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口回绝了,也没商量。第二次又来了,我还是回绝。可想不到昨天又来了,我就想,哪有这么有耐心的骗子。于是我就探听他口风,这人没办法透了点,说是跟老毛子搞边贸,那啥口岸开了。不管什么货,只要拉到老毛子那边就能赚大钱”。

    “霍尔果斯口岸?”,李和不确定的问道。

    瘦猴摇摇头,“不是这个?”。

    “难道是黑河!!”,李和一下子站起来,又急忙问道,“那人是不是东北过来的?”。

    “肯定是东北的,我好像听他说的是黑河,说是中苏刚刚签了协议,重新开口岸”。

    李和恨不得仰天大笑,只要有口岸就好,虽然这时候老毛子离倒台还远,可不妨碍他去探路,先从加盟国开始,说不准还能有点意想不到的收获。

    国际倒爷就是从加盟国开始的,八十年代初期在东欧攻城拨寨,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让中国人占领了匈牙利,捷克,波兰,保加利亚。

    但是,地域相对狭小的东欧,满足不了中国倒爷们的胃口,最后一看老毛子病怏怏的,八十年代中期都一拥而上,带着大包的各种小商品去苏联,刚下火车,就在站台上,摊开包裹,带的小商品,不管是什么,呼的一下就卖光了,很多人大赚了一把,然后马上回中国再去进货....

    39、不安

    1984年通常被认为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起点,活跃在中国富豪榜单上的一批人基本都是声称在这一年开始创业的。

    但是许多人的第一桶金积累完成大部分都是在1983年,刘家兄弟在川内搞养殖搞成了百万户,王万科靠倒腾玉米成了百万户,陈立华靠文物和香港炒饭成了百万户,牟大王靠倒腾山寨钟表赚了七八万。

    剩下的靠倒卖紧俏物质的发家人,就是更不计其数了。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倒爷”。

    1983年7月,义乌建造了中国最先进的小商品专业市场,上千个摊位。

    在1983年前后,温州的家庭工业有十余万户,从业人员40万人,常年有十万人奔波于全国各地,推销产品和采购原料,有人用“四千精神”来形容这“十万购销大军”的艰辛: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

    在这些购销员的四海奔忙和穿针引线下,乐清、苍南等县日渐形成了400多个商品jiāo易的集散地。

    倒爷们找到了组织,商品流通流域发展的更加蓬勃,构筑出一张辐shè农村及中小城镇的商品网络,在物流需求的诱发下,周边冒出数以千计的家庭工厂,最终形成“前店后厂”、“双轮驱动”的初级产业格局。

    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没有明晰的套路,在老百姓看来,改革开放就是倒爷、jiāo谊舞、万元户、包产到户、恢复高考和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许多人挣钱已经挣得上瘾了,要使劲抠钱,兴奋劲根本停不下来,死了也要挣钱。

    但是在1983年,遇上风头,八大王、年傻子、老牟子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在国内遭受打击之后,许多人开始惴惴不安。

    赚不到钱,让他们比死还难受,但是很快,“倒爷”们把目光转向了国外。

    于是许多人越过边境,东欧到处都是中国人的身影。

    这是最早的一批国际倒爷,但是还是没法跟后面的苏联倒爷相比。

    1991年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独立,彻底为中国倒爷打开了国际大门。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就象过江之鲫,稀里哗啦,蜂涌而出,远到俄罗斯淘金。

    可以说真正的国际倒爷这才算刚刚诞生,这批倒爷比以往任何一批倒爷来得更加猛烈,人数之大,货物之多,地域分布之广是以前东欧倒爷所无法相比的。

    合法的,不合法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南方的,北方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半文盲的,可谓是形形色色,无所不有。

    从远东的海参崴,乌苏里斯克,哈巴洛夫斯克,赤塔,伊尔库茨克,到中部的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从首都莫斯科到波罗地海之滨的圣彼得堡,中国人无处不在,无处不

章节目录


我的1979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争斤论两花花帽并收藏我的197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