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立红抿了抿嘴,脸上飞起了一丝红晕,好在她这段时间和刘好好一样被晒得黑红,就算脸再红,也看不出来。

    刘好好他们的调研报告早在征西县的时候就开始起草初稿了,在坐火车回来的路上,每一个组员都埋头完善着属于自己那一块的内容,还在一块儿讨论修改,所以现在他们手里已经有一份比较完整的初稿了。

    但是刘好好向来挑剔,这是他们次出去做社会调研,绝不能马马虎虎交差,还是让大家回去继续完善,又花了近半个月一起修改,才最终定稿。

    看着自己一个多月的奔波劳碌,辛苦付出,最终变成了一本像书一样厚的册子,每一个组员都难掩激动,而这本调研报告也同其他组的报告一块儿被放在评委们的桌面上。

    这个暑假,京大一共有十几个调研组分赴各地进行社会调查,参加人数有两百号人,因为最后选择的是自愿报名的方式,所以参加调研的学生在全体在校生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谢亮之前还和刘好好埋怨过,既然大家的积极性不高,不如强制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这种调研活动。

    最终刘好好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与其强迫那些根本不愿意参加调研活动的人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付了事,还不如把资源投入到那些对调研工作感兴趣的同学身上,毕竟调研活动也是需要经费的,她和学校的关系好,能够争取来活动经费,但也不能浪费在那些满心应付的人身上。

    何况如果参加的人太多,评委老师们的工作量无疑会大大增加,太过敷衍草率的评选,对那些真心实意参加调研的人不公平。

    可是对于平时工作任务就很繁重的专家评委们来说,一下子阅读十几本调研报告,也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是这些可敬的师长,还是努力地腾出时间来,一一认真阅读了这些调研报告。

    “征西县的这个调研组里都是些什么人啊?”

    “好像人挺多的,有近二十个人,刘好好也在那个调研组里。”

    “又是刘好好,难怪难怪……”

    “怎么了?”

    “你还没读到那本调研报告吧?”

    “那本最厚,留着最后看。”

    “呵呵,的确该留着最后看,好料沉底啊。”

    “怎么了?那个调研报告有问题?”

    “太有问题了,我是最先看的,结果再看后头的报告,就觉得太浮于表面了,论深度,论广度,论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征西县的这份调研报告都远远超过其他的。”

    “停!别说了,你这样会给我一个心理暗示的,让我最后的判断有失偏颇的。”

    “呵,不需要心理暗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苏弘毅和徐华也在评委专家之列,这回他们倒是很低调地一声不吭,心里却得意得不行,刘好好的水平他们太了解了,这份报告虽然不是她一个人写出来的,但是主笔绝对是她。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真正挖掘出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十分实用,不像其他的报告那样带着浓浓的书生意气。

    “到底是南省政府办的笔杆子,当年她在南省肯定没少下基层调研吧。”徐华一口气把这份调研报告看完,被她笔下的西北风土人情,还有各个方面的问题所震撼,久久回不了神,“我在西北待过,的确就像她所写的那样,太真实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把情况摸得这么透,真不愧是刘好好,而且这里面的很多问题不仅是那里有的,有许多是共性问题啊,要是都能够得到解决,于国于民功德无量啊……”

    “是他们调研组的功劳,但也不能都归功于她,她带了十几个不同系别的孩子下去,个个都是咱们京大最优秀的苗子,能够把情况摸得这么深,问题看得这么透,他们起了很大的作用。”苏弘毅中肯地说。

    “得了吧,谁不知道你是在炫耀你那个外孙女也参加了征西县的调研组。”徐华不以为然地说。

    苏弘毅微微一笑,“我可没这个意思,立红是怎么都比不上好好的,不过我没想到立红会有这么大的进步,这一大段关于征西县历史传说的考证写得很有说服力,看得出来是下了苦功夫的,要知道她过去学的不是历史,短短的几个月里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很为她自豪。”

    做人长辈的,没有不希望晚辈能够有出息的,眼见庄立红比过去长进了许多,苏弘毅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去和杨平说起这件事,依旧是赞不绝口。

    “虽然笔法稚嫩,很多观点还有待推敲,但对立红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我真为她高兴!”杨平着重看了庄立红负责的那一部分,一脸欣慰。

    “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立红之前学的专业不适合她,现在找到了兴趣所在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苏弘毅不住地点头,“我虽然没去过征西县,但是那一带倒是去过几次,条件是真的很辛苦,好好这次带队去征西县调研,没想到立红也会主动报名,可见是近朱者赤啊。”

    “我记得胡明理也是征西县的?”杨平突然像想到了什么。

    “对对对,这孩子也是一棵好苗子!”苏弘毅恍若未觉。

章节目录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苏四公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四公子并收藏重生之军嫂奋斗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