你们要是像这样可着劲儿地糟蹋,把食堂糟蹋垮了,挨饿的还是大家。
“今天中午情况特殊,我就不追究大家的责任了。但必须引以为戒,要是再让我看见谁扔馒头,我……我断你们的伙食!
“好了,我就说这些,大家开始领饭。吃完饭,一家留一个主事的参加会议。”
人们有的吐舌头,有的眨眼睛,有的捂着嘴“嘻嘻”笑,但没有一个言声儿滴!
第二十六章 旁听
这一晚,王晓华-梅第一次把饭端到自己的耳屋里,并关上了门。不过她并不感到后悔,因为她是小“傻”妮儿,她晒的是“泥球”,深信不会有人对她“兴师问罪”!
刚吃完饭,王晓华领着王贵勇推门进来了。
“腊梅,你怎么不叫王小梅了?”王晓华一进门就问。
王晓华-梅:“我觉得这个名字更适合我!”
王晓华:“你还会给自己起名字,真了不起!是你让小勇给我捎的糖果?”
“嗯呐。”
“你是从哪里买来的,还都是好糖果。”
“不是买的,是一个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你都给过谁呀?”
“上午的时候,给过王晓慧,王小勇,还有两个叫不上名字来,就给了他们四颗。”
王小勇补充道:“是王晓菊和王晓云。”
王晓华:“你真好,还想着给我。”
王晓华-梅:“咱是好朋友。”
王晓华高兴地一蹦高:“对,咱们是好朋友。往后我有了好吃的也给你。小勇说我奶奶打你了,往后甭怕她,给她干。我看见了也帮着你。”
王贵勇:“奶奶可厉害哩,光打人。我们都恨她。”
王晓华:“她一点儿也不待见我们,要不是她看着小妹妹,才不理她呢!我在家里的时候领你去玩儿,她要说你,我骂她。”
王晓华-梅哭笑不得:一颗糖果就把前世的自己哄得屁颠屁颠滴,还与这具小身体成了好朋友。
自己与自己交朋友谁做过,可这世里她做了,而且还做的如此顺理成章!重生真的是无奇不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看来,用物资做引线,接近家人不能问题。既然今天开了头,那就做的牢靠一些。于是又对王晓华说:“为了咱们的好朋友保持良久,咱来拉钩儿。”
“什么叫拉钩儿?”王晓华不解地问。
想想也是:自己是后来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才知道“拉钩”这一说。这时王晓华才上一年级,自是不知道了!
“拉钩就是两个人各伸出一只手的小手指,拉在一起,表示好朋友永远不变心。像这样——”
王晓华?梅说着,把自己右手小手指钩在王晓华的右手小手指上,一边拉,一边说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王晓华:“这就是拉钩?”
“嗯呐!”
王贵勇点点头。
王晓华-梅从衣兜里掏出三块糖果——这是王晓叶给的,换衣服时她特意放到了这世的衣兜里,为了给弟弟妹妹还有自己联络感情,她计划衣兜里再不断糖果。
“给你一颗。这一颗给你小妹妹,这一颗给你姐姐,你藏好喽,别让别人看到。”
“给大姐姐还是二姐姐?”
“二姐姐。”
“大姐姐和哥哥呢?”
“他们都大了,不给他们了。”
“给二姐姐和小妹妹说不?”
“给她们糖果了,当然要给她们说了。”
“娘呢?”
“现在不要说。”
“好唻,吃饭去唻!”
王贵勇把三颗糖果放到衣兜里,用手捂着跑出去了。
晚饭还是玉米面粥、馒头,凉拌了一个黄瓜。每张饭桌上还有一盘煮黄豆拌小葱。
当大家都排好队领饭的时候,队长王贵兰站在王晓华-梅晒碎馒头的窗台底下,高声制止住人们的说笑声,然后说道:
“大家晚吃一会儿饭,都往这里看看,这一窗台馒头块儿,是傻梅中午当泥球晒在这里的。一中午就晒了这么多,合在一起,得有十多个大馒头。
“咱们吃食堂定的有规矩:随便吃,能吃多少吃多少,但不能吃到肚子外面去、不能往回带。
“这里所说的吃到肚子外面,其实就是指糟蹋,指浪费,指吃不了到处扔。你们看看这一窗台馒头块儿,就是吃到肚子外面的那一部分。
“已经‘吃’过的馒头了,谁还再拿起来吃?只好收到泔水桶里喂猪。这可是上好的麦子面干粮啊,要是各人单过,你们谁舍得这样糟蹋?!
“咱们是在吃食堂,吃伙里不假,可吃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下灾难时我们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逃了。
“我们大多数都是从贫穷中过来的,现在吃食堂了,每顿饭都吃的大饱二撑,就糟蹋起粮食来了。你们回忆回忆,过去有这样糟蹋的吗?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个《麦穗》的故事:
“传说,从前大地上的庄稼长的很少,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一年,而收的粮食极少,饿死人的事时常发生。
“天上的玉帝看到了,觉得人们很可怜,就用法术将一棵小麦上长出十个麦穗。
“从此,粮食丰收了,人们也富裕了。便不把粮食当做好东西,随便浪费,随便糟蹋。有的人竟然用白面做成饼,给孩子当尿布。
“后来,玉帝听说了,不相信,派太白金星下凡看个究竟。
“太白金星化成一个乞丐来到人间,果然见与说的一样。拿了一张人们扔掉的饼带回天庭,向玉帝汇报了此事,并让玉帝看那张饼。
“玉帝很生气,一气之下,又用法术让一棵麦子上只长一个麦穗,一直到现在,一棵麦子仍然只长一个麦穗。
“再想想你们,这样随便糟蹋白面馒头,与远古的人们把白面做成饼给小孩子当尿布有什么区别!
“远古的人们激怒了玉帝,把十个麦穗变成了一个;你们要是像这样可着劲儿地糟蹋,把食堂糟蹋垮了,挨饿的还是大家。
“今天中午情况特殊,我就不追究大家的责任了。但必须引以为戒,要是再让我看见谁扔馒头,我……我断你们的伙食!
“好了,我就说这些,大家开始领饭。吃完饭,一家留一个主事的参加会议。”
人们有的吐舌头,有的眨眼睛,有的捂着嘴“嘻嘻”笑,但没有一个言声儿滴!
第二十六章 旁听
这一晚,王晓华-梅第一次把饭端到自己的耳屋里,并关上了门。不过她并不感到后悔,因为她是小“傻”妮儿,她晒的是“泥球”,深信不会有人对她“兴师问罪”!
刚吃完饭,王晓华领着王贵勇推门进来了。
“腊梅,你怎么不叫王小梅了?”王晓华一进门就问。
王晓华-梅:“我觉得这个名字更适合我!”
王晓华:“你还会给自己起名字,真了不起!是你让小勇给我捎的糖果?”
“嗯呐。”
“你是从哪里买来的,还都是好糖果。”
“不是买的,是一个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你都给过谁呀?”
“上午的时候,给过王晓慧,王小勇,还有两个叫不上名字来,就给了他们四颗。”
王小勇补充道:“是王晓菊和王晓云。”
王晓华:“你真好,还想着给我。”
王晓华-梅:“咱是好朋友。”
王晓华高兴地一蹦高:“对,咱们是好朋友。往后我有了好吃的也给你。小勇说我奶奶打你了,往后甭怕她,给她干。我看见了也帮着你。”
王贵勇:“奶奶可厉害哩,光打人。我们都恨她。”
王晓华:“她一点儿也不待见我们,要不是她看着小妹妹,才不理她呢!我在家里的时候领你去玩儿,她要说你,我骂她。”
王晓华-梅哭笑不得:一颗糖果就把前世的自己哄得屁颠屁颠滴,还与这具小身体成了好朋友。
自己与自己交朋友谁做过,可这世里她做了,而且还做的如此顺理成章!重生真的是无奇不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看来,用物资做引线,接近家人不能问题。既然今天开了头,那就做的牢靠一些。于是又对王晓华说:“为了咱们的好朋友保持良久,咱来拉钩儿。”
“什么叫拉钩儿?”王晓华不解地问。
想想也是:自己是后来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才知道“拉钩”这一说。这时王晓华才上一年级,自是不知道了!
“拉钩就是两个人各伸出一只手的小手指,拉在一起,表示好朋友永远不变心。像这样——”
王晓华?梅说着,把自己右手小手指钩在王晓华的右手小手指上,一边拉,一边说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王晓华:“这就是拉钩?”
“嗯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