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被人坑过,被人骗过,差点接近过破产边缘,他和万良友抱着一样的心思,不服输,不要说没体力,不要说对手肘子硬,有苦有累还得自己扛!

    要是什么都依靠大舅子,他七尺男儿怎敢立于天地之间!

    他要给儿女树立榜样,要在媳fu面前争口气,怎么敢不吃苦,不努力!

    “创业容易守夜难,这是老话,历史规律。”看着他老子的神色,杨淮说的反而不是那么自信了。

    “杨先生,开个饭馆、理发店、小商店,勉强称作创业,如果是这种没有难度的,做不了规模的,当然是简单的,”宋友喜见杨淮词穷,忍不住在一旁接话了,他对杨学文称呼为杨总,对杨淮称呼为杨先生,完全是因为父子俩的爱好不一样,“如果想做到杨总这种规模,做到中国百强企业,可是不容易的。”

    杨淮看了一眼他老子,窘迫的挠挠头,他平常是不大怕他老子的,说话很是肆无忌惮,但是他老子一旦认真严肃起来,那杀伐果断的狠劲,还是让他有所忌惮。

    宋友喜一直低着头,见杨学文没反对,就继续道,“马维成这个人早年渔村穷小子,七十年代左右,香港经济腾飞,他就开始做手提包,黑色人造革的那种,由于做工精细,选料讲究,有不少回头客。

    这就慢慢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来凭着独特眼光进了内地,开了一家玩具厂,专门给国外大企业做代工。

    后来获得了潮汕帮的支持,在内地做保险、地产、高速公路,再到上市,曾经是选恒指成分股,玩具第一股,市值最高峰达到300多亿,这个人不可小觑啊。

    总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连年亏损,可是中洋置地还是有不少优质资产的。

    所以,当初你提出收购中洋置地的时候,我就觉得杨先生你高明。”

    “现在才十几亿市值,这个差距有点大了吧。”杨淮对中洋置地还没有来得及去了解。

    宋友喜解释道,“九十年代初期,中洋置地要搞多元化,多元化战略布局,这个玩法可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内地也好,香港也罢,成功的例子多,但是失败的更多。

    得有足够大个的格局框架去驾驭一个庞大的帝国,运筹帷幄,要保证的业务链上的每一个业务版块,都能盈利,能赚钱。

    中洋置地的每个版块都很好,从医yào、玩具、皮革、物业、地产,但是这些都是周期xing行业,不是上来就能造血,还得不停的输血供资金。

    到后期呢,中洋置地撑不下去,找不到资金,只能不停的砍业务,流落成今天这种地步。”

    “我明白了。”杨淮点点头,万文集团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差钱,收购中洋置地是适逢其时,优势互补。

    他老子是个保守的,哪怕经历过大规模的并购和收购、投资,但是账目上依然有充足的现金流,负债率必须在一个比例,做到风险可控。

    即使眼前是他当家做主,他也改不了他老子拟定的财务制度。

    “以后啊,收起点傲慢,虚心点,对你没坏处,”杨学文谆谆教诲道,“不要瞧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真正有钱的,有本事的,大多不争,不要光盯着财富排行榜的那些人,股票市值算什么东西?

    个人手里有现金支配,才算真有钱。

    你俩舅舅上财富榜了吗?

    潘广才上榜了吗?

    还有张先文、徐国华这帮子潮汕帮的人上榜了吗?”

    杨淮道,“我没有看不起谁。”

    他老子的这句话提醒了他,他刚接班的时候,他老子和舅舅带他去认识的人,上富豪榜的不多,但是能得两个人认可的人,不可能是穷人。

    “创业艰辛,并不代表守业容易,守业同样艰难啊,”杨学文笑着道,“就跟爬上是一个道理,已经站到了山顶上,可是三面都是悬崖,走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不是他马维成无能,而是市场变化太大,年龄大了,和我一样,没什么文化,眼睛跟不上变化。”

    家业越大,后面越是小心翼翼,他这一辈子吃在没文化的亏,所以对杨

章节目录


我的1979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争斤论两花花帽并收藏我的197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