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争总是残酷的,充满了血腥与恐怖,动辄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集结在一起,在血与火中拼命,不断演绎着杀与被杀,留下了一地的血与骨。
岁月如轮,转个不停!
古来多少英雄饮恨沙场、埋骨他乡,战争却依然在延续,时不时爆发一次,又有多少少年俊彦踏上征程,重复着一个又一个轮回。
也许,这些人有各种不得已的理由,正如同赵无敌一样,身为世袭府军,从军戌边,是他从一出生来到这人世间就定下来的命运,身不由己,无法抗拒。
除此之外,披甲持戈,纵马沙场,在血与火中征战,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别的目的吗?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传唱千年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天下所有将士的心声?
斩却敌人头,博我功与名。
多少将士爬冰卧雪,在边关奋勇杀敌,博取战功,从而脱离庶民阶层,成为人上人,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这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野望,但却无可厚非。
相当于绝大多数大唐的边军将士,赵无敌无疑是一个幸运儿,一觉醒来,受到上苍的垂青,遇到了突厥人袭击朔方城,在全火人的呵护之下,不仅获得了唯一的生存机会,还因此独得了功劳,并于一日之间,就从一个最卑微的府军小卒,成了一名从八品上的旅帅。
虽然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但却是正式的官身,不再是庶民的身份,将因此获得一份俸禄,以及百八十亩职份田,免除一定的税负,甚至买上一两个丫环,过上虽称不上富裕、但却能混个肚儿圆的日子。
这一切对于真正的赵无敌,也就是那个代父从军的小府军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听到大将军的封赏,唯一的动作就是拜倒在地,除了傻乐之外,只有语无伦次,翻来覆去,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大将军的感激之情。
不过,此时此刻的赵无敌却已经不是那个赵无敌,自从稀里糊涂来到了这个似是而非的大唐,他就在心中起誓,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不想再有任何的遗憾。
赵无敌的崛起之路还很漫长,如今只是跨出了一小步,因此,他头脑清醒,心中淡然而平静,并没有一丝骄傲之意。
不过,这一切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不可与人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一个桀骜不顺的刺头,在任何时代都将收获一个悲剧的结局,没有例外。
因此,赵无敌要适当藏拙,而对于秦怀玉的一番善意,他也必须有所表示,礼尚往来,小小的赵无敌如何能免俗?
赵无敌向大将军秦怀玉郑重行礼,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官场套话。
本来到此为止,对赵无敌的封赏就算是结束了,有些事有些话搁在心里就好,一切都在不言中,说透了反而没意思。
谁知道赵无敌忽然脑子一热,竟然想起了同火的张奔雷等人,斯人已逝,独留他在人世间煎熬和打拼,于是,情不自禁之下问道:“此次得悉突厥人来袭的消息,并非我一人之功劳,不知对同火张奔雷等人如何奖赏?”
张奔雷等人……是谁?秦大将军懵了。
作为坐守朔方城,统帅千军万马的一军大帅,日理万机,怎么可能知道小小斥候火长的名字?无奈之下,只好向求证赵无敌底细的军司马求助。
“张奔雷等人,按军前杀敌阵亡例,赐钱五千至一万,帛一至两匹不等,并免除一年税负,其世袭府军之额着其子承袭,无子,则由侄承袭。”军司马魏文常面无表情,照本宣科。
听完魏文常的话,赵无敌心中愤懑,感慨万分。
五千到一万钱,在这年头应该是五到十贯钱,再加上一两匹布帛,免除一年的赋税,就是张奔雷他们的全部抚恤。
这让赵无敌悲上心头,心中生起无尽的悲凉:一个大活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子,就换来一头牛的钱财,这只是一头牛啊!
从此,他们的家人,那些失去儿子、夫郎、父亲的老弱妇孺、孤儿寡母,将在无尽的悲伤中苦苦挣扎,其艰难与困苦可想而知。
而他们的子侄,将接过宿命的责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父辈的马槊,走向边城……
赵无敌本不该为此事心生波澜,在大明的军中何尝不是如此?昔日,他对此早就已经司空见惯,原本以为经历了多年的征战,见惯了生与死和悲欢离合,已经把心修成了铁石,不再有悲与伤和眼泪流淌。
谁知道此刻,他还是控制不了情绪,属于真正的赵无敌的残留意志瞬间撕开了心的伪装,那层硬壳被撕碎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大将军,司马,我想,我想……”
秦怀玉毫不犹豫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声色俱厉地吼道:“你想怎样?你有什么好想的?军功岂能私相授受?念在你年幼无知的份上,又不知军中之律法,饶你一次。再要多言,军法无情!”
秦怀玉虽然声色俱厉,但却何尝不是一种爱护?
大唐自立国以来,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向来如此,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比起前朝以及前前朝,已经算是不错了。
作为一个将门子弟,秦怀玉何尝不知道这些抚恤,实际上有些凉薄,对那些失去顶梁柱的家庭,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国法如此,徒呼奈何?
他们老秦家号称开国元戎,从龙之臣,在世人的眼中那是世代公侯,风光无限,但是世人又怎么知道这荣耀是如何得来的?
自祖父开始,直到秦怀玉,这数十年来,为了保住他们老秦家府门前那杆竖立的大戟,造就了多少缺胳膊少腿的老兵,以及失去亲人的老弱妇孺?
这些人都是老秦家的有功之臣,而老秦家的人也干不出人走茶凉的事,多少年来,老秦家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消耗在这些人身上,而且,这份责任还在一代代延续下去……
这是老秦家的祖训,也是将门普遍的共识,除了败家子之外,将门都是这样干的,否则,谁会世世代代为你卖命?
战争总是残酷的,充满了血腥与恐怖,动辄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集结在一起,在血与火中拼命,不断演绎着杀与被杀,留下了一地的血与骨。
岁月如轮,转个不停!
古来多少英雄饮恨沙场、埋骨他乡,战争却依然在延续,时不时爆发一次,又有多少少年俊彦踏上征程,重复着一个又一个轮回。
也许,这些人有各种不得已的理由,正如同赵无敌一样,身为世袭府军,从军戌边,是他从一出生来到这人世间就定下来的命运,身不由己,无法抗拒。
除此之外,披甲持戈,纵马沙场,在血与火中征战,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别的目的吗?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传唱千年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天下所有将士的心声?
斩却敌人头,博我功与名。
多少将士爬冰卧雪,在边关奋勇杀敌,博取战功,从而脱离庶民阶层,成为人上人,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这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野望,但却无可厚非。
相当于绝大多数大唐的边军将士,赵无敌无疑是一个幸运儿,一觉醒来,受到上苍的垂青,遇到了突厥人袭击朔方城,在全火人的呵护之下,不仅获得了唯一的生存机会,还因此独得了功劳,并于一日之间,就从一个最卑微的府军小卒,成了一名从八品上的旅帅。
虽然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但却是正式的官身,不再是庶民的身份,将因此获得一份俸禄,以及百八十亩职份田,免除一定的税负,甚至买上一两个丫环,过上虽称不上富裕、但却能混个肚儿圆的日子。
这一切对于真正的赵无敌,也就是那个代父从军的小府军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听到大将军的封赏,唯一的动作就是拜倒在地,除了傻乐之外,只有语无伦次,翻来覆去,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大将军的感激之情。
不过,此时此刻的赵无敌却已经不是那个赵无敌,自从稀里糊涂来到了这个似是而非的大唐,他就在心中起誓,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不想再有任何的遗憾。
赵无敌的崛起之路还很漫长,如今只是跨出了一小步,因此,他头脑清醒,心中淡然而平静,并没有一丝骄傲之意。
不过,这一切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不可与人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一个桀骜不顺的刺头,在任何时代都将收获一个悲剧的结局,没有例外。
因此,赵无敌要适当藏拙,而对于秦怀玉的一番善意,他也必须有所表示,礼尚往来,小小的赵无敌如何能免俗?
赵无敌向大将军秦怀玉郑重行礼,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官场套话。
本来到此为止,对赵无敌的封赏就算是结束了,有些事有些话搁在心里就好,一切都在不言中,说透了反而没意思。
谁知道赵无敌忽然脑子一热,竟然想起了同火的张奔雷等人,斯人已逝,独留他在人世间煎熬和打拼,于是,情不自禁之下问道:“此次得悉突厥人来袭的消息,并非我一人之功劳,不知对同火张奔雷等人如何奖赏?”
张奔雷等人……是谁?秦大将军懵了。
作为坐守朔方城,统帅千军万马的一军大帅,日理万机,怎么可能知道小小斥候火长的名字?无奈之下,只好向求证赵无敌底细的军司马求助。
“张奔雷等人,按军前杀敌阵亡例,赐钱五千至一万,帛一至两匹不等,并免除一年税负,其世袭府军之额着其子承袭,无子,则由侄承袭。”军司马魏文常面无表情,照本宣科。
听完魏文常的话,赵无敌心中愤懑,感慨万分。
五千到一万钱,在这年头应该是五到十贯钱,再加上一两匹布帛,免除一年的赋税,就是张奔雷他们的全部抚恤。
这让赵无敌悲上心头,心中生起无尽的悲凉:一个大活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子,就换来一头牛的钱财,这只是一头牛啊!
从此,他们的家人,那些失去儿子、夫郎、父亲的老弱妇孺、孤儿寡母,将在无尽的悲伤中苦苦挣扎,其艰难与困苦可想而知。
而他们的子侄,将接过宿命的责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父辈的马槊,走向边城……
赵无敌本不该为此事心生波澜,在大明的军中何尝不是如此?昔日,他对此早就已经司空见惯,原本以为经历了多年的征战,见惯了生与死和悲欢离合,已经把心修成了铁石,不再有悲与伤和眼泪流淌。
谁知道此刻,他还是控制不了情绪,属于真正的赵无敌的残留意志瞬间撕开了心的伪装,那层硬壳被撕碎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大将军,司马,我想,我想……”
秦怀玉毫不犹豫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声色俱厉地吼道:“你想怎样?你有什么好想的?军功岂能私相授受?念在你年幼无知的份上,又不知军中之律法,饶你一次。再要多言,军法无情!”
秦怀玉虽然声色俱厉,但却何尝不是一种爱护?
大唐自立国以来,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向来如此,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比起前朝以及前前朝,已经算是不错了。
作为一个将门子弟,秦怀玉何尝不知道这些抚恤,实际上有些凉薄,对那些失去顶梁柱的家庭,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是国法如此,徒呼奈何?
他们老秦家号称开国元戎,从龙之臣,在世人的眼中那是世代公侯,风光无限,但是世人又怎么知道这荣耀是如何得来的?
自祖父开始,直到秦怀玉,这数十年来,为了保住他们老秦家府门前那杆竖立的大戟,造就了多少缺胳膊少腿的老兵,以及失去亲人的老弱妇孺?
这些人都是老秦家的有功之臣,而老秦家的人也干不出人走茶凉的事,多少年来,老秦家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消耗在这些人身上,而且,这份责任还在一代代延续下去……
这是老秦家的祖训,也是将门普遍的共识,除了败家子之外,将门都是这样干的,否则,谁会世世代代为你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