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打个哆嗦,笑道:“陛下这话说得叫臣害怕, 好像、好像……好像臣真干了这不敢见人的事儿似的。陛下……”他加了几分婉转小心,人到中年,笑起来脸上都有了褶子, 却偏偏还能做出孩子撒娇般的神情来,“陛下,这可都是您授意臣去做的!您可不能把臣撇下不管了!史笔如刀,小臣可经受不住!”
“哼。”胡亥斜他一眼,道:“放心,朕还没糊涂呢。你这是立了一功!”
原来这张芽指点众商人去雅贿的“太清”书店,正是光复之后,叔孙通在胡亥授意下,安排可靠之人开办的。
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始终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制度能解决的。
叔孙通本就是胡亥安排下的“包打听”,收礼放消息乃是秘密的“奉旨行事”。
胡亥考虑到帝国光复后,必然会有种种政策触及到既得利益者,堵不如疏,除了官方途径,还要留下必要的私人途径----没有比叔孙通更合适的人选了。
这“太清”书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皇帝的授意下,开办起来的。
外人只知叔孙通乃是太子老师,天子信臣,极少数利益相关者才能进入“太清”书店交易,以为是自己特有的贿赂方式。
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布局之中。
“除了这一桩,书店最近没别人去?”胡亥看似漫不经心道:“朕听说店里最近生意很红火啊。”
叔孙通心头一凛----这个听说,是听谁说?
“陛下真是明见万里!叔孙通忙笑道:“您知道的,这书店原本很是隐蔽,咱们只放消息给特定的人,他们这才知道这处地方。但是这次,太清书店的消息,是张芽放出去的。而且他说起来的时候,是在他家坐满了商人的堂屋里。”
“太子身边那个张芽?”
“正是。嗐,那么多商人的嘴哪里拦得住?这才没几天,都快人尽皆知了!臣府邸的门槛都险些给踏烂喽----臣没得您的指令,不敢擅自行动,这次来见陛下,也是想讨个章程,后头这么些人,您看,臣还见么?”
太子身边的人怎么会了解到太清书店的内情?
胡亥踱步思索,是太子派出来打探到的消息?那么这个张芽的所作所为,难道也是太子的授意么?他这个便宜儿子,又在谋划什么蠢事儿?
“陛下?”
胡亥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啊----唔,你有空就都见见,把每个人的诉求都记录下来呈给朕。注意,隐蔽低调点,否则若是御史大夫参你一本,要查你----虽然朕知道你是奉命行事,但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嘛。”
“喏。”叔孙通领会精神,笑道:“前两日见的人所求之事,臣都写在这册子里的----旁的不过新政一出,众商人都有些惶恐不安,里面倒是有个人,是这张芽的小叔父,叫张灿的。”
“哦?”胡亥从久远的回忆中揪出那个清瘦文气的少年来,“他托你什么事儿?”
“那张灿原是在城外包了山头做木材生意,如今新政一改,他想在朝廷的木材口上----谋个缺。”
胡亥忍了忍,咬牙笑道:“朕真是不明白,你来给朕解解惑。”
“不敢。”叔孙通听出皇帝动了怒来。
“这张灿通文墨,一表人才,又做过木料生意,还于光复大秦有功。他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要为朝廷出力,要做官儿,满可以按照正常程序来。朝廷也正需要熟悉细务的吏员。这明明可以是光明磊落的好事儿,为什么偏偏要做成行贿的坏事儿?”
皇帝仍是慢悠悠的语调,仿佛不带一丝火气。
然而叔孙通却明白,皇帝这是怒到了极点,反倒越要像没事儿人似的。
叔孙通犹豫了一瞬,先认罪道:“这是臣督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太子殿下身边属官的问题……”
“你的确有错!”胡亥负手疾走,道::“不过你的错,在没把太子教出来----这个错处,朕已经六十板子罚了你。这一篇就此揭过了!这些商人们,这个张灿,为什么正路不走,非要行贿?是正路走不通吗?正路走不通,乃是朕的过错!可正路明明就摆在一旁,却偏偏要走你这小路。他们的心就是歪的!急功近利!见钱眼开!”
叔孙通瑟缩不敢言。
胡亥忽然收住脚步,道:“说起来不过都是些商人,逐利乃是天性,朕不苛责他们。”他咬牙露出个狞笑,道:“人家真金白银求你办事儿,你若老是办不成,日后踏你门槛的人可就越来越少了。那张灿不是要谋个官儿么?你去问问他,他要个什么官儿才满意!”
叔孙通心中一凉。他明白,若是皇帝挡回了张灿的所求,那才是护住了张家,也就是护住了太子。然而若是纵容了张灿,反而是张家倾覆的前兆。
“还发什么呆?快去给张灿说这好消息,叫张家再多多送金子给你。”
叔孙通不敢替张灿求情,只笑道:“臣这金子可不是给自己收的,否则……”
胡亥微微一笑,睨了叔孙通一眼,道:“这些人捧了孤本去送你,难道不会捎带手送你点别的小玩意儿?”
“哼。”胡亥斜他一眼,道:“放心,朕还没糊涂呢。你这是立了一功!”
原来这张芽指点众商人去雅贿的“太清”书店,正是光复之后,叔孙通在胡亥授意下,安排可靠之人开办的。
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始终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制度能解决的。
叔孙通本就是胡亥安排下的“包打听”,收礼放消息乃是秘密的“奉旨行事”。
胡亥考虑到帝国光复后,必然会有种种政策触及到既得利益者,堵不如疏,除了官方途径,还要留下必要的私人途径----没有比叔孙通更合适的人选了。
这“太清”书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皇帝的授意下,开办起来的。
外人只知叔孙通乃是太子老师,天子信臣,极少数利益相关者才能进入“太清”书店交易,以为是自己特有的贿赂方式。
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布局之中。
“除了这一桩,书店最近没别人去?”胡亥看似漫不经心道:“朕听说店里最近生意很红火啊。”
叔孙通心头一凛----这个听说,是听谁说?
“陛下真是明见万里!叔孙通忙笑道:“您知道的,这书店原本很是隐蔽,咱们只放消息给特定的人,他们这才知道这处地方。但是这次,太清书店的消息,是张芽放出去的。而且他说起来的时候,是在他家坐满了商人的堂屋里。”
“太子身边那个张芽?”
“正是。嗐,那么多商人的嘴哪里拦得住?这才没几天,都快人尽皆知了!臣府邸的门槛都险些给踏烂喽----臣没得您的指令,不敢擅自行动,这次来见陛下,也是想讨个章程,后头这么些人,您看,臣还见么?”
太子身边的人怎么会了解到太清书店的内情?
胡亥踱步思索,是太子派出来打探到的消息?那么这个张芽的所作所为,难道也是太子的授意么?他这个便宜儿子,又在谋划什么蠢事儿?
“陛下?”
胡亥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啊----唔,你有空就都见见,把每个人的诉求都记录下来呈给朕。注意,隐蔽低调点,否则若是御史大夫参你一本,要查你----虽然朕知道你是奉命行事,但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嘛。”
“喏。”叔孙通领会精神,笑道:“前两日见的人所求之事,臣都写在这册子里的----旁的不过新政一出,众商人都有些惶恐不安,里面倒是有个人,是这张芽的小叔父,叫张灿的。”
“哦?”胡亥从久远的回忆中揪出那个清瘦文气的少年来,“他托你什么事儿?”
“那张灿原是在城外包了山头做木材生意,如今新政一改,他想在朝廷的木材口上----谋个缺。”
胡亥忍了忍,咬牙笑道:“朕真是不明白,你来给朕解解惑。”
“不敢。”叔孙通听出皇帝动了怒来。
“这张灿通文墨,一表人才,又做过木料生意,还于光复大秦有功。他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要为朝廷出力,要做官儿,满可以按照正常程序来。朝廷也正需要熟悉细务的吏员。这明明可以是光明磊落的好事儿,为什么偏偏要做成行贿的坏事儿?”
皇帝仍是慢悠悠的语调,仿佛不带一丝火气。
然而叔孙通却明白,皇帝这是怒到了极点,反倒越要像没事儿人似的。
叔孙通犹豫了一瞬,先认罪道:“这是臣督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太子殿下身边属官的问题……”
“你的确有错!”胡亥负手疾走,道::“不过你的错,在没把太子教出来----这个错处,朕已经六十板子罚了你。这一篇就此揭过了!这些商人们,这个张灿,为什么正路不走,非要行贿?是正路走不通吗?正路走不通,乃是朕的过错!可正路明明就摆在一旁,却偏偏要走你这小路。他们的心就是歪的!急功近利!见钱眼开!”
叔孙通瑟缩不敢言。
胡亥忽然收住脚步,道:“说起来不过都是些商人,逐利乃是天性,朕不苛责他们。”他咬牙露出个狞笑,道:“人家真金白银求你办事儿,你若老是办不成,日后踏你门槛的人可就越来越少了。那张灿不是要谋个官儿么?你去问问他,他要个什么官儿才满意!”
叔孙通心中一凉。他明白,若是皇帝挡回了张灿的所求,那才是护住了张家,也就是护住了太子。然而若是纵容了张灿,反而是张家倾覆的前兆。
“还发什么呆?快去给张灿说这好消息,叫张家再多多送金子给你。”
叔孙通不敢替张灿求情,只笑道:“臣这金子可不是给自己收的,否则……”
胡亥微微一笑,睨了叔孙通一眼,道:“这些人捧了孤本去送你,难道不会捎带手送你点别的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