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又是广播员在用很夸张的声音说某某地方亩产万斤!众人脸色十分难看。这可真是天大的讽刺!王守泉气得直接把桌上的搪瓷缸子扑到地上。眼睛充血,像头愤怒地狮子。
钱维汉重重叹了一口气,“小泉,千万别慌!你不也说了明华现在没受苦,就是被人关起来了,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洗清他身上的污点。”
王守泉一屁股坐在墙边。这大队干部当得实在太窝囊。不仅仅要当队里的公仆,还有被上面打倒的风险。他实在是怕了。他怕明华被打倒,也怕很快自己也会被关进去。更加是因为几年前被那场运动吓怕了。
钱淑兰直接道,“我们整个生产队要紧密团结,一致对付工作组,一口咬定己上报的产量。而且要让大家把手里的粮食藏好,千万别被那些人搜到。”
钱维汉把王守泉从地上拉起来,拍着他的肩膀,“打起精神。明华能不能救,还得靠我们大家努力呢。千万别让他背上罪名,到那时才是晚了。”
王守泉抹一把眼泪,从地上爬起来。
“咱们待会儿挨家挨户通知,见到工作组的人就避开,不要别跟他们说话。”这些工作组都是会耍嘴皮子的,老实憨厚的农村人一不注意就被他们套话。所以避开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众人一听立刻行动。
工作组现在就住在食堂那边。目的是为了隔开他们,不让他们跟村里人接触。
吃饭的时候,王守泉就安排工作组到贫农家里吃饭。
贫农户就是穷苦,到这些人家吃饭就是去吃苦挨饿,这边早餐不吃,中午喝很稀的粥,晚上吃蕃薯渣或蕃薯。饿得一个个全都受不了。
抓住王守泉就要他给他们换地方吃。
“王书记,咱们可是交了粮票的,怎么就给我们吃这些东西呢?”
王守泉吓得赶紧摇头,“上面不是说了吗?要到贫农家里吃饭,我这是贯彻上面领导的指示。你们可不能害我成落后分子。”
工作组的人被他一噎,“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想到大队吃饭,你们的食堂不是盖好了吗?为啥不用?”
王守泉也想让这些人从贫农家里出来,如果这些人拿东西诱哄说不定有那眼皮子浅的人就能被腐蚀。“行,我让人给你们开食堂。”
工作组喜不自胜。这下子不用顿顿都吃红薯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大队食堂也就比贫农好那么一丁点,每顿饭多了两根萝卜干。
工作组气得脸都绿了。找到王守泉,可对方一口咬定食堂没粮食了。
工作组吃不好,就想早点把工作落实好离开。
于是找准机会开始问社员,可这些人看到工作组远远就跑开,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哪怕是小孩子都不例外。
工作组就开始召集大家晚上到食堂开会。
会上社员们一言不发,不是抽烟便是打瞌睡,工作组的人讲话社员不听,会难开下去。
工作组就开始搜粮。搜了那么多家愣是没搜到一粒粮食。多数都还是红薯干和野菜。而且数量非常少。
有的人见一无所获就想要整生产队长。
每个生产大队分为好几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生产队长。
但因为王家村是王姓聚居地,所以多数人都还是听生产大队长的,也就是钱明华。
王守泉见他们居然要把瞒产的锅背到生产队长头上,就对这些人说:“生产队长一不拿工资。二不拿工分,你要整他,他就不当队长,咱们下面的粮食就没人收了。去年就有四个生产队没有人肯当队长,你看这事怎么办?”
工作组也只好向县委汇报。
最后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工作组很快就从王家村生产大队撤离了。
作者有话要说:会被锁吗?别锁啊,我祈祷一下。。。
第121章
钱淑兰以为工作组走了之后,钱明华应该就会被放回来了。
可谁成想根本没有。甚至工作组已经入驻公社。等着下一批的春薯下来。
钱淑兰带些吃的东西陪着钱维汉一起去公社探视,钱明华除了瘦了点,精神倒还好。
只是听说外面现在乱哄哄的,他心情糟糕透顶。
看完人之后,钱维汉到邮局去寄信,钱淑兰到中学去接正国和小毛驴。
他们已经考完试了,今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
虽然她有信心两人能考好,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呢。
钱淑兰刚到门口,就见正国满脸喜色地从学校里冲出来。小毛驴在后面一个劲儿地追他。
“你跑这么快干啥?我脚还疼呢。”前段时间因为要抢收粮食,哪怕两人快要考试,都没有在家复习。白天要干活,晚上要抓知了。
正国兴奋地举着手里的成绩单,“你懂什么呀,奶奶要是知道我考上中专,肯定高兴死了。”
小毛驴有些无语。
眼见着正国跑出老远,钱淑兰赶紧喊住他,“正国,奶在这儿。”
冲出老远的正国没听到,小毛驴离得近,却是一下子就听到了。
小毛驴先是喊了一声正国,见他回过头来,便朝钱淑兰跑去,“姥姥,你来啦!”
钱淑兰秃噜下他的脑袋,接过他手里的成绩单。
嗯,分数还不低,“你考上中专了吗?”
小毛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抿着嘴刚想说话,正国是人未到声先到,“他也考上了,最后一名。”
小毛驴尴尬得脸都红了。
“考上就好。走!奶带你们回家庆祝。”钱淑兰高兴坏了,这两个孩子只要考上中专,不出意外的话,毕业出来就能当工人。
正国这个高中生还得自己找工作,他们完全不用她来操心了。
两个孩子听到庆祝都是满脸喜色。
小毛驴以前可能常年看人脸色,知道的比较多,心思也敏感,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姥姥,我听班上的同学说家里没粮食吃了。”
小毛驴这次是考了第十名,可前面有许多同学,家里根本不同意念书。因为家里没粮也没钱。
这年代读书不仅一学期要交八九块钱的学费,而且每个月还要交口粮到学校食堂。
钱维汉重重叹了一口气,“小泉,千万别慌!你不也说了明华现在没受苦,就是被人关起来了,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洗清他身上的污点。”
王守泉一屁股坐在墙边。这大队干部当得实在太窝囊。不仅仅要当队里的公仆,还有被上面打倒的风险。他实在是怕了。他怕明华被打倒,也怕很快自己也会被关进去。更加是因为几年前被那场运动吓怕了。
钱淑兰直接道,“我们整个生产队要紧密团结,一致对付工作组,一口咬定己上报的产量。而且要让大家把手里的粮食藏好,千万别被那些人搜到。”
钱维汉把王守泉从地上拉起来,拍着他的肩膀,“打起精神。明华能不能救,还得靠我们大家努力呢。千万别让他背上罪名,到那时才是晚了。”
王守泉抹一把眼泪,从地上爬起来。
“咱们待会儿挨家挨户通知,见到工作组的人就避开,不要别跟他们说话。”这些工作组都是会耍嘴皮子的,老实憨厚的农村人一不注意就被他们套话。所以避开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众人一听立刻行动。
工作组现在就住在食堂那边。目的是为了隔开他们,不让他们跟村里人接触。
吃饭的时候,王守泉就安排工作组到贫农家里吃饭。
贫农户就是穷苦,到这些人家吃饭就是去吃苦挨饿,这边早餐不吃,中午喝很稀的粥,晚上吃蕃薯渣或蕃薯。饿得一个个全都受不了。
抓住王守泉就要他给他们换地方吃。
“王书记,咱们可是交了粮票的,怎么就给我们吃这些东西呢?”
王守泉吓得赶紧摇头,“上面不是说了吗?要到贫农家里吃饭,我这是贯彻上面领导的指示。你们可不能害我成落后分子。”
工作组的人被他一噎,“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想到大队吃饭,你们的食堂不是盖好了吗?为啥不用?”
王守泉也想让这些人从贫农家里出来,如果这些人拿东西诱哄说不定有那眼皮子浅的人就能被腐蚀。“行,我让人给你们开食堂。”
工作组喜不自胜。这下子不用顿顿都吃红薯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大队食堂也就比贫农好那么一丁点,每顿饭多了两根萝卜干。
工作组气得脸都绿了。找到王守泉,可对方一口咬定食堂没粮食了。
工作组吃不好,就想早点把工作落实好离开。
于是找准机会开始问社员,可这些人看到工作组远远就跑开,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哪怕是小孩子都不例外。
工作组就开始召集大家晚上到食堂开会。
会上社员们一言不发,不是抽烟便是打瞌睡,工作组的人讲话社员不听,会难开下去。
工作组就开始搜粮。搜了那么多家愣是没搜到一粒粮食。多数都还是红薯干和野菜。而且数量非常少。
有的人见一无所获就想要整生产队长。
每个生产大队分为好几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生产队长。
但因为王家村是王姓聚居地,所以多数人都还是听生产大队长的,也就是钱明华。
王守泉见他们居然要把瞒产的锅背到生产队长头上,就对这些人说:“生产队长一不拿工资。二不拿工分,你要整他,他就不当队长,咱们下面的粮食就没人收了。去年就有四个生产队没有人肯当队长,你看这事怎么办?”
工作组也只好向县委汇报。
最后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工作组很快就从王家村生产大队撤离了。
作者有话要说:会被锁吗?别锁啊,我祈祷一下。。。
第121章
钱淑兰以为工作组走了之后,钱明华应该就会被放回来了。
可谁成想根本没有。甚至工作组已经入驻公社。等着下一批的春薯下来。
钱淑兰带些吃的东西陪着钱维汉一起去公社探视,钱明华除了瘦了点,精神倒还好。
只是听说外面现在乱哄哄的,他心情糟糕透顶。
看完人之后,钱维汉到邮局去寄信,钱淑兰到中学去接正国和小毛驴。
他们已经考完试了,今天是公布成绩的日子。
虽然她有信心两人能考好,可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呢。
钱淑兰刚到门口,就见正国满脸喜色地从学校里冲出来。小毛驴在后面一个劲儿地追他。
“你跑这么快干啥?我脚还疼呢。”前段时间因为要抢收粮食,哪怕两人快要考试,都没有在家复习。白天要干活,晚上要抓知了。
正国兴奋地举着手里的成绩单,“你懂什么呀,奶奶要是知道我考上中专,肯定高兴死了。”
小毛驴有些无语。
眼见着正国跑出老远,钱淑兰赶紧喊住他,“正国,奶在这儿。”
冲出老远的正国没听到,小毛驴离得近,却是一下子就听到了。
小毛驴先是喊了一声正国,见他回过头来,便朝钱淑兰跑去,“姥姥,你来啦!”
钱淑兰秃噜下他的脑袋,接过他手里的成绩单。
嗯,分数还不低,“你考上中专了吗?”
小毛驴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抿着嘴刚想说话,正国是人未到声先到,“他也考上了,最后一名。”
小毛驴尴尬得脸都红了。
“考上就好。走!奶带你们回家庆祝。”钱淑兰高兴坏了,这两个孩子只要考上中专,不出意外的话,毕业出来就能当工人。
正国这个高中生还得自己找工作,他们完全不用她来操心了。
两个孩子听到庆祝都是满脸喜色。
小毛驴以前可能常年看人脸色,知道的比较多,心思也敏感,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姥姥,我听班上的同学说家里没粮食吃了。”
小毛驴这次是考了第十名,可前面有许多同学,家里根本不同意念书。因为家里没粮也没钱。
这年代读书不仅一学期要交八九块钱的学费,而且每个月还要交口粮到学校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