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臣再说第二点,驻兵十万显然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而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如此,我朝仅辖制浙江北、江苏东九府之地,如果要聚集起十万大军镇守南京,那至少还得征召六、七万新兵,而钱塘江沿岸的防御,最少需要八至十万大军,除去臣麾下不足五万军队,还需要征召五万人,这样算下来,朝廷短期之内,就需要征召十多万新军,先不说朝廷有没有这样一笔巨大的钱财支撑总计二十万大军的所耗,单说九府之地,急剧征兵将引发的民间混乱和劳力短缺,就是一场灾难。所谓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穷兵黩武也是取死之道,不可不慎!”
    朱媺娖再次颌首。
    “最后一点,臣心中惶恐,臣不知道自己做了何事,竟令朝中诸公忌惮臣至此。”吴争一副痛惜的神情,“山河破碎之际,本该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才是,可总有人要挑拨离间你我君臣。”
    吴争话很直接,正中了这第三点的本质,这不是换新军军官的问题,其本质就是削弱、去除吴争在新军中的影响力。
    朱媺娖不再颌首,她明白吴争的意思,但,身为监国,她同样也清楚朱以海、钱肃乐的意思。
    为君之道,在于平衡,再怎么欣赏、哪怕是心仪吴争,也不能放任他的势力太过膨胀。
    否则,这江山就算收复,也不再姓朱。
    不姓朱的大明,还是大明吗?
    这一点,是朱媺娖的底线,也是她与朱以海等人的共识。
    守住正朔,身为朱家皇室,这是她的权利,也是她的义务。
    就象朱媺娖感慨的,这就是她的命运。
    “靖海候劳苦功高,但人力终有穷尽,将应天府防务重任卸去,也是朝廷体恤靖海候。况且,朝廷对靖海候另有赏赐和重用,靖海候一人兼数职,恐怕会力有不逮。所以,本宫细想来,鲁王和钱大人等所言在理,还望靖海候能体恤本宫和诸公的心意。”
    吴争听了张口结舌,这女子果然变了,变得深谙为君之道,变得老练,对政事游刃有余了。
    既然朱媺娖已经开口了,身为臣子,吴争只能服从。
    于是躬身道:“既然如此,臣领命便是。一切皆按殿下谕令行事。”
    望着吴争离去的背影,朱媺娖的眼中闪动着一缕湿意。
    “我错了吗?”
    身后的郑叔轻声道:“殿下这也是为靖海候着想,趁此时还没有针锋相对,还有回旋余地,否则真起一场内耗,我朝就真的……哎,也怪靖海候,小小年纪,竟强悍如此,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所立之功旷古烁今,又怎能不遭人妒恨呢?”
    朱媺娖突然收敛心里的复杂,转过脸去,眼神变得清明,“这些事,不是你能置喙的,要牢记你的命是本宫当日求靖海候保下的。”
    郑叔一听,额头有冷汗渗出,忙跪下道:“老奴多嘴,老奴该死。”
    朱媺娖转过头去,悠悠道:“就算父皇在世时,也容不得内臣如此枉议朝政、编排重臣。你要自省。”
    “是。”郑叔脸色苍白,“老奴谨记殿下教诲。”
    ……。
    莫执念紧张地在门口等候着。
    如果说他心里不怕,那肯定是假的。
    哪怕这本是他的家,也给不了他任何安感。
    动用了之前如此巨额的银子,虽说结果正如孙女莫亦清所料,收获之丰还在预料之外,但擅自动用公款,挪为它用,这项罪足以让莫家家破人亡。
    而莫执念最担心的,是孙女莫亦清因此会被吴争嫌恶而遭受冷落。
    如果是这样,莫执念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唯一寄希望的是,如莫亦清所说,这个好的结果,能抵冲掉他的过错。
    也就是,将功折罪。
    莫执念紧张地在门口来回踱步,不断地回首张望门口。
    他甚至不知道,吴争是否已经察觉此事,是否已经开始有了针对他的动作。
    吴争终于出来了。
    脸色并不好,这让莫执念心中更为忐忑。
    强忍着不安,莫执念上前行礼道:“主公,属下有事禀报。”
    吴争扫了一眼另一边等着的一众杭州两个府衙的官员。
    没有理会莫执念,顾自上前交待了几句。
    莫执念见吴争态度如此冷漠,哪还敢跟上前去?
    只好木立在原地,额角的汗水簌簌划落,心中暗暗叹苦,埋怨孙女的方略害苦了他,害苦了莫家。
    说到底,如果不采纳孙女的方略,大不了杭州府及周边粮价飞涨,虽说控制不住,可莫家的囤粮也足以保证吴争的北伐所需,至于抛售官仓存粮,那是吴争临行前授意的,与莫家无关。
    此事到最后,吴争也就能怪莫执念执行不力,能力不够,别的,恐怕也无可指责。
    但莫执念一时起了贪心,他不为了吴争和杭州府利益着想,令他最终决定听从莫亦清的方略,最重要的两点是,一是莫亦清点出了莫家与吴争之间的姻亲关系,二是明言如果采用她的方略,不仅可以化解此次因城中诸富商巨贾串连引发的粮价危机,还能让莫家从中渔利,这利可不是一星半点,那是一场洗劫,对城中所有参与此次危机与莫家为敌商贾的一场洗劫。
    而事实也正如莫亦清所料,吴争率军高歌猛进,直至出乎世人意料地光复应天府。
    其实不用说莫执念,及城中所有商人都预料不及,就连绍兴府朝廷也始料未及。
    速度太快,这速度指得是吴争挺进的速度,也就是因为这种速度,让清廷无法有效做出应对,只能情急之下,向绍兴府暂时服软,请求停战。
    光复应天府消息的到来,击垮了杭州城一应商贾最后的一丝抵抗之心。
    集合应天府、苏州等地的储粮,足以击垮杭州府任何商户的抵抗,这一点就算是傻子都能明白。
    原本已经剧跌的粮价再次闻声而落,半天功夫,直接从二两三石粳米,跌至一两二石。
    而半个月前,在莫执念还没有所动作时,杭州城中最高粮价已经达到三两一石的高度。
    也就是说,短短半个月,粮价从最高峰下跌了八成多。
    --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