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哀家谢投桃之报不近人情唐友红
    “公生明,廉生威”,出自陜西左参政年富的座右铭,最先立此言为碑的顾景祥,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皇帝告诉母亲的孙太后在客厅等候,王直和年富一起来求见,孙太后见过王直而没见过年富。父亲和悟能大师走后,孙太后在等来拜见的二人。婆若真的得不治之症,那就没了其它办法,皇朝真得有事先的准备。杨士奇竟管躺在病床,常派人向婆说皇朝的一些事,婆时常传出来话,夹杂着杨士奇一些观点。孙太后对杨士奇观点,可甄别取优舍劣,太皇太后病后说的重大事,必须皇帝和内阁臣共同地分析,拿出一定理据做决定。话是婆确立在群臣中的精神支柱,也是盏指出皇朝前进方向的灯塔。此种精神支柱随婆病情加重就消除,那是件不可能的事,孙太后之所以要做好思想准备,原因也就在于此。
    “报!王直、年富,求见太后!”怀恩进来报!
    “请进!”正想着此事,孙太后环视下客厅地说。
    “礼部侍郎,王直拜见太后,太后吉祥!”王直进来施礼地说。
    “平身!”孙太后在仁宗、宣宗时期,曾多次见过王直,也知道王的基本简况王直(1379-1462),字行俭,别号抑菴,文学家,江西泰和县人。王直幼年家贫力学,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他历事仁宗、宣宗,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在英宗正统三年(1438),完成《明宣宗实录》。他晋升为礼部侍郎,仍然兼任学士。正统五年(1440),他负责礼部事务,尚书胡濙悉以部政付之。王直与胡善祥,有亲属关系,孙太后听说后不愿理王直。王直今天来,孙太后不好不理,于是地说。
    “谢太后!”王直说着站一边,看着身后的年富。
    “陜西左参政年富,拜见太后,太后吉祥!”年富施礼说。
    “平身!”皇帝与孙太后说情况时,介绍年富简况年富(1395—1464),字大有,怀远人。年富早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宣德三年,升吏科给事中。明宣宗选拔给事中,命其与贾铨并掌刑科,弹劾都御史顾佐等人。英宗继位后,迁陜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其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先帝曾与孙太后说过年富,特别对年富座右铭,很感兴趣。孙太后虽未见其人,可对此人有几分好感,想着年富事说。
    “谢太后!”年富说着,立在王直一边。
    “王直!”孙太后叫。
    “微臣在!”王直应着。
    “礼部可忙?”孙太后问。
    “可以!微臣今天来,陪年富,拜见太后。正统三年(1438),臣编篡《明宣宗实录》时,去找过年富,了解些情况。年富后来,常到臣官邸,我俩熟了。那天,我俩向内阁奏事,臣已禀奏,年富要见太后,邀我同来。年富久居陕西,未曾见太后!”看眼年富,王直笑说。
    “是啊!哀家未曾见年富,可年富的“公生明,廉生威”,名震朝野!”孙太后说。
    “太后过奖!”年富不好意思说。
    “宣德年间,你和贾铨,弹劾顾佐等人也已出明。”孙太后想着年富往年事说。
    “那已
    是历史。小臣来有奏折一是‘拥妻妾于僧房,育子孙于道舍’,即……”年富说奏折皇朝虽经永乐间,做出弃佛宣儒决定,可此类人成为寄生的阶层,加重庶民一些不应有负担。他们甚至“拥妻妾于僧房,育子孙于道舍”。此种行为实在是有伤风化不说,还有辱,皇朝形象呀。建议未经正式剃度僧道士,一律令其还俗复业,隐占者逮问还俗。
    “你说第二份。”庶民中为生存,啥人都有,孙太后听完内容,想着笑地说。
    “第二份,两个内容宿弊割利……”年富说起其内容。宿弊割利明朝为防御蒙古族的侵扰,在北部设立了三个军事重镇又叫三边,那里都驻有重兵且依赖内地的供应。因此,皇朝每年都要役使大量军卒和百姓,长途运送粮食及一些的供给,百姓劳苦不堪不说,而一些豪猾却乘机因缘为奸利。建议皇朝根据路途远近,重新确定征派赋役的数目,粮食出入要严格进行登记查核,堵塞豪猾从中图利一些漏洞。
    “此建议好,你请皇帝,照办就行。你说下个内容?”孙太后说。
    “严惩贪赃对犯贪官吏,皇朝特宽容。轻者不问,准予复职。重者只要立功,就可赎罪复职。结果造成一些赃官,毫无顾忌。他们常逍遥法外。此奏建议严惩贪赃!”年富说。
    “你还有啥?”孙太后笑问。
    “年富请求减去冗卒,淘汰驽马;可节省开支,杜绝侵耗之弊。”年富说。
    “除第一份外,其它一律,交皇帝照办!”年富说的此些奏折,不属于重大事范畴,完可通过内阁府,与皇帝沟通就行。他们没必要都拿给孙太后。太皇太后许就是如此处理的,孙太后要处理此一些事,得改一改方式。皇帝岁数小虽未成年,拿出一些处理观点,孙太后看着还是可以的。这些奏折到内阁府后,应拿出一个处理意见,包括重大事在内,孙太后和皇帝就省了些心思。奏折没统一处理方式,有人还向太皇太后那里送,太皇太后虽然病了,可一高兴还拿出处理意见。奏折来了被皇帝碰到的,皇帝一直让送到孙太后这里,孙太后也就得如此地先说处理意见。皇朝目前的情况,孙太后当然也就不好说啥,看一眼二人就只好笑着说。
    “太后没事,二臣告辞!”王直看眼年富,冲孙太后一笑地说。
    “哀家谢,投桃之报,你们可回!”成语解释比喻给对方的报答;出处《诗经?大雅?抑》。想着对皇朝忠诚的二臣,孙太后看着二人走去的背影有褒奖意义地说。
    “报!郕王府侍女,汪潼求见太后!”怀恩进来报。
    “汪潼请进!”孙太后知道此侍女。吴贤妃去看太皇太后,常带她一起地前去。和其她的女孩有异,汪潼只要一见在场的孙太后,总想办法到孙太后的面前,说句关心或是问候的话。话不在多少,孙太后心里总觉得是暖烘烘,也体会到汪有积极靠近孙太后的意思。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又称因缘,佛教语。《翻译名义集回?释十二支》载“(僧)肇曰前缘相生,也因,现相助成缘也。”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此种结果的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前者逝去、后者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两句便由此而来,认
    为人的分会离合的机会,自有其不可改变的前因。联借佛教术语,说人生哲理,通过前后句对比,突出缘的权威。从而暗寓感慨,表达人与人之间,风云际会的偶然和难得。并以之对人间无缘得识或失之交臂的惆怅,与有幸结识或天缘巧合的欢乐,作心安理得的自我慰藉。虽为常人习用的旧话,依然不失为一联机锋闪烁的格言。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不会相聚。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孙太后看过一些佛家书籍,觉得对此句俗语的解释,符合自己一时一种的心境。孙太后一听禀报,就看向客厅门口想着说。
    “奴婢拜见太后,太后吉祥!”进来施礼,汪潼笑着说。
    “平身!”孙太后环视下清静的客厅笑地说。
    “谢太后!”汪潼说着站起,站在孙太后对面。
    “汪潼过来,坐姨这,这没别人。我那次问;你说你妈,岁数比我大。咱在延禧宫,那次论,你叫我姨。我很喜欢,你有要帮的事,也可与姨说。”孙太后看有点拘谨的汪潼,招手笑说。
    “太后喜欢奴婢,奴婢不客气,就高攀了。奴婢叫声姨!”汪潼冲孙太后又施礼,玩皮笑着说。
    “哎!”孙太后笑应。
    “外甥女给姨,按摩一下!”汪潼到孙太后背后,给孙太后揉起肩胛地说。
    “你来没事?”汪潼连续的行为,是为掩盖一时的拘谨,孙太后看在眼里。孙太后也有过此样的心境,为活跃此种氛围,环视下客厅故意笑着问。
    “姨!时间一长,奴婢看不见姨,就有点想。奴婢从延禧宫来,也是顺路!”汪潼看眼孙太后说着有讨近乎意义的话地笑说。
    “太皇太后怎样,还吃仙药?”孙太后想起仙药的事地问。
    “是的。她断此药,可能不行。”汪潼笑说。
    “是么?”孙太后问。
    “姨!奴婢听到一个消息!”汪潼笑地说。
    “啥消息?”孙太后一惊地问。
    “不近人情,唐友红!”汪潼说。
    “怎不近人情?成语释义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语出《庄子?逍遥游》。”孙太后想着问。
    “侍女唐友红,与大富豪路思家,有远亲关系。”汪潼说。
    “你怎知道?”孙太后似乎听谁说过地问。
    “唐友红与吴贤妃说,想求你一件事,路思死了,要8位妾陪葬。妾都被匪劫走,家丁去东北追捕。皇朝没截殉,应遵守祖制,唐友红想请您,帮路家人殉。吴贤妃说,你反对人殉,没敢来说。”给孙太后揉着肩胛,汪潼笑着说。
    “唐友红对妾,没同情心,是不近人情!”孙太后一听人殉事,反感有此种行为的路家。唐友红是郕王府侍女,怎敢向太后求此事。孙太后去延禧宫看婆,赶上吴音秦带唐友红,唐友红曾见一面孙太后,一句话也没。孙太后那天心情不错,特看眼吴音秦侍女汪潼、唐友红,汪潼立刻笑着近孙太后,并说问候孙太后的话。唐友红却站在一地一动没动,看向太皇太后卧室的门口。孙太后想着此事,鼓励汪潼笑着说。
    。
    --

章节目录


靓女截殉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儒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儒卿并收藏靓女截殉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