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4
在这期间,几乎一直沉默,偶尔开口跟林青桑说话的陆澈,没多久之后,也拿出纸笔开始写写画画,等两人收工,准备回村长家时,陆澈已经写满了好几页纸,这让林青桑好奇不已。
烈日当空,林青桑和陆澈从剧组离开,往村长家走的时候,两人都出了不少汗,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陆澈一路一直皱着眉头,等一到家,匆忙跟村长和王大妈打声招呼后,就立马收拾衣服去洗澡,一副连自己都要嫌弃的样子。
林青桑也冲了一个澡,然后换了一身衣服,等两人收拾好,王大妈也正好将饭菜做好,招呼他们两过来吃饭。
午饭十分丰盛,有昨天剩下一半的鸡,王大妈做了个红烧土豆鸡块,还有村长从水沟里捉的鲫鱼,炖了一个鲫鱼豆腐汤,另外又炒了一个豆角,一个青椒肉丝,豆角,土豆和青椒,都是村长家地里自己种的。
三个荤菜,一个素菜,这对李家村而言,绝对算是大餐了,要是自己家吃,一个月也难得见上几次荤腥,平时也就客人来了才有肉菜,而这一次,鱼,鸡和肉都有了,名副其实的豪华大餐。
林青桑和陆澈知道村长和王大妈是因为他们才做了这么多的菜,心底感动之余,也有一些压力,林青桑连开口道,“大妈,大叔,你们平时吃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特意给我们做这么多好吃的,我们平时就难得吃上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大妈给我们炒几样蔬菜就行了。”
虽然林青桑和陆澈会给他们钱,但林青桑也猜得到给的生活费,大妈和大叔估计自己也舍不得花。
而大妈一听林青桑这话,开口道,“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点荤,可扛不住饿,也没特意给你们做什么,鱼是你大叔半道沟里抓的,鸡是吃剩饭剩菜养着,本来就要宰了给你们吃的,至于肉,也没费钱,拿鸡蛋去换的。”
李家村跟很多村子不一样,在这里生活,就算没有钱,也能用其他的生活用品来交换,今天你家杀猪了,其他人可以用稻子,鸡蛋,自家做的豆腐,或者哪个木匠给做个椅子凳子的来交换。
以物易物,林青桑只在课本里看到过,所以,当她知道李家村竟然还有这种风俗的时候,很是震惊。
为此,李家村逢三六九,村里就会有赶集,附近的村民都带着自家富余的物资到固定的地方交换,有钱的花钱买,没钱的,用自家家的东西去跟人交换,很是热闹,也极富生活气息。
在吃饭的时候,这里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都是一边吃一边聊天,林青桑也忍不住问村长道,“村里那么多手艺人,他们没想过做的东西卖到山外头去么?”
林青桑话音刚落,就听得村长开口道,“以前也是有人想过的,他们想着带到山外头卖,结果外面的人可嫌弃了,打个比方,就说草帽吧,外头的人根本就不戴,大太阳天竟然打伞,要不就戴什么阳帽。”
听得村长这话,林青桑连补充道,“遮阳帽。”
“对对,就是这个。”
林青桑倒也能理解这个情况,不过,她并不觉得李家村的这些手工艺品卖不出去,不过可能需要换一个思路,而不是当做生活用品卖。
就像是她上辈子出去玩,也有不少旅游景点就卖草帽,不过帽子的外观有所改良,加了一些点缀,不少游客就买了戴着玩。
而李家村就不少工艺品,还是祖辈世代传下来的,完全可以成为李家村的特色产品,但林青桑也知道,眼下要解决这个买卖问题,可能需要等到将来旅游度假村的各项机制成熟,有了稳定的游客来源,那么,李家村的这些工艺品完全可以定向输送出去。
村长说到这个,又继续开口道,“现在咱们村陆续有人过来拍戏,村里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祖辈留下来得手艺,更加愿意去拍戏做群演,这个赚钱快,又不辛苦,怕是过不了多久,这些东西都没人传承,要丢了。”
后面这句话,村长说得极为落寞,想来也是觉得这些没人继承下来很是可惜。
林青桑闻言,觉得眼下要紧的,怕是得先保护好这些手工艺人以及传承问题,不然,旅游村还没建起来,这些很是难得的技艺却失传,确实可惜,而且就林青桑记忆中,十几年后,国家很是重视这一块的发展,还拍过不少寻常民间匠人的纪录片,有些更是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话题,林青桑也没有继续说,吃过饭之后,林青桑主动揽下洗碗的活,王大妈虽然多次拒绝,但耐不住林青桑的坚持,而一旁的陆澈,也不好只吃饭不干活,于是也跟着林青桑旁边打下手,准备学着洗碗。
在陆澈差点摔坏一个饭碗,打破两个碟子之后,他终于成功的掌握了洗碗的很重要的一个要点----那就是洗碗的时候,洗碗液不能倒太多,不然太滑了,根本就抓不稳碗,容易打滑。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要撩拨
收拾好桌子和厨房后,林青桑和陆澈很是默契地回到堂屋,准备就今天上午的“采访”做个总结,这样以后李家村的规划,也能有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很巧合的是,林青桑和陆澈的想法不谋而合,都觉得眼下重要的就是保护好李家村手艺人以及传承问题,不然,将来怕是不等旅游村建好,这些手艺倒是都没了。
烈日当空,林青桑和陆澈从剧组离开,往村长家走的时候,两人都出了不少汗,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陆澈一路一直皱着眉头,等一到家,匆忙跟村长和王大妈打声招呼后,就立马收拾衣服去洗澡,一副连自己都要嫌弃的样子。
林青桑也冲了一个澡,然后换了一身衣服,等两人收拾好,王大妈也正好将饭菜做好,招呼他们两过来吃饭。
午饭十分丰盛,有昨天剩下一半的鸡,王大妈做了个红烧土豆鸡块,还有村长从水沟里捉的鲫鱼,炖了一个鲫鱼豆腐汤,另外又炒了一个豆角,一个青椒肉丝,豆角,土豆和青椒,都是村长家地里自己种的。
三个荤菜,一个素菜,这对李家村而言,绝对算是大餐了,要是自己家吃,一个月也难得见上几次荤腥,平时也就客人来了才有肉菜,而这一次,鱼,鸡和肉都有了,名副其实的豪华大餐。
林青桑和陆澈知道村长和王大妈是因为他们才做了这么多的菜,心底感动之余,也有一些压力,林青桑连开口道,“大妈,大叔,你们平时吃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特意给我们做这么多好吃的,我们平时就难得吃上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大妈给我们炒几样蔬菜就行了。”
虽然林青桑和陆澈会给他们钱,但林青桑也猜得到给的生活费,大妈和大叔估计自己也舍不得花。
而大妈一听林青桑这话,开口道,“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点荤,可扛不住饿,也没特意给你们做什么,鱼是你大叔半道沟里抓的,鸡是吃剩饭剩菜养着,本来就要宰了给你们吃的,至于肉,也没费钱,拿鸡蛋去换的。”
李家村跟很多村子不一样,在这里生活,就算没有钱,也能用其他的生活用品来交换,今天你家杀猪了,其他人可以用稻子,鸡蛋,自家做的豆腐,或者哪个木匠给做个椅子凳子的来交换。
以物易物,林青桑只在课本里看到过,所以,当她知道李家村竟然还有这种风俗的时候,很是震惊。
为此,李家村逢三六九,村里就会有赶集,附近的村民都带着自家富余的物资到固定的地方交换,有钱的花钱买,没钱的,用自家家的东西去跟人交换,很是热闹,也极富生活气息。
在吃饭的时候,这里也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都是一边吃一边聊天,林青桑也忍不住问村长道,“村里那么多手艺人,他们没想过做的东西卖到山外头去么?”
林青桑话音刚落,就听得村长开口道,“以前也是有人想过的,他们想着带到山外头卖,结果外面的人可嫌弃了,打个比方,就说草帽吧,外头的人根本就不戴,大太阳天竟然打伞,要不就戴什么阳帽。”
听得村长这话,林青桑连补充道,“遮阳帽。”
“对对,就是这个。”
林青桑倒也能理解这个情况,不过,她并不觉得李家村的这些手工艺品卖不出去,不过可能需要换一个思路,而不是当做生活用品卖。
就像是她上辈子出去玩,也有不少旅游景点就卖草帽,不过帽子的外观有所改良,加了一些点缀,不少游客就买了戴着玩。
而李家村就不少工艺品,还是祖辈世代传下来的,完全可以成为李家村的特色产品,但林青桑也知道,眼下要解决这个买卖问题,可能需要等到将来旅游度假村的各项机制成熟,有了稳定的游客来源,那么,李家村的这些工艺品完全可以定向输送出去。
村长说到这个,又继续开口道,“现在咱们村陆续有人过来拍戏,村里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祖辈留下来得手艺,更加愿意去拍戏做群演,这个赚钱快,又不辛苦,怕是过不了多久,这些东西都没人传承,要丢了。”
后面这句话,村长说得极为落寞,想来也是觉得这些没人继承下来很是可惜。
林青桑闻言,觉得眼下要紧的,怕是得先保护好这些手工艺人以及传承问题,不然,旅游村还没建起来,这些很是难得的技艺却失传,确实可惜,而且就林青桑记忆中,十几年后,国家很是重视这一块的发展,还拍过不少寻常民间匠人的纪录片,有些更是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话题,林青桑也没有继续说,吃过饭之后,林青桑主动揽下洗碗的活,王大妈虽然多次拒绝,但耐不住林青桑的坚持,而一旁的陆澈,也不好只吃饭不干活,于是也跟着林青桑旁边打下手,准备学着洗碗。
在陆澈差点摔坏一个饭碗,打破两个碟子之后,他终于成功的掌握了洗碗的很重要的一个要点----那就是洗碗的时候,洗碗液不能倒太多,不然太滑了,根本就抓不稳碗,容易打滑。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要撩拨
收拾好桌子和厨房后,林青桑和陆澈很是默契地回到堂屋,准备就今天上午的“采访”做个总结,这样以后李家村的规划,也能有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很巧合的是,林青桑和陆澈的想法不谋而合,都觉得眼下重要的就是保护好李家村手艺人以及传承问题,不然,将来怕是不等旅游村建好,这些手艺倒是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