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等人实在是受不了了,淋了雨又冷又饿又困。
“别拉我!死也要死在自己床上!我受够了!郑重,放手!”周晓丹要回屋里睡觉,郑重则拽着她不松手。
“这地震都还没过,要是又地震了咋办?太危险了!…啊!”
不等他说完,高晓丹用力地踩在他脚尖上。他尖叫着抱着脚尖不断单腿跳。
高晓丹回到屋里,躺在床上便睡着了。郑重等疼痛缓了过来,饿的不行了,便到厨房做饭,可还连水都没烧开便倒在地上睡着了。
张大山来回走了几趟也没发现郑重两口子,便进屋去寻,发现郑重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连忙唤来陈慧英去找高晓丹,顺便抱来被子给郑重盖上。得知高晓丹也没事,张大山才放下了心。
两人一觉睡到了傍晚,见也没啥事便大着胆子生火做饭。两人端着饭依在窝棚的柱子,一边吃一边大声说话。
“饭还是家里的香!”高晓丹近乎于喊道。
“香!家里的饭真香!”郑重高声附合着。
“整天防震防震!防什么震!还是自己家里才安心!郑重,收拾下待会咱回屋去!”
“哎,吃完就回去。”
有了郑重两口子打头阵,人们逐渐的搬回屋去,开始正常的生活。
人们通过电视收看了关于汶川的报道,不少人泪流满面。不仅为逝去的人感到悲伤哀痛,还为发生种种事迹而感动,更为营救出受困者而激动。
李榕一家和李文海夫妇坐在一块收看电视。李榕和王香云握着手,不断用手揩拭眼泪。
大伙皆握紧拳头,嘴唇颤动,沉默不语。屋里到处飘荡着哀伤,处处充满沉痛。
看着满目疮痍让人痛心疾首,看着救援人员奋不顾身地日夜救援又感人肺腑。天道无情人有情!
无情的天灾或许让人无法抵抗,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与天灾抗争与死神较量,是何等魄力何等感人!
无数人祈祷着:汶川,愿你安好!
汶川的救援还在源源不断地展开,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每个人每天看到的、听到的、谈论的都是它,都关于它。
这个小山村也不例外,人人关心的都是汶川。
“你们听说了吗?20号乡镇府举行捐款活动,支援汶川。”
“汶川这次地震可真惨啊!”
“是啊!真惨啊!对了,大家都去捐些款吧!不管多少至少代表咱们的一番心意吧。”
“那是当然,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类似的谈话随处可闻,尽管没能去第一线,人们觉得也该尽份心意。
一晃便到了5月20日。
人们早早的便涌向乡镇府,人潮如海,不仅充斥着乡镇府的每一块空地,公路两边同样人满为患。
有蹒跚而来的老者,颤颤巍巍的手不时往兜里按一下。有上学的孩子,焦急地踮起脚尖张望。有赶着上工的人,骑着车来却找不到地方停车。有妇女抱着小孩,小孩子手里拿着钱却不知要做啥。有爷爷奶奶牵着孙子孙女,有恋人…
人太多太多,逢年过节也没这么多!然而大家丝毫没有因热闹而喜悦,都怀着沉痛的心情。人们都默默等着,等着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能带给灾区人们一点温暖一点帮助。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关于汶川的话题仍在继续。
不知道从哪儿传出的消说,有小城里的商家在地震期间去汶川高价贩卖水和食物。人们皆义愤填膺,虽没有群情激昂闹出事端,却用最温柔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全城的人都拒绝买那些个商家的物品,很快那两三家商铺就关门大吉了,老板也离开了小城不知所踪。
政府也组织了一批自愿者奔赴汶川进行援助。一大批物资衣物不断汇聚,不断运往汶川。临时献血点排起了长长的长龙。
地震过去,村里的老人们对李文海等几人更是感激。李文海却总是淡笑道:这算不了什么。而郑家两兄弟以及几个年轻人则被排挤,就连他们父母也觉得抬不起头。
“哎呀!妈!你就别老逮着数落我了!晓丹在家就天天骂我,她不在家你又天天数落我!你还要不要我活!”
“谁叫你那么窝囊!人不能总那么自私,别被人看轻了!乡里乡亲的该帮忙的就帮,你以为是在帮别人?其实是在帮你自己!地震这么大的事,你说你做啥了?”
“怎么就什么都没做!?人家晓丹还捐了五百块呢!我也把抽烟的钱全捐了。”
“村里那王老头儿,王铁公鸡还捐了五百呢!还有捡垃圾的孤寡老李也捐了三百!你们俩不该啊?”
郑重听了来了兴趣,身子朝前凑了凑,“真的?!王铁公鸡会捐钱?那可是只糯米公鸡!不但一毛不拔还连粘带拿,他也会舍得捐款?怕是得心疼死了吧!还有老李头也捐了款?你看他连双胶鞋都买不起,大冬天的到处是洞脚趾头都在外边!你说他哪儿来的钱?”
郑大妈在他头上拍了下,没好气道:“你怎么不去变女人?咋就那么爱说三道四瞎八卦?”
郑重一脸不高兴了,“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又不是君子!”郑大妈也不理他,继续缝着郑大爷的衣服。
“你哥俩啊!我跟你爸在茶山上采茶都抬不起头!太丢人!”郑大妈叹了口气。
“妈,你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可别当晓丹的面,不然她要发火的哈。成天那些老太太指指点点,她就一肚子火了,千万别惹她闹。”
“唉!”郑大妈叹了口气,望看他,“你说你们干的叫啥事!整天胡说八道瞎咧咧,说人家李榕和李文海不干净,现在好了,事实就摆在那儿!现在知道让人戳脊梁骨了!该!”
郑重小声嘟囔:“又不止晓丹一个说,说的人多了去,凭啥就逮着她骂!这些人真是的!”
“唉!死不悔改!以后有的你们受的!可惜啊,我咋就没有个李榕那样的女儿或儿子呢!”
“别拉我!死也要死在自己床上!我受够了!郑重,放手!”周晓丹要回屋里睡觉,郑重则拽着她不松手。
“这地震都还没过,要是又地震了咋办?太危险了!…啊!”
不等他说完,高晓丹用力地踩在他脚尖上。他尖叫着抱着脚尖不断单腿跳。
高晓丹回到屋里,躺在床上便睡着了。郑重等疼痛缓了过来,饿的不行了,便到厨房做饭,可还连水都没烧开便倒在地上睡着了。
张大山来回走了几趟也没发现郑重两口子,便进屋去寻,发现郑重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连忙唤来陈慧英去找高晓丹,顺便抱来被子给郑重盖上。得知高晓丹也没事,张大山才放下了心。
两人一觉睡到了傍晚,见也没啥事便大着胆子生火做饭。两人端着饭依在窝棚的柱子,一边吃一边大声说话。
“饭还是家里的香!”高晓丹近乎于喊道。
“香!家里的饭真香!”郑重高声附合着。
“整天防震防震!防什么震!还是自己家里才安心!郑重,收拾下待会咱回屋去!”
“哎,吃完就回去。”
有了郑重两口子打头阵,人们逐渐的搬回屋去,开始正常的生活。
人们通过电视收看了关于汶川的报道,不少人泪流满面。不仅为逝去的人感到悲伤哀痛,还为发生种种事迹而感动,更为营救出受困者而激动。
李榕一家和李文海夫妇坐在一块收看电视。李榕和王香云握着手,不断用手揩拭眼泪。
大伙皆握紧拳头,嘴唇颤动,沉默不语。屋里到处飘荡着哀伤,处处充满沉痛。
看着满目疮痍让人痛心疾首,看着救援人员奋不顾身地日夜救援又感人肺腑。天道无情人有情!
无情的天灾或许让人无法抵抗,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与天灾抗争与死神较量,是何等魄力何等感人!
无数人祈祷着:汶川,愿你安好!
汶川的救援还在源源不断地展开,它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每个人每天看到的、听到的、谈论的都是它,都关于它。
这个小山村也不例外,人人关心的都是汶川。
“你们听说了吗?20号乡镇府举行捐款活动,支援汶川。”
“汶川这次地震可真惨啊!”
“是啊!真惨啊!对了,大家都去捐些款吧!不管多少至少代表咱们的一番心意吧。”
“那是当然,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类似的谈话随处可闻,尽管没能去第一线,人们觉得也该尽份心意。
一晃便到了5月20日。
人们早早的便涌向乡镇府,人潮如海,不仅充斥着乡镇府的每一块空地,公路两边同样人满为患。
有蹒跚而来的老者,颤颤巍巍的手不时往兜里按一下。有上学的孩子,焦急地踮起脚尖张望。有赶着上工的人,骑着车来却找不到地方停车。有妇女抱着小孩,小孩子手里拿着钱却不知要做啥。有爷爷奶奶牵着孙子孙女,有恋人…
人太多太多,逢年过节也没这么多!然而大家丝毫没有因热闹而喜悦,都怀着沉痛的心情。人们都默默等着,等着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能带给灾区人们一点温暖一点帮助。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关于汶川的话题仍在继续。
不知道从哪儿传出的消说,有小城里的商家在地震期间去汶川高价贩卖水和食物。人们皆义愤填膺,虽没有群情激昂闹出事端,却用最温柔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全城的人都拒绝买那些个商家的物品,很快那两三家商铺就关门大吉了,老板也离开了小城不知所踪。
政府也组织了一批自愿者奔赴汶川进行援助。一大批物资衣物不断汇聚,不断运往汶川。临时献血点排起了长长的长龙。
地震过去,村里的老人们对李文海等几人更是感激。李文海却总是淡笑道:这算不了什么。而郑家两兄弟以及几个年轻人则被排挤,就连他们父母也觉得抬不起头。
“哎呀!妈!你就别老逮着数落我了!晓丹在家就天天骂我,她不在家你又天天数落我!你还要不要我活!”
“谁叫你那么窝囊!人不能总那么自私,别被人看轻了!乡里乡亲的该帮忙的就帮,你以为是在帮别人?其实是在帮你自己!地震这么大的事,你说你做啥了?”
“怎么就什么都没做!?人家晓丹还捐了五百块呢!我也把抽烟的钱全捐了。”
“村里那王老头儿,王铁公鸡还捐了五百呢!还有捡垃圾的孤寡老李也捐了三百!你们俩不该啊?”
郑重听了来了兴趣,身子朝前凑了凑,“真的?!王铁公鸡会捐钱?那可是只糯米公鸡!不但一毛不拔还连粘带拿,他也会舍得捐款?怕是得心疼死了吧!还有老李头也捐了款?你看他连双胶鞋都买不起,大冬天的到处是洞脚趾头都在外边!你说他哪儿来的钱?”
郑大妈在他头上拍了下,没好气道:“你怎么不去变女人?咋就那么爱说三道四瞎八卦?”
郑重一脸不高兴了,“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又不是君子!”郑大妈也不理他,继续缝着郑大爷的衣服。
“你哥俩啊!我跟你爸在茶山上采茶都抬不起头!太丢人!”郑大妈叹了口气。
“妈,你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可别当晓丹的面,不然她要发火的哈。成天那些老太太指指点点,她就一肚子火了,千万别惹她闹。”
“唉!”郑大妈叹了口气,望看他,“你说你们干的叫啥事!整天胡说八道瞎咧咧,说人家李榕和李文海不干净,现在好了,事实就摆在那儿!现在知道让人戳脊梁骨了!该!”
郑重小声嘟囔:“又不止晓丹一个说,说的人多了去,凭啥就逮着她骂!这些人真是的!”
“唉!死不悔改!以后有的你们受的!可惜啊,我咋就没有个李榕那样的女儿或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