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处理完一些琐屑的事,休息了两天,董宣武再次来到永定皇庄。
没办法,这是皇差,只要天不塌下来,他还是要打卡上班,想偷懒不是不行,但要分个时候,皇庄的事还没搞定呢!
不过到了皇庄,董宣武发现,他白来了,薛荣处理得很好。六百多亩荒地不但完全开垦好了,而且在薛荣带来的熟手的指导下,已经分别种上了土豆、玉米和红薯等高产农作物。
薛荣用的法子也很简单,就是用银子砸,简单而粗暴。种一亩地,就奖赏一钱银子,种地没开荒那般大的劳动量,半大小子稍作训练就能干,所以,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全皇庄的庄民一齐上,就把庄稼给种上了。
好家伙,这一亩地一年种下来,浇水、松土、除虫……这要多少银子呀!信王爷要知道他这么干,会不会撕巴了他?
董宣武正在发愁时,薛荣又告诉他第二个好消息。
也许是两次烧钱发银子的事情让庄民觉得新来的董宣武和薛荣人傻钱多,他之前提出的那个联产承包责任制,居然迅速被庄民接受了。九十多户农户,每家按劳动人口,承包了相应数量的土地,立下了契约。当然,前提是薛荣也保证每亩收成时贴一两银子。
果然,还是靠用银子砸!
慢着,这不是农业补贴政策么?后世各国鼓励农业常用的政策啊!
董宣武眼睛一亮,可以推广啊!可是转过念头一想,不成啊,现在大明还是农业社会,可没进入到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不向农民收税,反而补贴,哪来的银子。想到这里,董宣武又低下了头。
不管怎么说,一个大问题解决了。赔点本就赔点本,反正也是信王的钱。木匠哥只说要做出示范,没说不可以赔本。赔本赚吆喝,未必不是件好事。后世这种营销策略也绝不少见。
皇庄这边既然没什么事了,可以放心交给薛荣处理了,董宣武又来到了水泥厂工地上。
别说,在大哥老郭的督办下,这边的效率也不慢。
桥已经架好了,几排木头茅草房也搭建好了,三百来名工匠已经入住,只是家人还没迁过来。永定谷中的杂草大树已经被除去了大半。水磨坊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
不错,不错,看来这里短时间内也不需要董宣武操心。
董宣武决定回城休息,死里逃生,小心肝还在噗通噗通直跳呢,该养养身子,干干正事了。比如,探望探望惊魂未定的未来老婆,逗弄逗弄那两只大鸟小白与大白了。
昨天,请来的养鹰人告诉董宣武,那两只海东青终于开始进食了。于是董宣武就给这两只大鸟起了名字,雌鸟叫小白,雄鸟就叫大白。
春风楼,还是那间精致的雅间,还是那三人,正围案而做。
“此人果真不简单!我可以断言,当初他救熊公出狱,绝对不是偶然!试想,一个玩鸡斗狗之辈怎么可能敢单枪匹马,独自一人去见莽古尔泰,立下如此大功?”汪文言说道。
明朝的朝堂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四处漏风,才两天多工夫,董宣武救妻的事情已经传得京城街知巷闻,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当然,没人敢说大明的小公主搅入了此事。对董宣武的评价,有高有低,有好有坏。当然,还是坏的居多,吃瓜群众普遍认为,董二愣子是走了狗屎运,在他爹的运筹帷幄和朝廷兵马的帮助下,才得此奇功。
左光斗皱了皱眉头,说道:“过了,不是一个人,听说带了两名恶奴,还特地请了一位不知谁的武林高手。况且,当时他也不知要见的是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何许人?不过是辽东的一个野人,凶蛮是凶蛮一点,可哪懂计谋?有信王筹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胜也在情理之中。
这京城中谁不知道董二愣子?不过傻大胆,运气好而已!”
“大人此言太过偏颇!”汪文言摇头表示不同意,“若建奴只是一帮不通计谋的野人,怎么会让朝中诸位大人束手无策?又怎么可能朝廷天兵屡遭折戟?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都决非无能之辈,也不都弄的土头灰面?杜松、刘綎也是沙场征战多年、可独当一面的当朝良将,不也含恨而终?
董宣武能独会贼首又全身而归,运气当然是一方面,可若没有超人的计谋和胆识,决计是做不来的。
我倒觉得董宣武是一名可造之才,如果能将他拉入我们东林党,日后对我东林人的发展必定有莫大的好处。况且,此人最近跟信王爷也走得很近……”
“文言,此话慎言,信王爷再受陛下宠信,那也只是一个王爷。董宣武乃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武官,两人同受陛下差遣,走在一起,相处多了那么一点,并没有什么好说的。莫要给信王殿下招惹是非!”杨涟忽然打断汪文言的话。
汪文言急忙低头说道:“文言失言了,不过我们既已失去了熊廷弼,就不能再失去董宣武了。毕竟,辽东的局势,总要有人主持。王在晋恐怕是不成,孙阁老虽然满腹经纶,但不习武事,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有一种预感,辽东之事最终还是会落在董宣武身上。”
“哈?”左光斗冷笑了一声,“满朝大臣都没法平定的事,你居然认为凭一个毛头小子能搞定?他有那个本事吗?他有那个资历吗?文言,我虽佩服你机变多谋,但这件事,他恐怕太想当然了!
至于辽东之事,我与稚绳兄(即孙承宗)看法相同,兵备佥事袁崇焕,豪气傲人,敢于任事,可担大任。首辅叶大人也有此意。”
天启二年(即1622年),袁崇焕入京觐见,御史侯恂觉得他很有才华,破格提拔袁崇焕在兵部任职。不久,广宁兵败,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谁去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得知后,随即前往关外查阅地形。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住山海关。”
朝中大臣没几个愿意趟这潭浑水,于是纷纷夸赞袁崇焕的才能,天启皇帝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并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正因为此事,左光斗对袁崇焕很有好感。
-
--
没办法,这是皇差,只要天不塌下来,他还是要打卡上班,想偷懒不是不行,但要分个时候,皇庄的事还没搞定呢!
不过到了皇庄,董宣武发现,他白来了,薛荣处理得很好。六百多亩荒地不但完全开垦好了,而且在薛荣带来的熟手的指导下,已经分别种上了土豆、玉米和红薯等高产农作物。
薛荣用的法子也很简单,就是用银子砸,简单而粗暴。种一亩地,就奖赏一钱银子,种地没开荒那般大的劳动量,半大小子稍作训练就能干,所以,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全皇庄的庄民一齐上,就把庄稼给种上了。
好家伙,这一亩地一年种下来,浇水、松土、除虫……这要多少银子呀!信王爷要知道他这么干,会不会撕巴了他?
董宣武正在发愁时,薛荣又告诉他第二个好消息。
也许是两次烧钱发银子的事情让庄民觉得新来的董宣武和薛荣人傻钱多,他之前提出的那个联产承包责任制,居然迅速被庄民接受了。九十多户农户,每家按劳动人口,承包了相应数量的土地,立下了契约。当然,前提是薛荣也保证每亩收成时贴一两银子。
果然,还是靠用银子砸!
慢着,这不是农业补贴政策么?后世各国鼓励农业常用的政策啊!
董宣武眼睛一亮,可以推广啊!可是转过念头一想,不成啊,现在大明还是农业社会,可没进入到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不向农民收税,反而补贴,哪来的银子。想到这里,董宣武又低下了头。
不管怎么说,一个大问题解决了。赔点本就赔点本,反正也是信王的钱。木匠哥只说要做出示范,没说不可以赔本。赔本赚吆喝,未必不是件好事。后世这种营销策略也绝不少见。
皇庄这边既然没什么事了,可以放心交给薛荣处理了,董宣武又来到了水泥厂工地上。
别说,在大哥老郭的督办下,这边的效率也不慢。
桥已经架好了,几排木头茅草房也搭建好了,三百来名工匠已经入住,只是家人还没迁过来。永定谷中的杂草大树已经被除去了大半。水磨坊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
不错,不错,看来这里短时间内也不需要董宣武操心。
董宣武决定回城休息,死里逃生,小心肝还在噗通噗通直跳呢,该养养身子,干干正事了。比如,探望探望惊魂未定的未来老婆,逗弄逗弄那两只大鸟小白与大白了。
昨天,请来的养鹰人告诉董宣武,那两只海东青终于开始进食了。于是董宣武就给这两只大鸟起了名字,雌鸟叫小白,雄鸟就叫大白。
春风楼,还是那间精致的雅间,还是那三人,正围案而做。
“此人果真不简单!我可以断言,当初他救熊公出狱,绝对不是偶然!试想,一个玩鸡斗狗之辈怎么可能敢单枪匹马,独自一人去见莽古尔泰,立下如此大功?”汪文言说道。
明朝的朝堂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四处漏风,才两天多工夫,董宣武救妻的事情已经传得京城街知巷闻,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当然,没人敢说大明的小公主搅入了此事。对董宣武的评价,有高有低,有好有坏。当然,还是坏的居多,吃瓜群众普遍认为,董二愣子是走了狗屎运,在他爹的运筹帷幄和朝廷兵马的帮助下,才得此奇功。
左光斗皱了皱眉头,说道:“过了,不是一个人,听说带了两名恶奴,还特地请了一位不知谁的武林高手。况且,当时他也不知要见的是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何许人?不过是辽东的一个野人,凶蛮是凶蛮一点,可哪懂计谋?有信王筹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胜也在情理之中。
这京城中谁不知道董二愣子?不过傻大胆,运气好而已!”
“大人此言太过偏颇!”汪文言摇头表示不同意,“若建奴只是一帮不通计谋的野人,怎么会让朝中诸位大人束手无策?又怎么可能朝廷天兵屡遭折戟?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都决非无能之辈,也不都弄的土头灰面?杜松、刘綎也是沙场征战多年、可独当一面的当朝良将,不也含恨而终?
董宣武能独会贼首又全身而归,运气当然是一方面,可若没有超人的计谋和胆识,决计是做不来的。
我倒觉得董宣武是一名可造之才,如果能将他拉入我们东林党,日后对我东林人的发展必定有莫大的好处。况且,此人最近跟信王爷也走得很近……”
“文言,此话慎言,信王爷再受陛下宠信,那也只是一个王爷。董宣武乃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武官,两人同受陛下差遣,走在一起,相处多了那么一点,并没有什么好说的。莫要给信王殿下招惹是非!”杨涟忽然打断汪文言的话。
汪文言急忙低头说道:“文言失言了,不过我们既已失去了熊廷弼,就不能再失去董宣武了。毕竟,辽东的局势,总要有人主持。王在晋恐怕是不成,孙阁老虽然满腹经纶,但不习武事,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有一种预感,辽东之事最终还是会落在董宣武身上。”
“哈?”左光斗冷笑了一声,“满朝大臣都没法平定的事,你居然认为凭一个毛头小子能搞定?他有那个本事吗?他有那个资历吗?文言,我虽佩服你机变多谋,但这件事,他恐怕太想当然了!
至于辽东之事,我与稚绳兄(即孙承宗)看法相同,兵备佥事袁崇焕,豪气傲人,敢于任事,可担大任。首辅叶大人也有此意。”
天启二年(即1622年),袁崇焕入京觐见,御史侯恂觉得他很有才华,破格提拔袁崇焕在兵部任职。不久,广宁兵败,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谁去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得知后,随即前往关外查阅地形。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住山海关。”
朝中大臣没几个愿意趟这潭浑水,于是纷纷夸赞袁崇焕的才能,天启皇帝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并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正因为此事,左光斗对袁崇焕很有好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