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不是爱出风头的,更并非傻子,为什么要给自己出一道难题,必然有其原因的。
这个原因便是闻子吟想让皇帝看到她,虽说她身上名头很多,什么大小三元,年纪小天才之流,皇帝很容易注意到她。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历来状元都是被编入翰林院先磨炼几年,翰林院虽说有首相过渡所之说,然而这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闻子吟压根没有这个耐心去等待。
最直接的,也是最能够改变皇帝心意的就是在殿试的时候。
给他最直面的冲击,闻子吟才有可操作的余地。
因而闻子吟一方面出于真的想去做,也有把握去做到而说出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想给皇帝最深刻的印象,另他更加注意到自己,以此能够最快晋升自己。
一般而言,封建王朝升官普遍偏慢,早年还有世家关系,到如今科举越发兴盛,帝王权利越发稳固的时候,中央权利集中的君主手里,皇帝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因而朝廷的晋升一般都偏慢,官员们需要累积经验,还要能够入得帝王的眼,让他心里知道有这么个人,知道他干了什么,晋升的时候才会想到你。
如若不然,仅仅靠着吏部的考评,得积攒多少年的优秀考评?这对所有官员来说,每一个品阶都是一个大鸿沟,有些人一辈子一二十年都在一个位置上不挪窝,勤勤恳恳庸庸碌碌地干活。
因此,闻子吟才会想办法脱颖而出,办法固然冒险了些,但效果却很好,也很值得。
翰林院的几年时间她没耐心年年修书,不如多干点实事,比如打仗什么的,比如给百姓粮食增产什么的,比什么都有意义!
果不其然,皇帝果然同意她自由岗位,虽说挂职,然而却是自由的,现如今又被派发了重任。
对攻打呼烈格尔这件事,可以说,皇帝是将很大的重担放在她肩膀上了,也对她抱以期望,否则一般的君王哪里敢将这么重要一件事交给一个尚未及笄的少年少女?
即使她才华优秀,也不足以让帝王赌上军队的性命和所有。
思及此,闻子吟意味不明地说道:“有些事,有去争取方知能做到,不去做,那便一辈子庸碌无为,谨慎或胆小不是无能的借口。”
傅清看着她娇小笔挺的背影,向来温和的眼睛罕见地盯着她离去的背影目光直直地在发呆。
---------------------
三个月后。
北方边关传来了第一份捷报。
东槐胜了!
大军到达边关守城,恰好碰到一波过来劫掠的呼烈格尔散兵,军师当机立断,派出专人顺着这股散兵摸下去。
后来查探到呼烈格尔二王子的踪迹,设下计谋不仅生擒二王子,且剿灭了他上万的人马,还缴获了一大批的健硕的马屁,给予了呼烈格尔第一次重击。
边关的战役来了一个开门红,从那时开始,谁也没想到,他们跟着军师的步伐走,竟然一路顺利地打得呼烈军落花流水。
甚至连中原兵和呼烈格尔的兵马在体格上体力上的差距都阻挡不了他们胜利的步伐,原本连气候和环境的劣势,都被军师硬生生掰了回来!
如此,不仅开门红,且后来接连的战争胜利,让东槐士兵们士气大胜,在北征几十万大军当中,军师的威望不弱于常年领兵的长公主和赵将军,反而隐隐后来居上。
五个月后,边关传来了第二份捷报!东槐北征大军又一次胜利了!
半年后,第三份捷报,八个月后,第四,第五......记不清第几次捷报,东槐北征大军仿佛将呼烈格尔追着打。
第一次传来捷报的时候,东槐上下兴奋得无以复杂,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举国上下皆欢,但接连后面捷报不断,朝野上下和百姓们都已经习惯到麻木了。
后面再多几次的捷报,但凡有人提起北方战事,底气十足已经习以为常的东槐百姓和官员,总会面色平静地道:“噢,他们军师啊,又打胜仗了?那不是很正常?”
然而没等百姓们和官员们高兴多久,一年后,伴随着东槐又一次大捷的消息,有一个震惊朝野的不幸消息!
另所有百姓和朝廷上下感到痛心的消息,他们的军师失踪了!
这一年来,靠着这个他们一开始并不信任的小状元军师,边关连连传来捷报,过去十年的捷报好消息都没有这一来年多。
然而就在全军又一次获得大胜的时候,没有人感到喜悦,在这一次大战中,被军师计谋战略坑得不轻,接连败仗的呼烈格尔终于将魔爪伸向了闻军师。
他们调虎离山,一边主力吸引火力,吸引东槐军队,一边排出了小部队,分散开来,将军师这边与大军分隔,最终造成军师在大战过后,已经随着几个护卫不见了。
他们初步怀疑是被敌军给抓了,因为战场找不到军师的尸体,但也不排除遇难的可能性,呼烈格尔对闻子吟恨之入骨,就是因为她一次一次地出主意,才会让东槐大军将他们打得接连后退,失去了大半的地盘。
至于为什么不找主帅?呼烈格尔早前和东槐的大长公主打过的交道不计其数,大长公主打仗什么套路,他们作为老对手还是很清楚的。
然而突然冒出一个名不经传的军师,兵法诡秘,战略变化多端,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使得他们接连败下阵来,连连向北后退,要知道再退,他们要怎么生存?
越靠近北边,气候越差越冷,那边的水草荒芜,根本不足以养活他们,因此呼烈格尔退无可退,终于狗急跳墙了。
“皇上,微沉恳请您下令让大军多停留一月,寻找闻大人,这一年多的胜仗多亏了闻大人,您不能不管,她还会及笄,她的人生路还很长......”
“恳请皇上下令!”
傅清站在百官前面,跪在地上,面色清冷,眼眶微红,他身后的百官们也都纷纷跪下来,齐声恳求。
这一年多来的胜仗让朝野上下已经对这个女状元毫无意见了,嘴上不说,心里却对她充满感激和佩服,不仅仅是官员们,就连百姓们也是如此。
北方之乱是中原百年的困扰,百姓们再不知事,心里也都清楚,那是一头恶狼,随时都有可能咬下他们一口肉。
如今他们国家能有人将他们逼退百里,退居外围,对百姓们来说边安稳了许多,朝廷边境月安稳百姓们的生活也就越好。
否则每逢战争时,朝廷便要加税,征粮征兵,对他们紧紧吃饱甚至不够吃的生活水平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正常来说,打了胜仗,兵马大元帅应按照惯例班师回朝,然后将兵权交与皇帝,歇下临时的主帅之职,再论功行赏,因而官员们都担心大军回了朝,那失踪
这个原因便是闻子吟想让皇帝看到她,虽说她身上名头很多,什么大小三元,年纪小天才之流,皇帝很容易注意到她。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历来状元都是被编入翰林院先磨炼几年,翰林院虽说有首相过渡所之说,然而这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闻子吟压根没有这个耐心去等待。
最直接的,也是最能够改变皇帝心意的就是在殿试的时候。
给他最直面的冲击,闻子吟才有可操作的余地。
因而闻子吟一方面出于真的想去做,也有把握去做到而说出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想给皇帝最深刻的印象,另他更加注意到自己,以此能够最快晋升自己。
一般而言,封建王朝升官普遍偏慢,早年还有世家关系,到如今科举越发兴盛,帝王权利越发稳固的时候,中央权利集中的君主手里,皇帝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因而朝廷的晋升一般都偏慢,官员们需要累积经验,还要能够入得帝王的眼,让他心里知道有这么个人,知道他干了什么,晋升的时候才会想到你。
如若不然,仅仅靠着吏部的考评,得积攒多少年的优秀考评?这对所有官员来说,每一个品阶都是一个大鸿沟,有些人一辈子一二十年都在一个位置上不挪窝,勤勤恳恳庸庸碌碌地干活。
因此,闻子吟才会想办法脱颖而出,办法固然冒险了些,但效果却很好,也很值得。
翰林院的几年时间她没耐心年年修书,不如多干点实事,比如打仗什么的,比如给百姓粮食增产什么的,比什么都有意义!
果不其然,皇帝果然同意她自由岗位,虽说挂职,然而却是自由的,现如今又被派发了重任。
对攻打呼烈格尔这件事,可以说,皇帝是将很大的重担放在她肩膀上了,也对她抱以期望,否则一般的君王哪里敢将这么重要一件事交给一个尚未及笄的少年少女?
即使她才华优秀,也不足以让帝王赌上军队的性命和所有。
思及此,闻子吟意味不明地说道:“有些事,有去争取方知能做到,不去做,那便一辈子庸碌无为,谨慎或胆小不是无能的借口。”
傅清看着她娇小笔挺的背影,向来温和的眼睛罕见地盯着她离去的背影目光直直地在发呆。
---------------------
三个月后。
北方边关传来了第一份捷报。
东槐胜了!
大军到达边关守城,恰好碰到一波过来劫掠的呼烈格尔散兵,军师当机立断,派出专人顺着这股散兵摸下去。
后来查探到呼烈格尔二王子的踪迹,设下计谋不仅生擒二王子,且剿灭了他上万的人马,还缴获了一大批的健硕的马屁,给予了呼烈格尔第一次重击。
边关的战役来了一个开门红,从那时开始,谁也没想到,他们跟着军师的步伐走,竟然一路顺利地打得呼烈军落花流水。
甚至连中原兵和呼烈格尔的兵马在体格上体力上的差距都阻挡不了他们胜利的步伐,原本连气候和环境的劣势,都被军师硬生生掰了回来!
如此,不仅开门红,且后来接连的战争胜利,让东槐士兵们士气大胜,在北征几十万大军当中,军师的威望不弱于常年领兵的长公主和赵将军,反而隐隐后来居上。
五个月后,边关传来了第二份捷报!东槐北征大军又一次胜利了!
半年后,第三份捷报,八个月后,第四,第五......记不清第几次捷报,东槐北征大军仿佛将呼烈格尔追着打。
第一次传来捷报的时候,东槐上下兴奋得无以复杂,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举国上下皆欢,但接连后面捷报不断,朝野上下和百姓们都已经习惯到麻木了。
后面再多几次的捷报,但凡有人提起北方战事,底气十足已经习以为常的东槐百姓和官员,总会面色平静地道:“噢,他们军师啊,又打胜仗了?那不是很正常?”
然而没等百姓们和官员们高兴多久,一年后,伴随着东槐又一次大捷的消息,有一个震惊朝野的不幸消息!
另所有百姓和朝廷上下感到痛心的消息,他们的军师失踪了!
这一年来,靠着这个他们一开始并不信任的小状元军师,边关连连传来捷报,过去十年的捷报好消息都没有这一来年多。
然而就在全军又一次获得大胜的时候,没有人感到喜悦,在这一次大战中,被军师计谋战略坑得不轻,接连败仗的呼烈格尔终于将魔爪伸向了闻军师。
他们调虎离山,一边主力吸引火力,吸引东槐军队,一边排出了小部队,分散开来,将军师这边与大军分隔,最终造成军师在大战过后,已经随着几个护卫不见了。
他们初步怀疑是被敌军给抓了,因为战场找不到军师的尸体,但也不排除遇难的可能性,呼烈格尔对闻子吟恨之入骨,就是因为她一次一次地出主意,才会让东槐大军将他们打得接连后退,失去了大半的地盘。
至于为什么不找主帅?呼烈格尔早前和东槐的大长公主打过的交道不计其数,大长公主打仗什么套路,他们作为老对手还是很清楚的。
然而突然冒出一个名不经传的军师,兵法诡秘,战略变化多端,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使得他们接连败下阵来,连连向北后退,要知道再退,他们要怎么生存?
越靠近北边,气候越差越冷,那边的水草荒芜,根本不足以养活他们,因此呼烈格尔退无可退,终于狗急跳墙了。
“皇上,微沉恳请您下令让大军多停留一月,寻找闻大人,这一年多的胜仗多亏了闻大人,您不能不管,她还会及笄,她的人生路还很长......”
“恳请皇上下令!”
傅清站在百官前面,跪在地上,面色清冷,眼眶微红,他身后的百官们也都纷纷跪下来,齐声恳求。
这一年多来的胜仗让朝野上下已经对这个女状元毫无意见了,嘴上不说,心里却对她充满感激和佩服,不仅仅是官员们,就连百姓们也是如此。
北方之乱是中原百年的困扰,百姓们再不知事,心里也都清楚,那是一头恶狼,随时都有可能咬下他们一口肉。
如今他们国家能有人将他们逼退百里,退居外围,对百姓们来说边安稳了许多,朝廷边境月安稳百姓们的生活也就越好。
否则每逢战争时,朝廷便要加税,征粮征兵,对他们紧紧吃饱甚至不够吃的生活水平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正常来说,打了胜仗,兵马大元帅应按照惯例班师回朝,然后将兵权交与皇帝,歇下临时的主帅之职,再论功行赏,因而官员们都担心大军回了朝,那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