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是要通过杀戚夫人与如意,来检验她手中的权力究竟有多大----离开了咸阳,没了皇帝与太子妃的干涉,在汉王的封地,那些追随刘邦的旧臣,究竟完全归顺她吕雉了么?
他们会听任她处置戚夫人与如意,还是说会有人站出来,维护刘邦的骨血?
汉王的封地,是姓刘,还是姓吕?
胡亥想的深了,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微笑着慢慢道:“诸侯王各就封地,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他冲着刘盈招手,道:“你姐姐嫁入了宫中,你就也是朕的小辈了----自家孩子,来,叫朕瞧瞧。”
刘盈白着一张小脸,有点紧张,看了一眼母亲,这才走上前来。
胡亥笑道:“好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呢。”又温言问了句衣食住行,笑道:“知道你这几年在咸阳没受亏待,朕心里才过得去。”
吕雉在旁又道:“汉王年幼,臣少不得陪他同赴封地----不过臣心里也放不下太子妃,只要陛下允许,臣还想着每年来觐见的时候,能在咸阳多留些时日,陪伴太子妃----臣统共就这么一双儿女……”
这是做母亲的舐犊之情,也是做臣子的表忠心。
胡亥微笑道:“朕让太常寺选个黄道吉日,送你们去封地。”
吕雉暗暗松了口气。
胡亥又道:“不过,楚王很快也来咸阳了。淮南王朕也一直留着没让走。你们再等几日----好不容易诸侯王凑齐了,到时候大家一起见个面,再走也不迟。”
话说到这份上,吕雉就不好急着走了,便笑着应了,但是心中对于皇帝所谓的“一起见个面”很不以为然----召集了三位仅剩的诸侯王来咸阳,难道就为了大家见个面?
这是哄孩子的话。
吕雉自然是不信的。
然而皇帝究竟要做什么,吕雉却也猜想不出,只能且等楚王韩信抵达咸阳。
先是一场寿宴,再应付完吕雉,当日政务还一点不能延误,夜深之时,胡亥也已经乏透了----在他身边,陪了一天的赵高也耷拉着眼皮,站在灯影里。
胡亥伏在案几上,似乎是睡着了。
赵高小心翼翼上前,挑高了灯花,见这样都没惊动皇帝,想要叫醒皇帝,却见他露出的侧颜着实疲惫,顿了顿,自己捡了放在一旁的外裳,要给胡亥披上。
谁知道衣裳一落在背上,胡亥便朦朦胧胧醒了。
“糕糕呐……”胡亥揪住外裳,慢慢从案几上爬起来,扭动着酸痛的筋骨。
“臣在!”赵高忙笑道:“小臣笨手笨脚……”
胡亥揉着眼睛,打断了他惯常的讨好,带着几分睡意道:“你的字儿着实写得好。”
赵高微愣,笑道:“陛下您白天已经夸过小臣一回了……”
胡亥一个呵欠把眼泪都打出来了,对着明亮的烛火,呆了一呆,道:“朕觉得,你就这么在内庭打混----朕倒是舒服了,然而可惜了你的才华……”
赵高又是一愣,忙又笑道:“能服侍陛下,是小臣的荣光……”
胡亥摆摆手,道:“朕心里有个想头----朕想把你写的隶书,做成制式,传阅天下。以后吏员文人,就以这隶书作为规范……”
赵高彻底愣住。
他从前也写过几篇作为典范的文字,不过那是跟李斯一起,而且真正被先帝采纳了的也只有一篇----没等推行开,就天下大乱了,命都保不住,更没有人考虑写字的事儿。
胡亥起身走动,驱散睡意,道:“你觉得如何?”
自己写的字,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学习的范本,甚至代代流传----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比皇帝格调更高的存在。
赵高平时妙语如珠,此时却忽然嘴唇发颤,有点说不出话来。
顿了顿,赵高舔着发干的嘴唇,勉强笑道:“陛下,小臣是什么货色?您就别开这玩笑了……”他虽然身居高官,为天子信臣,却始终有囿于出身的文化不自信。
胡亥笑道:“朕说你行就行----你只说,你愿不愿意写。”
“臣,愿意!”
胡亥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他望着殿外的星空,心里计算着轻重缓急,喃喃道:“等与韩信之事定了,便推行此事……”
想到要与韩信商议之事,胡亥眉心皱了起来。
次日,楚王韩信果然抵达咸阳城,比使臣所说,更早了一日。
正是皇命所召,披星戴月,不得延误。
第187章
听闻韩信赶到,胡亥眉心褶皱更深了几分。
这次他特意召集韩信前来, 又留住淮南王与吕雉, 都是为了一桩大事。
这桩大事,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对匈奴用兵铺路。
即使东胡公主贺兰雁去联合鲜卑山、乌桓山余部的事情进行顺利, 胡亥想要联合出兵, 还有最大的一个难题----那就是粮饷。
此前□□,整个帝国的家底打了个精光。
现在光复不过两年,只不过刚刚恢复了天下秩序, 黔首还在逐渐恢复耕作的过程中。不提早前赦免赋税的地区,为了鼓励流民回到原籍、促进农业,如今普遍实行的乃是十五什一的税率,刚好可以敷衍朝廷用度、官吏薪俸。
他们会听任她处置戚夫人与如意,还是说会有人站出来,维护刘邦的骨血?
汉王的封地,是姓刘,还是姓吕?
胡亥想的深了,面上却是丝毫不露,微笑着慢慢道:“诸侯王各就封地,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他冲着刘盈招手,道:“你姐姐嫁入了宫中,你就也是朕的小辈了----自家孩子,来,叫朕瞧瞧。”
刘盈白着一张小脸,有点紧张,看了一眼母亲,这才走上前来。
胡亥笑道:“好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呢。”又温言问了句衣食住行,笑道:“知道你这几年在咸阳没受亏待,朕心里才过得去。”
吕雉在旁又道:“汉王年幼,臣少不得陪他同赴封地----不过臣心里也放不下太子妃,只要陛下允许,臣还想着每年来觐见的时候,能在咸阳多留些时日,陪伴太子妃----臣统共就这么一双儿女……”
这是做母亲的舐犊之情,也是做臣子的表忠心。
胡亥微笑道:“朕让太常寺选个黄道吉日,送你们去封地。”
吕雉暗暗松了口气。
胡亥又道:“不过,楚王很快也来咸阳了。淮南王朕也一直留着没让走。你们再等几日----好不容易诸侯王凑齐了,到时候大家一起见个面,再走也不迟。”
话说到这份上,吕雉就不好急着走了,便笑着应了,但是心中对于皇帝所谓的“一起见个面”很不以为然----召集了三位仅剩的诸侯王来咸阳,难道就为了大家见个面?
这是哄孩子的话。
吕雉自然是不信的。
然而皇帝究竟要做什么,吕雉却也猜想不出,只能且等楚王韩信抵达咸阳。
先是一场寿宴,再应付完吕雉,当日政务还一点不能延误,夜深之时,胡亥也已经乏透了----在他身边,陪了一天的赵高也耷拉着眼皮,站在灯影里。
胡亥伏在案几上,似乎是睡着了。
赵高小心翼翼上前,挑高了灯花,见这样都没惊动皇帝,想要叫醒皇帝,却见他露出的侧颜着实疲惫,顿了顿,自己捡了放在一旁的外裳,要给胡亥披上。
谁知道衣裳一落在背上,胡亥便朦朦胧胧醒了。
“糕糕呐……”胡亥揪住外裳,慢慢从案几上爬起来,扭动着酸痛的筋骨。
“臣在!”赵高忙笑道:“小臣笨手笨脚……”
胡亥揉着眼睛,打断了他惯常的讨好,带着几分睡意道:“你的字儿着实写得好。”
赵高微愣,笑道:“陛下您白天已经夸过小臣一回了……”
胡亥一个呵欠把眼泪都打出来了,对着明亮的烛火,呆了一呆,道:“朕觉得,你就这么在内庭打混----朕倒是舒服了,然而可惜了你的才华……”
赵高又是一愣,忙又笑道:“能服侍陛下,是小臣的荣光……”
胡亥摆摆手,道:“朕心里有个想头----朕想把你写的隶书,做成制式,传阅天下。以后吏员文人,就以这隶书作为规范……”
赵高彻底愣住。
他从前也写过几篇作为典范的文字,不过那是跟李斯一起,而且真正被先帝采纳了的也只有一篇----没等推行开,就天下大乱了,命都保不住,更没有人考虑写字的事儿。
胡亥起身走动,驱散睡意,道:“你觉得如何?”
自己写的字,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学习的范本,甚至代代流传----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比皇帝格调更高的存在。
赵高平时妙语如珠,此时却忽然嘴唇发颤,有点说不出话来。
顿了顿,赵高舔着发干的嘴唇,勉强笑道:“陛下,小臣是什么货色?您就别开这玩笑了……”他虽然身居高官,为天子信臣,却始终有囿于出身的文化不自信。
胡亥笑道:“朕说你行就行----你只说,你愿不愿意写。”
“臣,愿意!”
胡亥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他望着殿外的星空,心里计算着轻重缓急,喃喃道:“等与韩信之事定了,便推行此事……”
想到要与韩信商议之事,胡亥眉心皱了起来。
次日,楚王韩信果然抵达咸阳城,比使臣所说,更早了一日。
正是皇命所召,披星戴月,不得延误。
第187章
听闻韩信赶到,胡亥眉心褶皱更深了几分。
这次他特意召集韩信前来, 又留住淮南王与吕雉, 都是为了一桩大事。
这桩大事,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对匈奴用兵铺路。
即使东胡公主贺兰雁去联合鲜卑山、乌桓山余部的事情进行顺利, 胡亥想要联合出兵, 还有最大的一个难题----那就是粮饷。
此前□□,整个帝国的家底打了个精光。
现在光复不过两年,只不过刚刚恢复了天下秩序, 黔首还在逐渐恢复耕作的过程中。不提早前赦免赋税的地区,为了鼓励流民回到原籍、促进农业,如今普遍实行的乃是十五什一的税率,刚好可以敷衍朝廷用度、官吏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