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姚古战败,在赵桓的预料之外。
赵桓将这个时代最好的粮草,制作最精良的战甲和武器,都给了燕云战区。
铁破军号称是燕云战区最精锐的骑兵之一,与静塞军齐名,甚至曾经还和岳飞的背嵬军叫板。
赵桓仔细看完了姚雄兵败的汇报。
一个是刘丙宇,一个是李术。
这两个人偏偏都是姚古的心腹。
如果说出一个这样的搅屎棍也就算了,但偏偏姚古那里连出了两个,如此重要的位置,任用如此不靠谱的货色!
这就完是姚古自己的问题了。
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就算朕再给你一只万人的火枪手,你怕是也能给朕败光了!
实在可惜了姚雄!
虽说此人尚需磨练,但也不失一员猛将!
赵桓感觉到肉疼。
铁破军一口气损了三万不说,姚古后面又丢了近一万。
整个铁破军一共五万人,就折损了四万!
整整四万!
赵桓在御书房来回走动,越想越不爽。
段之介屁颠屁颠来到御书房:“臣参见陛下。”
“姚古如此处置?”
皇帝愠怒道。
段之介微微一惊,刚才在朝堂上,皇帝还很正常,怎么一下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段之介不得不心下感慨: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君王喜怒无常,是最头疼的一件事。
段之介连忙小心翼翼道:“姚古大罪,当革除军职,发配岭南!”
这其实已经相当于是死罪了。
姚古年事已高,发配岭南,在半路肯定难逃一死。
赵桓眼皮子一抬,眼中冒着杀光。
段之介只感觉一股巨大的压力压来,仿佛泰山压在肩头上了。
“朕的四万铁破军,哪一个不是大宋的好男儿,被他这么白白坑死了,发配岭南?”赵桓音量突然提高起来,“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
段之介低着头,不说话。
赵桓深吸了一口气:“赐白绫!”
“陛下,姚平仲尚在北府,姚家又是四代忠烈,杀姚古,会动乱人心。”
“哪个人心乱!你给朕说说,姚古一共折损了多少将士?”
段之介道:“四万铁破军,两万步人甲,五千弓箭手,辎重队伍也有一万人的伤亡。”
“你告诉朕,这背后是多少个家?”赵桓道,“他姚古若是敢战死沙场,朕还钦佩他是条汉子!”
段之介连忙道:“臣知罪,臣这就去办。”
监察院的人急忙从东京出发,一路北上。
姚古此刻便被软禁在儒州。
五天后,段之介到了儒州地界。
宋军的主力驻扎在儒州,扼守居庸关,战线暂时退了回来。
段之介的身份是监察院军御司,但显然也是天子特使。
儒州所有人都知道段之介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没有人知道段之介会如何处置姚古。
狭长的道路两边的山体是绿葱葱的植被,六月的天气,北边已经很炎热。
看见城楼上严守的军士,段之介能够感受到儒州城的坚固。
当见到种师道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更加坚定了。
宋军的士气并没有因为姚古兵败而丧失,在种师道严格的治军下,所有一切都按照正常的在运转。
这是一支可以远征的强军!
耳边传来火枪的声音,段之介看到前面的校场,有火枪手在训练。
街头上有民夫和厢军在运输粮食,偶尔能够看见一些女人经过。
段之介道:“以上是陛下的原话,元帅,某只是奉命拿人。”
“一切谨遵陛下谕旨!”
段之介心头一松,他就担心种师道不让他拿人。
只要种师道松口,他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他是监察院的军御司,按理说,他是要专门盯着军队的。
但种师道在朝堂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帝国元帅,如今北伐之际,又是北境的最高统帅,只要大宋北边的边境被崩塌,无论发生任何事,皇帝都不会责怪种师道。
自己在这个时候得罪他,这不是找死吗!
“元帅深明大义,段某五体投地!”
“段相公言重。”种师道叹了口气,皇帝要赐死姚古,他心中难免有一种悲凉感。
毕竟他与姚古是同时代的人,姚家和种家皆为大宋将门世家,虽说曾经为争圣眷而相互明争暗斗,但终究同袍杀过敌。
“某先告辞。”说完,段之介便离开了元帅府。
几乎整个儒州都在专注着这件事。
很快,段之介就在城头宣布了姚古之罪,随后,段之介到了姚古被软禁的地方。
段之介脸上的表情发冷:“姚帅,请上路。”
姚古神色恍然,整个人的精神都崩塌下去,当看到那三尺白绫的时候,他微微一怔,随即又狂笑起来。
八十年功名,都化作尘与土。
此刻,他才觉得,人世间的功名不过都是过往云烟罢了。
即便自己曾经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最终还是落了一个被赐死的境地。
人生啊,争夺那些权势,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若不是为了让姚家能在大宋军中稳稳立足,他也不会让姚雄贸然去突袭完颜宗干。
那三万健儿,断然也不会一去不复返。
萧水边的白骨,又有谁来收?
君王的心,谁又能参透?
姚古从床上坐起来,旁边的人想搀扶他,被他一把推开。
这一刻,他仿佛一下子年轻到了二十岁。
仿佛又回到了六十年前,他还是少年郎的时候,在军中逞威。
那个时候,就像朝阳,尽情地散发着自己的活力。
那些事,仿佛还做昨天。
人生真的是苦短啊。
早知如此,何不做一个快乐的隐世?
念及此,不由得老泪纵横而下。
他慢慢穿好自己的战甲,又将自己心爱的刀拔出来,观摩,轻轻抚摸。
他能感受到手指在刀面上滑过的冷意。
一边伺候姚古的下人已经泣不成声,他们也跟了姚古有二十年了。
随后,姚古将刀收好,踏上去,自缢。
两天后,皇帝又派来了仪仗队,将所有战死沙场的战士骨灰迎回了东京城的忠烈祠。
一路上,河东路,所过之处,百姓无不敢来,无数人迎送皇帝的仪仗队。
应该说是迎送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魂。
有些无声哭出来,因为那些英魂之中,正是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丈夫。
连小孩子也落下了眼泪,他们可能没有父亲了。
在河东河间府有一位阿婶甚是可怜,得知儿子战死沙场,哭了三天三夜,直到哭晕过去。
赵桓将这个时代最好的粮草,制作最精良的战甲和武器,都给了燕云战区。
铁破军号称是燕云战区最精锐的骑兵之一,与静塞军齐名,甚至曾经还和岳飞的背嵬军叫板。
赵桓仔细看完了姚雄兵败的汇报。
一个是刘丙宇,一个是李术。
这两个人偏偏都是姚古的心腹。
如果说出一个这样的搅屎棍也就算了,但偏偏姚古那里连出了两个,如此重要的位置,任用如此不靠谱的货色!
这就完是姚古自己的问题了。
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就算朕再给你一只万人的火枪手,你怕是也能给朕败光了!
实在可惜了姚雄!
虽说此人尚需磨练,但也不失一员猛将!
赵桓感觉到肉疼。
铁破军一口气损了三万不说,姚古后面又丢了近一万。
整个铁破军一共五万人,就折损了四万!
整整四万!
赵桓在御书房来回走动,越想越不爽。
段之介屁颠屁颠来到御书房:“臣参见陛下。”
“姚古如此处置?”
皇帝愠怒道。
段之介微微一惊,刚才在朝堂上,皇帝还很正常,怎么一下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段之介不得不心下感慨: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君王喜怒无常,是最头疼的一件事。
段之介连忙小心翼翼道:“姚古大罪,当革除军职,发配岭南!”
这其实已经相当于是死罪了。
姚古年事已高,发配岭南,在半路肯定难逃一死。
赵桓眼皮子一抬,眼中冒着杀光。
段之介只感觉一股巨大的压力压来,仿佛泰山压在肩头上了。
“朕的四万铁破军,哪一个不是大宋的好男儿,被他这么白白坑死了,发配岭南?”赵桓音量突然提高起来,“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
段之介低着头,不说话。
赵桓深吸了一口气:“赐白绫!”
“陛下,姚平仲尚在北府,姚家又是四代忠烈,杀姚古,会动乱人心。”
“哪个人心乱!你给朕说说,姚古一共折损了多少将士?”
段之介道:“四万铁破军,两万步人甲,五千弓箭手,辎重队伍也有一万人的伤亡。”
“你告诉朕,这背后是多少个家?”赵桓道,“他姚古若是敢战死沙场,朕还钦佩他是条汉子!”
段之介连忙道:“臣知罪,臣这就去办。”
监察院的人急忙从东京出发,一路北上。
姚古此刻便被软禁在儒州。
五天后,段之介到了儒州地界。
宋军的主力驻扎在儒州,扼守居庸关,战线暂时退了回来。
段之介的身份是监察院军御司,但显然也是天子特使。
儒州所有人都知道段之介来的目的是什么,但没有人知道段之介会如何处置姚古。
狭长的道路两边的山体是绿葱葱的植被,六月的天气,北边已经很炎热。
看见城楼上严守的军士,段之介能够感受到儒州城的坚固。
当见到种师道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更加坚定了。
宋军的士气并没有因为姚古兵败而丧失,在种师道严格的治军下,所有一切都按照正常的在运转。
这是一支可以远征的强军!
耳边传来火枪的声音,段之介看到前面的校场,有火枪手在训练。
街头上有民夫和厢军在运输粮食,偶尔能够看见一些女人经过。
段之介道:“以上是陛下的原话,元帅,某只是奉命拿人。”
“一切谨遵陛下谕旨!”
段之介心头一松,他就担心种师道不让他拿人。
只要种师道松口,他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他是监察院的军御司,按理说,他是要专门盯着军队的。
但种师道在朝堂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帝国元帅,如今北伐之际,又是北境的最高统帅,只要大宋北边的边境被崩塌,无论发生任何事,皇帝都不会责怪种师道。
自己在这个时候得罪他,这不是找死吗!
“元帅深明大义,段某五体投地!”
“段相公言重。”种师道叹了口气,皇帝要赐死姚古,他心中难免有一种悲凉感。
毕竟他与姚古是同时代的人,姚家和种家皆为大宋将门世家,虽说曾经为争圣眷而相互明争暗斗,但终究同袍杀过敌。
“某先告辞。”说完,段之介便离开了元帅府。
几乎整个儒州都在专注着这件事。
很快,段之介就在城头宣布了姚古之罪,随后,段之介到了姚古被软禁的地方。
段之介脸上的表情发冷:“姚帅,请上路。”
姚古神色恍然,整个人的精神都崩塌下去,当看到那三尺白绫的时候,他微微一怔,随即又狂笑起来。
八十年功名,都化作尘与土。
此刻,他才觉得,人世间的功名不过都是过往云烟罢了。
即便自己曾经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最终还是落了一个被赐死的境地。
人生啊,争夺那些权势,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若不是为了让姚家能在大宋军中稳稳立足,他也不会让姚雄贸然去突袭完颜宗干。
那三万健儿,断然也不会一去不复返。
萧水边的白骨,又有谁来收?
君王的心,谁又能参透?
姚古从床上坐起来,旁边的人想搀扶他,被他一把推开。
这一刻,他仿佛一下子年轻到了二十岁。
仿佛又回到了六十年前,他还是少年郎的时候,在军中逞威。
那个时候,就像朝阳,尽情地散发着自己的活力。
那些事,仿佛还做昨天。
人生真的是苦短啊。
早知如此,何不做一个快乐的隐世?
念及此,不由得老泪纵横而下。
他慢慢穿好自己的战甲,又将自己心爱的刀拔出来,观摩,轻轻抚摸。
他能感受到手指在刀面上滑过的冷意。
一边伺候姚古的下人已经泣不成声,他们也跟了姚古有二十年了。
随后,姚古将刀收好,踏上去,自缢。
两天后,皇帝又派来了仪仗队,将所有战死沙场的战士骨灰迎回了东京城的忠烈祠。
一路上,河东路,所过之处,百姓无不敢来,无数人迎送皇帝的仪仗队。
应该说是迎送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魂。
有些无声哭出来,因为那些英魂之中,正是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丈夫。
连小孩子也落下了眼泪,他们可能没有父亲了。
在河东河间府有一位阿婶甚是可怜,得知儿子战死沙场,哭了三天三夜,直到哭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