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手下人一道在城中巡逻的。他家就在什刹海附近,在这一片巡逻,也算是就近了,来回家中更方便。附近的居民也多有达官贵人在,一旦发生什么矛盾冲突,寻常城卫士兵难以弹压,以他的身份,总比别人好说话。他哪里知道山阳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会忽然跳出来寻他的晦气?!
楚正方心里郁闷之极,但山阳王人都死了,他想要辩解,也无处辩解起,甚至连山阳王到底知道了他什么秘密,他都弄不清楚,怕是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然而皇帝并不在意他是不是吃了亏,问完楚正方之后,一切能解释的疑问都已经有了答案,剩下不能解释的那些,疑点都在蜀王世子身上。皇帝也无意再问下去。顺天府衙那边得出的结论,就是山阳王酒后失足,落水而死。对此山阳王妃哭哭啼啼地接受了,没有再提任何异议。宗室方面,也接受了这样的结论。哪怕在场的人里对于山阳王之死仍有疑虑,也没有证据再说些什么。
此案就此匆匆了结。皇帝大发慈悲,下旨册封了山阳王独子为山阳郡王长子,命其三年孝满之后,入宗学读书,等到年满十六岁,再继承亡父的郡王爵位。这是原级继承,不必降等,真真是皇恩浩荡。
山阳王妃再没想到能有这样的好事,连哭都顾不得了,当即便向太后与皇帝磕了头,再三谢过他们的恩典。太后又教导了她几句,命她好生带着儿女过日子,将儿子养大成人,不要把孩子养成花天酒地的纨绔,走上亡父的老路。
山阳王妃哪里还敢纵容儿子?她心里早就下定了决心,就算儿子长大了,也绝不许他喝一杯酒!
只是惊喜感激之余,她看向蜀王世子的目光中仍旧透着不忿。她已经认定了,不管蜀王世子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就是害死她丈夫的罪魁祸首!酒楼是他定的,雅间是他介绍的,酒菜是他请的。但凡他带着山阳王去了另一间酒楼,挑一间不临水的雅间,又或是没有一直劝山阳王喝酒,她就不会遭受丧夫之痛,她的儿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既然是他害的,这个仇,她母子俩早晚有一日会报的!
蜀王世子木着脸送走了山阳王妃母子,感受到宗室长辈与宗人府官员们投注到他身上的怀疑目光,心里一片冰冷。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罪人。明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杀了山阳王,他们却任由这种怀疑四处蔓延,真是毫不负责!他们没有当面指着他的鼻子责骂,但后果却比当面指着他的鼻子骂还要严重。
如果这是当面的指责,他还能为自己辩解,可以巧舌如簧地宣称自己的无辜,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说服别人。
但没有人当面指责他什么,甚至还有宗室长辈拍他的肩,让他不要跟山阳王妃计较,都是意外,谁都不想的……可谁都清楚,这话没几个人相信。他们心里已经认定了他的罪,他却连为自己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事情到底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
赵陌看了一场大戏。等到众人散尽,他作为太子殿下的小跟班,一直跟到御书房里,摒退左右的时候,才敢小声开口询问:“皇上这是故意的?”故意给蜀王世子栽了个说不清辩不明的罪名?
太子方才审到中途就反应过来了,闻言面带微笑地看向皇帝:“父皇英明。如此一来,不必让外头的人知道北戎密谍的存在,也能叫蜀王世子吃个大亏了。”
皇帝瞥了儿子和侄孙一眼,神色淡淡地,没有说话,只是端起内侍方才添的茶,喝了大半碗下去。皇帝也是人,说了半天的话,他也会渴的。
赵陌听了太子的话,才知道皇帝与太子为何要用舆论来对付蜀王世子,而不是明确给他定罪,忙问:“皇上与太子殿下已然确定了,蜀王世子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么?可是有了明确的罪证?”
皇帝摇了摇头:“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事情桩桩件件都与他有关。本来还有个山阳王有嫌疑,如今山阳王死得不明不白,而蜀王世子当时又在场,不是他,还会是谁呢?”
太子殿下对赵陌道:“袁同知回报,说是在蜀王世子田庄上可疑的外乡男子已然返回庄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与出事的那户丧家往来。密谍司查到他进城之后,是直接往蜀王世子府中去的。虽然他中途做过伪装,改头换面,但密谍司的人一直盯着他,也有人盯着蜀王世子的府第,不可能有错。由此可见,北戎密谍首领若是真的把被追缉的消息传了出去,定然就是传到了蜀王世子府中。眼下还不知道那外乡男子返回田庄潜伏,又打着什么主意,袁同知已经多派了人手去盯着了。而京城这边,底下人也查到了,山阳王那日离开东宫后,便一直与蜀王世子同行,还往蜀王世子家中去过,捧了个包裹回来,瞧着就象是机关匣子的大小。昨日山阳王出事前,也一直与蜀王世子同行,蜀王世子显然是故意将他引到那处酒馆的,否则要借酒消愁,何必往那家酒楼去,却无视了路上经过的大大小小十来家酒馆呢?”
有时候上位者的思路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明确的罪证,只需要看结果就可以了。整件事里头,就数蜀王世子嫌疑最大,山阳王只是沾点边而已,却没有那个实力和脑子,也没有理由,如今还死了。剩下的,除了蜀王世子,还会有谁?皇帝与太子只需要认定这个结果就够了,证据什么的,那是需要公开审讯、明确定罪时,宗人府与大理寺才需要烦恼的事。
但皇帝和太子现在显然暂时不想公开审讯蜀王世子,也无意给他明确定罪。蜀王一系的追随者,以及蜀地的官员中,有很多是没有参与蜀王府的谋逆,却整天战战兢兢担心会受牵连的。朝廷方面一早就说了不会追究没有罪的人,对蜀王世子从轻发落,也是为了安这些人的心。如今才过去没几年,这么快就要治蜀王世子的罪,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是罪有应得,恐怕很容易引发种种猜测和慌乱。皇帝与太子索性就不定蜀王世子的罪,但如今人人都认定了他有罪,他的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等到旧时蜀地官员与蜀王一系的亲友认定蜀王世子不再有担当晴雨表的资格,不会因为他的起落而产生种种惊慌猜测的时候,皇帝想怎么治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只是赵陌心里有些别扭,目前的证据虽然还有些不充分,但想要治蜀王世子的罪,其实勉强也够了。通敌卖国是何等大罪?!蜀王世子逃不过一个圈禁终身的下场。没有直接处死,就已经是看在他宗
楚正方心里郁闷之极,但山阳王人都死了,他想要辩解,也无处辩解起,甚至连山阳王到底知道了他什么秘密,他都弄不清楚,怕是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然而皇帝并不在意他是不是吃了亏,问完楚正方之后,一切能解释的疑问都已经有了答案,剩下不能解释的那些,疑点都在蜀王世子身上。皇帝也无意再问下去。顺天府衙那边得出的结论,就是山阳王酒后失足,落水而死。对此山阳王妃哭哭啼啼地接受了,没有再提任何异议。宗室方面,也接受了这样的结论。哪怕在场的人里对于山阳王之死仍有疑虑,也没有证据再说些什么。
此案就此匆匆了结。皇帝大发慈悲,下旨册封了山阳王独子为山阳郡王长子,命其三年孝满之后,入宗学读书,等到年满十六岁,再继承亡父的郡王爵位。这是原级继承,不必降等,真真是皇恩浩荡。
山阳王妃再没想到能有这样的好事,连哭都顾不得了,当即便向太后与皇帝磕了头,再三谢过他们的恩典。太后又教导了她几句,命她好生带着儿女过日子,将儿子养大成人,不要把孩子养成花天酒地的纨绔,走上亡父的老路。
山阳王妃哪里还敢纵容儿子?她心里早就下定了决心,就算儿子长大了,也绝不许他喝一杯酒!
只是惊喜感激之余,她看向蜀王世子的目光中仍旧透着不忿。她已经认定了,不管蜀王世子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就是害死她丈夫的罪魁祸首!酒楼是他定的,雅间是他介绍的,酒菜是他请的。但凡他带着山阳王去了另一间酒楼,挑一间不临水的雅间,又或是没有一直劝山阳王喝酒,她就不会遭受丧夫之痛,她的儿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既然是他害的,这个仇,她母子俩早晚有一日会报的!
蜀王世子木着脸送走了山阳王妃母子,感受到宗室长辈与宗人府官员们投注到他身上的怀疑目光,心里一片冰冷。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罪人。明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杀了山阳王,他们却任由这种怀疑四处蔓延,真是毫不负责!他们没有当面指着他的鼻子责骂,但后果却比当面指着他的鼻子骂还要严重。
如果这是当面的指责,他还能为自己辩解,可以巧舌如簧地宣称自己的无辜,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说服别人。
但没有人当面指责他什么,甚至还有宗室长辈拍他的肩,让他不要跟山阳王妃计较,都是意外,谁都不想的……可谁都清楚,这话没几个人相信。他们心里已经认定了他的罪,他却连为自己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事情到底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
赵陌看了一场大戏。等到众人散尽,他作为太子殿下的小跟班,一直跟到御书房里,摒退左右的时候,才敢小声开口询问:“皇上这是故意的?”故意给蜀王世子栽了个说不清辩不明的罪名?
太子方才审到中途就反应过来了,闻言面带微笑地看向皇帝:“父皇英明。如此一来,不必让外头的人知道北戎密谍的存在,也能叫蜀王世子吃个大亏了。”
皇帝瞥了儿子和侄孙一眼,神色淡淡地,没有说话,只是端起内侍方才添的茶,喝了大半碗下去。皇帝也是人,说了半天的话,他也会渴的。
赵陌听了太子的话,才知道皇帝与太子为何要用舆论来对付蜀王世子,而不是明确给他定罪,忙问:“皇上与太子殿下已然确定了,蜀王世子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么?可是有了明确的罪证?”
皇帝摇了摇头:“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事情桩桩件件都与他有关。本来还有个山阳王有嫌疑,如今山阳王死得不明不白,而蜀王世子当时又在场,不是他,还会是谁呢?”
太子殿下对赵陌道:“袁同知回报,说是在蜀王世子田庄上可疑的外乡男子已然返回庄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与出事的那户丧家往来。密谍司查到他进城之后,是直接往蜀王世子府中去的。虽然他中途做过伪装,改头换面,但密谍司的人一直盯着他,也有人盯着蜀王世子的府第,不可能有错。由此可见,北戎密谍首领若是真的把被追缉的消息传了出去,定然就是传到了蜀王世子府中。眼下还不知道那外乡男子返回田庄潜伏,又打着什么主意,袁同知已经多派了人手去盯着了。而京城这边,底下人也查到了,山阳王那日离开东宫后,便一直与蜀王世子同行,还往蜀王世子家中去过,捧了个包裹回来,瞧着就象是机关匣子的大小。昨日山阳王出事前,也一直与蜀王世子同行,蜀王世子显然是故意将他引到那处酒馆的,否则要借酒消愁,何必往那家酒楼去,却无视了路上经过的大大小小十来家酒馆呢?”
有时候上位者的思路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明确的罪证,只需要看结果就可以了。整件事里头,就数蜀王世子嫌疑最大,山阳王只是沾点边而已,却没有那个实力和脑子,也没有理由,如今还死了。剩下的,除了蜀王世子,还会有谁?皇帝与太子只需要认定这个结果就够了,证据什么的,那是需要公开审讯、明确定罪时,宗人府与大理寺才需要烦恼的事。
但皇帝和太子现在显然暂时不想公开审讯蜀王世子,也无意给他明确定罪。蜀王一系的追随者,以及蜀地的官员中,有很多是没有参与蜀王府的谋逆,却整天战战兢兢担心会受牵连的。朝廷方面一早就说了不会追究没有罪的人,对蜀王世子从轻发落,也是为了安这些人的心。如今才过去没几年,这么快就要治蜀王世子的罪,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是罪有应得,恐怕很容易引发种种猜测和慌乱。皇帝与太子索性就不定蜀王世子的罪,但如今人人都认定了他有罪,他的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等到旧时蜀地官员与蜀王一系的亲友认定蜀王世子不再有担当晴雨表的资格,不会因为他的起落而产生种种惊慌猜测的时候,皇帝想怎么治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只是赵陌心里有些别扭,目前的证据虽然还有些不充分,但想要治蜀王世子的罪,其实勉强也够了。通敌卖国是何等大罪?!蜀王世子逃不过一个圈禁终身的下场。没有直接处死,就已经是看在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