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数出十五文,小心的交到了李雁回的手里,叮嘱李雁回给三小子买三个肉包子。
“要买李记的。”,李奶奶还特意叮嘱道。
生怕李雁回没经验,买错了。李记家的肉包是老字号,皮满肉多,买他家的才合适。
李雁回忙点头。
一个肉包是五文钱。
这十五文钱都能买一斤肥肉了。
李家连荤油罐子空了都舍不得买肥肉熬油,可却舍得给三个孩子买肉包吃,李雁回觉得无论是李爷爷还是李奶奶,他们都是很宠孩子的。
听到会有肉包吃,三个孩子也不闹着要去县里了,又都一股脑的围在李雁回的身边,直嚷着“雁姐姐快点回来。”
李雁回笑眯眯的答应了。
杜氏一见自己是彻底没戏不能去县里了,心中好一阵失望,但好歹三个小子晚上有顿大肉包吃,也算赚到了。因此,二伯娘也客客气气的叮嘱三人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等李雁回和梅姐儿以及大哥李学出了李家大门,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就是一松,梅姐儿和陈学也是一样,三个人的嘴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由得笑了。
这兵荒马乱的。
三人一边说笑着一边结伴往县上走。他们居住的新柳村距清水县有两、三公里的路程,天冷路滑,以李雁回和梅姐儿的脚力,她们就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到县里,自然是选择了坐牛车。
牛车虽然慢一些,但也比她们自己走着强。
只是牛车去一次县里得付上两文车钱,来回一趟,就得四文钱。
这让梅姐儿有些肉疼。
如果不是丝线真的用光了,她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的。
陈学那份儿的车钱,李雁回和梅姐儿是打算给他付了的,可陈学说什么也不肯,说这几里路根本难不倒他。因此,就吊在牛车尾晃晃悠悠的走。
赶牛车的李大爷也是他们新柳村的人,牛车上不只李雁回和梅姐儿两个人,还有新柳村和其它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婶子、老婆婆什么的。
梅姐儿和李雁回一上车,就被车上的女人们给盯上了。
李雁回那出众的外貌,让牛车上的三姑六婆们啧啧称奇,总是盯着李雁回像看不够似的。李雁回也不是真就是只有十三岁,她静坐含笑,落落大方的任大家打量。大家打量一会儿见李雁回也不怯场,没意思得很,就纷纷转头去打趣梅姐儿去了。
李雁回再漂亮,也还只是个毛丫头呢。
哪像梅姐儿正值妙龄,一看就是要说婆家的人了,这些三姑六婆把梅姐团团围住,审视的目光跟探照灯似的上下打量,重点目光在梅姐儿那发育姣好的胸-部和圆润的屁-股上划过,纷纷流露出满意的神情。
在农村有一句土话,叫大屁股的能生男娃,大-胸-脯的奶水才足。
梅姐儿这样儿的才是农村婆婆心目中好媳的人选,李雁回那样儿的第一关就得被淘汰。
能干什么呀?!风一吹儿就倒,娇娇弱弱得连桶水都拎不起来,更别提下地做农活了。
“这姑娘长得可真好……”
“可不是!梅姐儿可是我们新柳村有名的小美人……”
“手巧着呢……”
见有外村的人夸赞梅姐儿,新柳村的婶子们自然是得意的很,顺着她们的话把梅姐夸了又夸。
梅姐儿红着脸,细声细气的回答着众位热心的三姑六婆的各种问题,脸烧得都快冒热气了,微黑的脸上多了一丝独属于少女的妩媚。
李雁回在一旁看了个目瞪口呆。
谁说农民民风淳朴来着,这些三姑六婆开起玩笑来,尺度也满大的嘛。当她们传看梅姐儿的绣活时,看向梅姐儿的目光就更火热了,活像在看一个金娃娃。在农村,女人们能会个缝缝补补就算会女红了,能做绣活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李雁回觉得可能要不了几天,李家的门槛就得被媒人踩平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
也不知道梅姐儿最后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李雁回希望梅姐儿能嫁得好。
像梅姐儿这样的好姑娘,应该拥有幸福。
梅姐儿今年可都十六了,在家里呆不了几年了。李雁回考虑着在梅姐嫁出去之前,将原身会的一些高超的绣法都教给她,时间怕是有些紧,得看梅姐儿的天赋如何了,能不能学会。
在李雁回的沉思和牛车的慢慢悠悠中,清水县城到了。
……
第10章 绣坊
大家在清水县城门口下车,约好了下午回来坐车的时间,一车的人也就散了,各忙各的去了。
李雁回和梅姐儿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绣坊,因此,她们下了车之后就直奔绣坊而来。这次主要是梅姐儿要卖掉一些绣活,然后再买些丝线。李雁回倒是没有绣活要卖,也没打算买绣线。她这次来主要的任务就是买肉给李爹补身子的。她要去的是市集,打算等陪梅姐儿买完绣线,再去市集。
大哥李学一进了县城,就立刻紧张了起来,双眼警惕,不时的四下环顾,似是生怕突然出现一群地痞流氓把李雁回和梅姐儿抢跑一般,真是想太多了。
李雁回在原身的记忆里有清水县的印象,不太大的县城,却很繁荣。
这得归功于清水县的地理位置,它离府城丹嘉城非常的近,一条官道马车走上两天也就到了。而丹嘉城则更加的繁华热闹,天南海北的客商云集,因为丹嘉城拥有一个海口,这个海口的海运十分的发达。
来到绣坊门口,陈学自然是不肯进去的,只有李雁回和梅姐儿走了进去。
两姐妹俩是这家“锦绣”绣坊的常客了,而这间“锦绣”绣坊也是清水县最大的绣纺。
一进绣坊,东面的柜台上高高低低的摆着一些叠得整齐颜色鲜艳的成衣。从粗棉到绸缎应有尽有,款式也是男女各半。西面的柜台上则摆放着一些绣品。像是屏风、绣帕、荷包、扇面之类的,都是非常精致漂亮。最打眼的还是一套按照高低错落有致摆放的的春、夏、秋、冬四季一组的小屏风。据说,这是锦绣绣坊最出色的一个绣娘绣的。以李雁回的目光来看,绣得还不错,但比起苏家绣法就要差远了。这四个一组的小屏风,价值近百两。
梅姐儿看到那四季屏风,眼睛直放光,流露出的惊艳和喜爱遮都遮不住。
当初原身也曾心动想跟风绣一套“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小屏风的,但是怕被家里人发现,就迟迟没有动工。李雁回望着那套四季的小屏风眼波闪了闪。
“雁回,你来了!?可是有绣品……?!”
锦绣绣坊老板娘是一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衣着精致,长着一双王熙凤似的凤眼,精明异常。
“金老
“要买李记的。”,李奶奶还特意叮嘱道。
生怕李雁回没经验,买错了。李记家的肉包是老字号,皮满肉多,买他家的才合适。
李雁回忙点头。
一个肉包是五文钱。
这十五文钱都能买一斤肥肉了。
李家连荤油罐子空了都舍不得买肥肉熬油,可却舍得给三个孩子买肉包吃,李雁回觉得无论是李爷爷还是李奶奶,他们都是很宠孩子的。
听到会有肉包吃,三个孩子也不闹着要去县里了,又都一股脑的围在李雁回的身边,直嚷着“雁姐姐快点回来。”
李雁回笑眯眯的答应了。
杜氏一见自己是彻底没戏不能去县里了,心中好一阵失望,但好歹三个小子晚上有顿大肉包吃,也算赚到了。因此,二伯娘也客客气气的叮嘱三人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等李雁回和梅姐儿以及大哥李学出了李家大门,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就是一松,梅姐儿和陈学也是一样,三个人的嘴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由得笑了。
这兵荒马乱的。
三人一边说笑着一边结伴往县上走。他们居住的新柳村距清水县有两、三公里的路程,天冷路滑,以李雁回和梅姐儿的脚力,她们就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到县里,自然是选择了坐牛车。
牛车虽然慢一些,但也比她们自己走着强。
只是牛车去一次县里得付上两文车钱,来回一趟,就得四文钱。
这让梅姐儿有些肉疼。
如果不是丝线真的用光了,她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的。
陈学那份儿的车钱,李雁回和梅姐儿是打算给他付了的,可陈学说什么也不肯,说这几里路根本难不倒他。因此,就吊在牛车尾晃晃悠悠的走。
赶牛车的李大爷也是他们新柳村的人,牛车上不只李雁回和梅姐儿两个人,还有新柳村和其它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婶子、老婆婆什么的。
梅姐儿和李雁回一上车,就被车上的女人们给盯上了。
李雁回那出众的外貌,让牛车上的三姑六婆们啧啧称奇,总是盯着李雁回像看不够似的。李雁回也不是真就是只有十三岁,她静坐含笑,落落大方的任大家打量。大家打量一会儿见李雁回也不怯场,没意思得很,就纷纷转头去打趣梅姐儿去了。
李雁回再漂亮,也还只是个毛丫头呢。
哪像梅姐儿正值妙龄,一看就是要说婆家的人了,这些三姑六婆把梅姐团团围住,审视的目光跟探照灯似的上下打量,重点目光在梅姐儿那发育姣好的胸-部和圆润的屁-股上划过,纷纷流露出满意的神情。
在农村有一句土话,叫大屁股的能生男娃,大-胸-脯的奶水才足。
梅姐儿这样儿的才是农村婆婆心目中好媳的人选,李雁回那样儿的第一关就得被淘汰。
能干什么呀?!风一吹儿就倒,娇娇弱弱得连桶水都拎不起来,更别提下地做农活了。
“这姑娘长得可真好……”
“可不是!梅姐儿可是我们新柳村有名的小美人……”
“手巧着呢……”
见有外村的人夸赞梅姐儿,新柳村的婶子们自然是得意的很,顺着她们的话把梅姐夸了又夸。
梅姐儿红着脸,细声细气的回答着众位热心的三姑六婆的各种问题,脸烧得都快冒热气了,微黑的脸上多了一丝独属于少女的妩媚。
李雁回在一旁看了个目瞪口呆。
谁说农民民风淳朴来着,这些三姑六婆开起玩笑来,尺度也满大的嘛。当她们传看梅姐儿的绣活时,看向梅姐儿的目光就更火热了,活像在看一个金娃娃。在农村,女人们能会个缝缝补补就算会女红了,能做绣活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李雁回觉得可能要不了几天,李家的门槛就得被媒人踩平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
也不知道梅姐儿最后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李雁回希望梅姐儿能嫁得好。
像梅姐儿这样的好姑娘,应该拥有幸福。
梅姐儿今年可都十六了,在家里呆不了几年了。李雁回考虑着在梅姐嫁出去之前,将原身会的一些高超的绣法都教给她,时间怕是有些紧,得看梅姐儿的天赋如何了,能不能学会。
在李雁回的沉思和牛车的慢慢悠悠中,清水县城到了。
……
第10章 绣坊
大家在清水县城门口下车,约好了下午回来坐车的时间,一车的人也就散了,各忙各的去了。
李雁回和梅姐儿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绣坊,因此,她们下了车之后就直奔绣坊而来。这次主要是梅姐儿要卖掉一些绣活,然后再买些丝线。李雁回倒是没有绣活要卖,也没打算买绣线。她这次来主要的任务就是买肉给李爹补身子的。她要去的是市集,打算等陪梅姐儿买完绣线,再去市集。
大哥李学一进了县城,就立刻紧张了起来,双眼警惕,不时的四下环顾,似是生怕突然出现一群地痞流氓把李雁回和梅姐儿抢跑一般,真是想太多了。
李雁回在原身的记忆里有清水县的印象,不太大的县城,却很繁荣。
这得归功于清水县的地理位置,它离府城丹嘉城非常的近,一条官道马车走上两天也就到了。而丹嘉城则更加的繁华热闹,天南海北的客商云集,因为丹嘉城拥有一个海口,这个海口的海运十分的发达。
来到绣坊门口,陈学自然是不肯进去的,只有李雁回和梅姐儿走了进去。
两姐妹俩是这家“锦绣”绣坊的常客了,而这间“锦绣”绣坊也是清水县最大的绣纺。
一进绣坊,东面的柜台上高高低低的摆着一些叠得整齐颜色鲜艳的成衣。从粗棉到绸缎应有尽有,款式也是男女各半。西面的柜台上则摆放着一些绣品。像是屏风、绣帕、荷包、扇面之类的,都是非常精致漂亮。最打眼的还是一套按照高低错落有致摆放的的春、夏、秋、冬四季一组的小屏风。据说,这是锦绣绣坊最出色的一个绣娘绣的。以李雁回的目光来看,绣得还不错,但比起苏家绣法就要差远了。这四个一组的小屏风,价值近百两。
梅姐儿看到那四季屏风,眼睛直放光,流露出的惊艳和喜爱遮都遮不住。
当初原身也曾心动想跟风绣一套“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小屏风的,但是怕被家里人发现,就迟迟没有动工。李雁回望着那套四季的小屏风眼波闪了闪。
“雁回,你来了!?可是有绣品……?!”
锦绣绣坊老板娘是一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衣着精致,长着一双王熙凤似的凤眼,精明异常。
“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