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
周围都是抱怨声和诉苦声。
然而那大汉却严厉起来了。
常常呵斥,有时候甚至动鞭子。
怜雨一直十分乖巧,那大汉也颇为关照,偶尔还会给他塞点食物。
没有什么事是能一蹴而就的,就像他学唱戏,每天对着一个陶罐练嗓子,喉咙里喊不出声音才停下来。
变声那段时间,唱不了婉转多情的戏词,急得要命,日日吊嗓子,喉咙里都是血腥味,却没有丝毫进益。
那时师兄说,世上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唱不了就唱不了,他总能养活一个怜雨。
如今,怜雨想试试,他选的这条路,能不能走通。
吃得苦中苦,不一定能做人上人,但他想变成一个厉害人物,总要先学会吃苦。
戏台子周围没有路可走,不少看官都在想,到时候只能划船爬上去……
若是怜云立在船头,那船说不定会被丢瓜果的姑娘给砸沉。
夜色侵染江岸,一艘巨大的华美画舫顺流而下。
随之而来的还有画舫上飘起来的孔明灯。
万千灯盏同时升空,在水面倒映之下,与星河一色。
轰——
戏台子周围燃起一圈烟火,迸出梦幻的光影。
京中大部分民众都来了,齐齐喝彩,声势极大。
光影也只是刹那,歇下来时,台上已多了一盛妆女旦。
乌发逶迤堆成云鬓,簪以凤钗,缀以步摇,环佩叮铃儿响,一双修长白皙的手执着纸扇,开了又合,半露出眼尾羞怯潋滟的红。
头上戴的是苍蓝色流云捧珠头面,垂下来的流珠是璎珞,在戏台后的灯笼影下,映出璀璨的霞光。
金银珠宝堆砌之下,没有半分俗气。
远看像画中人。
眉如柳叶,却不纤薄尖细,只显得灵秀逼人。
凤目微微上挑,大红的胭脂晕染开,自上而下,由浅至深…从眼角到眼尾,色渐深,神渐媚。
庄而不妖。
戏台子有些高,此刻他垂眸往下一瞧,便有一股缠绵之意,观者顿觉愁思催心肝,绵延难断绝。
“这怜云,扮相真好。”太后坐在画舫上,正处在戏台的正下方,目不转睛,看着怜云身上繁复华美的戏服,那一片儿艳艳的红,像极了她十六岁那年,进宫时头顶的盖头。
“母后喜欢就好。”
皇帝淡然一笑。
姜萝被江面正中那轮圆月晃到了眼睛,先前又画了半天妆面,不能眨眼,总觉得十分干涩…此刻生出了些泪意,怕晕妆,死劲憋着,摆出一个极美的姿势仰头望天。
顺便想一想唱词。
没有贴心小棉袄怜雨,状态就不饱满……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是不是乖乖等在小院子里,有没有吃到姜萝差人送的月饼。
作者有话要说: 想建一个读者群,有小宝贝想来嘛【挥舞小手绢】
有的话明天更新的时候放群号,比个心
词:
□□花破子·玉树□□前
[唐] 李煜
玉树□□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第138章 我本是男儿郎【七】
鼓乐声骤起,一板一眼, 京胡悠扬, 收放自如。
然而今日这曲, 他们还是第一回听,不知是否是新折子?
只见戏台之上, 那人,悠然展扇,十指如玉,如兰花微绽,在月下生出一种透明的净润感。
眉眼柔和至极,又在妆容映衬下倾显出极致的灼人艳色。
“梨花开,春带雨。”
开腔一句,击得人心头颤栗。
柔若缠丝,婉转悠扬,忧愁之意久久不散,闷在心里, 恍如漫天梨花飞旋而下, 皴擦点染出圈圈涟漪……
“梨花落,春入泥。”
零落成泥碾做尘, 只有香如故。
怅惘绕梁不去。
“此生只为一人去……”
身姿纤瘦,行转风流。
台下人便觉得他口中的那一人,简直承载了世间最大的幸运——
生生逼出人所有的柔软,缠在他水袖间,随之流转, 起落。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那一双眸如此痴情如此忧愁,像一樽醉人的酒。
若一头栽进去,被那柔情溺倒,永生永世不复醒。
皇帝看了一眼梅先生,梅先生正好也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偏头。虽然一句话也没说,眼神也只是一触即分,然而各自心中却生了许多情绪。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太后擦了擦眼睛,不知是看得久了累着了眼睛还是想起了故人。
泪意虽浅,但那种痴恋的情绪却长时间氤氲在心底。
“这个曲儿好,叫什么名儿啊?”
“怜云先生说是叫《梨花颂》,写的是杨贵妃和明皇。”
太后又道了声好,似是乏了,半躺在软椅上,仍看着戏台,等着开场。
怜云这一曲和所有的戏都不同,唱的时候听客忘记喝彩了,等最后一个字落下,道好声才响起来,不绝于耳。
一曲唱罢,正式开场。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在此伺候。”
丑角儿率先出场,这是唐明皇身边的得力太监,高力士。
然后是常青扮的唐明皇与姜萝扮的杨贵妃相携而来。
“妃子,朕与你散步一回。”
常青一身龙袍戏服,有皇帝特许,不怕撞了忌讳,那双目中柔情似水,竟真真儿演活了一个唐明皇。
“陛下请。”
姜萝与常青在方寸戏台上演着散步,太后看得是津津有味,皇帝偶尔看一眼梅先生,觉得,要是梅先生亲自唱必然更好。
但梅先生的戏,他不大乐意被别人瞧见。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
等姜萝唱完游园,两人又要去亭中饮酒。
“妃子坐了。”
唐明皇不让杨贵妃侍奉,且让她先坐。
常青既为明皇,行止间既有皇帝的霸气威荣,又有倾一国之力来讨妃子欢心的柔情蜜意。
两人对饮,却说旧忆。
“妃子,朕与你清游小饮,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他。记得那年在沉香亭上赏牡丹,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调》三章,令李龟年度成新谱,其词甚佳。不知妃子还记得么?”
“妾还记得。”
“妃子可为朕歌之,朕当亲倚玉笛以和。”
伴奏之声瞬间静下来。
落针可闻。
这是一出新戏,《长生殿》是第一回面
周围都是抱怨声和诉苦声。
然而那大汉却严厉起来了。
常常呵斥,有时候甚至动鞭子。
怜雨一直十分乖巧,那大汉也颇为关照,偶尔还会给他塞点食物。
没有什么事是能一蹴而就的,就像他学唱戏,每天对着一个陶罐练嗓子,喉咙里喊不出声音才停下来。
变声那段时间,唱不了婉转多情的戏词,急得要命,日日吊嗓子,喉咙里都是血腥味,却没有丝毫进益。
那时师兄说,世上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唱不了就唱不了,他总能养活一个怜雨。
如今,怜雨想试试,他选的这条路,能不能走通。
吃得苦中苦,不一定能做人上人,但他想变成一个厉害人物,总要先学会吃苦。
戏台子周围没有路可走,不少看官都在想,到时候只能划船爬上去……
若是怜云立在船头,那船说不定会被丢瓜果的姑娘给砸沉。
夜色侵染江岸,一艘巨大的华美画舫顺流而下。
随之而来的还有画舫上飘起来的孔明灯。
万千灯盏同时升空,在水面倒映之下,与星河一色。
轰——
戏台子周围燃起一圈烟火,迸出梦幻的光影。
京中大部分民众都来了,齐齐喝彩,声势极大。
光影也只是刹那,歇下来时,台上已多了一盛妆女旦。
乌发逶迤堆成云鬓,簪以凤钗,缀以步摇,环佩叮铃儿响,一双修长白皙的手执着纸扇,开了又合,半露出眼尾羞怯潋滟的红。
头上戴的是苍蓝色流云捧珠头面,垂下来的流珠是璎珞,在戏台后的灯笼影下,映出璀璨的霞光。
金银珠宝堆砌之下,没有半分俗气。
远看像画中人。
眉如柳叶,却不纤薄尖细,只显得灵秀逼人。
凤目微微上挑,大红的胭脂晕染开,自上而下,由浅至深…从眼角到眼尾,色渐深,神渐媚。
庄而不妖。
戏台子有些高,此刻他垂眸往下一瞧,便有一股缠绵之意,观者顿觉愁思催心肝,绵延难断绝。
“这怜云,扮相真好。”太后坐在画舫上,正处在戏台的正下方,目不转睛,看着怜云身上繁复华美的戏服,那一片儿艳艳的红,像极了她十六岁那年,进宫时头顶的盖头。
“母后喜欢就好。”
皇帝淡然一笑。
姜萝被江面正中那轮圆月晃到了眼睛,先前又画了半天妆面,不能眨眼,总觉得十分干涩…此刻生出了些泪意,怕晕妆,死劲憋着,摆出一个极美的姿势仰头望天。
顺便想一想唱词。
没有贴心小棉袄怜雨,状态就不饱满……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是不是乖乖等在小院子里,有没有吃到姜萝差人送的月饼。
作者有话要说: 想建一个读者群,有小宝贝想来嘛【挥舞小手绢】
有的话明天更新的时候放群号,比个心
词:
□□花破子·玉树□□前
[唐] 李煜
玉树□□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第138章 我本是男儿郎【七】
鼓乐声骤起,一板一眼, 京胡悠扬, 收放自如。
然而今日这曲, 他们还是第一回听,不知是否是新折子?
只见戏台之上, 那人,悠然展扇,十指如玉,如兰花微绽,在月下生出一种透明的净润感。
眉眼柔和至极,又在妆容映衬下倾显出极致的灼人艳色。
“梨花开,春带雨。”
开腔一句,击得人心头颤栗。
柔若缠丝,婉转悠扬,忧愁之意久久不散,闷在心里, 恍如漫天梨花飞旋而下, 皴擦点染出圈圈涟漪……
“梨花落,春入泥。”
零落成泥碾做尘, 只有香如故。
怅惘绕梁不去。
“此生只为一人去……”
身姿纤瘦,行转风流。
台下人便觉得他口中的那一人,简直承载了世间最大的幸运——
生生逼出人所有的柔软,缠在他水袖间,随之流转, 起落。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那一双眸如此痴情如此忧愁,像一樽醉人的酒。
若一头栽进去,被那柔情溺倒,永生永世不复醒。
皇帝看了一眼梅先生,梅先生正好也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偏头。虽然一句话也没说,眼神也只是一触即分,然而各自心中却生了许多情绪。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太后擦了擦眼睛,不知是看得久了累着了眼睛还是想起了故人。
泪意虽浅,但那种痴恋的情绪却长时间氤氲在心底。
“这个曲儿好,叫什么名儿啊?”
“怜云先生说是叫《梨花颂》,写的是杨贵妃和明皇。”
太后又道了声好,似是乏了,半躺在软椅上,仍看着戏台,等着开场。
怜云这一曲和所有的戏都不同,唱的时候听客忘记喝彩了,等最后一个字落下,道好声才响起来,不绝于耳。
一曲唱罢,正式开场。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在此伺候。”
丑角儿率先出场,这是唐明皇身边的得力太监,高力士。
然后是常青扮的唐明皇与姜萝扮的杨贵妃相携而来。
“妃子,朕与你散步一回。”
常青一身龙袍戏服,有皇帝特许,不怕撞了忌讳,那双目中柔情似水,竟真真儿演活了一个唐明皇。
“陛下请。”
姜萝与常青在方寸戏台上演着散步,太后看得是津津有味,皇帝偶尔看一眼梅先生,觉得,要是梅先生亲自唱必然更好。
但梅先生的戏,他不大乐意被别人瞧见。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
等姜萝唱完游园,两人又要去亭中饮酒。
“妃子坐了。”
唐明皇不让杨贵妃侍奉,且让她先坐。
常青既为明皇,行止间既有皇帝的霸气威荣,又有倾一国之力来讨妃子欢心的柔情蜜意。
两人对饮,却说旧忆。
“妃子,朕与你清游小饮,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他。记得那年在沉香亭上赏牡丹,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调》三章,令李龟年度成新谱,其词甚佳。不知妃子还记得么?”
“妾还记得。”
“妃子可为朕歌之,朕当亲倚玉笛以和。”
伴奏之声瞬间静下来。
落针可闻。
这是一出新戏,《长生殿》是第一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