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徐子先微笑着道“凡事秉持公心去做,逃亡吏员,士绅,要寻有清名的合作,那些乌七八糟的,越是靠上来,越信不过。多与百姓交谈,了解地方情形,接下来我自有区处,你们也不必做的太多。”

    秦东阳等人都是若有所悟……这一次王上派大将收拾地方局面,怕以后也会是一种常态。

    东藩准备的官吏其实有整个梯队,从在职的官吏到储备的人才,再到学校,整个官吏是有完整的预备。

    但现在的局面较为尴尬,一则是战事进展太快太速,从挑选人手到安插到地方最少还得十天半个月的功夫。

    这段时间,如果将地方恢复之权交给安抚使司,建州这一仗算是白打了。

    地方大权,按理来说是知府所有,然后是下管各县。

    但若是提前把同知,尉,丞,主簿,大量的孔目官,开拆官,勾押官,钱粮官,押司官,县一级的押司,录事,手分,贴司等衙前各官,再有里正,户长,耆老等地方最底层的吏职,将这些地方职位把持在手,待朝廷派来的知府,知县,通判等朝官到任之后,却也是只能被架空,要么合作,要么被撵走,没有别的可能了。

    对福,泉,漳等各军州,反而要徐徐行事,逐渐施加影响,以东藩的治理方式来渗透,反正有昌文侯府加上开府大权,双管其下,有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上可以稳固下来了。

    至于建州这样的地方,打成了白地,几个知县有两个自尽的,知府王越被杀,还有几个跑掉了,其余的各官吏衙前都是纷纷逃亡奔散,这样的地方,当然是不必客气,借着安抚地方和剿贼名义先军事管理,然后派东藩吏员来接手,这样等若直接拿到手,不必再用水磨功夫来接管了。

    至于地方士绅,耆老,宗族,已经被流贼荡过一回,梳理过了,倒是省了不少心力。

    这一下,秦东阳和刘益等人内心若有明悟,再看方少群等人之时,内心更是肯定,那李开明,当然是毫无疑问被放跑的,有此人在外,中山王府借着朝廷给的开府置吏权,可以轻松的一路蚕食,军州县治逐一拿到手里,并且迅速消化,简直美哉。

    这个话题,众人心知肚明,却不会公然说出,当下诸将纷纷躬身应诺下来。

    徐子先反而多说两句,只道“叫你们做这些事,不是叫军人干政,干扰地方行政,而是叫你们从纯粹的武夫多了解一些民生艰难,军人也要协助民政,这才知道军民共济,文武并重的道理!军管只是一时,待官吏派出,军人还是不得干涉行政,尔等要切记。”

    徐子先的话,也并未完说明事实。

    军官是必要的先行手段,可以杀伐决断,荡涤地方,此后少不得叫身边心腹总结出一些军管的经验,继而持续推广。

    大将执行早期的军管,也能放眼政务民事,不复是只知道放马厮杀的纯粹武夫。徐子先知道,麾下大将,不能对政事太了解和上心,但也不能完不懂得民政事务,毕竟此后军队先行,总要略作准备才是。

    ……

    中山府军出征之后,福州府上下官吏俱是悬心不已。

    若在禁军失败之前,这种担心是可笑的,毕竟流贼初聚不堪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禁军和厢军合阵八万余人,尚有亲王坐镇,结局却是惨败,连福州府这样的一路首府重地也差点被围,若不是中山府军及时赶至,现在府城怕是已经在被围困之中了。

    十余万流贼挟新胜之余威,包围府城,切断道路,府城是否能守住,众人也是相对悲观。

    待中山王出现之后,在府城之下大破贼骑,然后主力出战,数日之后,前方的民夫传来消息,据说府军已经初步战胜了贼兵主力,大军在继续追击贼寇的残余。

    这样的消息当然是令福州的大吏和整个府城的军民百姓为之振奋,市面的消息也是大好,原本打算逃亡的官绅巨商们也暂且停下脚步,虽然还在准备,却是已经放缓了打包行李的进程,只等着更进一步的消息传来。

    数日之后,泉州,漳州等地的官员又陆续拼凑了一些厢军民壮前来,府城中又进驻了万余厢军和民壮,城中人心更安,只是还不得建州消息,城中的官民百姓俱是焦急万分。

    其实福州至建阳只二百余里,虽有不少山道,但一半路程是平地,沿江顺官道而行,派出的轻骑一天就能至建阳。

    但中山府军的殿后军队已经将各处官道封锁,据称是王上下令,封锁各处道路,搜捕逃窜的贼寇首领和败逃贼兵,至于民夫和船队,沿官道和闽江一路延伸,到建阳一带也就停住了。

    中山府军的随军粮草极为充足,并不太需要福州方面的持续供给,城中的官绅大户这一次倒是积极的很,可能是贼骑围城时将众人给吓住了,这一次府城官绅极为踊跃,数日内捐纳了几十万贯钱和大量粮食,奈何道路封锁,这些钱粮均运不上去,不过中山府军的留驻人员倒也并不客气,将这些钱粮一律笑纳了。

    此次出征,府军主力齐出,前后动员时间极长,准备的物资和军费绝对超过百万贯,这些钱粮指望朝廷补回来是不太现实,能顶住战后的摊派就算不错了,想朝廷再豁免钱粮,补充府军战费,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捐输钱粮,部笑纳是孔和的主张,李仪和傅谦等人回东藩,孔和奉命在岐州主持大局,这些政务钱粮之事原本也就是孔和的首尾,他来主持最为适当。

    这些事都是林斗耀,杨世伟等人与孔和交接,双方也见面多次,林斗耀等人内心焦急,不免旁敲侧击,孔和却只是顾以他语,并不曾将底细交托而出。

    孔和以一个衙前贴司官,不过是升斗小吏的身份,现在却是与福建路的帅臣和首府周旋,而林斗耀等人却不得不对其奉承有加,也令不少有心人看在眼中,心中感慨万分。

    如此僵持了七八日功夫,算得此前出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天的时间了。

    杨世伟等人将城外受难百姓善加抚恤,修葺了一些毁损的房舍,城外的官道上渐渐有小商贩和农人往来,城内外交通不绝,但早晨开城的时间推迟,晚间关城的时间提早了,福州仍然未有完的恢复太平。

    到得此时,泉州和漳州等地的交流沟通也算是恢复了正常,十二月初时,府城接到两府直接签发的滚单,却是说曾经的太傅,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徐夏商请辞相位成功,朝廷令礼部侍郎等官奉老相国返乡,而老相国也是为宫观使,封曾国公,持诏旨为钦使,颁旨过后,就近返回福州老家养老。

    正一品的宰相去职,封国公,赐给宫观使领优厚的俸禄,这都是本朝故例,而以辞职的宰相顺道为钦使,这在本朝也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接到滚单之后,林斗耀先是闭目,接着便吩咐人道“派人将消息送到岐州港口,告诉那孔和知道。”

    “此人实在无礼的很。”一旁的幕僚对林斗耀道“何必助其得意之情?”

    “你想差了。”林斗耀面无表情的道“此前我亦愤恨不平过,后来转念一想,这等大事,孔和如何敢怠慢其事?当然是中山王早就有过吩咐。”

    “大人是说?”幕僚沉吟道“其实建州早就底定了,只是中山王殿下在等朝廷的部署消息,然后才会确定建州之事?”

    “对了!”林斗耀苦笑一声,说道“朝廷终于把老相国派过来了,也是因为老相国身份在这,不宜太赶,若换了普通的诏使,几天前就该到了。东南动荡,朝局不安!现在只有老相国至,并无拿捕我的诏使,可见朝廷也是心知肚明了。既然如此,不如做的好看一些,想来左相大人,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林斗耀的话,说的相当明白了。

    孔和并不是高傲或是对福州的试探询问不加理会,而是中山王府的高层有意如此。

    朝廷开府的诏使一天不至,建州的大局就是不明。如果朝廷不授开府,李开明就未死,贼寇就未灭,建州一天不平,东南的动荡就一天不能解决。而李开明能闹腾到何种局面,造成多大的创伤,就得看朝廷拿出多大的诚意了。

    幕僚冷笑一声,说道“赵王也无非就是谋开府,闹成这样,原以为中山王心系福建大局,体恤地方军民百姓,现在看来,竟是一丘之貉?”

    “倒是并不相同。”林斗耀现在心情大好,从种种迹象来看,建州虽然并无消息,其实是已经平定了贼乱,底下就是江西或是两浙路的麻烦了,和他福建路安抚使并不相关。此前的罪责不小,但平乱很快,中山王开府之后为了防止福建路出现意外的动荡,必定会尽量维系眼下的权力格局。

    就是说,林斗耀的散官,勋,阶可能会被黜落几级,也会被罚俸,训斥,但很有可能还会留在福建路安抚使的官职之上。

    有了官职,一切前程恢复只是时间问题,从罪囚到保有现在的权位,对林斗耀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顿了一顿,这个曾经想做一番事业,窥探枢密副使高位的安抚使沉声道“赵王和中山王都要开府,不过区别在于,一个有本事,一个只是废物罢了!”

    ……

    徐夏商至闽江口登陆,上岸之后,林斗耀在内的福州大员已经部赶至港口迎接。

    不提右相现在有的国公和宫观使,还有太傅的勋阶官职,光是四十年海内名儒的身份,也足够叫林斗耀等人毕恭毕敬了。

    天子和左相对老相国的尊敬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老相国历仕四朝,并且门生弟子满天下的原故,可谓一呼百应,本朝的相国,大儒,兼而有之,并且天下瞩目的,也唯有老相国一人。

    对徐夏商本人来说,满眼故乡风物,满耳听得闽地乡音,而眼前风景建筑,却是比起少年时北上之时变幻良多。

    特别是眼前诸人,多半是年轻力壮的后辈,相同年龄,又有交情的,眼前不过寥寥无已的十余人,还都是行路颤颤巍巍,头发眉毛俱是雪白的七旬以上的老翁,思想起来,不觉也是悲从心来。

    只是当着众人的面,徐夏商却是不会显露太多真正的心情,他已经换了一身便袍,只戴着黑色幞头,穿蓝色直缀,手扶藤杖,神色和善,虽有国公太傅的身份,却已经俨然是一介平民百姓的作派了。

    只是诸多贵官,包括从泉州,漳州,兴化军一带赶过来的士绅生员,俱是用仰慕敬畏的眼光看向这位须眉俱白的老相国。

    林斗耀等人上前拜见之时,有数名福州本地的官员竟是越众向前,对徐夏商道“师相,此番有你返回福州,我等俱定心矣。”

    “乱讲了。”徐夏商摇头道“老夫耄矣,地方军政诸务俱不过问,也不想与闻,此后就想看看故乡山水,听乡音,吃几年家乡饭菜,余者皆不理,学问之事都不想谈,何况那些军国政务?朝廷已经授中山王开府,此后福建路一应事务,皆由王上决断了。”

    。

    -

    --

章节目录


大魏王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墨青衫并收藏大魏王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