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张辽被丁原召为从事,派到雒阳进入西园。
同样也是那年,张辽的父亲死于战乱之中。
董卓掌控朝臣后,在东,政令难出关东,在北同样如此,被白波阻隔,对并州完全失去了掌控。
因而这两年,并州郡的战乱更加频繁,郡县官吏也死了无数,田地一片荒芜。
李傕与郭汜表奏张辽为并州牧,便是完全不在意这一块地方了。
好在半年前,张辽命高顺带领大军进入太原郡后,曾数次打击异族入侵,更跨过长城,兵进雁门,令两郡稍微安定,但也只是太原与一半的雁门,并州北部还有五原、定襄、朔方、云中仍是完全在异族的掌控之中。
张辽担任并州牧,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同样,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平异族,定边境,保汉民,护安定,何况并州还是他的家乡。
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
张辽北上并州的消息早在数日前就传给了高顺、沮授和审配等人,在张辽将要抵达晋阳时,三人出城十里相迎。
到了城内,张辽直接去了州牧府,也就是原本的并州刺史府,四年前张辽还在这里做从事,而丁原为并州刺史,如今丁原早已身死,而张辽却成了这里的主人,而且地位比丁原更高,州牧加征北将军加开府,远不是一个刺史能比的,世事难料,莫过于此。
随后张辽听沮授、高顺和审配几人上报了并州的情况。
除了正月里那次鲜卑入寇外,月前并州刚刚又经历了一场大战,鲜卑各部寇略雁门,中郎将高顺与右军师沮授领兵于雁门长城拒敌,而太原郡杂居的匈奴各部却又趁机作乱,攻打郡城,被太原太守审配据城击退。
不过无论是高顺还是审配,虽然击退了匈奴和鲜卑,却因没有骑兵,无法追击,令鲜卑与匈奴从容而退。
上报之时,高顺和沮授神色还算平静,但审配却是神情愤恨,恨不能将太原郡的匈奴和鲜卑斩杀殆尽。
几人退去后,张辽陷入了沉思,思索着对并州异族的处置策略,当然不可能像审配所说的那样斩尽杀绝。
不过审配做出这样的建议,张辽并不奇怪,这是审配刚烈的xing格所致,他在河北也罢,但到了并州,见到异族反复叛乱,侵略残害汉民,自然愤怒而难以忍受。
相反沮授却没做出这样的建议,这固然是见解不同,但也是每个人的xing格不同所决定的。
所以张辽又不禁思索对自己手下人才的任用。
算来他手下如今顶尖人才可真不少了,但用人并不是手下能人越多越好,而是要会用,用的合适,否则就如袁绍一般,手下人才不可谓不多,但最终却落个内斗不休、分崩离析的下场。
张辽多次分析历史上几个诸侯败亡的原因,要引以为戒,这一点很关键。
袁绍的败亡,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用人不当的例子,难以驾驭手下谋臣,内斗不断,在张辽看来,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就是袁绍先天不足。
这个先天不足并不能从表面势力来看,而要看势力的实质,袁绍空手套白狼谋取冀州,固然轻而易举,却在这一刻就埋下来祸患,因为他取冀州,是属于弱势,依靠地方势力稳固地位,导致先是麴义恃功作乱,而后地方势力恃功自大,尾大不掉,他们忠于袁绍但又不惧袁绍,因为他们有所依恃,一者恃功,二者自恃势力。
这一点在曹cāo和刘表身上同样有过体现,刘表据荆州凭借的也是空手套白狼,赤壁之战时,世家要投靠曹cāo,继承者刘琮就没有办法,只能顺从。
而曹cāo被陈宫等地方势力迎为兖州牧,最终兖州势力叛乱,如法pào制,又迎了吕布为兖州牧,若非荀彧,曹cāo几乎消亡。说来也是兖州势力有所自恃,才不在意曹cāo。
相反,辽东太守公孙度在这一点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手段,一入辽东就将地方豪强斩杀殆尽,反而收到了效果,保了辽东数十年不乱,而公孙家的势力也很稳固。
袁绍势力的灭亡,在于他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以宽和放任自流,而曹cāo却依靠宗族势力
同样也是那年,张辽的父亲死于战乱之中。
董卓掌控朝臣后,在东,政令难出关东,在北同样如此,被白波阻隔,对并州完全失去了掌控。
因而这两年,并州郡的战乱更加频繁,郡县官吏也死了无数,田地一片荒芜。
李傕与郭汜表奏张辽为并州牧,便是完全不在意这一块地方了。
好在半年前,张辽命高顺带领大军进入太原郡后,曾数次打击异族入侵,更跨过长城,兵进雁门,令两郡稍微安定,但也只是太原与一半的雁门,并州北部还有五原、定襄、朔方、云中仍是完全在异族的掌控之中。
张辽担任并州牧,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同样,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平异族,定边境,保汉民,护安定,何况并州还是他的家乡。
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
张辽北上并州的消息早在数日前就传给了高顺、沮授和审配等人,在张辽将要抵达晋阳时,三人出城十里相迎。
到了城内,张辽直接去了州牧府,也就是原本的并州刺史府,四年前张辽还在这里做从事,而丁原为并州刺史,如今丁原早已身死,而张辽却成了这里的主人,而且地位比丁原更高,州牧加征北将军加开府,远不是一个刺史能比的,世事难料,莫过于此。
随后张辽听沮授、高顺和审配几人上报了并州的情况。
除了正月里那次鲜卑入寇外,月前并州刚刚又经历了一场大战,鲜卑各部寇略雁门,中郎将高顺与右军师沮授领兵于雁门长城拒敌,而太原郡杂居的匈奴各部却又趁机作乱,攻打郡城,被太原太守审配据城击退。
不过无论是高顺还是审配,虽然击退了匈奴和鲜卑,却因没有骑兵,无法追击,令鲜卑与匈奴从容而退。
上报之时,高顺和沮授神色还算平静,但审配却是神情愤恨,恨不能将太原郡的匈奴和鲜卑斩杀殆尽。
几人退去后,张辽陷入了沉思,思索着对并州异族的处置策略,当然不可能像审配所说的那样斩尽杀绝。
不过审配做出这样的建议,张辽并不奇怪,这是审配刚烈的xing格所致,他在河北也罢,但到了并州,见到异族反复叛乱,侵略残害汉民,自然愤怒而难以忍受。
相反沮授却没做出这样的建议,这固然是见解不同,但也是每个人的xing格不同所决定的。
所以张辽又不禁思索对自己手下人才的任用。
算来他手下如今顶尖人才可真不少了,但用人并不是手下能人越多越好,而是要会用,用的合适,否则就如袁绍一般,手下人才不可谓不多,但最终却落个内斗不休、分崩离析的下场。
张辽多次分析历史上几个诸侯败亡的原因,要引以为戒,这一点很关键。
袁绍的败亡,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用人不当的例子,难以驾驭手下谋臣,内斗不断,在张辽看来,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就是袁绍先天不足。
这个先天不足并不能从表面势力来看,而要看势力的实质,袁绍空手套白狼谋取冀州,固然轻而易举,却在这一刻就埋下来祸患,因为他取冀州,是属于弱势,依靠地方势力稳固地位,导致先是麴义恃功作乱,而后地方势力恃功自大,尾大不掉,他们忠于袁绍但又不惧袁绍,因为他们有所依恃,一者恃功,二者自恃势力。
这一点在曹cāo和刘表身上同样有过体现,刘表据荆州凭借的也是空手套白狼,赤壁之战时,世家要投靠曹cāo,继承者刘琮就没有办法,只能顺从。
而曹cāo被陈宫等地方势力迎为兖州牧,最终兖州势力叛乱,如法pào制,又迎了吕布为兖州牧,若非荀彧,曹cāo几乎消亡。说来也是兖州势力有所自恃,才不在意曹cāo。
相反,辽东太守公孙度在这一点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手段,一入辽东就将地方豪强斩杀殆尽,反而收到了效果,保了辽东数十年不乱,而公孙家的势力也很稳固。
袁绍势力的灭亡,在于他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以宽和放任自流,而曹cāo却依靠宗族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