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风波过后,李二就开始封赏有功之臣,就连李路手下的狄青,李大同,李松益,李冉这些人都弄到了爵位,一番热热闹闹的封赏过后,李二开始询问突厥俘虏如何处置。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朝臣之间已经有过沟通,大部分朝臣都说“突厥侵扰唐朝很久了,今天才丧国,他们并非慕义而自动来归附的,应该编入降俘籍,安置在兖、豫的空旷处,让他们学习耕田织布。百万突厥人,可化为庶民。这样咱们大唐增加了人口,而漠北就空而无患了。”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魏黑子就说,应该让这些人滚回到河套以北去,原因是老魏认为突厥小弱时驯服,强盛了就叛变。他说“秦汉以锐师猛将攻取黄河以南之地设立郡县,是不想让他们(匈奴)靠近中原。陛下您为什么让他们(突厥)居于黄河之南?况且现在突厥有这么多人,再过几年,繁衍近倍,又靠近京畿,是心腹之患。”
李路听了不由得为魏黑子点个赞,这些蛮子就跟狼一样,喂不熟,把他们赶回漠北和薛延陀厮杀,能有效地削弱薛延陀这个有可能成为大唐新的心腹之患的实力,自己也能从中获利。至于大多数人主张的内迁突厥人,李路认为想法很好,但是他们没考虑到投降的突厥人足足有一百多万,把这么多突厥人想弄到内地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一是路途遥远,突厥人迁到内地必然会增加沿途官府和民众的负担;二是长途跋涉到达内地非常艰辛,必然会引起突厥人的不满;三是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突然定居下来,会存在着水土不服和无法适应定居生活等问题;四是突厥人定居内地将来必然会与汉人争夺资源,引起纠纷。由此可见,且不说将突厥迁到西南内地和江南内地很难实现,就是把他们迁到兖豫内地也会出现很多麻烦,给汉人和突厥都会带来诸多劳扰。
魏征,还有主张迁移突厥至内地的于志宁说完之后,那位不甘寂寞的温彦博立刻跳出来说道“把突厥人迁移到兖、豫之间,就违背他们突厥人的本性,这不是让他们生存下去啊。请陛下依照汉光武帝旧事,安置投降的突厥人在边塞,保全他们的部落,顺应其风俗习惯,以充实空虚之地,让为我们遮挡薛延陀南下,这才是上策。”
李路一听这可不行,历史上李二就是听了温彦博的话,结果怎么样?仅仅过了十年,就在贞观十三年,颉利的侄子,突利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竟然阴谋暗杀李儿,闹出了很大的乱子。那时候李二不得不苦涩的对身边大臣感叹“中国,根干也;四夷,枝叶也;割根干以奉枝叶,木安得滋荣!朕不用魏征言,几致狼狈。”,
李二后悔当初没听魏征的话,现在弄得自己差一点狼狈不堪,但这时候说什么也悔之晚矣了。就算他想找个出气筒都找不到,因为出了馊主意的温彦博在贞观十一年就挂掉了。
李路刚想出来反驳温彦博的谬论,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快,竟然是千古明镜,诤臣第一人的魏征同志。
只见魏征怒气冲冲的说“突厥世为寇盗,是咱们汉人百姓的世仇;这好不容易灭掉了他们,陛下大仁大德,不忍尽杀,老臣看可以把他们全部赶回漠北,不能把他们留在河套以南的中原大地。何况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晋初那些胡人杂居中原,郭钦、江统,皆劝晋武帝把他们驱出塞外以绝后患,可晋武帝不从。过了二十年,伊、洛之间,竟然成了蛮夷之人的毡帐之地,这教训还不深刻嘛?”
听了老魏的话,李路不由撇了下嘴,魏黑子虽然见识可以,但给出的办法也差强人意。竟然想着把不是汉族的人迁出塞外赶回老家就算完事不管了?这跟纵虎归山有什么区别?温彦博那是养虎为患韩,你这是纵虎归山,格调也就强了那么一丢丢。
温彦博立刻反驳说“魏征说的不对,天子对于四夷,就像天地养育万物一样爱护保养。现突厥破灭,其人民来归顺,我们不加哀怜而弃之不顾,失去天覆地载的大义,而有阻隘四夷的恶嫌。我建议让他们居(黄)河之南,是让他们处死地而复生,国虽亡而人存。他们将会世代感德,怎么会叛呢?”
“让朕想想”温彦博一句大义把李二逼到了悬崖上,就在此时大殿上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少年音,“陛下,不用想,温老国公此言大谬,他这是老糊涂了,若是您听了他的计策,不出十年,突厥人必反!”
“你”温彦博红了眼,他一瞧,原来是李路这个小崽子,忍不住跳出来了,还说自己老糊涂了,气死老夫了。
“怎的?本王说错了还是怎的?”李路瞟了一眼温彦博,“你听听你自己说的话,是一个战胜者该有的态度?我们大唐将士拼死拼活拿下的地盘,被你红口白牙两片嘴皮一翻,就特么送给突厥人了?温老头,你除了说是要设置都督府之外这句话还行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养虎为患的计策,用了你的办法,等突厥人恢复了实力再拿起刀枪屠杀汉人,你也好凭着这个做个进身之阶是不是?”
“黄口小儿,竟敢如此辱我!”温彦博为刚才自己攻讦李路感到深深的后悔,在温老头看来,李路这是借题发挥,报复自己弹劾他,这小杂种心眼真小,但对方是宗室,位高权重,他也只能骂两句争点口舌之利,“北海王,你莫要血口喷人,若是一个安置不好,突厥人反了,这个责任你担的起?”
“好一个安置不好,逼反突厥人,他们要反,本王还求之不得呢!!!”李路盎然不惧,“若是突厥人敢反,那本王就把他们全部打落尘埃,男的为奴,女的也好办,发给大唐男儿做小妾就是,既能生孩子,还能为大唐添丁进口!温老头,你说说你,突厥人是你爹还是你娘啊,竟然要为他们考虑的这般周翔?麻蛋,我们打下来还添了一堆老爷不成”
“圣人曰以德报怨你若是真这样做了就不怕上天惩罚你???”温彦博这是秀才遇见了兵,更别这厮的理还是歪的。
“温彦博!少特么卖弄什么圣人曰,是欺负本王不知道以德报怨的出处还是怎的?你开口圣人曰闭口圣人曰,敢不敢把这话说全了?孔老先生是这样说的?”李路看着温彦博,老头儿一阵的心虚,不敢和李路对视,“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温老头,跟本王说说这后边两句啥意思!!!至于你说的天谴,开玩笑?突厥人劫掠我大唐百姓的时候,你怎么不去说有失天和啊?也不怕给你说,本王执掌坚昆四年,死在本王坚昆军马蹄下的胡蛮不下数十万,本王不一样活的好好地?”
李路轻蔑看了看面色灰白的温彦博,“本王听说你被突厥人扣押过,还有人说你坚贞不屈,今儿看来,你为你的突厥爹妈考虑的如此周翔,也算是当儿子当的极好了!怎么的,说道你的痛处了,老汉奸!”
温彦博指着李路啊啊两声说不出话来,他的好友孔颖达跳了出来,“北海王,你这话太过分了,大临乃我朝苏武,你岂能如此羞辱?至于你说的那些突厥人,他们都是蛮人,欠缺教化一旦逼反,后果不堪设想!”
“行了,孔大人,少拿苏武老爷子替老头说话,苏武从来没替匈奴人考虑过,他到死还是惦记着干掉匈奴人,他,他怎么能算苏武?”李路看看孔颖达,“本王生长在北疆,就是在这些蛮子里长大的,突厥人什么习性,你们也许不知道,可本王知道,他们根本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白眼狼,不要跟本王说什么教化,教化有用,还要军队做甚子?等他们养肥了,南下的时候,孔大人是不是跑到他们跟前念叨几句圣人曰,人家就退兵了?做梦去吧!!”
说完了李路扭身转向李二,“陛下,咱们辛辛苦苦死了那么多人打败了突厥人,开疆拓土千里,即可温彦博为代表的这些人倒好,他们竟然想要把人放回去,把地还回去。说什么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若是真这么做了把死去的将士置于何地,把整个大唐数年来的付出置于何地?”
见李二沉吟不语,李路就赶紧在温彦博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陛下,温老头断章取义,曲解先贤语录,一个明目张胆为异族张目的人,还能立于朝堂之上,这简直就是笑话!若是孔圣人泉下有知,也会为这个不肖子孙气晕过去。看什么看,你不是自诩孔门高徒?老夫子对那些蛮夷什么态度你不知道?数典忘祖的玩意!”
-
--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朝臣之间已经有过沟通,大部分朝臣都说“突厥侵扰唐朝很久了,今天才丧国,他们并非慕义而自动来归附的,应该编入降俘籍,安置在兖、豫的空旷处,让他们学习耕田织布。百万突厥人,可化为庶民。这样咱们大唐增加了人口,而漠北就空而无患了。”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魏黑子就说,应该让这些人滚回到河套以北去,原因是老魏认为突厥小弱时驯服,强盛了就叛变。他说“秦汉以锐师猛将攻取黄河以南之地设立郡县,是不想让他们(匈奴)靠近中原。陛下您为什么让他们(突厥)居于黄河之南?况且现在突厥有这么多人,再过几年,繁衍近倍,又靠近京畿,是心腹之患。”
李路听了不由得为魏黑子点个赞,这些蛮子就跟狼一样,喂不熟,把他们赶回漠北和薛延陀厮杀,能有效地削弱薛延陀这个有可能成为大唐新的心腹之患的实力,自己也能从中获利。至于大多数人主张的内迁突厥人,李路认为想法很好,但是他们没考虑到投降的突厥人足足有一百多万,把这么多突厥人想弄到内地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一是路途遥远,突厥人迁到内地必然会增加沿途官府和民众的负担;二是长途跋涉到达内地非常艰辛,必然会引起突厥人的不满;三是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突然定居下来,会存在着水土不服和无法适应定居生活等问题;四是突厥人定居内地将来必然会与汉人争夺资源,引起纠纷。由此可见,且不说将突厥迁到西南内地和江南内地很难实现,就是把他们迁到兖豫内地也会出现很多麻烦,给汉人和突厥都会带来诸多劳扰。
魏征,还有主张迁移突厥至内地的于志宁说完之后,那位不甘寂寞的温彦博立刻跳出来说道“把突厥人迁移到兖、豫之间,就违背他们突厥人的本性,这不是让他们生存下去啊。请陛下依照汉光武帝旧事,安置投降的突厥人在边塞,保全他们的部落,顺应其风俗习惯,以充实空虚之地,让为我们遮挡薛延陀南下,这才是上策。”
李路一听这可不行,历史上李二就是听了温彦博的话,结果怎么样?仅仅过了十年,就在贞观十三年,颉利的侄子,突利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竟然阴谋暗杀李儿,闹出了很大的乱子。那时候李二不得不苦涩的对身边大臣感叹“中国,根干也;四夷,枝叶也;割根干以奉枝叶,木安得滋荣!朕不用魏征言,几致狼狈。”,
李二后悔当初没听魏征的话,现在弄得自己差一点狼狈不堪,但这时候说什么也悔之晚矣了。就算他想找个出气筒都找不到,因为出了馊主意的温彦博在贞观十一年就挂掉了。
李路刚想出来反驳温彦博的谬论,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快,竟然是千古明镜,诤臣第一人的魏征同志。
只见魏征怒气冲冲的说“突厥世为寇盗,是咱们汉人百姓的世仇;这好不容易灭掉了他们,陛下大仁大德,不忍尽杀,老臣看可以把他们全部赶回漠北,不能把他们留在河套以南的中原大地。何况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晋初那些胡人杂居中原,郭钦、江统,皆劝晋武帝把他们驱出塞外以绝后患,可晋武帝不从。过了二十年,伊、洛之间,竟然成了蛮夷之人的毡帐之地,这教训还不深刻嘛?”
听了老魏的话,李路不由撇了下嘴,魏黑子虽然见识可以,但给出的办法也差强人意。竟然想着把不是汉族的人迁出塞外赶回老家就算完事不管了?这跟纵虎归山有什么区别?温彦博那是养虎为患韩,你这是纵虎归山,格调也就强了那么一丢丢。
温彦博立刻反驳说“魏征说的不对,天子对于四夷,就像天地养育万物一样爱护保养。现突厥破灭,其人民来归顺,我们不加哀怜而弃之不顾,失去天覆地载的大义,而有阻隘四夷的恶嫌。我建议让他们居(黄)河之南,是让他们处死地而复生,国虽亡而人存。他们将会世代感德,怎么会叛呢?”
“让朕想想”温彦博一句大义把李二逼到了悬崖上,就在此时大殿上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少年音,“陛下,不用想,温老国公此言大谬,他这是老糊涂了,若是您听了他的计策,不出十年,突厥人必反!”
“你”温彦博红了眼,他一瞧,原来是李路这个小崽子,忍不住跳出来了,还说自己老糊涂了,气死老夫了。
“怎的?本王说错了还是怎的?”李路瞟了一眼温彦博,“你听听你自己说的话,是一个战胜者该有的态度?我们大唐将士拼死拼活拿下的地盘,被你红口白牙两片嘴皮一翻,就特么送给突厥人了?温老头,你除了说是要设置都督府之外这句话还行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养虎为患的计策,用了你的办法,等突厥人恢复了实力再拿起刀枪屠杀汉人,你也好凭着这个做个进身之阶是不是?”
“黄口小儿,竟敢如此辱我!”温彦博为刚才自己攻讦李路感到深深的后悔,在温老头看来,李路这是借题发挥,报复自己弹劾他,这小杂种心眼真小,但对方是宗室,位高权重,他也只能骂两句争点口舌之利,“北海王,你莫要血口喷人,若是一个安置不好,突厥人反了,这个责任你担的起?”
“好一个安置不好,逼反突厥人,他们要反,本王还求之不得呢!!!”李路盎然不惧,“若是突厥人敢反,那本王就把他们全部打落尘埃,男的为奴,女的也好办,发给大唐男儿做小妾就是,既能生孩子,还能为大唐添丁进口!温老头,你说说你,突厥人是你爹还是你娘啊,竟然要为他们考虑的这般周翔?麻蛋,我们打下来还添了一堆老爷不成”
“圣人曰以德报怨你若是真这样做了就不怕上天惩罚你???”温彦博这是秀才遇见了兵,更别这厮的理还是歪的。
“温彦博!少特么卖弄什么圣人曰,是欺负本王不知道以德报怨的出处还是怎的?你开口圣人曰闭口圣人曰,敢不敢把这话说全了?孔老先生是这样说的?”李路看着温彦博,老头儿一阵的心虚,不敢和李路对视,“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温老头,跟本王说说这后边两句啥意思!!!至于你说的天谴,开玩笑?突厥人劫掠我大唐百姓的时候,你怎么不去说有失天和啊?也不怕给你说,本王执掌坚昆四年,死在本王坚昆军马蹄下的胡蛮不下数十万,本王不一样活的好好地?”
李路轻蔑看了看面色灰白的温彦博,“本王听说你被突厥人扣押过,还有人说你坚贞不屈,今儿看来,你为你的突厥爹妈考虑的如此周翔,也算是当儿子当的极好了!怎么的,说道你的痛处了,老汉奸!”
温彦博指着李路啊啊两声说不出话来,他的好友孔颖达跳了出来,“北海王,你这话太过分了,大临乃我朝苏武,你岂能如此羞辱?至于你说的那些突厥人,他们都是蛮人,欠缺教化一旦逼反,后果不堪设想!”
“行了,孔大人,少拿苏武老爷子替老头说话,苏武从来没替匈奴人考虑过,他到死还是惦记着干掉匈奴人,他,他怎么能算苏武?”李路看看孔颖达,“本王生长在北疆,就是在这些蛮子里长大的,突厥人什么习性,你们也许不知道,可本王知道,他们根本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白眼狼,不要跟本王说什么教化,教化有用,还要军队做甚子?等他们养肥了,南下的时候,孔大人是不是跑到他们跟前念叨几句圣人曰,人家就退兵了?做梦去吧!!”
说完了李路扭身转向李二,“陛下,咱们辛辛苦苦死了那么多人打败了突厥人,开疆拓土千里,即可温彦博为代表的这些人倒好,他们竟然想要把人放回去,把地还回去。说什么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若是真这么做了把死去的将士置于何地,把整个大唐数年来的付出置于何地?”
见李二沉吟不语,李路就赶紧在温彦博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陛下,温老头断章取义,曲解先贤语录,一个明目张胆为异族张目的人,还能立于朝堂之上,这简直就是笑话!若是孔圣人泉下有知,也会为这个不肖子孙气晕过去。看什么看,你不是自诩孔门高徒?老夫子对那些蛮夷什么态度你不知道?数典忘祖的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