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章节
与众——这天下能叫位高权重如骁王忌惮成这般的,可没有第二个人。
如今“皇上不满骁王功高,意欲鸟尽弓藏”的消息已是传遍了大江南北,虽然事发翌日宣和帝便立即下旨彻查此事,而后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凶手——因嫉恨楚贵妃得宠,欲借此事栽赃陷害她,使她彻底失去骁王府这个后台的丽妃抓了出来。然这年头谁也不是傻子,丽妃遭受酷刑后交代的所谓“行凶目的”乍听没什么不对,细想之下却处处都是漏洞呢。
比如,既然手中有这般神不知鬼不觉的厉害毒物,又已成功买通了楚贵妃的贴身宫女为她行事,丽妃为什么不直接除去楚贵妃?为何还要冒着这样大的风险来谋害骁王妃来栽赃她?骁王位高权重,对妻子又十分看重,若骁王妃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丽妃就不怕翻船?
再者,既然已经成功在骁王妃身上下了慢性毒,为何又要使人诱发那毒,使骁王妃当场发作?这般多此一举,可不是一句“迫不及待想要看贵妃倒霉”能糊弄过去的。
这事情里头显然还有点别的什么nei幕。
而这点nei幕,叫将外孙女当成了宝贝命根子的文远侯和爱女如命的阮大人明里暗里一闹,如今已是人尽皆知了。
首先是文远侯,盼了大半辈子才盼回来的宝贝外孙女差点叫人害没了,是个人都不能忍啊! 老爷子气得掀翻了一张桌子,没过几日,宣和帝趁凌珣不在的时候新换上来的那个兵部尚书就被数十位御史联手重罪弹劾了——贩卖官职,草菅人命,贪污军饷,私造兵器……林林总总三十多条罪状,每一条都气得宣和帝两眼发黑,最终不得不亲手自断臂膀。
而这位兵部尚书,就是夏骏和丽妃的亲哥哥,夏明——丽妃胆敢算计阿茶,文远侯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
文远侯府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府中儿孙多占据要职,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轻易动惮不得。宣和帝本就被丽妃的横插一脚给弄了个措手不及,慌乱之下叫早已猜中他心思的凌珣等人逼得只能丢卒保帅,将丽妃推了出来,天知道他原本是打算按照先前的计划咬死楚贵妃不放的,可还没来得及逼贵妃“畏罪自杀”,前朝就突然乱了起来,这一乱,他自然就顾不得宫里这点事儿了。
首先是夏明的落马——兵部乃六部之一,至关重要,从前的兵部官员许多都是凌珣的人,宣和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他们撸下来换成了自己人,可这才没多久呢,自己一手扶上来的夏明就叫人给搞下来了。这心痛气恨的劲儿还没过去,文武百官们开始闹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兵部也不可一日无首啊,皇上,咱们来商量商量叫谁接任这兵部尚书的职位呗?
骁王在百姓乃至文武百官中都有着不可攀越的威信,尤其朝中的武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崇拜者,其中还有许多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宣和帝找了许久才找到一个能做自己人培养的夏明,如今夏明突然落马,他在仓促之间竟是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替之。
前朝倒是有好几个被推举上来的人,论资历论能力,那几人确实都很适合做新任的兵部尚书。可问题是,他们一个是凌珣的旧部,一个独生子受过凌珣救命大恩,还有一个是凌珣的深度崇拜者,连平日里代步用的马都要和凌珣的坐骑起一样名字的!
宣和帝觉得自己快要吐血了。
而就在这时,文远侯突然亲自上朝,当庭指出案子里的种种疑点,要求再一次彻查骁王妃中毒真相,为外孙女讨回一个公道。
文远侯从前是御史大夫,都察院的头儿,一张毒嘴喷遍天下毫无压力,就连宣和帝从前也没少被他喷。虽说他早年已经告老还乡,可嘴上功夫依然毒辣,一朝重出江湖,仍是叫人招架不住。
宣和帝惊怒得恨不得当庭宰了他,可从前为了自己仁德圣贤的名声,他素来都是被喷了也一副“朕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宽宏模样的,如今若是表现出异样,岂不是叫人怀疑?
于是宣和帝只能死死压着杀人的冲动,挤出笑脸对老爷子好言相劝。
好生安抚了一番之后,文远侯倒也没再闹,可骁王妃中毒之事的真相大伙儿心里也明白得差不多了——能在朝中混的,谁都不是傻子,宣和帝只对外公布了凶手是谁,为何行凶,可文远侯却是将案子里的细节一一说了出来,如此一来,还有谁反应不过来呢?一时百官们心思各起,纷纷在暗中琢磨了起来。
皇上和骁王眼瞅着这是要开撕了啊,他们该站哪头呢?
而就在这时,骁王其实根本没有失忆的消息也像风一样在民间流传了开来,甚至,某日还有一寒门书生于闹市中傲然出声道:白云山之战大败另有nei幕,骁王以失忆为借口不愿回京,乃是因为心寒齿冷。
此言一出,震惊八方。
虽那书生所言并无证据,然有了骁王妃中毒事件作为比对,还是有很多人自觉触到了真相。一时间愤慨之声四起,宣和帝从前苦心经营起来的仁贤美名也蒙上了污尘。当然,这些话都只是百姓们之间互相传播,没人敢去宣和帝面前给他不痛快,可这是民心,
如今“皇上不满骁王功高,意欲鸟尽弓藏”的消息已是传遍了大江南北,虽然事发翌日宣和帝便立即下旨彻查此事,而后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凶手——因嫉恨楚贵妃得宠,欲借此事栽赃陷害她,使她彻底失去骁王府这个后台的丽妃抓了出来。然这年头谁也不是傻子,丽妃遭受酷刑后交代的所谓“行凶目的”乍听没什么不对,细想之下却处处都是漏洞呢。
比如,既然手中有这般神不知鬼不觉的厉害毒物,又已成功买通了楚贵妃的贴身宫女为她行事,丽妃为什么不直接除去楚贵妃?为何还要冒着这样大的风险来谋害骁王妃来栽赃她?骁王位高权重,对妻子又十分看重,若骁王妃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丽妃就不怕翻船?
再者,既然已经成功在骁王妃身上下了慢性毒,为何又要使人诱发那毒,使骁王妃当场发作?这般多此一举,可不是一句“迫不及待想要看贵妃倒霉”能糊弄过去的。
这事情里头显然还有点别的什么nei幕。
而这点nei幕,叫将外孙女当成了宝贝命根子的文远侯和爱女如命的阮大人明里暗里一闹,如今已是人尽皆知了。
首先是文远侯,盼了大半辈子才盼回来的宝贝外孙女差点叫人害没了,是个人都不能忍啊! 老爷子气得掀翻了一张桌子,没过几日,宣和帝趁凌珣不在的时候新换上来的那个兵部尚书就被数十位御史联手重罪弹劾了——贩卖官职,草菅人命,贪污军饷,私造兵器……林林总总三十多条罪状,每一条都气得宣和帝两眼发黑,最终不得不亲手自断臂膀。
而这位兵部尚书,就是夏骏和丽妃的亲哥哥,夏明——丽妃胆敢算计阿茶,文远侯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
文远侯府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府中儿孙多占据要职,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轻易动惮不得。宣和帝本就被丽妃的横插一脚给弄了个措手不及,慌乱之下叫早已猜中他心思的凌珣等人逼得只能丢卒保帅,将丽妃推了出来,天知道他原本是打算按照先前的计划咬死楚贵妃不放的,可还没来得及逼贵妃“畏罪自杀”,前朝就突然乱了起来,这一乱,他自然就顾不得宫里这点事儿了。
首先是夏明的落马——兵部乃六部之一,至关重要,从前的兵部官员许多都是凌珣的人,宣和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他们撸下来换成了自己人,可这才没多久呢,自己一手扶上来的夏明就叫人给搞下来了。这心痛气恨的劲儿还没过去,文武百官们开始闹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兵部也不可一日无首啊,皇上,咱们来商量商量叫谁接任这兵部尚书的职位呗?
骁王在百姓乃至文武百官中都有着不可攀越的威信,尤其朝中的武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崇拜者,其中还有许多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宣和帝找了许久才找到一个能做自己人培养的夏明,如今夏明突然落马,他在仓促之间竟是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替之。
前朝倒是有好几个被推举上来的人,论资历论能力,那几人确实都很适合做新任的兵部尚书。可问题是,他们一个是凌珣的旧部,一个独生子受过凌珣救命大恩,还有一个是凌珣的深度崇拜者,连平日里代步用的马都要和凌珣的坐骑起一样名字的!
宣和帝觉得自己快要吐血了。
而就在这时,文远侯突然亲自上朝,当庭指出案子里的种种疑点,要求再一次彻查骁王妃中毒真相,为外孙女讨回一个公道。
文远侯从前是御史大夫,都察院的头儿,一张毒嘴喷遍天下毫无压力,就连宣和帝从前也没少被他喷。虽说他早年已经告老还乡,可嘴上功夫依然毒辣,一朝重出江湖,仍是叫人招架不住。
宣和帝惊怒得恨不得当庭宰了他,可从前为了自己仁德圣贤的名声,他素来都是被喷了也一副“朕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宽宏模样的,如今若是表现出异样,岂不是叫人怀疑?
于是宣和帝只能死死压着杀人的冲动,挤出笑脸对老爷子好言相劝。
好生安抚了一番之后,文远侯倒也没再闹,可骁王妃中毒之事的真相大伙儿心里也明白得差不多了——能在朝中混的,谁都不是傻子,宣和帝只对外公布了凶手是谁,为何行凶,可文远侯却是将案子里的细节一一说了出来,如此一来,还有谁反应不过来呢?一时百官们心思各起,纷纷在暗中琢磨了起来。
皇上和骁王眼瞅着这是要开撕了啊,他们该站哪头呢?
而就在这时,骁王其实根本没有失忆的消息也像风一样在民间流传了开来,甚至,某日还有一寒门书生于闹市中傲然出声道:白云山之战大败另有nei幕,骁王以失忆为借口不愿回京,乃是因为心寒齿冷。
此言一出,震惊八方。
虽那书生所言并无证据,然有了骁王妃中毒事件作为比对,还是有很多人自觉触到了真相。一时间愤慨之声四起,宣和帝从前苦心经营起来的仁贤美名也蒙上了污尘。当然,这些话都只是百姓们之间互相传播,没人敢去宣和帝面前给他不痛快,可这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