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勋从中军大帐里出来,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自家营帐。录事早就已经送来了曹操的指令,他必须即刻拟成公文,向各处递发——既包括要李通和夏侯渊分道南下救援庐江、防堵孙策的军令,也包括授权王必出使江夏,以及司空府发给黄祖,请他派水师配合的政令。

    瞧一眼案边属下刚削好、烤干,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大摞木牍,是勋就觉得脑仁儿疼,但是没办法,在其位必谋其事,受其禄必忠其人,该干的活儿总得干,根本逃避不了啊。

    只是咱要啥年月才能取下关中,搞到会造纸的匠人呢?

    当下提起笔来,蘸饱了墨,先给李通下指令。他顺便还给李文达写了封私信,打算跟军令一起递出去——终究李通也是由他写信推荐给曹操的,算自己人,得时不时地联络一下感情,才不会生分,可留待后用。

    曹操对这类事情从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汉末官僚抱团,士人投于权贵之家为其“门生故吏”,已成普遍现象,曹操虽然瞧不顺眼,仓促之间也很难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是勋相信只要自己笔头谨慎,光跟李通道道别后之情,不涉政事,曹操就不会疑心自己是在有意地拉帮结派。

    据说荀文若日作私信十数封,几乎全都是写给内外官吏以联络感情的,曹操也从来都不曾表示过任何不满。虽说曹操对自己的看重和信赖,暂时还无法比得上荀彧,但自己写信也少啊,只要不做出头鸟,就不怕被枪打……呃。被箭射。

    写完了给李通的军令和私信,当即唤人进来,立呈曹操审阅密封,然后快马递出——当然私信是不需要曹操先瞧的,但是是勋故意装作忙昏了头。都一起给递上去了。然后他喝口水,扭扭脖子搓搓手,抄起一张新牍来,开始给夏侯渊下令。可是刚写了十来个字,帐外突然传来吴质的声音:“主公,有名军校急于求见。道孙毓南危在旦夕,请主公施救!”

    是勋听了这话,不禁大吃一惊,手腕一抖,就把一笔短横给画成了猪尾巴,还带打圈儿的。

    ——这年月武将多有私募部曲。文吏也不能外,是允许携带少量门客、庄丁上阵的,所以是勋就带上了吴质和另两名宾客,帮忙整理文书和传递消息,此外还有六名黄巾出身的壮汉充做保镖和杂役。他没有带上鲁肃,因为鲁子敬论身份只是普通客居而已,并不算他的门客或者家仆。

    当下听了吴质的禀报。是勋赶紧放下笔:“唤他进来。”随即帐帘一挑,进来一名低级军官,跪地禀报道:“小人张辉,为孙司马麾下。今晨孙司马忽为校事所捕,说他外通袁术,将于军前正法,故而小人急来请参军相救!”

    “岂有此理!”是勋“嗖”地就站起身来,“速领我去!”

    说孙汶和袁术有勾结,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孙毓南祖籍青州,生在兖州。就跟袁家八杆子都打不着关系——他叔祖孙嵩见在襄阳,若说他勾结刘表,倒还有一两分的可能性,可也没有立捕立决的道理啊!

    是勋又惊又气,当即跟着那名叫作张辉的军校匆匆奔至辕门附近。果见那里围着一大群人。拨开人群进去一瞧,只见孙汶五花大绑被按在地上,边上有两名刽子手,都是红巾抹额,一持长刀,一执利斧,正打算往高里举哪——举完之后,当然就要锋刃落下,然后孙毓南人头滚滚……

    是勋忍不住就按传统评书、演义的桥段大叫起来:“刀下留人!”冲进场中,跟孙汶身旁一站,厉声喝问道:“此人何罪?”

    只见一名黑衣文吏趋前两步,朝是勋微微一揖:“见过是参军。”是勋上下瞟他两眼,只见此人三十多岁年纪,青面长须,一对三角眼中精光暴射——“汝是何人?”

    “小人军中校事赵达。”

    校事是曹操新在军中设置的职位,负责探查隐微,整肃军纪,说白了,就是特务和宪兵的混合体。其实这主意就有一半儿是是勋给曹操出的,他多次跟曹操建议,说军欲奋强则必申明纪律,古有司马穰苴,近有亚夫细柳,断无军纪不整而军士耐战者也。况且咱如今是正经朝廷天兵啦,必禁劫掠、滥杀,如此才能天下归心,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粮秣又不是不充足,要再跟从前似的放纵兵士掳掠、自筹粮饷,甚至于刨坟掘墓,咱跟那些诸侯之军又有啥区别了?

    后来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里面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说曹操靠着偷坟掘墓来搜集军资,固然有其夸大和污蔑的一面,但也空穴来风,未为无因。只是当时十家诸侯里就有九家都偷掘过坟墓,袁绍也不能外,曹操绝不是最过分的那个。况且这事儿好做不好听,即便曹操默许甚至是暗中唆使,也不会亲临发掘,更不会特意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种官职,把自家的丑事大白于天下。

    所以说,早期曹军就跟普通军阀部队没啥两样,军纪虽整,那也是锉子里拔将军,要说袁老大军残虐够一斤,袁老二军残虐足斤再加三两的话,曹军残虐也有个半斤八两左右,军士抢掠、屠杀,甚至刨坟掘墓之事就常有发生,除非有世家出告,否则也没人追究。是勋说时移事易,咱再这么下去可不成,咱得打造一支真正的“王师”出来。

    曹操问他计将安出,是勋就说啦,一是得制定严酷的军纪,二是军中得设置特殊的组织,调查不法。严惩违纪者。他的本意是搞一支宪兵部队出来,再设个军事法庭,但是没想到曹操拿出来的更象“军统”。但一来是勋只是给出个主意,就压根儿不想直接掺和这事儿,二来他知道以这年月的军队基础和思想风潮。也搞不出后世的国民军来,所以啊,就这么着吧,我不想管也管不了。反正他是朝官,军法轻易也治不到自己头上——但是没想到,这回军法要对老熟人孙汶动刀了!

    当下站在孙汶旁边儿。是勋就皱着眉头上下打量赵达,完了冷冷地问他:“孙汶何罪?”赵达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勾通袁术,泄露军情。”是勋就追问啦:“以何为证?”赵达答道:“昨日搜得军校黄军手迹,讯问之下,黄军供称孙汶同谋。”是勋听了这话,眉头皱得更紧了:“只有黄军一人的证供么?孙汶可有招认?”赵达摇头:“此人口风甚紧。不肯招认。”

    是勋再低头去瞧孙汶,但见这粗汉跪在地上,窝着身体,却努力梗着脖子,仰起脸来瞧自己——他嘴里塞着布团呢,怪不得自己进场那么半天,竟然连求告都不出一声。当下伸手取下了他嘴里的布团。孙汶立刻扯着嗓子嘶喊起来:“冤枉啊!某素与黄军不睦,他故诬告于我!”

    就这一嗓子,是勋差点儿没给震聋喽,旁边围着的士卒,包括赵达在内,也全都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就听赵达苦笑道:“是参军可知了,小人并非不允其申辩,才封了他的口,只是他再叫两声,恐怕便会引发营啸……”

    是勋抬起手来摆一摆。阻止赵达继续说下去,然后垂下头来再问孙汶:“汝不可再喊叫,且放低声音,简单告知某前后因果。”孙汶喘了两口气,果然压低话语。急匆匆地说道:“小人从不与黄军有何往来,亦绝不肯勾结袁术。今晨校事来唤,小人以为只是普通询问,便随他们去了,谁料问不三句,突然绑上。要他们唤黄军来对质,却又不肯,抽了小人几鞭,见小人不肯松口,便直接押来处斩——小人冤枉啊,不服啊!”

    说着说着,这声音就又响了起来,恨得是勋就忍不住要把手里的布团再给他塞回嘴里去。

    听了孙汶的辩解,是勋就冷冷地望向赵达:“那黄军何在?”

    赵达回复道:“已斩。”

    是勋听了这话,不禁是勃然大怒啊:“尚未与其所供称之人对质,如何便斩了?!”

    赵达依旧态度恭敬地拱手回禀道:“为攻城在即,恐其逃蹿,故此立捕立斩,此军法所设,小人职权所在,故不敢不速。小人无过,参军明察。”

    是勋竭力按捺住胸中的怒火,伸手一指孙汶:“我为此人保,可乎?”赵达摇头:“军中无保人之制,除非曹公特赦,否则无人能外于军法。”

    “孙汶必然冤枉!”

    “冤枉与否,小人不知,”是勋越是恼怒,赵达倒越是坦然,“小人只是依法而行罢了。军法有云:‘勾连外敌,泄露军情者,可立斩。’军中与国中不同,军士亦与平民不同,为防微渐,误杀好过宽纵。如非大将,则军中校事可执其律,不必禀报曹公——达闻,此亦昔日是参军与曹公言之也。”

    是勋不听这话还则罢了,听了这话,不禁三尸神暴跳,怒火直冲顶门,当即拔出剑来,朝赵达一比划:“吾亦疑汝通敌,可能当场斩汝么?!”赵达依旧淡淡地回复道:“参军非校事也,不可执军律。倘参军为校事,则达死而无怨。”

    “你……”是勋头一回觉得自己的舌头不大好使,他气得连话都说不清了。正当此际,突然又听人群外一声暴喝:“赵达,尔敢!”

    孙汶不禁高叫道:“典都尉,救我啊!”

    ps:今天有两位npc粉墨登场,一位是……不必粉墨,也不必登场,露个名字就被砍了的黄军先生,还有一位张辉先生,别看他出场少,只要露了面,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再派上用场——想当年的翟煜,不是隔了很久又二回登场了么?

章节目录


汉魏文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赤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赤军并收藏汉魏文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