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局面的形成也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同云州有战事,朝廷要从其他州抽调粮食运往广元,但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数额。地方凝聚起的势力成为阻碍朝廷新法推行的巨大阻碍,更别说科考取士,如无人推荐,平民之家,怎能有入官学就读的资格?贺州一地最讲究出身家世,为此改姓入门者不计其数,不过只是为了冠个宗族姓氏罢了。
她手中这本账本分为两本,一本为进账,一本为出账,记载着贺州近三年来各项税收的流向,吴钺恐怕并没有看这本账本,否则她就会明白,这里头所称的向朝中重臣上贡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扣除朝中为推行新法发放的各项补贴,还有税收出入,最后清晰的指向一个地方,剩余的五百三十万两,全都被贺州世家大族所瓜分。贺州都是如此,更遑论其他五州了。
原本还在张柊身上,清平相信他自然会把这样东西藏的很好。云州频繁的战事将举国上下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人人都想知道成败如何。事关国体,更关乎这位继承者是否能得到认可顺利继位,她清楚的明白,这场战争对楚晙而言至为重要。随着女帝的退隐,权力的无形移交,楚晙在这一年中表面上说的监国,但其实六部nei阁已经隐隐以其为尊。官员们需要的是能决策大局的君王,如果说前三十年中,女帝的不作为将她们被迫推向的世家战线,参与到两党之争中去,但现在,许多曾被放逐到权力中心外的官员看到了一丝希望,若是明君在位,那么这腐朽不堪的官场,总有一日会得到彻底的治理了。
她问自己,回到长安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她心怀愤慨,想为安平殉城的孙从善与一众同僚问个缘由;她回想起在雪中跋涉的场景,想为这一路流离失所的百姓问个究竟。拨开重重音谋,她不想让吴盈平白送了命……种种缘由,促成她回到长安,再次踏入这片土地。
她坐在书房中,想到往日的情形,只觉得想笑又想哭。长安承载了她太多太多的记忆,她看到旧日的屋舍、街道,怎能不触景生情?
但这一年的遭遇让她有了新的领悟,原来所谓的感情,才是最要不得的。时至今日,她只觉得仿佛再生了一般,人历经生死险关,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曾经的日子并不是假的,人付出的感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忘记,她想起长安的同窗,安平的同僚,或是曾予她教导,那些在她生命中来了又离开的人,她心中涌起深深的无奈,她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她的确是那个被人推着走的棋子。
若是她一早便离开,去周游六州,远离所有的是是非非,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吴盈不会死,安平不会沦陷,所有未发生的都可以被改变?她清醒痛苦的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但又如饮鸩止渴般,陷入悔恨之中不能自拔。但她并未因此而产生过自暴自弃的想法,如果对自己这么随意,她早就该死在阾枫郡的废庙里。
清平看着日影从窗柩的一侧慢慢落到地上,她想到那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她心中堆满了苦闷,但却不能与任何人说。能说的人已经不在,在的人已经背道相驰,越走越远。她恨自己历经种种,仍是做不到无动于衷。
她又是失落又是庆幸,彻底的失望过后,她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她虽是心伤至极,但也明白一件事,所谓的感情,并不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她的一往情深,或许只是一个笑话。如今临脚刹住,悬崖勒马,也算为时不晚。
清平一边嘲讽自己,一边抽出纸来将所经历的事情记下,好加深记忆,整理的更清楚一些。屋外阳光洒了一地,有鸟雀停在窗前叽喳叫个不停,她抬头看了看,忽然笑了笑。
她或许是错付了深情,为人耻笑。但她也能拿的起放的下,苦学数载,女儿心怀天下,胸中自有磊落山河。情爱小事,痛过伤过,就当它是过眼云烟罢了。
第134章 如鱼
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战终于落下帷幕, 自捷报从前线接连传来, 朝廷也松了口气。nei阁自然不必再连轴转, 日夜待命于紫宸宫侧殿。庞大的帝国在历经一年的诸多变故, 总算能迎来一个喜庆的新年了,云州虽硝烟未尽, 但残敌穷寇,已经不足为惧。
被战争音云笼罩的长安也渐渐恢复了原有的繁华平静, 云州一役过后, 朝廷六部勉强运作的种种弊端也渐渐暴露在众人面前。但至少现在看起来局势仍旧平静, 如同秋天的湖水,仅有落叶扰乱宁静, 但那细小的涟漪, 并没有破坏这份固有的平静。
与此同时,在任一年监国的太女楚晙,以其沉稳冷静的姿态率领nei阁朝堂共面国难, 使得朝野风向大转,原本的反对之声渐渐少了, 世家也不再是观望之势, 反而表现出靠拢的意向。
.
玉霄宫中不分白天黑夜都燃着灯火, 淡淡的雾气从凤形香笼的嘴中吐出,湮没在深宫之中。
楚晙坐在桌前,读完兵部呈上的最后一本奏折,有宫人端上茶,她也只是看了一眼, 把茶盏轻轻挪的远了些。
这虽是女帝常修炼的宫殿,说是什么清静自然,撤
她手中这本账本分为两本,一本为进账,一本为出账,记载着贺州近三年来各项税收的流向,吴钺恐怕并没有看这本账本,否则她就会明白,这里头所称的向朝中重臣上贡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罢了,扣除朝中为推行新法发放的各项补贴,还有税收出入,最后清晰的指向一个地方,剩余的五百三十万两,全都被贺州世家大族所瓜分。贺州都是如此,更遑论其他五州了。
原本还在张柊身上,清平相信他自然会把这样东西藏的很好。云州频繁的战事将举国上下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人人都想知道成败如何。事关国体,更关乎这位继承者是否能得到认可顺利继位,她清楚的明白,这场战争对楚晙而言至为重要。随着女帝的退隐,权力的无形移交,楚晙在这一年中表面上说的监国,但其实六部nei阁已经隐隐以其为尊。官员们需要的是能决策大局的君王,如果说前三十年中,女帝的不作为将她们被迫推向的世家战线,参与到两党之争中去,但现在,许多曾被放逐到权力中心外的官员看到了一丝希望,若是明君在位,那么这腐朽不堪的官场,总有一日会得到彻底的治理了。
她问自己,回到长安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她心怀愤慨,想为安平殉城的孙从善与一众同僚问个缘由;她回想起在雪中跋涉的场景,想为这一路流离失所的百姓问个究竟。拨开重重音谋,她不想让吴盈平白送了命……种种缘由,促成她回到长安,再次踏入这片土地。
她坐在书房中,想到往日的情形,只觉得想笑又想哭。长安承载了她太多太多的记忆,她看到旧日的屋舍、街道,怎能不触景生情?
但这一年的遭遇让她有了新的领悟,原来所谓的感情,才是最要不得的。时至今日,她只觉得仿佛再生了一般,人历经生死险关,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曾经的日子并不是假的,人付出的感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忘记,她想起长安的同窗,安平的同僚,或是曾予她教导,那些在她生命中来了又离开的人,她心中涌起深深的无奈,她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她的确是那个被人推着走的棋子。
若是她一早便离开,去周游六州,远离所有的是是非非,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吴盈不会死,安平不会沦陷,所有未发生的都可以被改变?她清醒痛苦的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但又如饮鸩止渴般,陷入悔恨之中不能自拔。但她并未因此而产生过自暴自弃的想法,如果对自己这么随意,她早就该死在阾枫郡的废庙里。
清平看着日影从窗柩的一侧慢慢落到地上,她想到那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她心中堆满了苦闷,但却不能与任何人说。能说的人已经不在,在的人已经背道相驰,越走越远。她恨自己历经种种,仍是做不到无动于衷。
她又是失落又是庆幸,彻底的失望过后,她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她虽是心伤至极,但也明白一件事,所谓的感情,并不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她的一往情深,或许只是一个笑话。如今临脚刹住,悬崖勒马,也算为时不晚。
清平一边嘲讽自己,一边抽出纸来将所经历的事情记下,好加深记忆,整理的更清楚一些。屋外阳光洒了一地,有鸟雀停在窗前叽喳叫个不停,她抬头看了看,忽然笑了笑。
她或许是错付了深情,为人耻笑。但她也能拿的起放的下,苦学数载,女儿心怀天下,胸中自有磊落山河。情爱小事,痛过伤过,就当它是过眼云烟罢了。
第134章 如鱼
这场旷日持久的国战终于落下帷幕, 自捷报从前线接连传来, 朝廷也松了口气。nei阁自然不必再连轴转, 日夜待命于紫宸宫侧殿。庞大的帝国在历经一年的诸多变故, 总算能迎来一个喜庆的新年了,云州虽硝烟未尽, 但残敌穷寇,已经不足为惧。
被战争音云笼罩的长安也渐渐恢复了原有的繁华平静, 云州一役过后, 朝廷六部勉强运作的种种弊端也渐渐暴露在众人面前。但至少现在看起来局势仍旧平静, 如同秋天的湖水,仅有落叶扰乱宁静, 但那细小的涟漪, 并没有破坏这份固有的平静。
与此同时,在任一年监国的太女楚晙,以其沉稳冷静的姿态率领nei阁朝堂共面国难, 使得朝野风向大转,原本的反对之声渐渐少了, 世家也不再是观望之势, 反而表现出靠拢的意向。
.
玉霄宫中不分白天黑夜都燃着灯火, 淡淡的雾气从凤形香笼的嘴中吐出,湮没在深宫之中。
楚晙坐在桌前,读完兵部呈上的最后一本奏折,有宫人端上茶,她也只是看了一眼, 把茶盏轻轻挪的远了些。
这虽是女帝常修炼的宫殿,说是什么清静自然,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