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凝重。

    没办法, 不凝重严肃也不行啊,这会试可是科举的最后一关, 选中的人是要带过去给皇帝过目的,但凡出一单差错,可能就会是无数个人掉脑袋的下场。

    这不是考官们自己瞎想,而是在太宗那一朝的时候,就真真切切的出过这种事, 那会大乾刚立国不过五十年, 天下需要算是安定了。

    科举考试上来的官员也不少了,不再像是再往前那样,得需要举人去做县令了,可相应的, 其他问题却也很突出,就比如这南北考生的比例。

    因为从前战乱的影响,北方的很多典籍文书都失落了,那些文人大儒们也有很多都遭殃了,整个文化阶层可以说是照以前直接跌落了不止一个层次。

    而相比于北方,受战乱影响比较小的南方,就要好得多了,甚至在战乱祸害北方士子圈的时候,南方还没少接受那些逃难过来的文人和各种各样的典籍书册。

    这么此起彼伏的,也就导致了北方士子的水平与南方士子的水平,差距太过巨大,当然,这些差距,在会试以前,是不显眼的。

    因为各省各府都是各考各的,各地有各地自己的名额,南方与北方也不是在一起争那个名额,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

    不过到会试的时候就不行了,那是全天下的学子们一起科举考试,可不存在什么不冲突的说法,而科举考得是真才实学,差距过大的情况,就是上榜者没有一个北方士子。

    其实要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南北方的文化差距摆在那里,可关键是,那届的考官们,全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

    这下子,那可就是捅了马蜂窝喽,那些北方来的举子们,哪个会承认自己比人差呢。

    而且,就算是他们承认了自己可能水平不过关,会有人承认整个北方士子的水平都不过关,都比不上南方人吗。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啊,所以,在看到一个北方人都没有上榜之后,这些举子们就开始闹起了事来,人家也不说别的,只三个字,那就是不公平。

    简而言之,就是这届科举有猫腻,肯定是那些南方的考官们,偏向自己的家乡人,这个说法,在现代看来,或许显得有些可笑。

    但在那个时候,同乡同窗同榜都可以算作是天然的盟友,所以这个说法一经传出,那是非常有市场的,基本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很有道理。

    毕竟一届科举,一百多个名额,怎么可能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就算是学问再如何差,那也都是一个个考上来的,不是滥竽充数的,怎么可能一个人都考不中呢。

    这件事情闹到后来,已经不只是北方的士子们大喊不公了,就连北方在朝为官的都站出来弹劾了,而在群情激奋的情况下,太宗自然也是下旨彻查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那一届的所有考生都被罢满了功名,发配到了边疆,而考官们,则是全部罢官免职,直接便砍了脑袋。

    而借着这件事情,在那些血淋淋脑袋的震慑下,太宗成功的推出了南北分榜的政策,这个决议不是一时兴起得来的,而是早就已经想了很久的。

    不过在这次科考舞弊案之前,南人的势力太过庞大,朝廷上很少有北人的身影,所以事情的阻力太大,就暂时的压制了下来。

    其实,有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一届的考官们怎么会都是南人呢,而那些被录取的士子中,怎么就真的全然没有一个北人呢。

    那些考官们也不都是傻子,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这样做,会引起多大的非议嘛,自古以来,科举舞弊案,考生闹事的还少了嘛。

    别人是怎么想的,秦子轩不知道,但在知道这件事后,秦子轩一直觉得,这里面肯定是有其他人的手段,而那个其他人是谁,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话题有些扯远了,总之,在那一次血淋淋的例子震慑下,此后每一届的科举考官们,都是万分小心的,宁肯小心谨慎的过了头,也绝不去行差踏错一步。

    像是什么大胆取材,取有争议的卷子为头名,这种小说中时常会发生的事情,至少在大乾的科举考试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敢出奇,嘿嘿,那你就是情等着被罢黜的命运,没有一个考官敢冒着掉头的风险,把这样的卷子拿到圣上的面前。

    第442章

    那些考官们都是怎么批卷子的, 秦子轩并没有去管, 作为一个学术水平, 很可能还不如那些考生的考官, 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单纯的监考人员,来这也就是简单的混一下资历。

    是以,在那些考生们都回家休息了之后,秦子轩也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舒舒服服的睡了个饱。

    贡院那地方,虽然说并没有太过亏待考官, 但再怎么,也是没法和王府比得, 他这几日睡得都不是很安稳。

    自从入朝听政以来,秦子轩还是难得有这么个空闲的时间, 眼看着户部的税务改革之事,在方寒这位侍郎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秦子轩很是潇洒的,趁着科举还未完事,这个自家父皇没还有给他继续安排任务的空档, 把那位他一直很羡慕的十三王叔给拉了出来, 四处饮酒赏花,踏青春游。

    一张一驰,多日来的劳累疲惫之后,有着这样的闲暇时间, 还是很难得的,秦子轩一时兴起,还在城外的凉亭处,特意让人把古筝拿来,坐在杏花树下弹了一曲,也算是圆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做了一回那电视剧里的翩翩美少年。

    忙碌的时间过得很快,可欢乐的时间过得那就更快了,会试结束一个月后,正值杏花盛开之际,会试的榜单终于贴出来了。

    秦子轩是考官,又不是考生,他也只是稍稍的关注了一下,自然不会去凑那热闹,跑去看放榜,没有任何意义不说,很容易有损自己的俊美形象。

    他可是听名次出来后,特意过来拜会他的薛蟠,说过当时那盛况,不知道多少人的衣服鞋子都给挤掉了,那规模,绝对比国庆出去游玩购物的人要疯狂的多了。

    会试之后,基本上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场文会,对此,秦子轩其实是挺感兴趣的,不过碍于身份的缘故,他便是感兴趣也不能去,毕竟打酱油的考官那也是考官嘛。

    而那会在贡院的时候,他虽然没少出去溜达,但那些考生都被关在那小黑屋里面,根本就看不到人脸,所以,除了薛蟠和他王府里参加科举的几名考生之外,对于其他人,秦子轩都不认识。

    当然,这并不重要,除了一甲那三个幸运儿,还有二甲少部分的人能够留在京城以外,大部分估计都会被分派到各地,他认识不认识的并不重要。

    不过让秦子轩稍稍有些郁闷

章节目录


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风过叶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过叶落并收藏红楼之小皇子奋斗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