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云拉着李榕的手,轻抚她的发丝,满是疼惜和溺爱。
李榕见师母这般模样便轻声道:“师母,又让你伤心了。”
王香云笑笑,“现在想通了?想好了该怎么办?”
李榕点点头:“师父,师母。旅人的故事想告诉我的是:就算希望破灭,只要坚持,总会有新的希望会出现。”
李文海笑了笑,“差不多吧,我的理解是:若是坚持还有一丝希望,若是放弃便万劫不复。”
李榕接着道:“农夫和蛇说的是:有的人可以帮,有的人应该帮,有的人就不该帮。”
这次李文海仍是笑了笑,只是没说话。
李榕心里一紧,难道自己说的不对?“师父,我说的不对?”她有些紧张。
王香云拉着她到一边,“别理他。我们娘俩好好聊聊。”她一边说一边拉着李榕坐下。“你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还是要请人采茶,但是绝不放任她们采的质量太坏。开始时用不同工钱对待不同的质量,慢慢挑选其中可靠的人手,以后优先满足这部份人,宁缺勿滥!”
李文海听了,笑得灿烂,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吧,经过这件事,李榕长大了吧。你老瞎担心。你可以牵着她的手教她走路,难道还要一辈子牵着她的手走?孩子总会长大的,总会独自面对风雨的,只有让她成长到无惧风雪才行。一味的护犊子可成不了大器。”
“我只要她一生平安幸福,要她成大器干嘛?”王香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李文海无奈,“行,行,你有理,行吧。”
“那你什么时候会再请人?”王香云不禁有些担心。
“大概还要十多天,我看茶叶上又开始起白点了,用不了多久就会长成芽吧。这几天,我和刘大娘在清余下的茶,就是每天采的不多。”
李文海点了点头,“以后你得自己处理那些事,有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来问我。”
“嗯。”李榕心里的大石头终放了下来。她曾一度以为师父对她太失望,不再想管她的事,可今天才知道师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为自己耗尽心力。
这种久违的温暖包围着她,她似乎不再畏惧困难失败。
接下来的十来天,李榕像是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从一个小白点慢慢生长着生长着。
等到顶满芽头,又要开始请人采茶了。这次她将上次采茶质量太差的人踢除掉。采茶的十多个人更多的是老年人,一天下来采的不多,质量却很好,大家都怕采的不好李榕不要自己。
李榕安排人手每天采哪些茶,倒也简单轻松不少。
现在茶价降了,每天的量也少了,可李榕的收入却稳了下来。
李榕拒收的中年妇女们则愤愤不平。于是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什么了不起的!没了她还不生活了还是咋的?”
“就是,想请我还不一定去呢!”
“要不我们也去买些茶苗种上。到时候求咱咱还不去呢!”
“栽茶?栽哪儿?人家栽在山上的,我们哪还有山啊?不都种上了速生杨树了吗?”
“要不种在田地里。”
立即有人笑道:“你疯了吧,种田地里!不种粮油吃啥喝啥?饿了能吃茶叶?”
“要不我们也把速生杨树扯了,重新种茶?”
“不好吧,万一退耕还林款没了那可得不偿失啊!”
众人嘴里说着不稀罕,心里则酸溜溜的。有几个商量去买茶苗栽,可该去哪儿买?怎么栽却一点也不知道。
在山上采茶累了一天的陈慧英回到了家。家门口正有几个人等她。见她回来把拉着她悄悄问:“慧英啊,你知道李榕在哪儿买的茶苗?”
陈慧英一脸茫然,“不知道。你们要栽茶?”
李四家的搓着手,笑道:“这不我觉着吧我采茶还行。呵呵,可不就寻思着自己也种些?”
陈慧英爽快道:“那行,明天我去问问李榕。晚上再告诉你们。”
几人听了乐开了花。李四家的拉住了她,神秘秘的,“别跟李榕说啊。”
陈慧英有些不乐意了,不过还是应了下来,“行吧。”
几人便都散了。
吃饭间她琢磨着跟张大山商量,“大山哪,我跟你商量个事呗。”
张大山喝着酒,“啥事?说。”
“刚才李四家的还有好几个找我,说想种茶,托我问李榕在哪儿买的茶苗。”
张大山放下了酒杯,仔细打量着她,“她们要种茶?”
“啊。”陈慧英身子凑了凑,小声道:“要不我们也种些?”
张大山想了会,“你觉得种茶有没搞头?”
陈慧英笑了,“我一天能摘四五斤,三十一斤都一百五!你说,我上哪能挣那么多?”
张大山想了想,“行,种!把家里的地都种上。”张大山和陈慧英都是爽快之人,说干就干。
第二天大早,陈慧英已在山上采茶了。当她采到李榕身边,便问道:“李榕啊,我跟你大伯商量了,把地全种上茶,可是不知道咋种,也不知道上哪儿买茶苗去。”
李榕自从种上了茶和柑橘便买了些书来看。可书上描述的看起来简单,到了实际应用便是一头雾水。但基本的知识她还是掌握了不少。
李榕听了,笑道:“好啊。不过大婶我不建议大规模种茶,作为增产可以,一旦种太多反而不好。”
陈慧想了下,“也是,你大伯又帮不了什么忙。那你看种多少合适?”
“最多两三亩。多了管理跟不上不如少种些。”
陈慧英点头觉得在理,“那得种多少?”
“密植的话一亩一万根,成林快早投产,但是一旦成林会影响芽头大小。我建议只要八到九千。至于品种各有优劣,我就是选大茶和大白茶各种一半。中午回家以后,我就把给我送茶的电话给你。”
陈慧蓉笑道:“那就太好了,晚上就让你大伯打电话去。”
李榕见师母这般模样便轻声道:“师母,又让你伤心了。”
王香云笑笑,“现在想通了?想好了该怎么办?”
李榕点点头:“师父,师母。旅人的故事想告诉我的是:就算希望破灭,只要坚持,总会有新的希望会出现。”
李文海笑了笑,“差不多吧,我的理解是:若是坚持还有一丝希望,若是放弃便万劫不复。”
李榕接着道:“农夫和蛇说的是:有的人可以帮,有的人应该帮,有的人就不该帮。”
这次李文海仍是笑了笑,只是没说话。
李榕心里一紧,难道自己说的不对?“师父,我说的不对?”她有些紧张。
王香云拉着她到一边,“别理他。我们娘俩好好聊聊。”她一边说一边拉着李榕坐下。“你接下来要怎么办?”
“我还是要请人采茶,但是绝不放任她们采的质量太坏。开始时用不同工钱对待不同的质量,慢慢挑选其中可靠的人手,以后优先满足这部份人,宁缺勿滥!”
李文海听了,笑得灿烂,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吧,经过这件事,李榕长大了吧。你老瞎担心。你可以牵着她的手教她走路,难道还要一辈子牵着她的手走?孩子总会长大的,总会独自面对风雨的,只有让她成长到无惧风雪才行。一味的护犊子可成不了大器。”
“我只要她一生平安幸福,要她成大器干嘛?”王香云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李文海无奈,“行,行,你有理,行吧。”
“那你什么时候会再请人?”王香云不禁有些担心。
“大概还要十多天,我看茶叶上又开始起白点了,用不了多久就会长成芽吧。这几天,我和刘大娘在清余下的茶,就是每天采的不多。”
李文海点了点头,“以后你得自己处理那些事,有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来问我。”
“嗯。”李榕心里的大石头终放了下来。她曾一度以为师父对她太失望,不再想管她的事,可今天才知道师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为自己耗尽心力。
这种久违的温暖包围着她,她似乎不再畏惧困难失败。
接下来的十来天,李榕像是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从一个小白点慢慢生长着生长着。
等到顶满芽头,又要开始请人采茶了。这次她将上次采茶质量太差的人踢除掉。采茶的十多个人更多的是老年人,一天下来采的不多,质量却很好,大家都怕采的不好李榕不要自己。
李榕安排人手每天采哪些茶,倒也简单轻松不少。
现在茶价降了,每天的量也少了,可李榕的收入却稳了下来。
李榕拒收的中年妇女们则愤愤不平。于是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什么了不起的!没了她还不生活了还是咋的?”
“就是,想请我还不一定去呢!”
“要不我们也去买些茶苗种上。到时候求咱咱还不去呢!”
“栽茶?栽哪儿?人家栽在山上的,我们哪还有山啊?不都种上了速生杨树了吗?”
“要不种在田地里。”
立即有人笑道:“你疯了吧,种田地里!不种粮油吃啥喝啥?饿了能吃茶叶?”
“要不我们也把速生杨树扯了,重新种茶?”
“不好吧,万一退耕还林款没了那可得不偿失啊!”
众人嘴里说着不稀罕,心里则酸溜溜的。有几个商量去买茶苗栽,可该去哪儿买?怎么栽却一点也不知道。
在山上采茶累了一天的陈慧英回到了家。家门口正有几个人等她。见她回来把拉着她悄悄问:“慧英啊,你知道李榕在哪儿买的茶苗?”
陈慧英一脸茫然,“不知道。你们要栽茶?”
李四家的搓着手,笑道:“这不我觉着吧我采茶还行。呵呵,可不就寻思着自己也种些?”
陈慧英爽快道:“那行,明天我去问问李榕。晚上再告诉你们。”
几人听了乐开了花。李四家的拉住了她,神秘秘的,“别跟李榕说啊。”
陈慧英有些不乐意了,不过还是应了下来,“行吧。”
几人便都散了。
吃饭间她琢磨着跟张大山商量,“大山哪,我跟你商量个事呗。”
张大山喝着酒,“啥事?说。”
“刚才李四家的还有好几个找我,说想种茶,托我问李榕在哪儿买的茶苗。”
张大山放下了酒杯,仔细打量着她,“她们要种茶?”
“啊。”陈慧英身子凑了凑,小声道:“要不我们也种些?”
张大山想了会,“你觉得种茶有没搞头?”
陈慧英笑了,“我一天能摘四五斤,三十一斤都一百五!你说,我上哪能挣那么多?”
张大山想了想,“行,种!把家里的地都种上。”张大山和陈慧英都是爽快之人,说干就干。
第二天大早,陈慧英已在山上采茶了。当她采到李榕身边,便问道:“李榕啊,我跟你大伯商量了,把地全种上茶,可是不知道咋种,也不知道上哪儿买茶苗去。”
李榕自从种上了茶和柑橘便买了些书来看。可书上描述的看起来简单,到了实际应用便是一头雾水。但基本的知识她还是掌握了不少。
李榕听了,笑道:“好啊。不过大婶我不建议大规模种茶,作为增产可以,一旦种太多反而不好。”
陈慧想了下,“也是,你大伯又帮不了什么忙。那你看种多少合适?”
“最多两三亩。多了管理跟不上不如少种些。”
陈慧英点头觉得在理,“那得种多少?”
“密植的话一亩一万根,成林快早投产,但是一旦成林会影响芽头大小。我建议只要八到九千。至于品种各有优劣,我就是选大茶和大白茶各种一半。中午回家以后,我就把给我送茶的电话给你。”
陈慧蓉笑道:“那就太好了,晚上就让你大伯打电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